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春鸟 作品

第187章曹家进京2

第187章曹家进京2

187、曹家进京2

听到大哥没有意见,曹喜上眉梢,道了声谢就要跑,又被曹颙给叫了回来:“回来!”

“大哥,你不能言而无信哇!”曹哭丧着脸,他也知道进京后连家都没回,也没收拾一番就去拜见十三爷有失礼数,但他是真忍不住。

曹颙见状,不觉好笑:“你还是如此急躁,也不听人说完话。”

一面说,一面从车座底下拿出一个匣子来,从中取出了一叠银票:“家中现在也不宽裕,只这些,你且拿去给十三爷,也算是咱们的一点心意。”

康熙南巡时,曹家接驾数次,金山银海花了出去落下数百万亏空。如今,内囊已空只是架子没倒,作为曹家少有具有财商的人,曹颙拿出这笔钱还是挺心疼的。但是既然堂弟急火火去看十三爷,自己眼下需要先安置不能上门,少不得也要有所表示才是。

曹年龄小,且他是曹寅四弟之子,因故从小养在曹寅膝下,家中的困难并没有和他提及。在他眼中,曹家还是那个风光无限的曹家,住的宅子有树林、河流、湖泊、家庙等等,不但能在家中划船,去庙里上香也能直接在家庙,十分方便。

“哎,我知道了。”笑嘻嘻接过银钱,曹迫不及待想要走,被曹颙再度拉住。

“你忘了一个人。”他的眼光示意后头的马车,曹家二女名叫曹颥,精明能干有决断,此次虽然是两个兄弟护送她上京待嫁不过一路上都是她在做主。曹先行离开,自然需要向她禀告一声。

曹一听就明白过来,吐了吐舌头,小声同曹颙说:“不知道咱们家的玫瑰花要便宜哪一个,难道以后姐夫也要这般早请示晚汇报?”

这般说着,却极为乖顺地驱马到了曹颥车轿前,不同于方才那边直接掀开曹颙车轿的帘子,而是先敲了敲,帘子从里面掀开,出来一个梳着双丫髻的丫鬟。

“四爷可是有话同小姐说?”要是在家,自家兄弟自然不用如此麻烦,不过此时在城门口附近,人多眼杂,曹颥是大家小姐不可能冒然出来,便由贴身丫头出面询问。

“正是有话要说,奉大哥哥之命让我这去看十三爷,特意来和二姐姐说一声。”

他声音不小,车里的曹颥也能听见,也没再麻烦丫鬟来回传话,直接说道:“既然是大哥哥的吩咐你去吧!只是带上老仆,免得等会儿找不到家里。”

然后她又对那丫鬟交代:“春娟,你去把福伯叫来,我有话吩咐他。”

福伯就在车队中,须臾功夫已经到了曹颥车前,垂手听候指示,只听曹颥细细交代:“你且跟着老四去十三爷府,他年龄小,又是第一次出门,只怕礼数上有所疏忽,你在旁多提示他却也不用拘着他。他和十三爷的关系不一般,你只管注意让他不要太失礼数就是了,再有,京中老宅的位置你也知道,等出了十三爷府直接带他回家,不许在外闲逛知道吗?更不许纵着他的性子惹事,要是他不听,只管一五一十回给我。”

交代了一大堆的话,才摆摆手放他们二人离开,跑了有一段路,曹擦了擦额上的虚汗:“二姐姐也太厉害了一些。”

福伯笑而不语,小爷虽然是四老爷府上的,却从小养在老爷膝下,可能和老爷同一个属相缘故性子和老爷像了个十成十,不喜俗世性子疏阔不拘小节,以至于总有传言老爷和四太太中间有事。相比较而言,大爷和两位姑娘却都更像太太一些,或者说,性子和舅爷李煦有些酷似,都是理家主事的好手,也让他们这些当奴才的颇为安心。

主家下一代能撑下去,他们才有希望,不然就是出府换了自由身没人庇护也过不了安生日子。

从城门到内城虽然不近,却也有限,中午时分,曹已经立在了十三阿哥府上,叩响了大门:“我是十三爷在南巡时的随从曹,昔日十三爷说了,让我进京一定要来看他,劳烦你通传一声。”

也多亏十三福晋治理内宅本事不错,否则曹这样叩门换成别人家可能直接被门房甩脸色看了,等通传更是有的等,福伯在旁还没来得及说话就被自家四爷的举动给整惊呆了。

“请稍后,小人这就着人去传话。”门房客气道,却也没有请他们进门,就是他们爷被万岁爷厌恶,也是皇阿哥府邸,怎么可能随便一个人来进门等候。

他客气,只是因为福晋要求,并非真的高看一眼曹,即使他衣着低调华贵,那面料一看和上进的也没什么差别。好在他的谨慎也是有用的,没一会儿,里面来了一位老管事,见到曹极为热情:“我家听闻是你来了,就怕门房怠慢,赶紧让我带你进去。”

“没有怠慢,你家门房可比我家的有规矩多了。”曹说道,他们家的门房才是两只富贵眼一颗富贵心呢,“十三爷治家有方。”

四贝勒胤禛一直关注着十三弟,曹过去当天就收到了消息,并且知道那小子是给十三送私房钱去的,不由笑着摇头:“算那小子有心了。”

想起南巡时那个和自己抢弟弟的小孩,无拘无束,偏偏还就入了十三的眼。只是没想到那孩子如今大了,竟然拿着自己的私房钱跑去。

不过他也没有忽视曹家进京的目的,嫁女,对于曹家能够被皇阿玛免掉内务府选秀并不奇怪,曹家其他人不论,至少曹寅本人在皇阿玛心里颇有几分重量,当时南巡时更是直言曹寅之母是‘吾家老人’。可见,皇阿玛就没把曹寅当外人,想当然,也不可能让他的女儿进宫当宫女,哪怕是太后身边的宫女也不可能。

只是,曹氏女要嫁给谁?

