第329章 震慑

中午。

方唯回到公司和大家一起吃了员工餐,还别说,公司的员工餐还挺不错,起码饭菜的味道不比外面的馆子差,食材当然当然更放心。

吃饭完,他去了财务室,翻看了一下帐本。

在外的企业,按照合作社的要求每个月都会有日常审计。另外,每个季度会有专项审计,半年期的年中审计以及一年期的年终审计等。

可以说,合作社的内部管理还是很严格的。

方唯虽然不是会计出身,查账的本事还是有的。结合之前的审计报表,他认为家具公司的账目干净,没有违反财务制度的情况发生。

“各位,你们提出来想设立第二、第三生产基地,有什么具体的方案的吗”

从财务室出来,方唯和方平、林汉阳、盘莲等人聊了聊。

公司提出了扩大产能的事情,他需要仔细权衡,然后才能给出答复。只会是让他们畅所欲言,说一些更具体的想法。

“我们觉得产品的运输线太长,在省城设立第二生产基地比较合适。另外,第三生产基地应该设立在北方的城市,比如像中原地带。”

方平和林汉阳说了很多,但他们的想法又和经营上的保守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方唯一时之间难以理解,最后还是盘莲揭开了的问题的核心。

“公司在省城,人家想让我们增加投资,所以厂里才会有多设立几个生产基地的想法。”

“如果是这样就太没有必要了,诸位,希望你们回想一下,我们当时成立竹器厂的初心是什么

当时建厂,一方面是为了消化富余的劳动力,另一方面也是为了给瑶山上的资源找到出路。

所以,我们为什么要把生产能力外迁呢要是产能不够那就扩充竹器厂的生产规模,运输问题都是可以解决的。”

方唯一下子想明白了这里面的事情,直接开口否决了林汉阳等人提出来的设立第二第三生产基地的提议。

他决定继续扩充竹器厂的产能,不让这一块外流。

方平和林汉阳感受到了方唯的决心,便不再多言。

翌日。

方唯和盘莲返回了家里。

刚到家,就从香山那边传来了好消息,电风扇厂的新产品一上市就受到了市场的追捧,订单爆满。

这两年,电风扇厂一直采取了小步快跑的战略,在原有产品的基础上,不断的改进和完善产品的品质。

厚积薄发,这两款新产品刚上市就卖火了。

“不错,张文远的确适合做这一行。以前是受限于人才不足的困扰,之前厂子在那边招聘了不少人,看来也发挥了不小的作用。”

方唯对于电风扇厂的情况并不陌生,之前他还在厂里呆了一周的时间,方方面面的事情都有所了解。

张文远一心想着扩充厂里的技术力量,等外聘人员增多之后,果然起到了良好的正向作用。

“可惜太远了,要不然我也可以去取取经。”

盘莲对于工厂的经营管理还是有些兴趣的,只不过让她离开家人那么远去拼搏,她肯定不干。

说实话,她很佩服张文远,五金厂的建立就是对方带了几个人去羊城学习,回来后照猫画虎,慢慢的把厂子搞了起来。

电风扇厂也是,刚开始的产品是那种傻大笨粗的东西,后来经过不断的改进,现在已经成功在市场上占有了一定的份额。

相比较而言,竹器厂的发展之路就省劲多了。

翌日。

方唯在办公室给张文远打了电话,向对方表示了祝贺。

张文远挺高兴,能得到支书的赞扬不容易,他也很谦虚的表示会继续努力的。

结束通话之后,方唯便坐在办公室里看文件。等临近中午的时候,田炳义来了。

“姐夫,走,去家里再说。”

方唯看了看表,便和田炳义一起回到了家中。

“老三,我给你带了几条鱼,有草鱼和鲢,正好中午可以做来吃。”

