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里布夫 作品

第6章勒热夫—瑟乔夫卡战役——防御

清晨,天还没亮,在村子外,德军的炮火已经响彻云霄了。

与先前的突袭不同,这一次是德军率先在数百米开外发现几辆迎面驶来的苏军坦克并率先开了火,只不过连续两三发炮弹下去都未见到有一辆坦克被摧毁。

声响把一些还未起床的士兵们给惊醒了,这可谓是最有用的闹钟,她们再不起来,到时候就再也起不来了。

德军的le.lg1875毫米步兵炮及其他火炮大多都架在了山坡上,从高打低,这还是颇具优势的。

只不过苏军离她们较远,炮兵的五次攻击就可能有一两次没击中目标。

就目前而言,她们的视野里只看到十辆坦克和后边跟着的一些步兵,如果按每辆坦克后边躲10个步兵来说,那就是100人,对于一个营而言,这并不是一个可怕的数量。

艾米莉亚已经穿戴好装备跳进战壕,没有在此久留,左侧传出的些许动静很快把她的注意力给吸引了过去。

她看到一个一闪而过的身影,虽然很快,但那道身影身上穿的衣服和戴着的钢盔让她瞬间意识到这是个苏军。

她立马追了上去,开枪打中了那位士兵的肩膀。

“笨蛋毛子!”艾米莉亚骂道,同时举枪对准了躺在地上的苏军,没有任何犹豫的扣动扳机。

解决完士兵后,艾米莉亚又往周围看了看,并未发现其他士兵,可当她打算离开这里回到战壕时,又突然冲出一个人影将她撞倒在地。

袭击她的人是一位身着白色伪装披肩的苏联女兵,还不等地上的艾米莉亚站起来,她就用枪托抵住了艾米莉亚的喉咙,同时还控制住她避免发出声音。

艾米莉亚使劲挣扎,而女兵直接压在了她身上,推也推不开。

“咳,咳……”艾米莉亚咳嗽两声,一只手在附近乱摸,总算是摸到一块石头,毫不犹豫的砸在女兵的脑袋上。

这用力一击被钢盔挡住了,尽管如此,女兵还是下意识的松开了艾米莉亚,她则趁着这个时机捡起地上的毛瑟步枪对着女兵的胸膛开了一枪。

艾米莉亚后退几步,靠在身后的树上,但手中的步枪依旧是对着前方的苏联女兵。

她喘了几口气,又朝着女兵的脑袋开枪。

这还没有停,她又开始拉栓上膛、射击并手动退壳。

不知道开了多少枪,她才渐渐冷静下来,拿着没子弹的毛瑟步枪回了战壕。

战斗已经结束,艾米莉亚都不知道自己在那耽搁了多久,士兵们居然都打扫起战场来了。

“艾米莉亚,你到哪去了?”安娜跑过来,握住了艾米莉亚那冰冷的手,又摸摸她的脸,表现得既惊喜又担心。

见到安娜的那一刻,她难得露出了笑容,跟她拥抱了一下便往战壕外走去。

10个士兵拿着几个木箱子就跑了过来,那是一些弹药补给,至于士兵们期望的酒、黄油啥的得再搁一搁。

艾米莉亚从一米多高的战壕里爬出来,一路小跑到木箱子门口,拿了一个桥夹,直接插进机匣导槽,枪弹在弹夹的推动下压入弹仓内,而空弹夹则在枪机闭锁时被自动抛掉。

原本带着的子弹,在刚才发疯那会几乎全用了,如果现在跑回去看那苏联女兵的惨状,恐怕只会得到一个结果:一个蜂窝般的尸体。

此时,远处又传来几声枪响,艾米莉亚抬头看去,发现是德米特里干的后,她便低下了头。

德米特里这次的武器换成了苏制的莫辛纳甘,由于使用的是7.62毫米子弹,他站在不远处粗略的看了一圈后便往苏军尸体上跑,搜了半天成功弄到了一些子弹。

