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春鸟 作品

第233章排排坐分果果

第233章排排坐分果果

233、排排坐分果果

十二阿哥胤祹还在和海善争辩,胤礽出列,笑道:“其实我觉得这里就有一个更合适。”

他的目光看向了一直事不关己看热闹的老五胤祺,在海善把十二和托合齐联系到一起后,如果继续强推十二,只会害了人。

他可是知道皇阿玛的安全线,不可能不顾十二死活硬推人上去,干脆在明面上后退一步。比起老八接手暴露出情报处,老五就是一个不错的人选。

“啊?”在众人看过的眼光中,胤祺吃了一惊,不自觉地开始挠后脑勺,“我怎么可能合适?”

玻璃造办处太肥,他可接不住。

“五弟先不要急着推辞,不如说说如果你接手玻璃造办处想要做什么,如何做?让皇阿玛听听,由他判断你适不适合掌控玻璃造办处。”胤礽笑道。

玻璃造办处已经变成内务府最来钱的一个部门,皇阿玛不可能交给奴才去管,就算不是皇阿哥负责,也会交给一个宗室子。对于这一点,胤礽十分清楚,所以,他干脆想把玻璃造办处一分为二,老五主外,十二主内,如此一来既可以消解皇阿玛的担忧,也能让情报处的银钱支持不被卡住。

眼见自己占据上风,突然被太子打断,海善气得不行,偏偏拿胤礽毫无办法。只能安静听胤祺如何说,心里则想着但凡有一点儿不对立刻反驳,让他下不了台。只要能够让八阿哥重新站在朝堂上,哪怕得罪恒贝勒也在所不惜。

胤祺当然不知道海善的想法,闻言,想也不想就说:“之前听朗格说他想盖一个大大的玻璃大棚种满青菜冬天吃,我要是接管玻璃造办处,肯定第一件事就是把玻璃都拨给他盖玻璃大棚。”

众人一头黑线,海善正要出来反驳,胤祺接下来的话让他一个字也吐露不出来。

“这样等到冬天,玛嬷和皇阿玛就有青菜吃了,胃口好,身体也能更好一些。”说完,胤祺又挠了挠后脑勺呵呵傻笑起来,“这样可能一个玻璃大棚不太够用,应该多盖几个,说不定还能卖卖蔬菜。”

孝顺是无法被人诟病的,可是在场的人不免觉得胤祺似乎有点不着调,蔬菜再好能有银子好?卖蔬菜的银子能有直接卖玻璃的银子多?

皇上最需要的不是蔬菜,而是银子,都知道,皇上的内孥不算富裕,早些年没少因为这个灾那个荒往外拨银子,又有那么多儿子要养,都是走的皇上内孥。

胤礽却对老五的话满意极了,只有这样,才能让老五处于无敌之境,才能让八阿哥完全无法相争。趁着其他人还没反应过来,笑道:“五弟孝顺,不过玻璃造办处现在越来越大,早些时候弘皙就和我说他一个人会觉得力有不逮。不若把玻璃造办处分个内勤外务,五弟协调玻璃去处,十二负责内勤。”

老五的回答孝顺,却也显示出他的草包本质,内勤过于专业,皇阿玛肯定不放心交给他。

果然,康熙闻言不由跟着点了点头,他的所有儿子当中,就属老五最是蠢笨,至今读书都是垫底的。导致以前他老觉得宜妃可能不太会生孩子,否则怎么一个笨,另一个也没好到哪里去,老九功课倒是还凑活,但是脑子总不太清楚。不过现在老九居然研究出拼音,自然是个聪明儿子,宜妃也总算在康熙心里摘掉了不太会生儿子的帽子。

“就按太子说的办,老五负责外务,谁家要买玻璃都找老五。十二负责内勤,玻璃的生产和财务你来管。”

康熙一语定下了结果,然后又看向了海善。

这个侄子向着老八他清楚,也明白他的目的,看来哪怕继续忽视老八,也不能阻止他的人在朝上蹦跶。想了想,康熙决定先把人放出来,和十四一样站朝听政就是了,反正等到太子册封大典之后也要恢复老八的贝勒爵位。

“另外,八阿哥最近写信知道自己错了,便让他先上朝听政吧!”

康熙的话让海善喜不自禁,虽然没能让八阿哥得到实差,但是能回到朝廷上就是一个大进步。男人最了解男人,家是男人野心的坟墓,八阿哥夫妻恩爱更是如此,继续让八阿哥在家呆着无所事事只会让他彻底沉沦下去。

胤祺这个时候也反应过来自己头上掉下一个馅饼,喜滋滋地,一下朝就跑去找太后报喜去了。而胤禟,则去找宜妃:“这回您就等着别人来奉承您吧!看看,满宫里谁生的儿子比您的儿子更有本事的?”

