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0章 品牌战略,解救
仅仅几天的功夫,就凑齐了中医院所需的草药。
方唯请阿哥们喝了一顿酒,然后一个人给了100块钱的奖励。阿哥们自然很高兴了,随后还帮着他处理了草药,这才返回了寨里。
贾科长亲自过来收购草药,这可能是他最后一次来下塘大队了。
“等翻过年头我就要离开采购科了,去医院工会混日子等着退休。方支书,我敬你一杯,这么些年多亏有你的支持,我们科年年都是先进科室。”
方唯请贾科长在家里吃饭,贾科长深有感触。
这些年要是有方唯,他上哪儿去收购这么多的珍稀野生草药野生草药和种植草药在效果上还是有些区别的,再好的医生没有上好的草药,岂不是和士兵的手里没有武器一样
方唯这些年,几乎每年都要进山采摘野生草药,极大的支持了贾科长的工作。
“贾科长,咱们是老朋友了,不讲这个。以后你去工会工作也挺好啊,工会主席,怎么也算是院领导了,恭喜恭喜。”
方唯随后回敬了一杯酒,两人越聊越投机,并没有因为老贾的职位变化而陈产生隔阂。
贾科长在村里住了一晚,第二天才跟车返回了陈州。
方唯这一笔收入了11000多元,减去给阿哥们的奖励,还剩下9000多元。实际上他完全可以开发更多的客户,草药培育基地的珍稀草药可不止这点数量。
不过他懒得兴师动众的,有些事情还是尽量低调一点的好,再说他也不缺钱。
反正山里的草药谁想采摘都可以,只不过那一带一般人不敢去,寨里的阿哥绝不会私自行动,几乎会一直保持原始的风貌。
“三哥,咱侄子上报纸了呀。”
这天傍晚。
盘莲一进门就咋咋呼呼的,手里还拿着一张报纸不停的挥舞。
方唯今天一整天都在各大队视察稻种的生长情况,还真没顾得上看今天的报纸。于是他就接过报纸看了几眼,果然,省报在头版头条刊登了方涛团队培育出【新湘1号】杂交水稻的事迹。
【新湘1号】杂交水稻的亩产突破了千斤,口味还不错,品质可以称得上良好。关键是这个品种的杂交水稻稻种培育比较容易,没那么多的限制,可以在所有的适应其区域推广。
没错,这个稻种虽然在各项指标上都比不上南光系列杂交水稻,但就一个稻种培育的条件,就秒杀了方唯的南光系列。
因为方唯培育出来的稻种虽然品质超群,但除了在指定的种植区,其他地方根本培育不出来。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普适性很强大的【新湘1号】才是上面更加看重的品种。
“好小子,真是一战成名啊!”
方唯放下报纸,忍不住大笑了起来。
他为侄子取得的成就感到高兴,也为未来全国的水稻增产增收感到高兴。
至于合作社的培育的稻种,不愁没有销路,更何况他已经开始分散风险,主动减少了【南光三号】的产量。
青菜萝卜各有所爱,前提是青菜萝卜都得有,别人才能做选择。
第二天。
方唯还在家里悠哉悠哉的喝茶,赵金生就跑了过来,请他去主持理事会会议。
这次会议是除他之外所有的理事发起的,他还挺纳闷,搞不清这帮人要搞什么鬼。
“方支书,现在形势对咱们很不利。昨天的报纸你看了吧如今咱们面对的可不止你侄子搞出来的【新湘1号】,还有其他单位搞出来的好几种稻种。”
方唯按照惯例召开了会议,赵金生率先发言,表达了对于激烈竞争的担忧。
以前在杂交水稻市场是南光系列一枝独秀,而现在则是百齐放,各种新稻种层出不穷。
理事们有些担心,迫切需要拿出来一套对应的策略。
“同志们,有竞争是好事啊,虽然竞争会让我们丢掉一部分市场,但同时也会彻底解开我们身上的束缚。
我从来都不怕竞争,只要咱们的育种技术始终领先,只要咱们的产品始终领先,就不可能被人打垮。”
方唯很认真的听了各位理事的发言,然后才说了自己的想法。
他认为合作社的育种工作要继续加强,同时也要调整好经营策略,分散风险。其实这个工作他已经提前在做了,也就是俗称的鸡蛋不要放在一个篮子里。
“我认为,我们接下来的应对之策就是扩大【农优76】的种植面积,在无人能比的赛道上尽情的发挥。另外,【南光三号】也不能放弃,积极抢占中高端市场,树立起响当当的品牌。”
接下来,方唯谈了树立品牌的重要性。
大米也是可以有品牌的,就像辣椒、电风扇和家具一样,只要大家一说【南光三号】就能下意识的认为这是一个中高端品牌,那么他的战略就成功了。
因此,在别人都忙于低价竞争的时候,方唯反而不断地调高【南光三号】的售价。
“方式书说的很有道理,问题是接下来该怎么操作大量的投放广告还是采用别的方式”
理事们对市场营销这一块不是很熟悉,只好向方唯请教。
“不需要大量的投放广告,最好的办法当然是通过口碑效应来实现。接下来,我们要注册一个品牌,比如像【瑶岭大米】,这是直接面对消费者的。
随后我要和县里谈,把瑶岭大米的原产地确定下来,范围涵盖全县。当然,其他地方种植的【南光三号】在品质上也一样,怎么营销就看他们自己了。”
方唯开始考虑原产地保护的问题,只不过现在的法律法规还不健全,但这个事情早做比晚做要好。
只要名气打出去了,人们接受了品牌,就会下意识的认为这种大米才是最好的。
有了终端品牌的助理,【南光三号】的销路肯定不成问题。何况方唯未来还会继续调整产品产量,总之就是决不允许滞销的情况出现。