他先将装有子弹的桥夹插入弹仓口,然后用力将子弹压入弹仓,最后取下空桥夹。

剩下的7.62毫米子弹则被德米特里给装到了一个袋子,就放在口袋里,显得十分随意。

不过一想也对,他对于武器都是漠不关心的,没了就去战场上捡,如此行为整个班乃至整个营里恐怕就只有他干得出来。

他又跑回到放着德制武器子弹的木箱子旁,看了眼仍杵在那的艾米莉亚,仍在那里不肯离开,便问她:“你平时不是开不了多少枪吗?这次这么要这么多桥夹?”

艾米莉亚看了他一眼,说:“全用完了,我起码往那个女兵身上打了三十多发子弹。”

德米特里被震惊到了,倒不是艾米莉亚因为的行为,毕竟他也不是没干过,只是对她这浪费子弹的举动感觉到不可思议。

他看着艾米莉亚,好一会才憋出一句:“别这么浪费子弹为好。”

准备离开时,他又突然冒出一句让艾米莉亚停下手中动作的话,“你还是害怕的吧?杀了人,毕竟你之前是没见过血的。”

艾米莉亚看着他,将桥夹给放在一边,沉默一会后开口道:“是的,我确实害怕,记得第一次杀人那会,我有过短暂的停留,我确实被吓到了,但只能极力的去掩饰,显得自己跟个正常士兵一样。”

“那现在呢?”

“好多了,至少我认为是这样。”艾米莉亚将枪背在身后,拿了颗手雷便走了。

她跳进战壕,好巧不巧托比亚斯也在这个时候跳进来,手里还抱着一本俄文书《兵临城下900天》。

这本书的创作者是季维诺夫斯克(本书的架空人物。俄国小说家,一生创作过很多对未来的预测的作品,例如《欺骗家和实干家》、《柏林战役》、《我的父辈,我的祖辈》、《欺骗家巴赫》等),并不是个知名的人物,不过听托比亚斯说,他在苏联的一些小城市还是比较有名的,那的很多人都看过他的书。

艾米莉亚围了过来,瞥了眼上面的俄文,发觉看不懂之后,便转身走了。

不过片刻,她又走回来,问他:“你从哪搞到的?”

“德米特里枪毙完投降的俘虏后,我在其中一具尸体上发现的。”托比亚斯回答。

“内容怎么样?”

“说实话,如果你有把它当作进攻列宁格勒的战略书的蠢想法的话,那你就大错特错了,这本书仅仅是描写一个无助的儿童,里边没一点政治学和军事学。”托比亚斯翻开其中一页,不过尴尬的是,他只能看懂一部分文字。

他只得把书收起来,跟艾米莉亚一样坐回了战壕。

中午,后勤补给被送了过来,士兵们一窝蜂的冲过去,若不是汉娜整队,她们还要更乱些。

食物还算丰盛,艾米莉亚给分到了两个苹果、一瓶果酱、一些糖果、全麦面包、几支香烟、几盒肉罐头、巧克力、罐装蔬菜、干果等。

另外,她还收到了一个像药的玩意,上面写着“pervitin”。

吃饭的时候,托比亚斯拿了一片柏飞丁,毫不避讳的告诉众人:“每片柏飞丁含有3毫克的甲基苯丙胺(methamphetamine),换句话说就是crank。”

他把柏飞丁随手丢到一边,咬了口巧克力,说:“泰姆勒制药公司最初的宣传是强力提神剂,后来给用到军队里面。”

“这种药能抑制疲劳和饥饿感,使士兵们进入亢奋状态,即使三天三夜不睡觉也不觉得疲惫。”

托比亚斯透露说,德米特里在波兰战役期间就用过这种药,根据他后来回忆,面对波兰兵时,他没一点恐惧感。

“那他现在还在用?”艾米莉亚问。

“没有,”托比亚斯回答,“波兰战役结束后,他就没碰过这东西。”

