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春鸟 作品

第175章驰名双标的康爷子

第175章驰名双标的康爷子

175、驰名双标的康爷子

胤禟忽视掉他四哥,照他看来,四哥虽然后来悲催了一些,爹不疼娘不爱,但佟贵妃在世时,待他t精细着呢,比太子也差不了什么。哪里是自己草狗一般养大的人可以比拟的,从小到大,他只比野孩子好一些,一点都不像皇阿哥,他额娘更是没有其他娘娘温柔的模样,真的会打他,还是用鞭子。

所以,比起其他阿哥,老九有一种皮实劲,让康熙觉得骂了也无所谓,反正这小子不过心。论挨骂的承受力,就是看上去最皮实的老大也比不过宜妃叫出来的老九,他是真的不怕骂,骂不怕。

骂了好一会儿,康熙差不多骂够了,挥挥手表示自己要批折子,打发胤禟走,他见机连忙抱着稿纸要遛。虽然目前还没有出售纳兰容若和曹寅风雨情的打算,但早一步翻译出来省得后头忙不过来,至于说做白工这本书不会上市,胤禟压根没想过,有他二哥在那犟着,早晚都要出售,所以,他提前做准备肯定不亏。

没成想,慢了一步。

骂过儿子心情好转的康熙其实也清楚,保成写那些真不见得内涵自己,百万字的小说内容包含啥都不奇怪。但是,难得是不带入自身。所以他生气也只能骂骂看似无辜的胤禟,而不是去骂太子,倒也不是保成心理脆弱不经骂,而是保成不像老九会垂着脑袋让自己骂个够,那孩子但凡觉得不对就会和自己犟嘴,到时候免不了又要吵一架。

说白了,保成的性格也是他养出来的,太子生而丧母,因为担心被下人或者其他人苛待,便让他什么事都不要瞒着自己,即使顶撞了自己也一笑了之。他自己就生于皇家,还是先皇不太喜欢的儿子,康熙太明白皇帝的一言一行甚至一个表情都会是其他人的指向标,要是自己因为年幼的保成无心顶撞自己训斥儿子,立刻不知道有多少人会扑上去吸血,而当时的保成性子还未养成,只怕会在有心人的故意引导闭上嘴,再无申述渠道。

为此,他宁愿太子对自己大吵大闹,就怕他的嘴巴被别人捂上。毕竟保成没有娘亲时刻关注,下人,纵然有真心的,在完全没有界限下又有几人能一以贯之?

他从来不会去考验人性,因为他明白,人性是经不住考验的。对于未知危险,他从来都是先下手为强,比如福亲王福全,固然亲厚,固然知道他一腔抱负,但在征噶尔丹后不经自己下令就率兵回京,几乎危及到他的安危,从那之后,再也没有重用过他。

“哎,没娘的孩子可怜。”康熙心中感叹,也亏得胤禟不知道,不然肯定会格外悲愤,他什么都没做,挨骂的是他,最后可怜的却是他二哥。让他到哪里说天理去?

只能说,老爷子太双标了,驰名的。

他不知道的是,即将,他又要挨一顿老爷子的无名怒火。

海善很快就发现太子虽然被幽禁,但又不算,皇上秘而不发,并且在外大肆擡举太子的人,让人很难相信太子是被幽禁,更愿意相信只是那人性子变了,深居简出。没见那人身边的大太监还时常在外朝转悠着吗?现在身边还多了一个格外俊秀的小太监。

于是他意识到不能任由事件慢慢发酵,否则会慢慢扭转到自己不愿意看到的一面,皇上对太子到底存有太多情分。当即,让人先从请安折子下手,言明太子小说在朝臣中造成的不良后果,担心太子胡写一气影响身前身后名,人人自危,乃至怀疑太子有龙阳之好。

