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努克鲁鲁 作品

第234章 这盘子越来越大了!

  刘小成今天起的很早,鸡刚打鸣,就来到厨屋煮上了两个鸡蛋,搅了鸡蛋羹。还给热巴嫂子端到了眼前。

  “成哥,你干啥啊这是,我哪有那么矫情嘛!”

  “那不一样,你现在可是有了,那自然得伺候着,北大窑那边你就听阳子的话,也别去干了,家里有我的工资撑着,也能过得滋润。”

  热巴嫂子点点头:“那行吧,等我干完这个月再说吧,不然人家阳子发工资也不好发。”

  说起苏阳,刘小成心里很是感激,要不然人家帮忙使劲,他也不可能有这孩子。

  “热巴,等晚上下了班,咱去买两条烟去谢谢阳子吧,毕竟人家也使了劲。”

  “行啊成哥,你要是忙的话,我自己去就行了。”

  苏阳这边,吃过饭开始收拾自己的摩托车,车子买半年时间,已经开了两万工具了,大毛病没有,小毛病也不多,不得不说,现在的国产质量还算不错。

  最大的特点就是耐造。

  中午的时候,广场上已经响起了机器的声音,六子从镇上买了两台打料的机器,两台共同工作,几个人帮忙用叉子往口里填秸秆。

  没多久,整个广场上碎末横飞。

  跟刮起沙尘暴一样。

  苏良看着这边正常推进,也就放心了,最大的难点就是墨钰县那边的推广问题,只要大家愿意种棉,那就好说了。

  苏阳收拾好摩托车,换了机油,打着试了试,声音也顺耳多了。

  “妈,这两天我去一趟墨钰县,估计三两天的回来,咱们家的棉花我给报了五亩,到时候发了棉种,就跟着大家伙一起种就行了。”

  “哎好,你路上慢着点。”

  苏阳一溜烟的来到了羊圈,冲里面喊了一声哈孜克。没多久,哈孜克就跑了过来,径直迈腿跳了上来。

  “阳哥,咱们去哪?”

  “去墨钰县。”

  “好啊阳哥,那咱是不是能敞开肚皮吃西瓜了!”

  “瞧你那点出息!”

  苏阳拧着油门,尾巴掀起一股土浪。

  来到了墨钰县的地界,眼前的西瓜秧映入眼帘,就连地头沟里都是扔的西瓜,苍蝇围着到处飞。

  哈孜克看着一个劲的心疼,对于第一次来墨钰县的人来说,这种感觉都会有的。

  来到旺什村后,

  来到旺什村之后,老杨家里正热闹,儿子天不亮就出去卖西瓜了。

  老杨在家里跟村里的大家伙商量种棉花的事情。

  这些天,老杨在家里也没有闲着。

  自打苏阳走之前跟他说了这件事后,就一直在村里跟大伙宣传。

  事关农民的命根子,大家都当做头等大事来做。

  大家聚在一起的时候,把种棉花的帐给算了一遍又一遍,不管怎么算,最后到手里的钱,就是比种西瓜的多。

  最后大家一致同意,将西瓜地改种棉花田!

  这样一来,大家的收入不光提高了,也不用担心西瓜卖不出去掀沟里去了。

  摩托车停在门口,哈孜克拎着一箱饼干一箱牛奶下了车。

  大家听见外面的摩托车声音,纷纷走了出来。

  果不其然,看到苏阳来了,大家伙悬着的心就放下了。

  这些天没有什么动静,还以为这事吹了呢。

  “老叔,我又来了,今儿不忙啊?”

  “忙啥啊,也是瞎忙活。”

  哈孜克将手里的东西放在桌子上,老杨客气的跟哈孜克递根烟,哈孜克憨憨的摇摇头:“俺不会抽,嘿嘿。”

  “巴郎子,我听见摩托车的声音就知道有好事了嘛,上次你说的给我们村改良土壤种棉花的事咋样了?”

  苏阳点着了烟,大口吸溜了两口。

  看着一圈十几双期待的眼睛,高兴的跟大家说道:

  “老叔,我就是为这事来的,我前两天去了一趟农业局,农业局的领导同志对这个事都比较重视,现在已经批准让我给大家改良土地了。”

  大家伙一听,心里顿时乐了。

  “太好了,以后咱们就不用种西瓜了!”

  “哎呦,真好啊!”

  “省得天不亮就起床摘瓜了,也不用跑几十公里去卖了!”

