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春鸟 作品

第169章王掞在行动1

第169章王掞在行动1

169、王掞在行动1

因为改写一事,让海善警惕起来,不管不顾加快了太子被幽禁的传播速度,让十四颇为不安。秘密哪里有这么传播的,就差大鸣大放人尽皆知了。

王掞等人自然也听到了风声,因为无法联系上胤礽,一群人集中到他家中。

“王老,您看这事怎么办?皇上到底是什么意思啊!”

说起来太子党中汉臣占据了绝大多数,既是巧合,也是必然,康熙立太子触动了旗权中最厉害的一项立储的权力。且太子被皇上教得太有大局观,很多时候,并不能代表旗人的利益。再加上,汉臣立嫡子的传统,很多时候,皇位只需要稳定有序的顺承下去就好了,明君最好,不是也没关系,帝国运转起来时,君王能做得很有限。

甚至,他们希望限制住皇权,这都是以后的事了,目前,他们需要一个合法稳定的继承人。

“是呀,王老,您给拿个主意吧!”一人跟着附和。

“不如我们大家伙再请立太子?”又有一人出主意道,被王掞打断。

“不可,皇上乾坤独断,我们纵然有心,也需先摸清皇上的脉络,不要好心办坏事,反而让皇上反感。”王掞已经有了主意,“年前我会就孝康章皇后升祔太庙位置占据了太后的位置上疏皇上,汝等见机行事,切记,保持自身。”

王掞的话让大家不由愣住,孝康章皇后是皇上的生母,皇后之位也是皇上后来封的。等于现今的大清是一活一死两位太后。死者,母凭子贵;活者,乃先皇嫡妻,占据正统之位。因死者为大,孝康章皇后在太庙中的牌位摆在了正位上,那么多年,难道就只有王掞一人发现不对头吗?

当然不是,但谁又说出来,让皇上陷入两难境地呢?

就连昔日太皇太后在时都没有说一句,皇太后更是当做不知道。如今王掞提出这个,实则是在试探皇上的心意,如果皇上同意他的要求将孝康章皇后的牌位移到偏位去,那么说明皇上支持嫡子继承皇位。如若不然,王掞捅了老虎洞,就算不被惩罚也会被皇上厌恶。

“王老,您再想想,太险了。”有人劝道,生母早逝就是皇上的一片逆鳞,哪里是那么好揭开的。

王掞摇头:“我心意已决,不必再劝了。”

为了不堕先祖遗风,他没的选。

众人见状,也不好继续劝说,却也站出来八人表示会附议他,算是有了初步的同盟军。他们不知道是,除了他们,另外还有一人也在做出自己的努力。

托合齐,作为步兵统领消息相当灵通,即便他一开始不知道太子又被皇上幽禁了,在传开的第一时间却也收到了消息。

“怎么会?之前不是好好的?”托合齐大吃一惊,一身的冷汗,他几乎把身家都投入了太子党一派,除了一条路走到死,想要改弦更张也不可能。

“去查,谁传出来的!”托合齐命令道,京师的绿营兵和马步兵都归他统领,一声令下,很快查到了源头。

海善那一帮子人,除此之外,还有乌雅家、完颜家也参与其中,只是他们行动比海善一伙要小心许多,看上去就像无意间流露出来的。

不过这一套对托合齐不管用,职业素养让他一眼就能分辨出来,绝对是故意的。

“怎么办?”连乌雅家都参与进来,看样子此事是真,营救太子,他没那个实力,造反,也没收到太子的命令,且也过于仓促。

想了足足半天,他终于拿定了主意。

“既然如此,就捅到皇上跟前去,看皇上如何反应。”托合齐打算试探康熙的反应,便请求面见康熙,装作忐忑地模样汇报了此事。

他本来就是步兵t统领,维持京中治安,出现这种流言有责任第一时间汇报给皇上知悉。

“……呵……看来朕的乾清宫也是个筛子啊!”良久,康熙冷笑一声,托合齐顿时后背浸出一层冷汗,太子真的被幽禁了,他该如何是好。

想要硬着头皮劝说皇上,却又不敢。

自家人知道自家事,别看皇上看似相当重视他,但他在皇上心中的地位着实不高,只是用着顺手而已。不然也不会至今都不提拔自己亲妹妹,十二阿哥至今也还是光头阿哥。也正是因此,他才知道自家想要更进一步,只能投靠太子。至少他在太子眼里不是一件顺手的工具,而是一个有价值的人。

康熙心中愤怒到了极致,却没有在托合齐面前表现出来,等打发走了人,才暴怒起来。

“查!是谁走漏的风声!”话是这样说,他却知道查到最后,那个人自己可能不好追究。暴怒之后,他复又冷静下来,想到还在隔壁悠然写小说的保成,心里升出更多的无奈。

要是保成认个错,说不再写小说多好,他就能顺着台阶下来让保成站在台前,流言自然而消。

可惜在写小说一事上保成犟得厉害,只能从弘皙入手了,让大家看到自己宠爱弘皙来打消他们想要掰倒太子的小心思。

不由地,他又想起老九,生了一肚子的气。

“去,把老九叫进来。”康熙心里不舒服,决定折腾儿子,心头宝的太子他舍不得,只能折腾被他视为带坏太子的老九。都是他,编得啥玩意。

胤禟苦兮兮地进了宫,扑面而来就是一堆稿纸,是纳兰容若和曹寅后续的文,康熙直接让人从胤礽那取了过来。

“念!”康熙说完,往床上一歪,眯着眼睛开始打盹。

胤禟无法,只好一字一句念了起来,将速记翻译出来其实还是挺累的,即便他已经形成了条件反射,没多久,还是累得一头汗水,嗓子也哑了。偷偷看向康熙,见没有让他停下的意思,只能一面在心里抱怨,一面苦哈哈地继续当读书机。

