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山弃徒. 作品

第327章 先富带后富,竞争趋势

端午节前。

梁美琴带着孩子回到了下塘大队,她们是回来和于浩一起过节的。

她到家的第二天,就专门请方唯一家人过来吃饭,喝酒的时候还特意感谢了方唯对自己一家子的照顾。

“雪琴,你这几年的变化可真大,看来在外面做生意是挺锻炼人的。”

盘莲对于梁雪琴的变化,感触很深。

以前的梁雪琴虽然谈不上内向,但绝对不是能说会道的人,但看看对方现在的样子,言谈举止,都和以往不一样了。

“没办法,做生意需要面对不同的人,嘴皮子不会说就拉不住顾客。”

梁雪琴笑了笑,这几年的酸甜苦辣只有她自己才明白。

不过,当了这几年的个体户,的确很锻炼人。毕竟什么都要靠自己,生意不好就只能眼巴巴赔钱,是个人都会进步的吧。

“你们两口子老是两地分居也不是个事儿,浩子,有没有想过回城以你的本事,你们夫妻双剑合璧,一定能做出一番事业的。”

盘莲点点头,便把话题转移到了于浩的身上。

今天这个时机再好不过,有些话方唯不适合说,她就干脆挑明了。

“我这不是还想着多帮别人看看风水嘛!老爷子把衣钵传给了我,我怎么着也不能弱了他老人家的名头啊。”

于浩说出了自己患得患失的根源,他还是想走老爷子曾经走过的那条路。

老爷子是风水大师,这一点毋庸置疑,他也想成为这样的人。

方唯实在是听不下去了,举起酒杯和于浩碰了一下,然后一饮而尽。

“那你就专心做你的风水大师,两头挂着,什么都搞不好。”

“三哥,我知道你对我有意见。但我不能走啊,我走了人家岂不是会说我是白眼狼,连带你都会受到非议。”

到了这一步,于浩只好实话实说,说出了心里话。

气的方唯直翻白眼,这小子还挺会给自己加戏。

“没必要,真没必要。你不欠谁什么,你就是不在合作社干了,你还是我的好师弟。你再纠结下去,会把自己的人品败光的,晓得不”

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方唯不得不直言相劝。

于浩的确为竹器厂的发展立下过汗马功劳,但作为一家企业来说,还不至于离不开某一个人。现在的情况就是对方无心在厂里做事,一心想着当风水大师。

那么,离开竹器厂就是最好的选择。

谁知道于浩的身上还有这么重的道德包袱,方唯都不知道是该哭还是该笑。

“是这样的吗那我好好考虑一下。”

于浩突然感到一阵轻松,同时又有些失落。

总之他现在的心情很复杂,需要冷静的想一想何去何从。

方唯笑了笑,没有继续这个话题,然后继续喝酒吃菜,说了一些在粤地的见闻。

吃过饭,方唯和盘莲等人便回到了家里。

梁雪琴那边不紧不慢的收拾着残局,然后似笑非笑的看着于浩说道:“怎么样,你其实没有自己想的那么重要吧赶紧辞职算了,你只要不迁户口就能一直在队里呆着。”

“呵呵,看来是我想多了。明儿我就向厂里提出来辞职,这样的的话,既能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还能多出一些时间陪你和孩子。”

于浩也想通了,决定走自己的路。

他第二天就上交了辞职申请,盘莲二话不说就签了字,然后上报了公司。

公司那边也是一路绿灯,批准了于浩的辞职申请。不过,他没有迁移户口,依然是下塘大队的社员。

反正不干活就没有工资,但年底的分红还是有的,另外住房也不会收回。

上午。

方唯一大早就去了公社,今天是辣椒酱厂厂房封顶的日子,他和赵金生就过来看看,对这个进度感到很满意。

灌装厂真的不复杂,分为辣椒酱制作和灌装两道工序,很简单。

惟一的难点就是对生产车间有要求,要求达到食品级别的卫生标准。这个肯定没问题,辣椒酱厂是按照最严格的食品生产规范进行生产,同时严格控制添加剂的使用。

【瑶岭辣椒酱】的口味更接近农家自制酱菜的风味,方唯和赵金生中午吃饭的时候尝了一下,厂里调配出来的辣椒酱,感觉非常不错。

“味道最终定型了吗”

