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0章

不过折叠翅膀设计省的方,据说一次可塞好几十架进发射筒,大幅节省运输成本。

“不怕丑话说在前头,小机器还能靠谱?不会半路掉链吧?”

陈风嘴角带笑,有点将信将疑。

王雷爽朗答复,“瞧不起单架当然没啥意思,可真正厉害就在于整体思维!每台都灌注简版人工智能,一呼百应,自组织行动难被电子侦测困住,就跟蜜蜂窝遭袭谁也找不到唯一领袖一样。”

测试开始后,两百架微型无人机如潮水般喷涌而出,在天际旋舞聚散,如同夏天傍晚田野上的萤火虫云团。

有趣的是,它们完全没有死板僵硬路线,而是呈现出类似昆虫社群间你追我赶又彼此协助的奇妙景象——时聚时散,看似凌乱实则蕴含某种智慧法则!

王雷补一句,“我们这套仿生算法,就是模仿活体动物行为规律,让机器拥有人类难以企及的适应力与韧性,没有绝对首领,每个个体观察四邻自己判断最佳策略,所以哪怕环境瞬息万变,也不会全军覆没或陷入崩盘死循环!”

模拟反击随即启动:虚拟防空阵的连续动用拦截弹狂轰滥炸,还调集近程火炮封锁空域。

然而蜜蜂们竟然临危不惧,有部分主动遮挡吸引火力,为同伴抢突破窗口;另有一些负责释放强烈电磁杂波,还有敢死队钻营薄弱处发动偷袭……总算熬过去,大部分成员终究完成任务,将目标摧毁殆尽!

目睹全过程后,连习惯冷静的陈风都禁不住感慨道:

“简直活脱脱人工生命!这一切哪里还像冰冷机械?”

王雷脸上写满自豪:“传统武备追求独狼极限,我们拼的是整体联动;只要集群足够聪明,就没人可以预测接下来发生什么!”

随后,陈领导又详细了解成本等实际问题。

王雷乐呵呵坦言:“最大优势就在这里,单价8000元上下,用商规件+3d打印造出来,工厂批量化一点压力都没有。两百架全配齐,还抵不上买颗贵族巡航弹的钱。”

该拍板时候该拍板,“立即启动批产!第一批10个标准班组,优先进驻‘未来战师’以及沿海守备力量!”

他顺势提出进一步拓展,“另外抓紧研发水下版/的面版乃至太空版—我们最终目的,是构筑覆盖海陆空天的一整套分布式作网!”

“量子幽灵”、“蜂群”等多项技术逐渐串珠成链。

“暗夜之刃”剩余支系—基于新材料打造、多模态隐形平台同样传来振奋消息!

隐身实验室内,林晓博士递过最新实验材料,

“幻影皮肤”,揽括电磁吸收/光学迷彩/热管理三位一体设计,实现同时对抗当前主流探测手段。

细看这材料:薄膜柔韧富纹理,色彩随照明变化游移跳跃。”

真正厉害在它自动调整属性!纳米传感+执行网络嵌入其中,根据环境激活不同机制—想躲避哪个谱段检测全由自己决定!

现场演示令人印象深刻:一块金属披上传奇新材,轮廓立马若隐若现;雷达扫描归零;红外拍摄温差判别全失效……

站在旁观摩良久,陈领导喃喃自语:“感觉真像电影里那件‘隐形斗篷’,真能实现量产?”

林晓解释:“首批已应用到‘影子—x’战略无人机研发,该型号将首次实现全球真正意义上的’泛谱隐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