进了院子,田炳义把自行车后座上的袋子取了下来。里面有他带来的活鱼和新鲜蔬菜,随后一股脑的搬进了厨房。

他这段时间过的比较滋润,互助组已经发展到了200多户,实力进一步增强。

各种高产蔬菜良种相继培育成功,在县里打响了名气,甚至还有部分种子流向了外县。

唯一有点闹心的事情就是去县城卖鱼,几乎每次都要和吴家兄弟斗智斗勇,销售的情况不是很好。好在现在的物资流通渠道也多了,现在坐在家中等客户上门收购活鱼即可。

“姐夫,你手里掌握了多少吴家兄弟欺行霸市的证据”

方唯很讨厌吴家兄弟这种混子,就像打不死的小强,收拾对方一次还得防着对方报复。所以,他要就不动,一出手就必须将吴家兄弟彻底打趴下,不给对方任何翻身的机会。

他让田炳义在暗地里搜集证据,趁着过两年强力整顿治安的当口,争取把他们送进去。

“已经搜集不少了证据,甚至还有被他们侵害的受害人的证言。吴家兄弟的手段很隐蔽,而且不会致死致残,但对于受害人来说,那就是一辈子的阴影。”

田炳义想不通为什么就扳不倒那几个混蛋,不是每个受害人都会选择忍气吞声,但告来告去却没有用,随后还会招致吴家兄弟的报复。

现在在城里几乎没有人敢惹他们几个,也让他们顺利实现了对活鱼生意的垄断。

吴家兄弟正在快速的敛财,田炳义担心等他们的实力进一步强壮起来,自己也会遭殃。

“这样,你先给我部分材料,嗯,就选取案情不轻不重的案例,我去县里找一下黄主任。”

吴家兄弟能做大,要说背后没人帮他们,方唯自然是不信的。

所以他选了少部分的材料,打算去找黄志刚探一下对方的态度。田炳义说得对,现在任由吴家兄弟野蛮生长下去了,免得反受其害。

“行!我晚上就给你送过来。”

中午吃饭的时候。

两人少喝了几杯酒意思了一下,田炳义吃饱喝足之后就回去整理材料。

欺行霸市的首要条件是消灭竞争对手,不是凭生意手段而是凭暴力手段。所以当方唯见到这份材料的时候,只看了几眼就义愤填膺。第二天。

方唯一早就带着材料去了县里,直接来到了黄志刚的办公室。

“方支书,你无事不登三宝殿,一来就给我出难题啊。”

黄志刚看了方唯提交的材料,忍不住连连摇头。

这事儿他知道,之前就已经有人向他反映过有关的情况。他随后作了批示,让有关部门彻查此事,但后来因为证据不足吴家兄弟依然逍遥自在。

后来他又过问了两次,最终都没有结果,他就意识到此事恐怕不简单。

很多事也不是他一句话就能解决的,黄志刚本打算从长计议,结果方唯又为了此事来找他。

“黄主任,吴家兄弟和某些人相互勾结,迟早会成为一颗毒瘤。现在有人长期搜集他们胡作非为的证据,可在这个过程中,是不是也要有人出面震慑一下他们几个”

方唯能体谅黄志刚的难处,这件事盘根错节,肯定不是一下子就能理清的。

但要是放任不管,还会多少人的利益受到侵害

因此,他建议还是要震慑一下吴家兄弟,免得他们太过猖狂。

“嗯,你说的有道理,我会派人敲打一下有关人员的。方支书,你可犯不着和这帮人斗,你的安全可比这件事重要多了。”

