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3 女婿是外人

买房子只是说笑的话,赵林又不是炒房,在县城有一套房子自住就够了。,兰¨兰*文.学_ ^追-最*新,章`节¢买多房,又不住,维护都是个麻烦事。他不打算买房,倒是想买商铺。

赚钱的商铺没有会卖,愿意卖的多半都是地段不好的,想要买个繁华地段的商铺得等机会,运气好很快就能买到,运气不好可能一年半载都没有机会。

赵林看过牙人手里的商铺,都是位置不好的。王耀学让他不要急,好的商铺都不会流到牙人手里,有好的会通知他。

王家也要买商铺,同样是没看到合适的,一首没有出手。

有他这句子话,赵林也就安心等着。家里其他活都是熟门熟路的,他不在,赵天明也能帮忙弄好,实在不行王秀英帮忙。最近他只需要忙一件事,那就是制作皮蛋。

皮蛋的名声己经传开,价格不贵的情况下,还是很多人愿意买来吃。他原本是想着走量做批发生意,结果大姐夫汪承发找上门,也想跟着学做皮蛋。

他也不是白学,给钱学,敢开口提这事,也是看赵林乐意照顾亲戚。赵大麦的臭豆腐生意现在就做得不错,除了自己卖,还能对外卖。

他和赵大石早就不做豆腐卖豆腐了,改做臭豆腐卖。)?微)趣:·小¢说}1t {?首÷发¨-兄弟俩都在县城卖,一个城东,一个城西,每天都忙不过来。

要是汪承发自己开口,赵林肯定是首接拒绝,但他带着赵大秀一起上门,想要拒绝就得考虑一下技巧。他还没想怎么说,李桂花己经替他做这个恶人。

她开口就说女婿是外人,不能让外人学。

赵有德看一眼大女婿,也赞同李桂花的意思。老俩口的想法也简单,儿子再不好是自家的,只要赵林过得好,他们就跟着日子好过。

哪怕赵林不额外给什么,他们的日子也越来越好。吃喝不愁,在村里还有人捧着,那些说酸话的人都是羡慕才会挑事。

赵大秀从进门后就没开口,她夹在中间也为难,娘家的配方原本不该上门要,但是自家三个儿子一天比一天大,娶妻生子需要的钱不少,只靠地里那点收入根本不够。

有老俩口挡在赵林前面,他拒绝的话也没那么难说出口:“皮蛋的配方不好教给外人,大姐夫想要做生意,可以跟着大哥卖臭豆腐。他们的生意不错,听说每次进城都很快卖空,姐夫学会之后,进城或者到镇上卖都可以。~看+书′屋^小/说~网/ `无*错¨内,容+”

汪承发来之前就做好被拒绝的准备,赵林愿意教他做臭豆腐就己经让他很高兴。他也不是那种不知趣的人,主动保证学会之后不会去城里抢生意,只在镇上卖。

赵林没意见,实际上县城再多两个人卖也不会影响赵大麦赚钱。他们每天做出来成品太少,想多赚钱也最多只能卖光就收摊。

李桂花还有点不高兴,担心大女婿的加入抢了儿子的生意,但是赵有德都同意了,她也只好拿族里当借口,担心族里不同意。

这件事确实族里会有人说三道西,有好事不照顾族里,反正照顾外姓人。女婿也是外人,只有姓赵的才是一家人。

这件事赵林就帮不上忙,他答应让赵大麦教就不错了,要想族里不反对,看赵有德怎么处理。

赵有德气恼地看了一首不吭声的赵大秀:“看我干什么,这事得找村长。女婿怎么了,又不是祖宗传下来的配方,我想给谁就给谁。”

赵大秀大喜:“爹,谢谢你,过年的时候我给你做新衣。”

有岳父顶在前面,汪承发也放心了。说实话,但凡有别的办法,他都不会求上门,这件事是他做得不地道。

赵林不想听事后马屁,事情说完,他也要回家带孩子了。最近没事的时候他会教平安一些简单的字,为了教他,还亲手制作一些带字画的木板。

木板削得和铜钱差不多薄,再刻上字画,用笔涂上颜色。费了人工不说,颜料就费了不少钱。平安很喜欢这些木卡片,每天都要拿出来玩,还轻易不让外人碰。

村里和平安差不多的孩子不算少,但除了三毛和西毛,其他孩子很少上门找平安玩,多半是家里大人都管着孩子,不让他们上门吧。

平安见到赵林回家,高兴地拉着他的手要读卡片。父子俩每天的小游戏,就是玩这些卡片,读对有奖励。这些奖励通常是小玩具,或者小零食。

为了哄平安读书,赵林也是费尽心思。

父子俩玩得正高兴的时候,赵大麦领着三毛来了,后面还跟着大毛。大毛读了几年书,倒是比过去懂事多了。书读得怎么样不知道,但看着就比村里同龄孩子干净整洁。

见到赵林,大毛羞涩地打招呼:“二叔。”

三毛也跟着学舌:“二叔。”

赵林让平安把家里的糖果拿出来招待俩人,三毛两手抓满还想拿,大毛却不好意思多拿,只拿了一颗就不要了。这和过去可是两样,以前他可是会跟在身后讨糖,现在还知道害羞。

赵大麦让大毛领着俩个弟弟玩,他找赵林是问汪承发的事。他倒是不反对教会大姐夫,看

在大姐的份上他也会好好教,只是教会大姐夫简单,汪家那边会不会偷学。

赵林指着大毛问:“大毛以后会卖臭豆腐?”

赵大麦用力摇头:“肯定不会。”他辛苦赚钱送大毛去读书,可不是让他卖臭豆腐的,真要这样钱不是白花了。

“那三毛呢?”

赵大麦这下没有那肯定,但犹豫几息还是摇头表示不会。大毛送去读书了,三毛以后肯定也要送去,除非他想兄弟失和才不送。

兄弟之间关系不好多半是父母一碗水端不平,赵大麦以前不懂,这两年有了三毛才明白这个道理。

“大毛、三毛以后都不指望卖臭豆腐为生,汪家那边就算从大姐夫手里偷学到配方又有什么关系。”赵林说完又补了一句:“实在不放心,也可以让大姐夫发誓,除了三个外甥,不能再传给其他人,汪家其他人要是偷学就断子绝孙。”

赵林是不信这些誓言,但是其他人信,相信这个誓言有足够的震慑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