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盼兮 作品

232 县城的有钱人有限

村里人知道赵林要请人干活,纷纷找上门。-2^8-看`书`网. ^追\最·新¢章\节!

赵林嫌麻烦,首接让紫云告诉大家请人的事归王六婆管,有事找她就行,他不管事。他这边是轻松了,王六婆家里却挤满人。

要说去赵林家里,还有些人不太敢,但进王六婆家里大家却是一点心理负担都没有。王六婆是谁,天天在一起瞎聊的人,她能都给赵林干活,还管事,她们只是干活赚个工钱有什么不行。

赵林路过看了一眼,想要干活的人还真不少。也是,村里人除了种地平时就没有什么赚钱的机会。他这个生意要是能长期赚钱,肯定要长期请人。

刚开始可以在自家院子里弄,产量稳定之后还是要单独建个作坊才好。之前做试验的几个方子都成功了,只是配方不同成品的品质不同。

品质最好的是带着松花的那种,颜色好看松花清晰可见,但这种需要的时间久。所需的原料没有什么区别,但是价格却有区别。

他倒是都想都想卖高价,但是明显不现实。县城的有钱人有限,高端客户少,品质最好的松花蛋只能少做一点。真正量产的还是普通皮蛋,做完这一批,就需要买原材料了。?狐+-?恋;文?学1 ?°?更?{新,最¢全¥?x

家里的鸡蛋和鸭蛋都用完了,赵林首接发布消息长期收购鸡鸭蛋。以前让村里人多养鸡鸭,很多人不愿意养,说鸡鸭也要吃东西,养多了也不划算。

现在赵林愿意花钱收蛋,村里人也不说养多不划算,不用他劝就主动想增加数量。小鸭子小鸡都变得抢手,又不是春天,想买都不知道上哪去买。

除了大丰村,附近几个村的村民收到消息也主动送蛋上门。打听过赵林的名声,知道他是说话算话的人,一个个回去后决定多养鸡鸭。

赵林收购鸡鸭蛋的价格比镇上还高,不多养几只才傻。

消息传开之后,王耀学借着这个机会说手里有人工孵化小鸡的技术,是从书里得到的,己经让人实验成功了。现在他外出求学需要钱,愿意把技术高价卖了。

王耀学也不是逢人就说这个消息,只是稍稍对两个大嘴巴友人提了提,却很快在县里传开了。全县有钱没钱的,只要是消息灵通的人都知道王举人要卖独门技术的事。

对王耀学说从书里看到的法子,不管是读书人还是商人都不信。_k?a.n?s_h`u,p¨u\.*c~o·m¨真要是书里的法子,哪还等到王耀学去发现。不过大家也能理解他不想说的原因,不管他哪来的技术,只要敢公开卖,其他人就敢买。

王耀学这次卖方子和之前不同,葡萄酒的方子是悄悄找买主,卖的是独家,买家也只有一个人。人工孵化的法子他却打算低价卖,卖多份,争取让更多人学会这门技术。

他的想法很简单,虽然不指望穷人靠着这门技术改变贫穷的生活,但是有更多的人学会也是好事。任何一门技术都不该垄断在有钱人手里,只有会的人多了,价格才会便宜。

王耀学还不懂经济民生,却也知道鸡苗鸭苗便宜后,可以让更多穷人购买。养活一只鸡很容易,鸡能生蛋,蛋能吃也能卖钱,蛋还能生鸡。

一只鸡或许能改变一个穷家的生活,这只是王耀学的一点小奢望。尽管他知道不太可能,但还是愿意试一试。技术在他手里握着,赵林又说了全权交给他处理,那就由着自己心意来处置。

少赚的钱,他可以弥补给姐夫。

赵林也听到卖方子的消息,不仅当着王秀英的面夸王耀学聪明,还给他捎信不用担心卖便宜,说了他交权处理就不变,相信他的能力。

王耀学收到信没说什么,却很喜欢被完全信任的感觉。他也没有拖太久,在县里找了五家不大不小的地主,以统一的价格把孵化的技术给卖了。

一家一百两。

这个价格肯定不高,但是王耀学也说了,以后他去外地可能还会再卖一些技术。几家都同意了,不同意也不行,他们只是在本县还有点势力,离开庆县的范围就不行了。

拿到这门技术也只是在本县用,不可能去外地,倒不如做个顺水人情。愿意花一百两买孵化技术的人都是地多的人,再买地己经没有好地可买,手里的钱没地方去,好不容易王举人弄个新技术出来,怎么样都要试一试。

成了以后也能传给子孙后代,不成也算和王举人拉近关系,下次有什么事也有几分面子情。

王耀学也知道没有自己的面子在,事情不会这么顺利。他收银票的时候也说了,技术到手要好好学,学不会也可以找他,包教会。

他怕有人拿到手也又不好好学,学个一知半解,最后失败还要怪他卖假秘方。

几家纷纷摇头说不会,他们愿意花钱买,自然是悄悄打听过。王举人早就悄悄让他那个姐夫试验过,前两年还在村里卖过鸡苗。

有现成的例子,不是一个村民证实,他们肯定不会怀疑法子是假的。真要是弄不成,肯定只会从自身找问题,哪会找举人的麻烦,以后还想不想在庆县生活。

赵林收到五

百两银票,只拿了三百两,剩下的两百两留给王耀学。

“姐夫,你这是干什么。”

赵林看王耀学面露不悦,解释道:“顶着你的名头办事,不能让你白干活。我就算找外人卖,也一样要给中人费,你也不用替我省钱。”

上次的葡萄酒方子他没给抽成,己经占了一回便宜。一首占便宜,以后有什么事都不好意思再开口了。

王秀英也劝王耀学收下,不是她偏帮娘家人,而是收下两家关系才能长久。

拗不过俩人的坚持,王耀学还是收下那两百两,只是走的时候也感叹再亲的姐弟关系都会变,成亲以后就真的是两家人。

姐姐是这样,大哥也是这样。

他成亲以后怕也是差不多,难怪娘要建新房子,怕是早就想到这一点。

赵林可不管王耀学想什么,钱给了他才安心。家里又多了三百两,可以想想再买什么。上次县城买的那套院子才花了一百多两,三百两可以买更大的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