如果老爷子没有其他反应,接下来便将开始组织人手弹劾,弹劾多了,哪怕皇上悉数压下来,天长日久也给人一种所有人都排斥太子的感觉。皇上,也得考虑群臣的想法。

所谓三人成虎就是如此。

康熙怒就在此,对方不过在请安折子上随口一提,自己要是小题大做反而让人觉得太子不堪,自己无理。越老越不愿意憋气,特别是最扛骂的儿子在跟前,叫住胤禟一顿好骂,将心头气疏散了大半才挥手打发老九离开。

“明天同一时间再老给我念书。”骂归骂,没有真的讨厌老九,是以,还要做出自己宠爱老九的模样免得他因此被下人低看。要知道,同样被皇帝骂,骂一回被赶走好久不见面和骂一回转天叫来继续做事挨骂在旁人看来是完全不同的。前者是失了圣心,后者是简在帝心。

再者,他想要多了解保成的想法,让老九念念太子的小说也是一种了解方式。

不过显然胤禟不这样想,一想到明天还要继续过来挨骂,饶是胤禟自认为扛骂也有点招架不住,他也需要回血呀!一想到明天还要过来接受老爷子的唾沫喷头,他就一阵头大。

“瞧你丧气的脸,小小年纪就没精气神像什么话!”康熙见不得儿子了无生趣的一张脸,吹胡子瞪眼,“多学学你二哥,你看他,不管啥时候每天都精神得很。”

说到这,康熙得意上了,保成从小就朝气蓬勃,像个小老虎似的虎虎生威,莫名挨骂肯定是气鼓鼓地不服气,就是一时反驳不过来也会回去想清楚,转天一条一条找自己郑重其事反驳回来。哪里像老九,好像霜打的茄子一样有气无力的。

胤禟的眼睛蓦地瞪大,不敢置信自己听到的话,皇阿玛,他也太双标了。

对上康熙认真中带着炫耀的眼神,胤禟没有分辨,是了,二哥才是亲儿子,他们一定是捡来的,不然也不至于如此双标。他比不了,他走!

胤禟离开后,康熙的舒畅心情维持了一段时间,再看下一封请安折子后复又恶化。

一个二个的朝廷要员,一天天不盯着民生贪官,不盯着自己手头上那点子事,尽盯着太子的一举一动放大。不就是写了本小说嘛!而且还把错误的地方改了过来,连当事人(李光地)都感恩戴德不再在意,他们操哪门子的心,还以为谁都能入保成的小说?

他们还不够格呢。

越想越气,越想越觉得自己宝贝儿子被一群人欺负的康熙颇不理智的在一封折子上下了朱批:“汉文帝龙阳之好天下人皆知,明君乎?”

保成已经有两个儿子长大成人,再说,保成只是过于洁身自好,也不爱龙阳之好。

“查清楚了没有?到底是哪里走漏的风声?”气罢,康熙问道,说白了源头还是风声走漏,才让人觉得保成是个破了个洞的窗户,谁都能来捅上两下。

梁九功连忙叫来负责调查的人,只见那人颤颤惊惊:“回,回皇上的话,是,是德妃娘娘。”

德妃,虽然只是妃子,但却是四妃之一,膝下有两个成年的儿子,一个棺材脸,一个也不是能受气的人,就是死去的五公主温宪也因为聪慧懂事一直被皇上和太后挂念着。可以说,宫里的娘娘谁最会生孩子,谁生的孩子质量最高,那莫过于德妃娘娘,就连太后都为此赞过她。

德妃?

康熙怔了怔,怎么会是她?

“你没查错?”他问,“可是别人栽赃在她身上?”

那人低垂着脑袋:“奴才确认无误,是德妃娘娘透露出去的。”

康熙盯着那人头顶看了许久,直到对方瘫软成一团,才挥手让他下去,算是信了大半。可是此事居然是一向不争不抢并且对太子很有好感的德妃透露出去的,让他难以接受。

想了一回,康熙起身去了永和宫。

既然想不通,就直接去问个清楚,他不信自己的女人当着面还能扯谎。

“是,是臣妾泄露出去的!”纵然康熙觉得自己女人不会欺瞒自己,但也没料到他一问,对方就一口承认了,并且没有丝毫心虚的模样,理直气壮的模样不禁和保成对上了号。

不心虚,不求饶,好像错的是他似的,康熙都有点被弄糊涂了。

“为何?”