方唯随后看张楚问了一句。

“已经定型了,试生产的时候看看效果,可能还会有一点微调,然后就可以大批量生产。”

张楚给方唯一个肯定的答复,现在就等着设备安装调试完毕,就可以进行生产。

辣椒酱厂的架子已经搭建了起来,工人正在接受培训,销售网络也在建立之中。

方唯对于张楚的工作能力有了新的认识,对方给他带来了很大的惊喜,希望厂子能很好的发展起来吧。

吃过午饭,方唯和赵金生就离开公社返回了社里。

“老赵,今年的雨水偏少,最近灌溉的水量有点不够啊。”

方唯和赵金生后来后,没有去办公室,而是顺便去了几个大队转了转。

水渠的水位较低,他便提醒了赵金生一句。

“问题不大,我前两天已经跟大队说了,让他们准备抽水灌溉。”

赵金生说自己已经有了安排,每个大队都有不少机井,按照现在这个情况就开始进行抽水作业。

方唯点点头,随着管理制度的不断完善,很多事情都不用自己操心。

匆匆数日。

其他公社的辣椒种植户开始采收辣椒,合作社派了专人去进行指导,务必保证在收购的过程中减少损失,能达到之前约定的品质。

不合格的产品合作社是不要的,不能坏了【瑶岭辣椒】的名声。

收购回来的辣椒经过筛选分级,会流向四面八方,其中有相当一部分辣椒会作为原料进入工厂,制作成辣椒酱。销售部门的人员更加忙碌,他们邀请有购买意向的客户前来考察,并不断地开发新客户。

酒香也怕巷子深,方唯从一开始就非常重视工作,已经培养出来了一支精干的销售队伍。他们当中的个体或许还无法超越于浩,但总体的战斗力却很强悍。

从这一天开始,就有大量的运输卡车来回穿梭在瑶岭合作社和各地之间,大量优质的辣椒进入到了流通环节,从而登上了各千家万户的餐桌。

“支书,咱们的辣椒不光是品质好而且价格公道,所以才会这么畅销。”

赵金生的心里有了底气,所以整天笑眯眯的。

这个项目是他一手抓起来的,现在的销售形势很好他自然很开心。

“现在就看辣椒酱的情况,老赵,骑快点,咱们早去早回。”

方唯和赵金生骑车赶往公社,今天是辣椒酱厂第一批产品灌装的日子,两人得去看看。

到了厂里,已经有源源不断的辣椒酱产品生产出来了,工人们正在打包封箱,一派繁忙的景象。

“今天下午,第一批辣椒酱就会发出去。现在还只是小批量试生产,要货的地方也不多,希望能逐渐得到大家的认可吧。”

辣椒酱的销售就没那么好,毕竟产品才刚刚出来,还需要一个过程。

而现在仅仅是尝试进入市场,未来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方唯让张楚不要焦虑,销售人员会慢慢打开市场的。辣椒酱只是一款很普通的产品,有无数的替代,想要赢得顾客的口碑并不容易。

“好吧,可能是我太心急了。”

张楚无奈的笑了笑,便带着方唯和赵金生参观了一下生产流程。

两人回去的时候带了一些辣椒酱,各个品种都有,可以送人或者留着自己品尝。

晚上吃饭的时候,方唯就让阿姐打开了一瓶辣椒酱,让家里人都尝尝。反正家人不存在不吃辣的事情,就连两个小家伙都能吃辣。

“的确很好吃,我觉得有一种独特的味道,吃起了就很香。”