  大家议论纷纷,但是看的出来,心里都挺高兴的。

  原先卖地橛子的老于高兴的摘下八角帽。

  “巴郎子,还是多亏了你啊,你看咱们什么时候改造啊,我家那些地虽然不多,愿意带头做这个改良。”

  苏良看着大家炙热的眼神,也是有些出乎意料,没想到这才几天的时间,大家就已经把这事想明白了。最难的问题就能迎刃而解了,那剩下的事情也就顺利多了。

  “不过,老叔,农业局是希望咱们墨钰县还能保持西瓜地的特色风貌,在此基础上再进行部分的瓜田改造。”

  话音未落,老杨一口浓痰呸了出去。

  “我呸,说的轻巧!”

  “这帮当官的就知道瞎哔哔,让俺们保持农业特色,又不给他们解决问题,年年守着这些瓜田,西瓜都烂在地里了,也不给俺们找销路,凭啥还要保留?”

  “这帮人站着说话不腰疼!光要脸,不要皮!”

  大家伙的顿时激动了起来。

  其实也可以理解。

  不光是现在,就是在后世,在中原地区那些种粮大省,为了保住命根子,也是规定粮地只能种粮,哪怕是种菜都不行。

  可事实是,按照小麦的实际产量,亩产千斤,市场价一块二一斤,一亩地仅能收获一千二百块钱。

  如果扣除播种前的五十每亩的翻耕犁地钱,两百块的化肥钱,八十的收割机钱,五十的农药钱,不算人工成本的付出,到手满打满算只有八百块。

  而如果种黄瓜豆角之类的蔬菜,每亩能卖四五千块。

  相比之下,大家自有选择。

  可事实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苏阳伸手安抚了一下大家的情绪,跟大家解释道:“其实大家可以选择七三制或者五五制嘛,这样既符合政策,又能赚到钱,饭要一口一口吃嘛。”

  “而且,改良的西瓜田,农业局也答应帮我们把地里的西瓜帮忙卖出去,也避免浪费嘛。”

  大家这么一想,也稍微缓和了一些,地里的西瓜也能顺便换成钞票,亏也亏不了多少,也省的出那劳苦力了,这才慢慢收起了自己的情绪。

  “行嘛巴郎子,毕竟是你给我们改良土壤,我们听你的。”

  “我们听你的,我选五五分.....”

  苏阳还是清了清嗓子,把丑话说在前头:“不瞒大家伙说,我也不是什么救世神,也是要图利赚钱的。等咱们地里的棉花长出花苞来,我可是要统一回收的!”

  “但是也请大家放心,价格都是按正常的市场价来收,一分也不压,这一点咱们都可以写在协议书上,签上字摁上手印,就耍不了赖!”

  老杨和阿卜他们也是笑笑。

  “嗨呀,巴郎子,你说这俺都知道,你在这忙前忙后的,又是翻地,又是改良的,前后也不少花钱,到时候我们肯定卖给你!”

  苏阳点点头。

  “那行,大家一起赚钱!”

  就在这时,一辆四个轮的小汽车从不远处开了过来。

  下车后。

  其中有两位熟悉的面孔朝苏阳走来,让苏阳心头一紧。

  一位是乔木村搞宣传的王桂芹,一位正是许久未见的林晓倩。

  冤家路窄,尤其是这样的小冤家。

  等他们走近后,王桂芹主动的伸手打了招呼,其他两位男同志也伸手握了一下,林晓倩正了正脸色,挤出一抹笑容。

  “又见面了,苏阳同志,这次是领导派我们来协助你们开展工作,以后有需要我们帮忙的尽管开口。”

  苏阳也是笑笑,“谢谢。”

  很长时间不见,感觉林晓倩似乎改变了许多。

  身上没有了那股盛气凌人的病娇气。

  就像是被雕琢后的一件玉器,看着顺眼,放着好看。

  实际上每个人都变了,以前的自己多讨人厌,现在也磨平了棱角。

  “听说你结婚了?还没来得及跟你道喜,恭喜啊。”

  “谢谢。”

  林晓倩低声说了一句,似乎也从过去的回忆中游回来了,如今上了岸,也从青春的漩涡挣脱。

  有些人,注定只是人生的涟漪,好看是好看,但终将翻不起什么浪花。等风消雨散时,终将回归平静。

  林晓倩低着头,拿起皮包里的宣传资料,给大伙开始发宣传单。忙碌起来就不会想那么多了。

  苏阳看着,也算是彻底跟过去告别。帮忙从林晓倩手里接回传单,给大家分发起来。

  王桂芹给大家解释道:“这是我们棉花种植的宣传单,上面写着我们试验田的种植方法,以及产量等数据,大家可以了解一下。”

