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山弃徒. 作品

第326章 翅膀硬了,困境

方唯把张楚抽调了出来,并给他配了两个高中生,让他们去处理工厂的前期事务。等手续办好之后,就可以开工建设厂房并订购所需的设备。

灌装厂的投入并不大,原材料自产,惟一麻烦点的就是辣椒酱味道的调配。

“老张,你要多走访一下,各大队都有这方面的人才,有些人家里制作的辣椒酱就非常好吃。需要什么人我帮你调过来,总之,这个事情并不难,用心去做就能做成。”

灌装辣椒酱很简单,有了机器设备就能实现。

现在的关键是辣椒酱口味的调制,这就需要反复的调品尝,找到最合适的方案然后固定下来。

方唯把这个艰巨的任务交给了张楚,以后张楚就是【辣椒酱厂】的厂长,等以后成立食品公司了,张楚就是总经理。

“请方支书放心,不就是区区的辣椒酱吗保证完成任务。”

张楚很有信心,他本人就是个吃货。

和方唯这些饭来张口的家伙不同,他的厨艺还不赖,自己制作的辣椒酱也很受欢迎,张楚就给方唯送过自己制作的辣椒酱。

他现在的任务有两个,一个是在合作社挑选人员,把辣椒酱厂的架子搭起来。另外就是需要博采众人之长,将【瑶岭辣椒酱】的口味固定下来。

张楚随即就忙活了起来,每天不是跑公社就是在社里挑人,很快就把手续办好,也把厂子的架子搭起来了。

方唯请孙道人选了个黄道吉日,辣椒酱厂便破土动工。

整个工程加上设备的安装调试,需要在90天之内完成。这个事情没什么难度,只要资金到位,建设工期还能进一步压缩。

这是合作社的第三家企业,也是很多人寄予厚望的一家企业。

时间匆匆。

远在粤地的【瑶岭电风扇厂】开始试生产,厂房的建设、机器设备的安装调试都比计划要快,而且人员招聘也很顺利。

合作社这边派出了一批工人,这些人全都是熟练工,很多都是两口子一起在厂里做事。

关键岗位也都是社里的人,但一些技术岗位和管理岗位引进了一批外人,等于是给厂里增添了新鲜血液。

社里的人用着放心,但缺点是文化程度不够。

从外面招聘的人往往是有本事的人,但说不上反对企业有什么忠诚度,还需要长期的磨合。

方唯特意抽了几天的时间,跑了一趟香山,新企业投产也算是一件大事,他不可能不露面。既然跑了一趟,他就直接对【瑶岭电风扇厂】进行了指定,为企业的发展加一把劲。

然后,方唯消耗了66666660点点数,将【电风扇厂】的等级提升到了15级。

【临时设施】【生产设施】【电风扇厂】

【设施等级:(15级,0\1亿点)】

【设施属性: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工艺水平、提高良品率、降低生产成本、提升经营管理水平、提升设计研发成功率。】