“哦。”艾米莉亚应了一声。

托比亚斯还没有停嘴,反倒是说起那些磕了药的德国兵们。

他把自己的在波兰战役期间的所见所闻给一一托出,比如:有个服了药的德国兵在中了弹后还不要命的往前冲,直接扑倒了两个朝他开枪的士兵:还有的则是连续8天没有睡觉的士兵。

当得知“8天”这个数字后,艾米莉亚被吓了一跳,不过托比亚斯却告诉她,这个数字并不是无中生有的事情。

“我确实见过,那些确确实实出现的。”托比亚斯保证说。

艾米莉亚赞同般点头后就没再理他,独留下这家伙自言自语。

中午12时,五架飞机突兀的出现,打破了这难得的宁静。

没有任何的废话,没有任何的缓冲,几发炮弹直接砸下来,落在村子附近。

有一颗炮弹在战壕附近炸响,艾米莉亚被搞得一个踉跄摔倒在地,刚准备爬起来,又被安娜给拽了下来。

“俄国人的飞机!”安娜说道。

德军的防空炮立即进行了反击,只不过准度实在太差,十几发炮弹都没击中一架飞机,相反,飞机一个俯冲都能把操作防空炮的新兵们给吓得魂不附体。

幸运的是,飞机并未久留,只是在空中盘旋几圈后便毫无留念的飞走。

这场战斗毫无疑问是德军的失败,她们浪费了十几发炮弹没摧毁一架飞机还被对方打死了不少人。

另外,村子和其他小阵地也有不少损失。

苏军炸毁了他们几间房子和一个机枪阵地,至于伤亡人数则在二十人左右。

“我们还要在这个鸟地方守多久?”托比亚斯冲德米特里问,他已经不打算继续在这个鬼地方久留了。

“等装甲师的到来吧,他们会路过这里的,到时候我们差不多就走了。”德米特里回答。

事实上,他也不确定装甲师到来后他们就可以继续前进,毕竟他们接到的任务就是守在这里,具体目标啥的汉娜很少跟他们说。

2月初,一支部队经过村子同时带去了一个消息:安格琳娜营的任务是前进而不是守在这个鸟不拉屎的破村子。

至于谁会接管这里,就不需要她们操心了。

克莱因步兵师跟随着装甲师部队前进,据别人说是发起反突击。

汉娜在这个时候终于是将一些消息告知给了士兵,只不过对于士兵们来说仍旧等同于“说话说一半”。

“我们的任务是包围并歼灭我们的敌人,至少我认为是这样的,女士们先生们,你们应该都记住我们的任务了,那就前进吧。”

……

几天前,格尔康·约德尔少将刚刚得到莫德尔的命令。

莫德尔的指挥是,利用新到达的装甲师和步兵师发起一场突袭,旨在将两个苏军集团军分割开来,并歼灭靠北的苏军第29集团军。

格尔康是信任莫德尔的,他在电话里的回话是:“作为普鲁士军人,我想我的回答就是遵命。”

……

安格林娜营抵达了一处同样是鸟不拉屎的地方,在那里搞起了防御。

她们难得整了一门大口径的反坦克炮,组成了一个小阵地,其余的步兵炮和37毫米、50毫米炮则被安装在了其他位置。

除此之外,就是几个机枪阵地。

此时,艾米莉亚仍拿着手帕擦枪。

毫不夸张的说,枪已经被她擦的像一面镜子了,并且被保养的很好,完全不担心出问题。

如果此时拿德米特里的莫辛纳甘做对比,那么就会发现,德米特里的枪相比于艾米莉亚,后者更像是枪,前者则是个有枪管的烧火棍。

步兵营把能用上的都用上了,例如这附近的小屋,若不是时间不够,他们可以将其加固成堡垒。

艾米莉亚问士兵们这屋子能抗几发炮弹,士兵们也摸不着底,好半天才艰难吐出几个字:“至少不会当场塌下去。”

“但愿吧。”艾米莉亚轻叹一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