恰在时节逢上君 作品

第111章 规划京城商业经济圈,朱高煦的无奈

在交代好出使大明的事宜,朱高煦随即看向张辅与靳荣。

“文弼,你刚才说的,很好,本王也是这么想的。

这次正好利用与大明的事情,周边那些小国,恐怕都已经等不及了想要看我们和大明打起来,他们好捡一点肉吃汤喝。

这些小国不敢惹大明,以为大汉就弱小可欺了,大汉灭国安南立国,依旧不足以震慑周边,唯有让周边诸国看见大汉的强大,他们才不敢对大汉有任何非分之想。

如今利用那些小国看戏的心理,又没有任何防备之下,这是我们的机会。

靳荣,这次你的任务最为重要,那就是想办法把声势弄大,将南掌的目光彻底吸引在你这里。

南掌山脉众多,森林茂密,虽不利于行军,但同样不利于南掌的消息传递与大军集结。

你要给沐晟创造出直下南掌国都更有利的条件!”

“张辅,这次以沐晟为帅,则是沐晟擅长山地丛林作战。

沐晟在云南之时就时常与麓川作战,且又有黔宁王,前西平侯沐春传授的经验,此次他为帅最为合适。

你接下来也要加强山地作战,大汉周边诸国,哪怕是南洋诸国,山地丛林战都是必不可少的,你可不能就此懈怠了。”

朱高煦知道此刻的张辅求战心切,毕竟那件事才解决,张辅迫切的想要为他做事,为大汉立功。

但就像他说的,山地丛林作战,他这里最好的人选还是沐晟。

张辅更加适合大规模正面野战以及攻坚战,而南掌的地形,恰恰不是张辅所擅长的。

虽然作为领军的,其实大同小异,但有成熟的经验与没有太多经验,展现出来的差别还是非常大的。

这次的扩张,是他必须要在短时间内得到大量荣耀点,尽管他也想让张辅历练,尽快历练出来,但这个时期,他不能这样做。

张辅闻言,心头虽然还有些不甘,还想要争一争出征,哪怕不为帅都行,但朱高煦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他又能说什么。

他自认自己的本事和沐英、沐春还有些距离,但和沐晟比,张辅真不觉得自己差了,反而自认自己的统兵作战能力在沐晟之上,但地形的限制,却是成了他无法反驳的点。

张辅心中越发的坚定,山地丛林作战吗?他不信自己掌握不了!

“王爷,臣知道了,臣必定用心操练新军,学好山地丛林战!”

张辅的决心,朱高煦感受得到,这是因为不甘而导致的强大动力,在朱高煦看来是好事。

一旁的靳荣笑得更开了,本来他还想在张辅面前嘚瑟一下,毕竟像张辅这么优秀的人都没有能够出征,他可是率领一路大军的主将,怎么能不让他高兴。

张辅的能力他已经清楚了,这么多时间的相处,靳荣看得见也感受得到。

要不是看着张辅一脸凝重,朱高煦又在这里,他是真会忍不住向张辅炫耀一番。

上方的朱高煦看着靳荣在

“靳荣,刚才说的给本王记住了,你之前没有多少带领大军的经验,而南掌南部地势较低,虽仍有诸多山地,但相对平坦,又是南掌最重要的耕地,南掌大部分耕地,基本都集中在南部。

也就是说,南部是南掌的重要资源地,你给本王多听听朱荣的意见,要是你连南部都打得费力,那就让朱荣指挥,等你回来本王定要收拾你!”

朱高煦是真怕靳荣给他丢脸掉链子,作为从汉王府出来的人,又是他的绝对心腹,这次他才给靳荣这么一个机会。

要是这样了靳荣都抓不住,那以后他也不会再安排靳荣为主将了。

靳荣要是放在大明,是真的无论是从哪方面排,都排不到靳荣做一军主将。

这次本来是应该朱荣或者王聪为这一路军的主将,之所以让靳荣,就是这层关系,以及靳荣之前攻打安南时表现还可以,他也知道靳荣有能力,要不然,他都不会这样安排。

这次他可以说是煞费苦心了,靳荣要是连这个机会都把握不住,那是真的没救了。

靳荣一脸严肃的单膝跪地,目光坚定看向朱高煦。

“王爷,此战末将若是做不到,给王爷丢了脸,末将提头来见!”

