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春鸟 作品

第119章所谓海量

第119章所谓海量

119、所谓海量

胤礽却没有李锴那种担忧,他虽不是太子却还是大清皇子,更是大清的一分子,不可能坐视不管。听到戴梓尚且能用,先是松了一口气,不过想到对方的年龄,到底不放心。

“我记得戴梓是在我出生那年向康亲王进献的连珠火铳,他现在已经年过六十了吧!”六十岁,可不小了,人老了不说别的,精力首先就不足。能够胜任那么要紧的任务吗?要知道当初准噶尔的火器就让将士吃足了苦头,若非策妄阿拉布坦背刺噶尔丹,他们能不能惨胜还未可知,多年过去,胤礽十分清楚,八旗劲旅是一点教训都没吃,火器还是以前那个鬼样子,也就戴梓的子母炮能拿来唬一唬人。

眼见又要烽烟再起,地点还很有可能发生在藏区,胤礽如何不心急担忧?去那的路,可比去西域的路更难走。

“殿下记得不错,正好六十,之前我写信恭贺他六十大寿,正好借着辽东那边庄子送租子回来带了他的回信,说他生日那天吃了一整只鸡呢。”李锴笑道,他是明朝辽东总兵李成梁之后,即便后来离了那里,家族在那根深蒂固,和辽东通信还算频繁。

接着,他正色道:“就是殿下不说,我也要同你推荐一人。”

李锴起身,须臾,拿来一封信,从中抽出一页诗笺来,字迹力透纸背。

“殿下请看。”

胤礽知道投递诗作是推荐人才的常用手段,笑着接过,只一句就变了脸色,郑重地一字一句细细品读起来,到最后,脸色已经有些难看。

“诗好,人也好。”

他的视线没有从诗上挪开,对于他而言,诗固然写得好,但所写的内容却让他看到大清的潜在危机——流民。关东之地,土地丰腴肥沃,但正常而言从来不是饥民的首选,太冷了,一个取暖成本就远超饥民的承受能力。但他们却去了,即使朝廷严禁,仍然有一批批灾民前往,只能说明,他们已经到了无处可去的境地,只能冒死一搏。

龙沙风雪道,资斧怯前程。

忍见流亡像,哀闻乞命声。

饥寒方切己,胞与复关情。

我欲将图绘,风尘隔帝京。(摘自戴亨诗作)

好一句风尘隔帝京,此人敢想敢写,就冲这份才华和胆量,也足以站在朝堂之上。胤礽又看完一遍诗作,问道:“何人所写?”

李锴就知道胤礽会惜才,同时,心里也确认太子看上去似乎已经没有斗志,但心气还在。便笑道:“戴梓的三子戴亨,有名的神童,听闻不但诗文写得好,在数术火器上更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传言,千以内的加减乘数不用算盘,心算片刻就能得出答案,分毫不差。”

接着,他接着说道:“除了戴亨,其他三子戴京、戴亮、戴高均是有才之士,父子五人,定不会辜负殿下所托。”

戴梓是他的忘年交,且大家同是汉军旗,关键时候帮扶一把也是增加他们汉军旗的话语权。想到这,他忍不住又多加了一句:“殿下,戴梓心沐皇恩久已。”

胤礽这才下定决心,有能力有传承且对皇家对朝廷没有怨言,最重要的是,大清的火器已经到了不得不变革的时候了。

“我知晓了。”

胤礽点了点头,看了看未哥儿便带着满腹心事回宫了。

路上,毓夏还算沉静,颇有几分不自在。毕竟在南城,不像内城街面上时不时就有普通旗人女孩采买家用,在这里一个旗装打扮的大姑娘在街上骑马还是挺惹眼的。若非胤礽那派头一看就不是普通人,恐怕早有混混过来搭讪了,不过那种眼神也让毓夏十分难受。

李锴住的地方在南城也算是官宦富户的片区,等闲没有正经人家的年轻姑娘出门闲逛,就是出门,人家也是坐轿,更不用说像毓夏那样高坐马上,敞着个脸露出娇美的面庞来。

啐,指不定就是一个妾,正经人家的姑娘哪个会这般穿街过市?

虽然毓夏身上衣着华贵,但还是接收到不少鄙视或者暗含其他含义的眼神,让她不自在极了,不由驱马靠近正想心事的胤礽,怯生生喊了一声:“阿玛!”

胤礽出了李锴家,心里却一直不平静,想着如果藏区在策妄阿拉布坦的干涉下起烽火大清该如何应对,如果破解对方的火器和地势优势。猛不丁被女儿喊了一声,扭头一看,只见她脸上露出少见的怯色来,不由来了气:“谁给你气受了?”