黄志刚的心里有了主意,他打算把几件事情提前处理,通过敲打某些和吴家兄弟有牵连的人。从而达到震慑的目的。

方唯不再多言,向对方汇报了一下合作社近来的情况,便告辞离去。

过了几天。

县里组织了一次联合检查,重点检查了市场上的活鱼供应,并针对吴家兄弟的一些违规事情进行了处罚。

另外,部分直接和吴家兄弟打交道的工作人员被调离了原先的岗位。

接下来,外面的活鱼进入市场销售就顺畅多了。可见以前的很多阻碍都是人为的阻碍,吴家兄弟稍微收敛一点市场秩序就会好很多。

而田炳义这边加快了搜集吴家兄弟违法的证据,主要是和受害人联系,然后拿到他们的证言。

这个过程需要很长时间,毕竟有些受害人不愿意开口,就是怕会受到吴家兄弟的打击报复。

方唯提醒过田炳义,一切都要以自身的安全为主,绝不能操之过急,从而把自己置身于危险之中。

这天清晨。

方唯和盘莲带齐装备,一起进了山。

和往年一样,这个时间点又到了草药采摘的时候,同时还要去看一看几片野生林的结果情况。

不知不觉间,一年的采摘季又要到了。

“三哥,嫂子,你们这是要进山啊”

方唯和盘莲走出去没多远,就碰到了于浩。

于浩一个人也是全副武装,很明显也是要进山去。

“浩子,你不去帮人看风水,进山做么子山里可不安全,你特么就敢孤身深入,是活得不耐烦了吗”

方唯对这个师弟还是有感情的,现在关老爷子不在了,他就更加照顾这家伙。

现在虽然前些年好了很多,但大搞封建迷信活动还是会受到处理的。方唯对此事从来都是睁一只眼闭一眼,也没什么人管于浩。

可这会儿看到对方一个人就敢进山,方唯不禁勃然大怒。

“三哥,我哪敢进深山啊,我就在附近转一转,帮人选一处风水宝地。”

于浩一听,赶忙否认。

他自己是什么水平,心里肯定有数。说不好听的,一条毒蛇都能要了他的命,他根本不敢深入山林。

“你不去深山老林,搞得跟打仗似的,有必要吗”

方唯简直哭笑不得,他本来看到于浩的阵势还以为对方要去深山里呢,结果对方仅仅是打算在附近转一转。

“我怕遇到意外,所以就多做点准备,谁让我没有三哥和嫂子的本事啊。”

于浩有点不好意思,说了一句大实话。

方唯和盘莲都乐了,然后冲着于浩摆摆手,示意对方注意安全,便快步离去。

“新提上来的两个副厂长,工作表现怎么样”

两人在山林里就像是在自家的庭院里散步,哪会像于浩那么紧张。

方唯一边走路一边和盘莲聊天,聊着聊着就说到了竹器厂的事情。

竹器厂新提拔了两名副厂长,林汉阳去了省城,盘莲自然就成为了厂长。

目前厂子又新增了两座厂房,生产能力翻了两倍,光靠盘莲一个人肯定是忙不过来的。

“他俩都挺好的呀,工作认真负责而且都上过高中,我这边的压力就小了很多。”

盘莲展颜一笑,替两位副手说了好话。

事实也是如此,两个副厂长基本上分担了大部分的具体工作,盘莲只需要抓好全盘并和公司对接,反而轻松了不少。

竹器厂如今就是公司的生产基地,按照公司下达的生产任务生产就好,不需要考虑比的因素。

“嗯,那还不错。”

方唯随后便转移了话题,两人去野生林转了转,然后采摘了一些菌子和草药,便返回了家里。

如今的草药培育基地已经形成了很大的规模,完全可以称之为草药宝库、这里生长着无数的珍稀草药,甚至在其他地方都很难找得到。

他已经将一百多个品种的珍稀草药,移植到各大队的经济林中,逐渐形成了极具特色的草药种植区域。

在林业大队的努力下,如今草药种植每一年能给合作社到来数千万元收益,逐渐形成了有一个支柱产业。

深山里的草药培育基地,其实就像一个野生草药库,虽然没不具备大规模采摘的条件,但其价值却是无比巨大的。

可以这样说,除了极个别需要在严苛自然条件下生长的草药之外,国内现有的绝大部分草药都能在这里存活。

这一带草木茂盛,人迹罕至,是野生草药极佳的生长地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