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3章

李源落座,一扫桌上餐食。

菜品齐全鲜美,不在话下。

更难能可贵的是,此地乃是地处内陆的府城,距离大海甚远。

但这些来自海中的珍贵食材,竟然还能够保持如此新鲜,可见徐公公为此确实是花费了不少心思。

徐公公满脸笑容地向李源示意。

一旁一个小太监,解释一下。

原来,自从得知李源从京城出发,赶来增援之后。

由于不知道他具体哪一天才能到达此地,徐公公便下令,每天都运送一批新鲜的食材过来,留作备用。

同时,每天安排专人精心烹制好一桌丰盛的宴席,坐在那里静静地等待着李源一行人的到来。

然而,李源这一路上风餐露宿,历经艰辛,足足赶了一个多月的路程,才抵达前线。

在此期间,他所面临的情况很多。

行程自然也是难以准确预估。

因此,几乎每一天,前线都会因为李源未能按时赶到,而白白浪费掉一桌精心准备的宴席。

但即便如此,徐公公依旧坚持每天都这样做。只为了能够让李源一到,就能品尝到最美味可口的食物。

可是,李源听完这些话,没有感受到宾至如归的温暖与关怀。

只感觉身后升起了寒意。

自己区区一个大概换血境的小头领,怎么能受的了这么大待遇?

很快,李源就意识到自己被耍了。

但见徐公公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坏笑,轻声说道:“小喜子,可别再逗我那侄儿啦!”

他一边说着,一边用手轻轻摆了摆。

小喜子听了这话,脸上堆满笑容,忙不迭地点头应和着。

“我错了干爹!”

而此时的李源,则不动声色地将这一幕看在眼里,并暗自把这笔账给记了下来。

军帐的这次设宴,里面空间极为宽敞,能够同时招待百余名宾客。

工匠们可是加班加点地对其进行改造。

李源落座在下方的座位。

他在找吴渊,可是没有找到,这次设宴,他没有出席。

徐公公则稳稳当当地端坐上首之位。

他先是悠然自得地,轻抿了一口百年佳酿,然后才不紧不慢地将目光,扫视过在场的一众官吏将军。

“王大人,如今你们那里究竟有多少兵卒?

可千万不要跟报那些个虚头巴脑的数字,咱家要的可是真正能上阵杀敌的好士兵!”

徐公公的语气虽然看似平和,但却隐隐透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威胁。

众人皆知,地方府兵早已腐败堕落得不成样子,这已然是公开的秘密。

至于其中的原因嘛,那可谓是错综复杂,一时半会儿还真说不清楚。

央地矛盾也是其中一个。

就在这时,一个身穿官服的大胖子站起身来,恭恭敬敬地向徐公公行了一礼,开口回道:

“回禀大人,下官所在之地地处内陆,又恰逢当下乱世纷扰,府衙实在是难以养活那么多的兵卒……”

徐公公倒也并未深究此事,毕竟中央也在遏制地方士兵发展。

只是略微沉吟片刻之后,便直接发号施令道:“既然如此,那半个月之后,咱家可要看到三千名精壮的年轻兵卒!就出现在这里。

王大人,这件事情你能否办得到?”

那位被唤作王大人的胖子一听这话,心里不禁咯噔一下。

但表面上还是毫不犹豫地拍着胸脯,立下了一份军令状:“无需半月时间,只需三天,下官保证能够将三千青壮兵卒如数召集到位!”

“好好好……”

衙门若是愿意烧钱,拿出足够的钱财,来招募兵员。

那么,召集到三千名身强力壮的青年武道强者,并非难事。

要知道,城中那些名门望族,官绅世家,家中豢养的私奴数量众多。

他们平素里就喜欢耍刀弄枪,练就了一身不错的武艺,有着强健的体魄。

相较于普通的府兵而言,这些人的身体素质甚至要好上一点。

只需对其稍作训练,假以时日,必然能够成为一支精锐之师!

