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玻璃造办处人选
第232章玻璃造办处人选
232、玻璃造办处人选
听到皇阿玛钦命十三和弘皙一起去推广拼音,胤禛的眉头一会儿放松,一会儿拧起来。十三突然遭到皇阿玛厌弃,他自是希望十三弟能够有机会展示自己,一扫之前的颓唐。
所有皇阿哥都是冬练三九夏练三伏,或是文,或是武,均不输于外面的才子,自然也有一番抱负。一身本事被弃而不用,饶是十三的抗压能力不错也有些经受不住。
人生最好时光就那么几年,错过了,后面补都补回来。
只是去推广拼音短则一两年,长则十来年,别妻离子那么久也不是长久之道,胤禛想了又想,突然看到弘皙稚嫩的脸颊,心里有了想法。
十三和弘皙此番前行可不像普通公务,去去就能回来,两个大男人在外,没有女人操心他们的衣食住行怎么能专心办差?
要是让十三弟妹也跟着一起去,当婶子的照顾弘皙也理所应当,只是十三的嫡子还小,敏妃娘娘也早逝,谁来照顾孩子?
抿了抿嘴,胤禛不太情愿地想到了一个人,他的额娘德妃。
敏妃生前也是在永和宫中,不止十三被德妃带过两年,就是十三另一个胞妹也是被德妃带大的,是以,如果十三夫妻离京,照料他们嫡子的首选人就是德妃。
但是素来只在意十四的额娘,她会愿意把精力耗费在十三的嫡子身上吗?
要知道,就是十四的嫡子她没有带过。
胤禛不敢确定,或者说,他觉得希望不大,在他看来,德妃满心满眼只有十四一个儿子,其他人都要靠边站。在他想着十三的时候,弘皙已经谢过康熙。
他都没想到皇玛法这么顺利的就放自己出京,随即,想到之前和阿玛商量过的关于玻璃造办处的安排。
如今的玻璃造办处可以说是一只金母鸡,抱着就能下金蛋,他的位置一空出来想必立刻会有人抢着要。与其等他们大打出手抢起来,不如先下手为强,当堂就提出来把接手人敲定到十二叔身上。
这般想着,他看了几眼十二阿哥胤祹。
感受到身上的眼神,胤祹望去,是弘皙对自己笑着微不可察地点了点头,聪明的他立刻明白定然是有好事落到自己身上。
弘皙能给自己什么好处?
不用想肯定是玻璃造办处,胤祹激动开来,玻璃造办处只是内务府新开的一个部门,但是其吸金能力不容小觑,而且规模已经扩到很大了。
如今上三旗包衣中甚至已经有了一句顺口溜:内务府,
果然如他所想,弘皙对康熙说道:“儿臣此去经年,难以继续执掌玻璃造办处,不知皇玛法心中可有接替人选?”
想当然,他不可能直接对康熙说他对接替之人有了章程,毕竟皇玛法才是皇帝,手握天下大权,哪里有不征求他的意见就替他做主的道理。
所以弘皙先这样问道。
底下的胤祹激动地一颗心都要跳出来了,他也二十来岁的人,目前只领过一个给苏麻喇姑办丧事的正经差事,平时都是在朝堂上光听不练。早就想有个正经差事,好生历练历练,否则听得再多,不做实事本领也是虚的。
他巴巴望着康熙,只待皇阿玛开口询问他就毛遂自荐。
玻璃造办处属于内务府,在场的都是外大臣,除了他们皇阿哥和宗室子弟没人合适。在大清,从来只有内大臣才干出众被提拔成外大臣,却不可能有外大臣当内大臣的。
当然,除了总管内大臣可能会用外大臣,比如李锴,其他时候,内务府的内大臣均是采用内务府包衣以及宗室来当。
“理亲王所言甚是。”康熙闻言点头,他算是圣明帝王,精力充沛,不可能不了解内务府的新起之秀玻璃造办处的实际情况。
一只不停下金蛋的母鸡,他的内孥也因此丰厚了不少,所以,他对弘皙的能力十分满意。
玻璃是奢侈品,他们是掌握了先进技术,但不是有技术,东西稀罕,皇家就能挣钱的。握着一个大好的项目赔钱也不是稀罕的事,里面弯弯绕绕多得他一个皇帝都不愿意想太多。
就好比曹寅以前贩铜,结果把自己给他的本钱都赔了个底掉儿,没去追究的一个根本原因就是此乃非战之罪。
贩铜当然能挣钱,可是看到这个项目挣钱的不止曹寅一个,他曹寅是帮康熙的挣钱的,其他皇商可是给自家挣钱的,又是百年经商家族。他们八家围追堵截,根本不是曹寅一个文青侍卫能够对付得了的。
八大晋商,他们对商业的嗅觉和手段,就是康熙身为皇上也一个不小心就入套而不自知,何况当时初出茅庐的曹寅?