  “另外,我们这次是配合苏阳同志的工作,有想要种棉的可以在这里做登记。”

  苏阳发完传单,带头鼓鼓掌。

  人群中也发出热烈的掌声。

  随后老杨跟哈孜克从家里搬来了两张桌子,就跟收玉石料子一样放在门口。

  苏阳收回思绪,面向大家说道:“这次先由咱们村率先开始,优先登记的农户,优先改良。”

  顿时,人群中嘈杂起来。

  大家争先恐后的挤到前面,将桌子围的水泄不通。

  “大家不要急,都有都有!”

  “请大家排好队,咱们村肯定是优先改良的,大家不要着急!”

  男同志们帮忙维持秩序,两位女同志在前面忙着登记。

  没过多久,从老杨家门口开始,排起了一条长长的队伍,而且队伍越来越长,就跟贪吃蛇一样。

  邻村的人听说过以后也纷纷插了进来,但是为了防止登记错乱,以及改良的时候弄错,苏阳只好跟大家说道。

  “大家注意一下,今天只登记旺什村的土地,其他村子的乡亲们,请大家稍安勿躁,我们会挨个按照村子进行登记,请大家不要插队!”

  听到这话,其他村子的农户才悠悠的从队伍里站出来,没办法,人都走从众心理,不管好的坏的,只要大家都去做,就算是坏的,也生怕去晚了捞不着。

  在大家忙着登记的时候,苏良花了几十块钱,从老杨家里买了一些西瓜,切开给大家分着吃,就当是去暑解渴了。

  等到了下午两点的时候,大家才有空吃上一口饭。

  老杨媳妇做的拉条子,放了一些羊肉浇头,因为心里头高兴,死活不收钱。

  但既然这活已经归苏阳私有化了,以后用钱到的地方多着呢,苏阳还是摁下了一百块钱,这两天的伙食就交给老杨家了。

  到了晚上,望什村的登记工作基本上就已经完成了。

  因为大家的积极性都很高,所以大家排队起来登记也很快。林晓倩和王桂芹累的手腕都发酸了,一个劲的揉。

  等吃过了晚饭,往什村的村书记给他们安排了一个住所,原来是十几年前的夜校,现在空着没人住,找人打扫了一下,借来了几床铺盖,就可以暂时住下了。

  苏阳带着大家伙来到了夜校。

  墙上“扫除文盲”的大字报已经剥落的不成样子。

  这里有七八间的大房子,女生们住一间,男的住在隔壁,还空余了几间,刚好等六子他们的施工队来了以后,也能住的下。

  以后这里就是他们的大本营根据地了。

  接下来。

  他们六个人围坐在一起,凑着一个猩红的小灯泡开了个简短的会议。

  “晓倩,今天咱们拢共登记了多少户,有有多少亩地?”

  林晓倩翻了翻册子,答道:“一共三百六十二户。”

  王桂芹也说道:“拢共是两千零二十亩地!”

  “两千多亩??”

  苏阳顿时一愣!

  完全超乎了自己的想象。

  他本想着整个镇子,附近七八个村子拢共能有两千亩地就撑天了,现在一个旺什村就统计出了两千多亩地。

  这太不可思议了。

  这个数字大到苏阳都怕了。

  心里暗暗吃惊,这个盘子会不会太大了?自己能端的住吗?

  林晓倩和王桂芹看到苏阳这个反应,还以为是自己统计错误了。

  对于这个数字,他们也是反复核对了好几次,确实没问题啊,的确是三百多户,两千多亩!

  而且这个数字,是他们之前去宣传的所有村子中,数值最大的一个。

  或许就是因为大家伙改种棉花的心愿过于强大吧!也或许是苏阳的人格魅力,让大家无条件的信服。

  苏阳此时抽着烟,眼睛眯成一道缝,脑子陷入了深思。

  “这他妈还是一个村子的数量,如果附近的几个村子加起来,不得有上万亩的数量,到时候这盘子应该怎么端才好啊!”

  林晓倩看着一脸愁容的苏阳,心里也是为他感到高兴,当初那个满嘴跑火车,成天在学校门口等他放学的少年,如今也成了主心骨了。

  只怪当初的自己青春气盛,仿佛是世间公主。可如今已嫁为人妻,日子也回归了柴米油盐,现在才知道,爱情最终也要回归生活的啊!

  请收藏本站:。笔趣阁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