他的姑娘可以说是大清最高贵的姑娘之一,谁敢在他眼皮子底下给她气受?是桓若?还是李锴家哪个不长眼的下人?胤礽顺着毓夏的眼神看去,只见路人眼里的鄙视之色,略想了想,明白过来。

时下很多人喜欢娶幼女为妾,想必是被误会了,虽然知道,心里却也气闷,只恨不得生撕了那些不长眼的人。

“何玉柱,我和毓夏先去旁边的茶楼歇息歇息,这里不用你伺候,去让托合齐领一队侍卫来。”因为是探望李锴,他出行十分低调,只带了毓夏、何玉柱并一个侍卫。此时见自己的女儿被人轻看,就起了找回场子的想法。当阿玛的,不就是让儿女用来拼爹的吗?毓夏不会,他好好教教她如何拼爹。

何玉柱跟随胤礽多年,十分了解他的性情,已然猜到,领命便去。

胤礽则带着毓夏和侍卫就近去了酒楼歇脚,因为方才让人不自在的眼神,毓夏虽然好奇酒楼的大堂却没有仍然乖乖跟着胤礽进了包厢中。

“呼,他们的眼神可真吓人。”毓夏长长吐出一口气,“那眼神让女儿觉得似乎做错了什么似的,还是我脸上有花?”

胤礽闻言,不由也乐了。

“你没有做错事,脸上也没花,好看得很,看看有什么可以吃的。”

女儿一直养在深宫之中,好比温室花朵,如果可以,他甚至希望毓夏能够一直这般单纯不知世故下去。便转移开话题,问道:“和你桓若姨母聊了什么?让我好等。”

桓若见胤礽和李锴聊国事后就带着毓夏离开了,结果等他和李锴说完,又等了好一会儿,才见到依依不舍的毓夏出来,让他纳闷她们到底说了什么话,能让毓夏连宫都舍不得回。

这话算是问到了点子上,毓夏立刻抛开那些眼神带给自己不舒服的感觉,有些激动道:“我们在聊吴玉……”

胤礽一听,头就大了,他当初怎么就一个不小心让女儿看了那篇小说。过去多久了,怎么还把吴玉挂在嘴边上,好容易出宫见个人,也要和别人普及一下吴玉。接下来的话他都不用想,定然是吹嘘吴玉的。他闺女可千万别学吴玉那样倒贴呀,像他们这等人家找女婿不怕倒贴钱财,就怕自家姑娘的心还没怎么着就给倒贴出去。

要是再看中一个有老婆的,难道他还要想法子让人合离?又不是人人都和隆科多似的有明显过错,合离都让人拍手称赞。

可能是酒楼地斜,正想着,就听外面一个人说:“你听说没?李四儿把佟大人的□□给割了,然后把自己的孩子硬塞给合离的那位原配,扬言她的儿子就是嫡子,要是敢对她儿子不好做鬼也不放过人家,然后就一头撞死了。”

“这都什么跟什么呀!乱七八糟。”这人听得迷迷糊糊,少不得方才的人再细细解释了一遍。

“嗐,你怎么就没听明白呢。李四儿,知道吧!”

这人点头,当然知道,大名鼎鼎的李四儿,京城里除了聋子,连瞎子都听过她的大名。

“她想让自己的儿子当嫡子,疯魔了,所以让那位佟大人不能再生了。又把自己的儿子塞了t前面的原配,想让自己的儿子当嫡子。”

胤礽嘴巴不由张老大,这酒楼,还真邪门,他才冷不丁想到隆科多,就有人自动跑来刷新消息来了。

“阿玛,他们说的什么意思,为什么不能再生了,李四儿是谁?为什么外头的人好像都知道她?”毓夏养在深宫,被瓜尔佳氏保护得极好,像李四儿之类的话是绝对不会和她说的。

事情和自己写的小黄文有关,胤礽老脸一红,清了清嗓子:“咳咳,大人的事,不是你一个小孩子能听的。想喝养身蜜酒吗?阿玛再给你几瓶。”

说着,装作从怀中掏出了几瓶营养液给女儿,希望酸甜可口的营养液可以堵住女儿的嘴。见到营养液,毓夏果然不再纠结李四儿是谁的话题,小女孩自然是极爱营养液的口味,恨不得把它当水喝。不过胤礽虽然给她了许多,却都被瓜尔佳氏给控制起来,生怕喝太多补过头,每天就那么两指粗的一小瓶,尝个味就没了。

“我一下子喝完,你千万别告诉额娘。”毓夏觉得小瓶实在不过瘾,让小二拿来了一个海碗来,把一瓶瓶营养液都倒了进去,端起来准备一饮而尽,然后又迟疑开来,“我不会喝醉吧!”

胤礽:养身蜜酒只是他随口编的一个名字而已,又不是真的酒。

“放心,我闺女遗传我,海量,就是喝一百瓶都不会醉。”胤礽大言不惭道,也就是胤禟等人不在,不然绝对要嗤之以鼻,是谁,三杯倒的酒量,喝个烈酒嫌辣要加糖,也好意思吹海量。

听到胤礽的保证,毓夏一仰脖,几口闷下一海碗的营养液,摸了把嘴:“嘿嘿,小说里吴玉就是这么喝酒让大将军看上的,女儿刚才的姿势帅不帅?”

胤礽:好想把当初写那本小说的自己剁手,瞧瞧都教了女儿什么乱七八糟的东西呀!

毓夏也没指望自己阿玛有应必答,继续沉浸在大口喝酒的喜悦中:“阿玛说的对,女儿还真像您,海量,那么一大碗的酒,喝完头一点都不晕。”

她对自己的酒量有了新的认知。

胤礽:……

总感觉自己惹祸了,不过看了看毓夏,女儿也没什么机会喝酒,她说海量就海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