一直念到宫里快要落钥,康熙才放过了胤禟,挥挥手,打发他回家去了。

“明儿个下午你再来念书,这里面还是有不少有用的东西。”康熙折腾了一回了老九,心情开始好转,后面也听进去了一些,特别是关于大块平板玻璃制作上,给了他不少灵感。

他高兴了,胤禟心里却苦得和黄莲一样,幽怨地看了一眼康熙,有这么折腾亲儿子的吗?

显然,康熙虽然和他对视,却没有接收到他眼神中的内容,见状说道:“看什么,明儿个用过午膳就赶紧过来。”

得,是连一顿饭都不想管,让他吃完了再来。

玻璃制作工艺流程太长,还没读完,康熙准备明儿个叫上弘皙一起听听,然后让他赶在过年前将玻璃造办处弄出来。一个造办处不起眼,但是能造出大块玻璃的造办处就不一样了,有钱。哪怕是皇家,有钱和没钱也是两个概念。

胤禟不知道自己被当成了工具人,回家猛灌胖大海水,连杯子都不用,直接上了海碗。看得他福晋一惊一乍:“你再喝下去就要成水牛了!”

胤禟没工夫和自己福晋计较,他实在太渴,嗓子太干,要知道他念了一下午书一口水都没喝,嗓子早冒烟了。一直喝到肚子滚圆,才不得不停下来,虽然喝不下去了,但还是觉得渴,没喝够水。

这时,他福晋瞪着大眼睛在旁边捂嘴直笑:“你一走路肚子一晃荡,我都能听见你肚子里的水声,太好玩了。”

胤禟无力地白了一眼他福晋,真是个没眼色的女人,没见他都成这样了,还笑话他。也就是他才能容下这样的福晋,换成其他男人,早就揍人了。

“好了,别光顾着笑,赶紧给爷想想法子,明儿个还要折腾一回,怕是嗓子要废掉。”胤禟翻着白眼说道,一面说,一面揉了揉嗓子,不痛,但觉得嗓子眼发胀。

还别说,董鄂氏真的有法子,将他推倒在床上,让人拧了热腾腾的帕子敷在喉咙上,不一会儿,就没有那种肿胀感了。

“你嗓子肿胀早说呀,光喝胖大海水有什么用?要内服外敷。”董鄂氏听着胤禟肚子里哐当哐当作响的水声,只觉得好笑,忍不住又大笑了一回。

笑完,她又想出了一个法子,让人泡来一杯滚烫的胖大海水。

“来,张嘴。”

“你要谋杀亲夫呀,这么烫,怎么喝得下去!”胤禟声音尖锐,死盯着那杯滚烫的胖大海水,不敢相信自己福晋如此狠心。

“想什么呢,张开嘴,用热气熏熏嗓子,你嗓子不是干吗?熏一熏,难道你还能个喝得下去?”董鄂氏翻白眼,有时间她真心觉得自己嫁了一个大傻子。

谁会让人喝滚烫的水,又不是烫猪毛。

“哦。”胤禟摸了摸坐起来都费力的肚子,张开了嘴,让热蒸汽顺着口腔到达嗓子,果然舒服了不少。

如此这般,胤禟进宫前特意喝了一碗胖大海水,热敷了一遍喉咙,再加上热熏,视死如归一般进了宫。一进乾清宫正殿,就看见弘皙也在,不禁松了一口气。连忙给他使了个眼色,摸了摸喉咙,期待他能理解自己的意思。

弘皙其他不论,情商还是很高的,立刻明白了他九叔的意思,冲他笑着点了点头。

不过今儿个康熙没向昨日那样折腾胤禟,不过让他完完整整念了一遍玻璃制作的原理、工艺和流程而已,其他内容都没让他念。男男之事,还是不要让弘皙这种半大的孩子听了,免得移了性情。

“要是有不懂的地方,你再去问问你阿玛,赶在过年之前,把玻璃造办处弄出来。玛法可等着你过年献礼呢。”康熙拍了拍弘皙的肩膀鼓励道,不由分说,“造办处弄得好,也算是大功一件,当晋封亲王。”

一旁的胤禟听得眼睛都充血了,他辛辛苦苦那么多年,连贝子爵位都没有捞到手,弘皙才多大,16岁的孩子,转眼间就能当亲王。

“皇阿玛,儿臣也行。”胤禟顾不上和侄子抢功之类的细节了,满脑子里都是玻璃造办处弄好就能封亲王,他要当亲王,立刻、马上!

康熙闻言,顿时气不打一处来:“多大的人了,还和侄子抢,做你自己的事去!别一天天没个当叔叔的样子,出息的。”

见弘皙颇为忐忑,又对他说:“你只管干好自己的事,玻璃方子是你阿玛弄出来的,你不去做谁去做?”

胤禟脑中充的血这才慢慢褪去,一脸艳羡地看向弘皙,羡慕嫉妒兼而有之,情绪相当复杂。自己拼尽全力冒着天大风险都不见得能得到的东西,对于侄子而言,不过是手到擒来的小事,现实太残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