【在此建筑内生产劳动,全属性额外增加75%,畅销+1,育才+1】

【总点数:745664340点。】

方唯随后尝试了一下,结果【电风扇厂】和【五金厂】却不能合并。他估计如果成立一个集团公司,大概就能将不同业务的厂子合并在一起。

不过这事儿不急,他也不怎么缺点数,暂时先这样吧。

方唯在香山呆了一周的时间,主要是和当地的主管部门、供应商以及渠道商见了面。他认为和大家建立起联系很重要,他作为合作社的掌舵人,不能啥事都两眼一抹黑。

人家也愿意和他交往,毕竟是一家年产值好几个亿的单位的话事人,令人肃然起敬。

如今这年月,万元户都属于凤毛麟角,百万富翁遥不可及,千万富翁吓死个人。动辄几个亿,说实话,香山的领导见了他都不敢摆一点架子。

方唯很清楚,做企业需要一些好的外部环境,他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做的。

张文远佩服的五体投地,他自己就没有方唯这种八面玲珑的本事。不过他也在暗地里很认真的学习,希望有朝一日能达到接近对方的水准。

不是自卑,他觉得自己这一辈都赶不上方支书。

一周后。

方唯回到了社里。

合作社成立之初,他还是挺忙碌的,每天都有处理不完的事情。现在合作社的运行已经走上了正轨,9名理事各司其职,他这个掌舵人反而比以前清闲。

所以,他出去一趟回来,也没什么积压的事情需要处理。

他一贯的工作原则就是抓大放小,之前管理二队和下塘大队的时候就是如此,如今管理合作社依然如此。

“三哥,你是很潇洒,我都快忙晕了。现在大哥呆在省城,林汉阳负责设计和管理,生产的事情大多落在了我的头上。”

不说别人,连盘莲都有点嫉妒方唯了。

说实话,自从方平去省城设立了家具公司,又开了专卖店,竹器厂的生意越来越兴旺。公司在省城陆续投放了广告,效果非常好,盘莲最近忙的脚不沾地。

竹器厂需要再次扩张,打算新增机器设备并增加200个员工。

厂子的范围同步扩大,公社在这方面给予了极大的支持,这一次干脆给了厂子两倍的土地。

“林汉阳现在是竹器厂的厂长,你是副厂长,应该再提一个人上来担任副厂长。你回头和林汉阳商量一下,报三个人选到公司,然后挑一个人出来。只要理事会最终确认,就有人帮你分担一些工作了。”

方平在省城成立了家具公司,竹器厂的上级单位就是家具公司。

公司的上级单位是合作社,除了公司的管理层任命,像竹器厂正副厂长的任命,也需要合作社理事会的确认。

目前,林汉阳和盘莲都兼着家具公司的副经理一职,但新提起来的副厂长就没这个待遇了。

“三哥,还是你的脑子好使,你这是打算提一个能干活的人上来呗。”

盘莲听他这么一说,忍不住笑了起来。

她虽然不属于那种事业型的女人,但学习能力很强,懂管理懂生产而且还学会了设计。她设计的几款家具和竹器,市场反应很好,连林汉阳都说她很有天赋。

“瞎说!准备吃饭吧,饿了。”

两人聊了一会,一家人便坐在一起开始晚饭。

孙道人来晚了一会,不过阿姐每天都会做他的饭,倒不至于没饭吃。方唯很清楚孙道人在想啥,因为关崇阳的去世,孙道人大概想在这边守几年。还有就是对方很喜欢斌斌,也想把一身医术传给孩子。

斌斌的确在方面很有天赋,厚厚的医书都能背下来,而且也能认清人体的所有穴位。

方唯自己就懂一些中医,和儿子这方面的学习能力相比,他都自叹弗如。

“老三,今年怎么了各大队的怀孕人数大幅增加,出生的婴儿数也大幅增长。我看王医生最近忙的团团转,才知道了这个情况。”

孙道人一边吃饭一边说了一件事。

这两年整个合作社的婴儿出生率大幅增加,到了今年,怀孕妇女的人数达到了顶峰,这让老道感到很奇怪。

“孙老,你不关心时事,别人可和你不一样。大家是担心生育政策的调整,能生则生,过了这村可就没那店了。”

方唯不禁笑了起来,这事他知道,不就是因为很快要执行计划生育了嘛。

他和盘莲早就决定只生两个孩子,要不然他也会继续努力,争取生三胎了。

合作社这两年一直都鼓励适龄社员早生多生,还有各种的补贴,就是担心这个政策落地。他估计也快了,今年下半年就会出台,再过两年就会上升到一个很高的高度。

“独生子女”将会成为主流,几十年都不会改变。

孙道人听方唯这么说,心里便明白是咋回事了。

吃过饭,孙道人和阿公坐下来喝茶下棋,方唯和盘莲带着两个孩子取出散步,回来后又看了会电视。

天气越来越热,看完电视大家就赶紧去洗澡,方唯把孙道人送了回去。

老道已经搬进了关崇阳的那套房子,自己的那套房子上交了队里。他并不忌讳一些东西,本来就是修行之人,心里不存在普通人那样的不良情绪。

等他回到家,两个孩子和阿公等人都睡了。

盘莲还在等他,对方由于犹豫了一下,说道:

“三哥,最近于浩不怎么愿意外出,而且总是请假。我听说,他在外面偷偷地帮人看风水,据说很赚钱。”

于浩为竹器厂的发展立下过汗马功劳,这家伙是天生的销售员,销售业绩一直名列前茅。

这两年,他家的生意越做越大,大家都以为他会返回大城市,结果他却没走。当大家以为他要一直呆在竹器厂的时候,结果又出了这么个事儿。

“哦这小子翅膀硬了,敢给别人看风水了呀。”

方唯不觉得意外,于浩得到了关老爷子的真传,帮人看阴阳风水还是没问题。搁在后世,妥妥的大师级人物,毕竟人家还是有两把刷子的。

至于是否能安心在竹器厂工作,方唯并不介意。

现在厂里已经有不少销售人员成长起来了,大部分都调到了省城公司,只不过于浩不愿意去才留在了社里。

正好,方唯打算趁这个机会和对方好好谈一下。

翌日。

方唯一大早就让人去找于浩,对方还住在队里,没有住在厂里的宿舍。

于浩果然在家,他听到方唯找自己,大概猜到了是什么事情。

方唯也没去办公室,就在家里和对方聊了聊。

“于浩,你到底有什么打算不妨说出来。要是想回城,就去痛痛快快的办手续,要是想留下来好好干,就去省城。”

方唯没有提帮人看风水的事情,但话已经说的够直白了。

于浩很纠结,实际上他并没有打算离开竹器厂,但又不想去省城。去了省城谁认识他是老几,别说帮人看风水,不被当成骗子被抓起来就烧高香了。

他觉得最理想的状态就是留在竹器厂做事,利用业余时间帮人看风水。

可惜方唯的一番话彻底打碎了他的美梦,他只能做出选择。

“支书,我不想做销售了,留在厂里搞管理行不行”

于浩是厂里的销冠,收入可不少。

不过他对于风水这一套很痴迷,而且也尝到了甜头,所以宁可放弃做销售干工作。

“行,怎么不行回头我和公司那边说,让你转管理岗。于浩,你帮别人看风水,那是你的私事,但有一条,不能影响工作。”

厂子里除了生产和销售还有不少管理岗位,方唯打算让于浩负责发货,毕竟这家伙的业务能力还是很不错的。

但动不动请假可不行,喜欢帮人看风水就利用业余时间去,不能耽误工作。

要是做不到,那就从竹器厂离开吧,他绝不阻拦。

“我明白了,你放心,以后我不会再影响工作了。”

于浩很诚恳的道了歉,方唯便既往不咎。

其实他觉得于浩辞职最好,对方已经打下了良好的经济基础,日后又有来钱的路子,何必还留在厂里混日子呢

但这话他不能主动说,得对方自己想明白才行。

两天后。

公司调整了于浩的岗位,让他负责发货。

现在厂里已经没有了接订单的权利,竹器厂说白了就是家具公司的生产车间,人事权、财权、销售权都在公司那边。

所以,于浩虽然负责发货工作,但手里基本上没啥权力。

好在新岗位也不累,按照公司的指令发货,整个部门早已轻车熟路。

于浩一边上班,一边利用假节日或者业余时间帮人看风水。不光是本县,就连附近几个县都有不少人请他,他的名声早已超越了地域。

作为关老爷子的关门弟子,于浩已然是名声在外。

方唯不管这事儿,只要对方没有耽误工作,会捞外快也是人家的本事。不看僧面看佛面,关老爷子早就将于浩托付给他,他在合理范围内自然要照顾一下。

好在于浩比较知情识趣,再也没有给方唯找过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