此时,一直紧绷着脸的徐公公脸上,终于浮现出一抹淡淡的笑容。

他满意地看着眼前的王大人,说道:“王大人,你这番表现着实出色啊。”

听到这话,王大人心中一喜,连忙躬身行礼道:“多谢徐公公夸赞,能得公公赏识,实乃下官三生有幸。”

接着,徐公公话锋一转,继续说道:“倘若京城之中有合适的职位空缺出来,咱家自会替你美言几句,届时,说不定咱们就能一同入朝为官啊!”

王大人闻言,大喜过望,激动之情溢于言表。

只见他毫不犹豫地跨步向前,径直走出,然后双膝跪地,恭恭敬敬地向徐公公叩头谢恩。

这一举动引得周围的同僚们纷纷侧目,投来了一道道诧异的目光。

但王大人却全然不顾他人的看法,一心只想讨好这位位高权重的徐公公。

徐公公见状微微点头,随后将目光转向另一个人,霍大人。

并开口说道:“咱家对于行军打仗还过得去,排兵布阵之事,可谓一窍不通。

所以此次剿灭叛军,布阵一事,便全权交由霍大人你来指挥调度。”

顿了顿,徐公公神情严肃地强调道:“此番行动关系重大,乃是平定叛乱的关键之举。

霍大人,如果你能够在此战中立下战功,圆满完成任务,咱家定会亲自向陛下为你奏请封赏。”

“徐公公放心。”

只见那霍大人昂首挺胸,脸上挂着自信满满的笑容,说道:

“叛军上下,不过区区六千之数罢了,再加上王大人所收集的三千精锐兵马,咱们这边,可是足足有着三万雄师啊!

如此兵力悬殊之下,就算那叛军中,有几人能达到换血境,练窍境,又如何?

面对我们这么多的围剿大军,他们除了抱狼狈逃命之外,还能有什么作为?”

听到这番话,徐公公微微颔首,表示对霍大人的态度甚是满意。

紧接着,他转过头来,目光落在了一旁的李源身上。

眼神中流露出一丝亲切之意,缓声道:“孩子,你师傅吴渊乃是我的好兄弟,于情于理,你自然就是我的侄儿啦。”

李源闻得此言,赶忙上前一步,恭恭敬敬,向徐公公施礼道:“叔叔在上,请受小侄一拜。”

此时,徐公公面向在场的众多官员将领们高声说道:“诸位请看,这位便是我的侄儿小李。

别看他年纪轻轻,如今才不过二十岁,但已然踏入了换血境界。

假以时日,若是勤加修炼,将来冲击那至高的武圣境界,也未必是什么难事!

所以,还望各位日后,能够对他多加关照才是。”

然而,站在那里的李源听完这些话语后,却只觉得后背一阵发凉。

他心里非常清楚,自己虽然被视为武圣的苗子,可眼前的徐公公,本身就是一名货真价实的武圣强者啊!

自古以来,哪个武者不想凭借自身实力,成为独一无二的武圣呢?

倘若让徐公公意识到,自己有可能会成长为他潜在的竞争对手,那么恐怕对方绝对不会心慈手软。

定然会想方设法,将自己这颗刚刚萌芽的苗子,扼杀在摇篮之中!

想到此处,李源不禁暗暗捏紧了拳头,心中暗自思忖着应对之策……

宴席散去后,李源拖着略带疲惫的身躯,回到休息营帐。

一路上,他脑海里还不断回味着,宴会上那些纷繁复杂的人际关系。

徐公公干儿子不少,最得宠的是小喜子。

从他一开始调侃自己,就能看出来。

小成子不怎么爱说话,但徐公公很喜欢他……

小洪子看起来八面玲珑,实则脑袋空空,徐公公并不喜欢他。

剩下了四五位干儿子,没看出来什么。

想着想着,他终于抵达自己休息的营帐,却惊讶地发现,吴渊竟然也住在这个地方!

