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原有花开 作品

我给娘亲换夫君(八)

柳岩棠刚刚看过那张药膳方子了。心中已有颇多猜想。但是却不能确定,自己这个远房表妹究竟是何意。

慧姐儿才多大,这药膳方子肯定不是给慧姐儿的,不过是借慧姐儿的手,转交给自己罢了。

柳岩棠的亲妹妹如今是县令的妾室,但是一直未曾有孕。难道柳眠音真正想要给药膳方子的人,是自己妹妹不成?

而且,怎么就这么巧。自己那个得意楼引以为傲的药膳方子,旁人不知道,柳岩棠自己是知道的。并非是真正的药膳。

不过是在几道菜品里加入了一些人参之类的好药材,吃过之后,短期会有点精神振奋的功效。但是所谓的对症调理,纯属无稽之谈。

做生意嘛,总要搞一些花头。柳岩棠借了柳眠音她们家太医的名声,一方面打造一个其他酒楼没有的优势,另一方面还能从侧面展示一下自己有后台。

这凡事犹抱琵琶半遮面才好,旁人猜不透,只能敬着,若是说透了,反而没有底牌了。

自己酒楼里的助孕药膳,一向卖的最好。富贵人家对子嗣更为看重,所以也特别舍得花钱。不少富家夫人都是付了订金,得意楼每月按时送到对方府上。

柳岩棠只觉得柳眠音深不可测,表面上只是带着两个老仆回乡,怎么自己妹妹家,自己生意里的小九九,已经被探听的一清二楚。

而且这其中是不是也有敲打的意思。要知道,自己毕竟扯了柳家的大旗做生意。这若是遇上较真的,非要知道这个菜品为何能有此功效,自己还真解释不上来。到时候也是一地鸡毛。

“父亲,我想起来了。”柳茹慧忽然高声道,“我曾听姑姑说过,这宫中才有梳头夫人。今日雷洁说梳头夫人,我便觉得耳熟,但是怎么也想不起来。

我刚刚记起,上次姑姑跟我说,县令夫人曾今在闺中,就请过梳头夫人学规矩。”

“此话当真?”柳岩棠再次确认。

“当真。当时我只听了一耳朵,还好奇怎么梳头的还能被称为夫人。姑姑还给我解释,只有宫里给贵人梳头的才能被称为夫人。这类嬷嬷是教礼仪,大户人家会请回家中几日,帮忙调教自家女子的行为举止等。”

“乖乖,竟然是宫里的嬷嬷。”柳夫人回忆起今日杜嬷嬷给自己上茶的时候,笑都不笑,好生严肃。

当时只觉得这个老妇失了礼数。如今看来,人家可是伺候过宫里的贵人,给自己倒茶都是屈就了。

“雷家那个小丫头说她父亲办完了事情就会来接她。带回来的两个仆人,一个是宫中退下来的嬷嬷,一个是会武功的。这样的搭配,倒是不显眼,但同时又面面俱到,十分周全。”

柳岩棠并没有说更多了。他隐隐想到一种可能,但是却不好说给妻子女儿听。

自己曾听外面的一些商人说过一些京都趣事。

当今圣上年事已高,似乎对道教长生痴迷不已。同时国无储君,底下的皇子争斗的厉害,为了哄圣上高兴,轮番的进献神丹妙药,或者是引荐高人隐士。

雷家若是有什么大事,重要到需要将妻女送回到这么偏僻的地方,会不会是跟京都皇城里面的斗争有关系。

因为十分凶险,所以才出此下策。但是于此同时,又给自己的嫡女正妻安排好一切,陪同回来的有侍卫和教习嬷嬷,不可谓是不周全。

“这样,明日你再去一趟,就说送两个丫鬟帮忙伺候。”柳岩棠想着安插两个人,这日后三柳村有什么需要,让丫鬟们及时汇报,自己也好及时帮忙,在柳眠音那边留个好印象。

“明日就去?这是不是去的有些太勤快了。”柳夫人有些不适应,说到底,自己不过是远房嫂子,这隔三岔五的上门,也不好看不是。

今日用一对银手镯和一些瓜果点心就换了一块水头极好的玉佩。这柳眠音是个讲究人。自己若是送两个丫鬟,对方又要回一些金贵物件。

长此以往,会不会觉得自己是打秋风的啊。

“让你去你就去。人家收不收还不一定呢,但是我们主动送,这心意就算是尽到了。”

第二日,柳夫人又带着柳茹慧去了三柳村,果不其然,柳眠音并未收下这两个丫鬟。

而柳茹慧私下问了雷洁儿为什么不收丫鬟,小丫头说她们没有银钱,养不起小丫鬟。

柳岩棠自然不会相信雷洁这个说法,在他看来,八成是柳眠音教她这么说的。要知道那玉佩自己已经找手下的人鉴定过了,折算成银钱买两个丫鬟也是绰绰有余的。

但其实雷洁她们说的还真的是实话。要知道,买丫鬟是一次性买卖,但是养丫鬟可是日久天长啊。

若是一次性养两个丫鬟,她们手里这些钱,怕是没几年就要用完了。

至于玉佩,那的确是一个美丽的误会。

杜嬷嬷当时看雷家不厚道,所以偷偷藏了一些柳氏的首饰,大件都是登记在册的,就这些小东西好藏好拿。所以杜嬷嬷专挑贵的,好的给偷偷藏了起来。

柳夫人她们上门突然,柳氏没有准备。想到以后可能还要麻烦这个远房堂兄,所以才从手边的物件里面挑了一个。

倒是让柳岩棠他们误会了,以为大户人家出手,都是如此阔绰。

至于药膳方子,这是雷洁的主意,柳眠音压根就不知道。如果雷洁知道,自己这个远房堂伯伯,已经脑补的这么完善,怕是要笑到肚子都要痛了。

她不过是借这个机会,让这个远房堂伯伯知道她们手上有些药膳方子。后期若是能够合作,或者买这些药膳方子,自家也多点进项不是。

但是柳茹慧第二次来,跟自己说了一些有的没的。雷洁已经敏锐的意识到,他们似乎把自家这几个,看成了回乡避难的贵人,终归有一日,是要凤凰还巢,重回京都的。

这其实要比雷洁预想的更好。所以雷洁打算,见招拆招,看看这个堂伯伯准备如何照顾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