“这个.支书,好像有点复杂啊。”
大家在思路上跟不上方唯的节奏,好在方惟有绝对的威望,可以强力执行下去。
说干就干,合作社随即注册了【瑶岭大米】这个品牌,并联合其他公社成立了【瑶岭大米】原产地保护协会。
只有协会成员才拥有使用这个品牌的权利,品牌使用费很低,方唯本来就不是想利用这个赚钱。
现在除了缴纳公粮,农村粮食的销售也在逐渐放开,也就为品牌建设提供了必要的土壤。刚开始可能消费者不太在乎这个东西,等口碑效应起来之后,品牌就会带来很多意想不到的好处。
这不是急功近利的事情,而是需要长期坚持的一个战略。
无形中,合作社又团结了一大批人,有不少种植户与合作社签订了合同,按照事先约定的价格将稻谷卖给合作社。
合作社为此专门成立了一家米厂,针对稻谷进行精加工,最后打包并贴上【瑶岭大米】的标识。这就和散装大米有了区别,成为了真正意义上的品牌大米。
合作社这么做是合理合规的,因为有一个精加工的过程,并不是简单的倒买倒卖。
“老赵,你们可以啊,这么快就开始动工了。多久能完工”
合作社办事的效率很高,会议形成了决议之后,赵金生便负责米厂的建设。
米厂选址的地点也在公社,开工那天,方唯也来到了现场。
“米厂就很简单了,包括碾米、清洗、精选、打包等工序,秋收前一定能投入运行。”
赵金生不以为意的笑了笑,米厂算不上现代化的企业,所以建设速度很快。
合作社现在的情况有了很大的变化,正朝着大型农业集团的方向在发展,已不仅仅局限于育种。
比如像经营范围除了育种、农副产品的生产,还多了农副产品收购和销售、农副产品的精加工等等。
所以,合作的名称在方唯的建议下,变更为【瑶岭农业合作社】,去掉了“种业”两个字。
合作社扩大经营范围,对于各个公社的农户也是好事。合作社制定的稻谷收购价很合理,农户不需要承担粮食价格波动的风险,提前锁定了收益。
当然,【瑶岭大米】经过精加工和品牌溢价之后,价格比一般的大米稍贵一些。
合作社的销售人员已经散了出去,开始为秋收后的销售工作做准备。
“支书,这些事是你早就想好的吧要不然怎么会没遇到问题,你就能拿出来成套的解决方案。”
赵金生对方唯佩服的五体投地,其他理事也差不多,都不明白人家的脑子里怎么会有这么多的奇思妙想。
方唯笑着摇了摇头,丝毫没有当回事。
这些都是基本的营销手法,实在称不上“奇思妙想”。而现在只是完成了前期工作,这一套到底好不好使,还得拿到市场上经过检验才能得出结论。
方唯在公社转了一圈,去了五金厂和竹器厂,然后去和郑先发、郑虎聊了会。
中午。
他和盘莲一起去外面的小餐馆吃了午餐,这才返回了社里。
来到办公室坐下没多久,方唯就接到了一个电话,说于浩在清河县被抓了。
“豹哥,你喊两个人和我去一趟清河县。”
方唯的脸色阴沉了下来,于浩在清河县接了一单生意,帮人看阴宅。结果不知怎么搞的,在这个过程中有人举报,对方就被当地派出所给抓了起来。
于浩报了社里的电话,所以大家才打电话通知了方唯。
方唯赶紧带着郑豹等人赶往了清河县,估计今晚是回不来了,看能不能把于浩保出来。
这种事在当下也不算啥大事,就看当地是怎么认定的。
“支书,你也别着急,我估计不会有啥大事的。”
郑豹见方唯一路上都沉默不语,还特意安慰了他一句。
方唯摆了摆手,心里在想,于浩不是挺谨慎的吗干嘛要跑到临县去
等他们几个赶到清河县,都快到下班时间了。
“我们是新林县瑶岭公社的,我姓方,请问你们所长在不在”
接待方唯一行人的民警,总是闪烁其词,方唯便懒得和他谈了准备去找所领导。
这时进来了一个年纪稍大的民警,把方唯叫到了另外一间办公室,示意他坐下说话。
“这事儿是一笔糊涂账,我们也不想管。但是没办法,有人举报到所里,我们就得处理。”
对方的态度倒不错,给方唯详细说了事情的经过。
方唯算是听懂了,事情并不复杂,就是于浩捞过界了被清河县当地的同行给摆了一道。
“那你们准备怎么处理”
方唯觉得情况不算坏,起码所里的态度还行。
于是他就直截了当的问了一句。
“你们单位保他,我们这边象征性的罚点款就算了。”
那人也很痛快,让方唯缴纳100元的罚款,就可以把人领走。
方唯也不再啰嗦,直接交了罚款,就把于浩带走了。
“三哥,我对不起你,给你添麻烦了。”
走在街上,天色已经暗了下来。
这会儿已经赶不上最后一班车了,但方唯不打算住在清河县城。
“闭嘴!现在不是说这个的时候,先离开这里再说。”
方唯狠狠的瞪了一眼于浩,这家伙就不是个省油的灯。
对方出来单干也没多久啊,怎么就弄出了这么一档子事不是挺聪明的一个人吗,结果一遇到利益就丧失了警惕心。
那帮人既然敢把于浩弄进去,自然就不会善罢甘休。
“支书,我们先出城,能搭便车就搭便车,没有便车咱们就住在乡下,等明天在半道上大乘班车回去。”
郑豹已经想通了这一点,担心地头蛇的报复,所以打算先躲一躲。
方唯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没走出去多远就发现自己一行人已经被人盯上了。
“来不及了,都放机灵点。”
方唯给大家使了个眼色,走着走着,突然把腿就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