胤禛忍不住问:“可打听到曹氏女的年龄?”

“打听到了,属狗,正好15岁。”

旗人女儿的姓名、年龄等信息不可能被隐瞒住,所属佐领那都登记有详细资料,且曹家是正白旗包衣,一应身份在内务府也有详细登记。

“曹家刚来,打听得消息有限,不过看样子是她在主事。”那人又补充了一句。

对于曹家女性子胤禛倒是不太在意,根据年龄猜了半天也猜不出皇阿玛准备把她指给谁,如果是指给弘皙做了嫡福晋,那么说明皇阿玛已经对太子登基一事开始打退堂鼓。曹寅虽然和皇阿玛感情深厚,但政治资本还是过于薄弱,纵然皇阿玛擡举,其女给宗室王爷当嫡福晋已经到头。

“不必继续打听了。”接下来只能看皇阿玛如何做,打听也没用,而他,以后的路线也要根据这一场指婚来决定。

夺嫡或者贤王。

而他所不知道的是,因为曹寅,胤禟又被康熙火速叫到宫里,让他仔细将小说翻译出来以便早日给曹寅送去,让他弄出玻璃镜子清还亏空。

“过年前完成?”胤禟瞪大了眼睛,“这不可能,二哥写了太多字。”

胤礽绝对是他见过最能写字的人,洋洋洒洒几百万字,估摸他二哥是准备在写字数量足够多上青史留名。

“你不会先把关键的地方翻译出来,又不是让你一下子翻译出来。”康熙瞪眼,老九看着怪聪明,怎么脑袋就不转弯。小说,只是其次,关键是把所有关于玻璃镜子方子弄出来,再让弘皙分出一些平板玻璃一块送到江宁。

“可是……”随着写得字数足够多,胤礽小说中的故事性也有所提升,方子、原理、工艺流程自然不可能放在一起,如果想要完整的,必须从头到尾看。一些东西间或出现在对话中,一些则出现在很不起眼的解说中。所以,翻找起来还是比较困难的。

可是,对上皇阿玛喷火的眼神,胤禟怂了,什么都不敢说。只能委委屈屈拿着一大堆书稿出了乾清宫,想到许久没有给母妃请安t,顺道去见宜妃。

“又挨骂了?”一看胤禟的脸色宜妃就猜了出来,然而和其他会安慰儿子的母亲不同,只见她捂嘴笑了笑,“你看,你小时候我就和你说,想要长大就得学会被骂。”

“额娘,您可真是亲的,对亲儿子幸灾乐祸。”胤禟无语,然后赶紧说道,“这回没挨骂,您就不能想点我好的。”

可宜妃哪里相信,看脸色她还是会的,再说,皇上不骂老九她都会觉得奇怪。到底还是亲儿子,忍不住安慰了一句:“就是挨骂,也得受着,习惯成自然就好了。谁让你姓爱新觉罗,生在皇家呢,你看哪个王爷贝勒不被你皇阿玛骂的,越是亲近的宗室越是要敲打,这是习俗,早点习惯吧!”

宜妃说的是实情,有清一朝不像前朝一样将藩王当猪养,但也绝对不可能放得太松。皇上的儿子听上去体面,其实内里苦着呢,皇阿玛在时,被皇阿玛有事没事揪过来骂一顿,等兄弟登基后,只会被骂得更频繁,工作上出点小错,哪怕写个错字都有可能挨骂,挨骂还是轻的,罚俸降爵也不奇怪。

什么,不想挨骂在家闲着?

那是不可能的,只要是皇家人就不可能让闲着,大事不让干,可琐碎的小事多着呢。比如替皇上去盛京祭祖、在内务府任一个职务,或是干脆扔到神机营火器营之类管点事物。

总而言之,既然是皇阿哥,皇上绝对不可能真让人闲着,不管爱好兴趣,会给分派一堆繁杂琐碎的事物。撂挑子不相干?那也不行,那样极有可能被发配去守陵。

“道理我知道。”胤禟也不是全然傻子,知道挨骂在所难免,但谁被骂了心里能舒坦,还有他额娘就不能不要幸灾乐祸的说话吗?想到回家福晋也差不多一个样,少有和他同仇敌忾,多半幸灾乐祸,他就头疼。

他的命到底有多苦啊!

“知道还哭丧个脸,来,笑一个,咱得练出来,甭管骂你啥,都别过到心里去,只管笑。”宜妃接着笑道。

可胤禟哪里笑得出来,在宜妃的逼迫下才扬了扬嘴角:“要是二哥登基就好了,他没皇阿玛会骂人。”

对比起来,胤礽真算不太会骂人的,至少骂人词汇量不及康熙丰富,角度也不及康熙刁钻:“我这也算是站队了,还是带着四哥和老十一起站队,就算不得重用也不会轻易骂我。”

想到这,他心情舒畅起来,露出了一抹笑容来

宜妃又问:“你确定老四都听你的?”

“当然,虽然他比我大,但站队这么关键的事都是听我的,说句难听的,我才是他哥呢。”胤禟又骄傲上了,宜妃想了想,竟然也信以为真,跟着一块骄傲起来。她儿子,就是比德妃的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