同样,内务府也并不简单,里面的猫腻多得都数不清,人性如此,康熙想要肃清也肃不清,反而会伤害内务府的忠诚度。
大清为什么要设内务府,还不是吸取了前朝的经验教训,宦官误国,且宫内的宫女等如果采用民间选拔不够安全。便用自己人,只要忠诚,用银子喂饱他们也无妨。
比起银子,安全更重要,不过康熙也不是一味放任,不但挑选优秀子弟在专门的官学里读书学习,冠以忠君的理念,对内务府的品级也卡得比较低,而且对朝中政务没有一丁点儿的发言权。
且除非极其优秀之人,等闲不会允许他们进入外朝,以示内外分明。
弘皙能够短时间内将这么一群人驯服,并且另玻璃造办处扩大之余还产生庞大的利益,可见能力不俗。
“哦,依你看都有谁合适?”康熙问道。
弘皙正要回答,十二正要毛遂自荐,海善抓住机会站出来抢答:“臣认为八阿哥最合适。”
他一直在寻找让八阿哥出来的机会,有此良机哪里肯错过,玻璃造办处是比不上八阿哥以前担任的内务府总管大臣一职,不,地位差远了。
根本就是从属关系。
但是只要能重新回到朝堂,职位再低也不寒颤。
况且玻璃造办处是肥差,在见识过宫里的玻璃大棚篮球场后,外头对玻璃的需求更甚。在宫里大批量开始换上玻璃窗后,宗室勋贵朝臣,纷纷向玻璃造办处下了订单。
冬日在即,谁不想在家里守着玻璃窗暖暖和和晒太阳?
还有喜爱花草之人,更是扬言要花大笔银子在家盖玻璃大棚养殖花草,更有一个奇葩的宗室子弟斥巨资说要在家里盖一个极大的玻璃大棚好种菜。
只因他冬天吃够了土豆、白菜、萝卜老三样以及一些菜叶子都是黄色的地洞子菜给吃腻了。
“万无生长靠太阳,地洞子菜种出来不绿,想来是因为少了太阳,建个玻璃大棚让蔬菜晒晒太阳,想必叶子就能绿了。”
一时之间,这人被当成了众人口中的笑话,不过他也没能买到玻璃,这东西实在太紧俏了,安玻璃窗都不够,哪里有多余的给改盖玻璃大棚种菜?
海善见康熙有些犹豫,继续说道:“八阿哥才干优长,于内务府之事也熟络,且玻璃造办处现在的规模也非一般造办处可以比拟,又有重多宗室、王公、贝勒、大臣等在造办处订购玻璃,若是执掌之人身份不够只怕难以协调谁先得到玻璃,谁后得到玻璃,恐怕t会无端生出许多事情来。”
他说的都是大实话,玻璃造办处的订单就是排到明年也做不完,且下订单的要不是各部部堂,要不是宗室官宦之家,谁都不好惹,并且事情有轻重缓急,身份有高低贵贱,也不可一味尊崇先来后到。否则非但先得之人会诚惶诚恐不敢受,后得者也会认为自己受辱。
是以,必须得有一个身份足够贵重且八面玲珑之人来接手。
康熙点点头,觉得海善的话颇有几分道理,但对于是否将造办处交给老八有所顾虑。论能力,老八肯定够了。可是造办处是保成出的方子,弘皙出的力,自己转头把造办处给了老八,也太委屈保成了。
有种卸磨杀驴的感觉,要是再被人胡乱揣度,认为自己利用一个造办处打压太子可就本末倒置了。
“还有其他推荐吗?”康熙跳过海善,问起了其他人。
十二连忙跳出来顶着海善杀人的眼神说:“儿臣愿意。”
这个时候可不是矜持的时候,机会错过可就真错过了,也就是八哥不在这,否则只怕这会子好多人都站出来支持八哥。
弘皙也怕再横生波折,连忙也跟着说道:“儿臣要推荐的人正是十二叔。”
海善听了,哪里肯让他们抢走机会,八阿哥能不能再度出仕就看这回了,当即冷笑:“哼,恐怕十二阿哥为皇上分忧是假,别有所图吧!”
他也不管得罪不得罪人,冲着十二开起了炮。
“你是什么意思?”十二看着与世无争,却也不是任由别人欺负的,立刻诘问道。
海善继续冷笑:“玻璃造办处什么情况大家都知道,结交权贵最容易的地方,你舅舅托合齐本就是步兵统领,你又想执掌玻璃造办处,什么意思不是一目了然,怎么反过来问起我来。”
“哼,可笑。”海善撕破了脸,让胤祹脸色猛然一变,步兵统领掌握的京师安全,至关重要,恐怕自己是没戏了。
果然,康熙一言不发,似乎也在考虑海善话中的可能性。
胤礽知道弘皙的打算,明着,是让胤祹接手玻璃造办处,暗里,还需要他接收稚嫩的情报处,而情报处正需要玻璃造办处悄悄挪银子过去。否则情报处根本无法支撑下去,这一点,康熙是知道一些的,但是具体要用多少银子却不太清楚。
想到这里,胤礽坐不住了,环视一眼朝堂,出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