盘莲和阿姐对辣椒酱的评价都挺高,阿公也竖起了大拇指。

总的来说,产品选用的原材料以及调味都很成功,希望能尽快打开市场吧。

夜里。

方唯将辣椒酱厂进行了升级。

在辣椒酱厂投产的时候,方唯就对其进行了指定。不过当时有些忙乱,升级的事情就拖到了现在。

【临时设施】【生产设施】【辣椒酱厂】

【设施等级:(15级,0\1亿点)】

【设施属性:生产环境优化、工艺优化、风味优化、管理优化、生产效率优化。】

【在此建筑内生产劳动,全属性额外增加75%,念念不忘+1】

【总点数:678997680点。】

方唯消耗了66666660点点数,将【辣椒酱厂】的等级提升到了15级。

这次升级刷出了一个大礼包,【念念不忘+1】。这个礼包朴实无华,就是吃了【瑶岭辣椒将】的人会对其念念不忘,吃了还想吃的意思。

他挺高兴,对于自家工厂的产品品质还是有信心的,再加上这个【念念不忘+1】,销量会随着时间推移慢慢起来,总有一天会很爆火的。

而且厂子红火起来以后,就可以帮助更多的种植户。

这两年种植黄豆和生的人越来越多,因为分田到户的缘故,大家也没有生产计划的概念。这就造成什么好卖、什么赚钱,大家就纷纷种植什么。

今年生和黄豆的价格还跌了,收购量也在减少,因为产量的突然增加各方面暂时还无法消化。

避开拥挤的赛道,种植辣椒的收入其实也很不错。而且合作社就等于是发布生产计划的一方,他们通过协议对种植户进行约束,然后再负责销售。

这对于各自为政的种植户来说,肯定是一件大好事。

种植经济作物的好处在于收益高,但同时也面临需求不稳定,价格浮动较大的问题。种植主粮还是大头,毕竟大部分人首先要解决的是口粮和上交公粮,然后才能谈到其他。

现在有了合作社托底,种植户的心里就有了底,所以生产热情也是空前高涨。

第二天。

方唯去其他公社的种植户那边走访了一下,重点了解在收购过程中有没有故意压低等级,侵害农户的情况发生。

还好,赵金生执行制度很到位,同时还派出了巡查员,没有人敢在这件事上动手脚。

目前合作社培育出来的高产辣椒种子不算多,基本上能满足签约种植户的耕种需求,暂时没有余力对外销售。

社里还有一部分库存,这部分辣椒种子归入了种子库,以备不时之需。

辣椒厂。

张楚这天发现了一个很奇怪的事情,原本厂里在生产过程中遇到一些小问题,仿佛一夜之间都找到了解决的办法。

他就觉得很神奇,觉得这可能是上天的预示,预示这厂子很快就会兴旺发达。

其实这都是属性加成作用的体现,能不能保证厂子兴旺发达不知道,但生产肯定会很顺畅,产品的品质也无可挑剔。

在整个试生产的过程中,辣椒酱的味道一直在做微调,最终达到了完美的程度。

起码张楚是这么认为的。

第一批货发出去之后不久,厂里就接到了新的订单。【瑶岭辣椒酱】一上市就好评如潮,回头客特别多,口碑也在快速的发酵。

整个厂子忙碌了起来,进入了批量生产阶段,而辣椒酱的口味也彻底固定了下来。

而方唯已经顾不上这些事情,夏收夏种工作迫在眉睫,他这几天开了好几次的动员会,要求理事会和各大队都要投入全部的精力认真做好“双抢工作”。

农机大队提前检修好了所有的农业机械,这天一早便轰隆隆的开进了稻田,开始进行收割。

这一季,社里培育了两种稻种,一个是【南光三号】,另一个是【农优76】。

现在市面上的籼稻杂交水稻稻种,已经开始出现了竞争趋势。虽然【南光三号】稻种的优势很明显,但由于各地有自己的保护政策,【南光三号】的销量反而呈现了下降的态势。

在这种情况下,方唯才决定将合作社的水田一分为二,其中的4万亩水田用来培育【南光三号】,另外的4万亩水田用来培育【农优76】。

【农优76】稻种,是国内乃至世界上唯一一种高产的粳稻杂交水稻稻种。

所以就没有竞争对手,很多客户早就在盼着能增加产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