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里布夫 作品

第101章德国人在察里津——斯大林格勒

1月18日,霍尔曼带来了一位贵客,他告诉格尔康,那是他最想见到的人。

霍尔曼还在卖关子,好一会才把格尔康带了过去。

那个霍尔曼所说的格尔康最想见到的人正是汉娜,安格琳娜营的少校营长,也是目前格尔康乃至指挥部内的所有参谋见到的第一个活着的来自安格琳娜营的士兵。

“其他人怎么样?”格尔康问她。

汉娜沉默不语,格尔康就这么静静地看着她,似乎在等待着她开口。

过了一会,汉娜说话了,但带来的依旧是坏消息。

她说,在安格琳娜营崩溃那天,她看见弗里达带着大约一个班的士兵躲进了街道,而她则跟她们走了全然相反的道路。

“德米特里?托比亚斯?艾米莉亚?”格尔康像念菜名似的说了一大串名字,但汉娜只是摇头。

到最后,汉娜只是说:“大部分人都进了地狱,在我看得见和看不见的地方。我的将军……”

汉娜的声音戛然而止,在一到两秒的停滞后,她突然站起来,后退一步,向格尔康行了一礼。

“我的将军!我想我们也很快了,德国或许已经放弃我们了,我们将要步入大多数士兵的后尘,要么被俘,要么自杀。”

汉娜轻轻拍了拍腰间那把自杀用的手枪,眼含热泪,声音带上了一丝哽咽的说:“早在11月末我们就该想到的,我们已经错过了突围的机会了,现在的一切举动都只不过是垂死挣扎……将军阁下,我希望我们最终的结局是自杀……”

格尔康沉默了,并没有回答这个问题,只是让霍尔曼去安抚汉娜的情绪,自己则跑去指挥去了。

1月20日,业已缩小一半的战场,眼看就要瓦解了,特别是战斗打得最激烈的地段。

保卢斯目睹官兵们所受的苦难如此惨重,觉得有责任再次向上级呼吁。

那天,他把亚瑟·施密特和另外两名参谋召来征求意见。

3人中,只有1人(作战参谋)主张继续打下去。

于是,保卢斯便将一份电文相同的电报分别发给了曼施坦因和元首司令部,要求在无法再战时“避免全部被歼”。

曼施坦因和蔡茨勒都督促着希儿做出有利的回答,但他却继续要求第六集团军打到最后一兵一卒。

1月22日,继霍尔曼之后,齐泽维茨少校也找到了希儿,讲述着跟霍尔曼差不多的说辞,但结果仍像先前那样,希儿把他打发走了。

没多久,在卡萨布兰卡举行的盟国会议结束后(一些时候,德国人相信,卡萨布兰卡是白宫的代号,会议是在华盛顿召开的)不久,希儿就令助理主任施蒙特飞往斯大林格勒,给保卢斯带去一支手枪,供他自杀用——在最后时刻。

1月中下旬时,德军已经开始零零星星地投降,并且数量还不少。

但是,在不久后就要投降的保卢斯目前仍坚定不移,他对两名提出投降意见的师长说,目前的局势并不允许他们这么做,他们必须遵守元首关于打到最后一刻的训谕。

他虽然做了这个决定,但是心却遭受着压抑,因为他十分清楚他的官兵所遭受的折磨。

直到不久前,他们的战斗意志仍然旺盛,他们坚信自己的领导,以为援兵必到。

1月25日,最先彻底崩溃的是克莱因步兵师残破不堪的防线以及格尔康。

即便在意大利、罗马尼亚以及部分德军士兵加入克莱因步兵师帮助其巩固防线的情况下,克莱因步兵师的防线仍旧是一触即溃。

苏军的坦克的猛烈冲击早已经让士气低下的士兵们筋疲力尽,反坦克炮已经成了破铜烂铁,再没有多少炮弹装填进去了。

士兵手中的步枪成了烧火棍,子弹已经所剩无几,粮食已经无法支撑她们打光最后一发子弹,药物和绷带开始急剧减少。

伤员已经无处安放,斯大林格勒的每一个地下室都几乎到了拥挤的程度,受伤的士兵们挤在一起,甚至连进出都成了一个难题。

死去的士兵的尸体就这么被丢在路边,冻土中已无法再埋葬死者。

格尔康的心灵一直在遭受着折磨,每天都寝食难安。

绝望的情绪充斥在整个斯大林格勒,克莱因步兵师的士兵们再也无法守护防线,有些地方甚至到了一枪未发就溃逃的情况。

投降的士兵与日俱增,那些临时组建的督战队根本就起不到任何作用,哪怕是当众枪毙了一些逃跑的士兵也无济于事。

不少人看到苏军气势汹汹的冲过来就直接丧了胆,谈何防守?

情绪沮丧的格尔康在当天抵达了克莱因步兵师伤员所在的地下室去看望这些英雄们。

等他走进地下室后,首先听到的便是一声声不绝于耳的哀嚎,有被绷带绑的像木乃伊的,还有的伤员甚至连绷带都没绑,就往地上一放什么都不管了。

地下室内几乎所有伤员都是动不了或者连手都抬不起来的,因为轻伤员,或者说还能站着走路的都被拉到了前线。

医护人员忙个不停,但是走过去一看,那哪有什么医疗用品,绷带都剩不下几个,很多用来缠伤口的东西都是就地取材,要么用布料,要么从地上随便捡块布进行简单的消毒后绑上去。

但是,到后面,她们甚至连消毒都做不了了,有的直接擦了几下或者擦都不擦直接缠上伤口,因此而导致伤口感染的人不在少数。

不少人得了败血症、破伤风,有的人伤口红肿、疼痛,有的人发热、化脓。

地下室充斥着绝望的情绪,医护人员一开始喷洒的酒精现在已经被一股难闻的味道覆盖了。

在不打麻药的情况下做手术的人也在少数,有人直接疼的昏过去,还有个别人嘴里叫嚷着:“不做了!不做了!”

格尔康站在楼道里愣神,这个时候,不知道是谁喊了一句:“格尔康将军!”然后所有还能稍微动一下的伤员纷纷强撑着看过来,喊道:“将军好!”

格尔康深受感动,他来到几个伤的最为严重的士兵旁边,向她们一一致敬。

当被提及是否会有援军的时候,格尔康回答说:“援兵必到!”尽管嘴上这么说着,但是所有人都清楚,如果援兵真的会来的话,那么她们现在应该早就躺在后方的医院上了。

在地下室待了半个多小时后,格尔康离开了。

一直到他走出地下室的门,士兵们都注视着他,看着他离开,看着他渐行渐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