靳荣知道这是朱高煦给他的机会,他作为朱高煦的心腹,在明明有更好选择的情况下选择了他,要是打不出效果,就真的是在给朱高煦丢人了。

朱高煦汉王府出来的人,不堪大用,朱高煦的眼光有问题,而他以后也将再难有这样为主将领兵的机会。

看着靳荣知晓利害,欣慰点头,随即就让张辅与靳荣一起退了下去。

随即朱高煦又写下一封书信,叫来丘平。

“派人将这封信立即给沐晟送过去,记住,要亲手交到沐晟手中!”

“是!”

安排好这些,朱高煦这才看向李定荣等人。

“定荣,接下来你全面做好准备,物资暗中先调集过去,后面所需要的物资,立即进行筹备,正大光明的去做。

既要让大明知道,也不要怕周边诸国知道,他们即便知道,也不会想到,只管放手去做。”

“王爷放心,臣也正有此意。”

看着一脸锐意的朱高煦,李定荣也是格外的豪迈,君王不甘于现状,想要大汉强大,这样有进取之心的大王,他们这些人,都是乐于看见的。

但高兴归高兴,李定荣也有忧愁,当即再度开口。

“王爷,大军所用的钱粮与物资,朝廷如今虽然可以供应,但为了支出这一笔,国库也将难以为继,且此次战事若是持续半年以上,朝廷恐将无力承担。

还请王爷做好准备,无论战事进行到哪一步,半年之内,必须要结束用兵,这是朝廷能够支持的极限。

而即便是这样,大汉各地的投入,都将会全面缩减,尤其是粮食,尽管已经秋收一次,恐怕也要在原本的基础上,还要裁减一些才够继续维持。

另外朝廷还得再准备一笔钱粮,用于战后的抚恤、安置支出,朝廷,缺钱缺粮。”

这个问题,不仅是李定荣头疼,朱高煦听着也头疼,这次若是不出兵南掌,大汉可以稳定缓慢发展,可惜这不是朱高煦想要的。

但现在摆在这里的难题,他也必须要解决才行。

思考一会,朱高煦还是坚定要农业与商业共同齐步走,才能解决这个问题了。

“定荣,接下来说的,你要下去着手去办,尽快开始启动。

之前本王不是已经给你们看了白糖、盐、织布机、纺织机、老花眼镜吗?

接下来将这些的产能扩大,在外城之外,挑选出一块地方,打造商业街,这个商业街要能够连接运河码头,两条运河就设立两个商业街。

从码头到商业街的路,全部要修建,修建得宽一些,确保辎重货物可以流畅来往。

而商业街则主要摆放大汉的特色手工业,以及一些水果资源,包括将刚才提到的这些商品,都要放入商业街。

另外还要大力展开瓷器、茶叶、玉器、铁器、铜器等,纺织业也要全面推进,鼓励百姓经商等,都要下去落实。

进入运河的港口,都要进行全面扩建,必须要大,可以容纳更多的船只往来。

然后将这个消息传播出去,包括大明以及周边诸国,甚至是南洋诸国,泰西(暹罗以西之地称泰西)诸国。

至于如何传播,本王认为大明用郑和下西洋,就是一个很好的想法,大汉也要组建一支特别船队,带上各个商品样品,去往诸国,吸引诸国的商人前来大汉经商,购买所需。

当外面的人看见大汉的诸多商品,必然会带着银子来到大汉寻求贸易,到时大汉以出口这些手工业品、纺织品、轻工业品等,赚取白银。

同时可以从外选择价格低的地方购买大汉所必需的基础物资到大汉,在大汉进行加工后,再以高价转卖出去。

如此一来,不仅可以解决朝廷银子不足的问题,还可以让大汉的百姓逐渐富裕。

以京城的富裕,从而带动周边城、村一起发展富裕。

之前让你们下去准备扩宽的运河,只要打通,甚至可以辐射到宣光一带。

那时候以京城为中心,两条运河沿线的地方,以安邦、建昌为起点,再连接宣光,都将会被全面带动。

除此之外,在汉城也要开展,包括已经攻下的占城,在宾童龙与民多朗,都要打造这样的海贸点。

如今先在京城展开吧,先看看效果。”