听到康熙的发问,德妃突然笑了起来,一开始只是低声笑,继而,大笑起来,笑得眼泪都出来了,才盯着对方的眼睛,目露癫狂:“皇上您居然问臣妾为何?您应该知道原因的啊!您自己酿的因,怎么反而来问臣妾为何呢?”

“疯了,我看你是疯了。”

“哈哈,臣妾是疯了,早就疯了。”德妃闻言,丝毫不惧,反而顺应着康熙的话往下说,“早在您默认佟贵妃不让臣妾去看老四时,臣妾就疯了,早在臣妾月子里被佟贵妃的人指桑骂槐时就疯了,早在老四被养得认不出臣妾是他生母时就疯了。”

康熙闻言,心里微微愧疚,沉t默起来。宫里高位娘娘抚养他人所出的阿哥实属正常,但是,没有人会阻拦生母看望孩子,可是当初的佟贵妃体弱,又是自己的表姐,对比德妃感情自然要深厚一些,为了她的身子着想便默认了她的做法。不过自己事后也给德妃补偿,次年就以她又怀有生孕为由,单独晋封她嫔位。要知道,当时大有生了两个孩子没晋封的,且那时除了贵妃之外,嫔位已经是后宫最高的位份。

德妃继续说着:“您肯定知道,臣妾恨死了佟贵妃,恨死佟家,怎么还把五儿嫁给佟家,她在佟家有多苦?佟家害得她早早就去了,臣妾宁愿她去抚蒙也好过终日郁郁寡欢丧命。可是您还是向着佟家,本来臣妾想,佟家也就是麻雀的尾巴长不了,等太子登基,自然没了情分,臣妾一直向太子示好,日后就算不能压佟家一头,平起平坐也说不定。”

说着,她的声音猛然拔高:“可是你怎么能够看好老四呢?”

康熙愣怔,不理解她的话,好没道理。

“您和太子怎么能看好老四呢?老四一上台,于公于私都会大力提拔佟家,那可真是百年的望族了。”德妃的眼睛通红,“是谁都不能是老四坐到那个位置,皇上,您既然不愿意让太子登基,不如考虑下十四,臣妾一介女流,不知道十四适合不适合当皇上,但知道,他绝对不会提拔佟家,佟家的女人也甭想爬在我头上,这就够了!”

她在康熙来问就知道事情瞒不过去,索性,痛痛快快将心里话说了出来,顺带,将所有责任揽在自己身上。不止洗清十四的嫌疑,还把老四的嫌疑一并洗清。

好歹是她的儿子,她还没有狠心到让老四被皇上厌弃的程度。

“你……简直疯了。”康熙说不出太多的话,他不是一个没有同理心的人,相反,他的感情十分充沛,不然也不至于那么多女人,却没有一个真心觉得他不是个好丈夫的。每一个女人,他都会给予最大程度上的关怀,德妃的心情他能理解一部分,但是,理解是一回事,认同是另一回事。

对于自己的女人和儿子是不同的,德妃,多多少少又不一样,相伴多年,给他生了那么多儿女,每一个都是他喜爱的。

最终,康熙留下一句让她安心养病,把手上宫务交给太子妃后,甩着袖子离开了。

查清楚是谁打探乾清宫的消息并把保成被幽禁的消息透露出去,但是让康熙却无从下手,他总不能惩罚自己女人给朝臣看,让他们明白保成没有失去帝心。太损形象,且后宫的事对前朝也有限得很。

只能再找李光地透露出去了,希望那个小老头儿这回机警一些,不要和上次一般听不懂要复立太子的暗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