这突如其来的状况,让李源不禁愣在了原地。

刚想要开口询问缘由,只见吴渊迅速地抬起手,并伸出食指,轻轻地比了个“嘘”。

接着,吴渊又用手指了指自己的耳朵,眼神暗示李源,此刻徐公公可能就能够听到他们的谈话。

见此情形,李源立刻心领神会地点了点头。

随后,吴渊动作麻利地取来了纸笔,快速地在上面写下一行字:“放心,他不会对我们不利的。”

这里所提到的“他”,自然就是指那位徐公公。

写完之后,吴渊小心翼翼地将纸条递给李源看。

然后便毫不犹豫地把它揉成一团,丢进一旁的火盆之中。

眼看着那团纸在火焰中逐渐化为灰烬,所有的担忧,也随之烟消云散。

紧接着,吴渊再次拿起笔,继续在纸上写起来。

不一会儿,又一行字迹跃然纸上:“熬过这段时间,我就告老还乡。”

看到这句话,李源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感慨之情。

他深深地望了一眼吴渊,然后重重地点了点头,表示理解和支持对方的决定。

做完这些之后,吴渊如释重负般地长舒了一口气,随即将手中的笔轻轻放下。

而此时的李源如释重负,突然开口说道:“这次全国上下,可是来了不少兵呢,大家都知道前线战事进展顺利,优势明显,所以一个个都削尖了脑袋,想要过来争功。”

听了李源的话,吴渊微微一笑,回应道:“功多功少,其实并不在于他们自身表现如何,关键还是要看徐公公最后怎么去评判和汇报。”

顿了顿,他接着说道:“而且据我所知,之前来的好多士兵当中,甚至还有一些老弱病残之人,也跟着凑起了热闹。

不过好在徐公公明事理,对于这样的情况,他没有犹豫,直接就将这些不合格的兵员全部遣散回去了。”

“从这点来看,这位徐公公倒也算是一个办实事的人。”

如此想着,李源若有所思地望向远方。

太监是皇上的家奴,他可能坏,但一定忠诚于皇位。

……

叛军阻击战骤然降临。

就在这一天,徐公公似乎另有安排。

李源并未被派遣到生死一线的前线战场,而是奉命留守在外围区域,负责接应工作。与他一同留下执行这项任务的,还有吴渊。

他们所率领的军队,悄然隐藏于茂密的树林之中。

李源踱步,来到一处极为隐蔽的角落,蹲下身子,伸出右手,轻轻在松软的沙地上写下一行字迹:

“师傅,我心中仍存有一丝惧意,尤其是面对那徐公公。

当日宴席之上,您并不在场,可那徐公公却断言,我将来能够成就武圣之位。”

写完之后,他微微皱起眉头,目光凝视着自己刚刚写下的文字,若有所思。

吴渊见状,也随之蹲下身来,仔细端详着那些沙地中的字。

稍作思索后,他同样伸手,在沙地上继续书写道:“关于此事,我也曾反复思量。

眼下局势复杂多变,你务必要懂得自我保护之道,采取以退为进之计,方可保得周全。

相信你定能明白为师之意。”

言罢,他抬起头,眼神坚定地看向李源。

李源心领神会地点点头。

随后,师徒二人默契地同时伸出手掌,将沙地上的字迹迅速抹平打散,以免被他人察觉其中端倪。

然而,就在此时,一阵突如其来的微风拂过。

风中竟隐隐传来一道清脆而年轻的声音。

“我日夜兼程,一路奔波至此,但愿没有来迟吧!”

这道陌生的声音,如同惊雷在众人耳边炸响,瞬间打破了原本得氛围。

“谁?竟敢在此装神弄鬼!”

“有胆量就赶紧现身!休要藏头露尾!”

负责外围驻守的士兵们,皆是久经沙场的武道高手,其反应速度之快远超常人想象。

一听到这神秘的声音响起,他们几乎在同一时间行动起来,了。

身形敏捷如闪电,眨眼间便已将吴渊和李源紧紧护在中间,形成一道坚不可摧的防线。

李源闻声而动,循声望去,只见一个身姿挺拔的年轻人,正迈着从容不迫的步伐,缓缓葱树林走出,朝着他们所在的方向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