这是朱高煦一直想要实现的商业布局,大汉如今的商品是真的不少,在如今大明禁海,无法海贸期间,大汉就是绝对的优势。

因为他的到来,大汉的各项产业技术,都会得到升级,采用从大明带来的先进技术。

除了这些,还有他弄出来的独特商品,白糖、雪盐、织布机、纺织机、老花镜等等,海外畅销的则是纺织品类、各种瓷器、铁器,以及茶叶。

大明有的,他这里都有,虽然话大了点,有些其实是没有的,但大明不海贸啊,大明可以与大汉通商,那些人想要赚钱,就必须要在大汉转手,不是他的商品他都可以大赚。

而他这里有的,可是大明都没有或者极度稀缺的,大明的商人在这里,也是购买者。

如今虽然是要打造商业街,这个街,可不是真的街,后面连通京城外城,再进行扩建后,就是城了。

现在是没办法,一切都得省着点来,一步一步来。

这次的规划,也是相当于以京城为中心打造的贸易经济圈了,只要在这个圈内,都会得到朝廷的扶持。

李定荣此刻已经从朱高煦这里拿了纸与笔开始记了起来,之前朱高煦就有说到过商业,那些朱高煦弄出来的商品已经放在了市面上进行售卖,但内销走得有些慢了。

因为价格,如今大汉的百姓,和富裕是一点不沾边,加上这里的官绅、富商阶层,之前就被朱高煦清理了,现在难有大户。

待全部记下,李定荣不断地回味着,良久,越发的惆怅。

朱高煦说的这些,他其实并不知道能不能行,哪怕朱高煦说出来的他感觉可行性很高,但李定荣也怕达不到预期。

尤其是要做到这些,需要人力、物力,以及银子、粮食的支持,最重要的还是粮食,只要有粮食,人力就能够解决,物力朝廷还能咬咬牙支出来。

这些规划所涉及到的,需要大量用钱的地方,就是京城出海的两条运河的打通,道路的修建,港口与码头的扩大,甚至后面还要扩宽去往宣光的运河,就这些,李定荣都头皮发麻。

半响,李定荣无奈看向朱高煦。

“王爷,这些可以先试一试,但是想要开始实行,如今朝廷,没钱,粮食恐也不足。

若是王爷能够解决粮食不足,臣都可以将这些全部做好。”

朱高煦看着李定荣,心头一阵叹气,本来这些事,是

结果现在,什么都需要他来,主意得他来拿,法子得他来出,朱高煦一时都惆怅。

果然,与大明的那些真正的大才相比,他这里的人,还是存在着一些差距。

朱高煦也没辙,只能自己先带着了,他只希望李定荣等人能够在后面厚积薄发,有了经验,并且扩展了思维后能够来主动帮他吧。

“粮食的问题,后面我会说,现在说的这些,我不管有多困难,想办法也要去完成,但决不能激起民怨。

刚开始也不用多好,但起码要能够把雏形做出来。

百姓手中也还是有有钱的,多宣传鼓那些手中有钱的百姓来经商,要说清楚大汉商业的繁华。

在制定的同时,也要将商税制定出来,尤其是进出大汉的关税,包括船税等等,都要进行制定。

时间就在疟疾治好之后,本王必须要看见规划方案!”

朱高煦没有再给什么柔情,有的时候他不逼一逼,这些人恐怕都不知道自己的潜力。

尽管他也是无奈这样逼着李定荣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