胤禟忍不住又吹了起来。

“胡说,太子就比强多了。”宜妃想也不想就说道。

胤禟听了,不觉挠了挠头:“您拿我和太子比什么,能比吗?打小谁敢和太子比,不管怎么说,这回您可超过了德妃。”

宜妃闻言,喜笑颜开:“那确实。”

以前皇上嘴里没说,但她也能感觉到,皇上是更喜欢自己一些,却觉得德妃比她更会生孩子,生出的孩子更聪明。这回总算翻身了,看看,她生的儿子还是很有出息的。

拼音,她不知道是啥东西,却知道这个东西彰显了大清文治之功,还有自己的儿子一个掌管玻璃造办处,一个更出息,当上了字典总纂官。

“我儿可真出息。”宜妃美滋滋,难得对胤禟温柔了一把,“多亏额娘给你生了个大脑门,就是聪明。”

得,功劳还是宜妃的。

另一头,康熙在朝上总觉得有点不安,一下朝就叫过梁九功单独问:“太子那最近有没有什么异常的反应?我怎么觉得保成他……”

一想到自己之前听到的内容,康熙忍不住心里就跟着打颤。

“现在何玉柱去了弘晋阿哥那边,奴才让两个徒弟天天寸步不离跟着太子呢,哪怕太子睡觉都没移开过眼。”梁九功知道康熙想知道什么,连忙说道。

何玉柱被太子打发走,正好便宜他调动,立刻以太子缺人为由,又将一个自己的徒弟给调了过去。两人一眼不错盯着太子,让人放心不少。

“那就好,那就好。”康熙安心许多,“何玉柱那个惯会纵着保成t的厮不在就好,不过两个人够吗?”

梁九功也为难:“昭仁殿本来伺候的人就不少,再多,恐怕太子会误会您要监视他。”

知道康熙态度的梁九功怎么敢摆出一副皇上监视太子的架势来。

“罢了,先让他们好生伺候太子,日后我定有重赏。”康熙也知道他们父子之间再也经不起试探,只好收回派十个八个死忠太监看护太子的想法。

话虽然如此,心里却始终放不下来。

“对了,弘皙马上就要离开,让毓夏多来几趟在他阿玛膝下尽尽孝。”康熙又吩咐着,“还有那两个女孩儿,也让他们乳娘每天都抱来给保成请安,哪里有当阿玛的没事去看女儿,女儿反而不怎么来请安的。”

梁九功应下,知道皇上是在用父女亲情让太子打消主意,另外,也是迁怒。

然而康熙忘记了胤礽另两个女儿小得很,又是庶女,没有见天往乾清宫的道理,如此,才耽误了请安。乾清宫毕竟被康熙当成了朝堂在用,几乎成了外朝的一部分。

另一头,十二阿哥正在对胤礽表示感激,不管是弘皙还是太子,若是没有他们对自己大力支持,他都不可能拿到这个肥差。

有了这个肥差,不说其他,就是他母妃也能被内务府高看一眼,各种用度不用人说都能拿到比位份更好的。

“你倒不用先谢,听了接下来的话再想谢也不迟。”胤礽笑道,“弘皙,那个事是你一直在管,你和你十二叔说清楚。”

弘皙点头,就向胤祹说了情报处的事。

“原来是这样,想不到二哥竟然如此深谋远虑,已经开始往准噶尔和藏区布下眼线。”胤祹先是一惊,随即了然,太子毕竟和普通皇阿哥不同。

太子可不是仅仅争皇位那么简单,更是要为大清长远发展考虑,准噶尔有罗刹支持又和藏区纠缠不清,加上其首领野心勃勃,一直是大清隐患。太子会布线准噶尔也在意料之中,只是万万想不到自己居然有机会接触到如此核心机密,并且掌握住财政大权,心中不由生出一种感动来。

“这就是士为知己者死的感受。”胤祹默默想着。

“此事皇阿玛也知道,但是到底涉及机密,不宜让太多人知道,就是老五,也尽可能不要让他知道为妙。”胤礽交代道,“至于支出的银钱,梁公公会帮你在老五面前打掩护,你想法子不要让他好奇探究就行了。”

胤祹闻言笑了:“只怕五哥也懒得追究。”

胤祺是被太后抚养长大的,都说水养大的孩子像谁,太后是谁?或许她不是后宫中最聪明的,却绝对是最通透的,最能容下眼里沙子的人。

胤祺也是一样,人生最难的一件事难得糊涂,他却在小小年纪时已经做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