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六章 乌薄迟求见
晚膳。
宋稚绾不似往日里用得少,那只白瓷碗见了底,一抬头又叫紫云给她添上饭。
萧琰拿着帕子替她擦嘴,手中的玉箸还不忘夹上一块炖得软烂香酥的肘子放进宋稚绾碗中。
男人眉眼间透着浅浅的笑意:“今晚的膳食好似很合今今胃口。”
往日里能用完一碗,他便觉得谢天谢地了,哪里会像今日这般添饭。
宋稚绾捧起汤碗咕噜噜地喝了几口,闻言咧嘴一笑:“今日这些菜都不错,太子哥哥也多吃些吧。”
萧怀瑾目光在两人之间流转着,一张嘴塞得都没地儿说话。一则这庄上的饭菜的确比皇宫里的更合他胃口,二则干大事前总要吃饱饭,否则跑路都没力气。
宋稚绾和萧怀瑾想得大差不差。
一心只惦记着吃饱了才有力气杀敌。
太子哥哥同她说了,为了不打草惊蛇,只有苍渊带着余下的一百名暗卫蛰伏在乌薄迟的敌寇身后,若敌寇攻进庄子,即便苍渊紧随其后支援,统共也只有三百左右的人手。
而京中的军队在乌薄迟的人抵达皇庄前,则是按兵不动。
所以最好的法子便是拖延时间,拖到大军支援。
一个半时辰的路程说短不短,若打起来,便是一场硬战。
宋稚绾吃着碗中的酱烧肘子,心里俨然做好了大战一场的准备。
用罢膳后。
萧琰便牵着人回了厢房。
萧怀瑾也回了侍女给他收拾的住处做准备。
近八月十五,月圆。
空中飘过的云将清冷明亮的月光欲遮欲显,地上的光影忽明忽暗。
厢房中。
萧琰弯着身子,手里拿着件小巧的护心甲套在宋稚绾身上,双手拉着系带,紧了又紧才打了个死结。
宋稚绾轻呼一口气,小声嘟囔:“有些紧,还有些重......”
萧琰轻笑着叮嘱:“穿上了可就不许脱下来。”
“太子哥哥放心吧。”
她又不是无理取闹的小孩儿,自然知晓轻重。
穿好护心甲,萧琰又拿起一旁小包袱模样的东西,伸手从宋稚绾背后穿过,挂在她腰后,同样绑在她身前打了个死结。
“这里面有火折子、两支烟花灯,还有孤的令牌和兵符。”
萧琰边说着,边屈身与她平视,望着那双黑白分明的大眼睛:“后山的密道孤带今今走了三次,今今可还记得路?”
宋稚绾乖乖点头:“记得。”
萧琰满意点头,又问道:“那今今可还记得孤昨夜叮嘱过什么?”
行装穿戴齐全,萧琰拿起外裳替她穿上,宋稚绾顺着抬手,一字一句都记在了心里:
“我待在后院,无论听到前院传来什么消息都不得踏入前院半步。若身边左右之人涉险,我需以自身为重,不得冒险营救......”
“若碰上敌寇,不得独自应战,不得离开苍一苍二的视线......”
“如果前院有暗卫递来消息让我走,我不得犹豫,需立即从后山密道潜走,若能回城,便拿着兵符去调动兵马,若在山中迷了路,便想办法躲起来,待到天色欲亮,再放两支烟花,让援兵来寻我......”
萧琰系好宋稚绾身上的外裳,顺势环着腰把人圈在怀中,静静地看着她说完。
这些话他昨夜里只说了一遍,如今宋稚绾还能记得,想来是听进去了的。
说完,宋稚绾还转着眼珠子仔仔细细想了一番,确认自已没漏了话,这才邀功讨赏似的道:“太子哥哥,我可一点儿也没忘。”
“嗯,很乖,一点也没忘。”
望着那双盈盈秋水的眼眸,萧琰低头在她唇上一吻,镇定的神情下藏着担忧和不舍。
宋稚绾的一头秀发也被萧琰编成了便于行动的小辫儿。
从头到尾,萧琰都替她一一思量好了。
他为她打算过的,只有一条活下去的路。
桌上的木架上放着两人所用的武器。
一把双尖刃,一把长剑。
房门被敲响。
苍三苍四走了进来,“殿下,五皇子身边的两个侍从已经将前院的几个小门都打开了。”
与此同时。
看门的仆人也跑进来通报:“殿下,乌苏二王子乌薄迟在外求见殿下。”
来了。
“带他到正堂见孤。”萧琰吩咐完,便察觉到大掌被一只小手攥紧。
敌人当前,宋稚绾看向他的眸子中却忧色不浓,更多的是坚定不移的信任:“乌苏之人阴狠狡诈,太子哥哥万事谨慎当心,今今会照顾好自已的。”
“好。”
萧琰眉目柔情,低头深深在她唇上印下一吻。
苍三将自家主子的剑佩在腰上。
临走前,萧琰还不忘回头笑着逗一逗人:“今今若饿了,便去厨房寻些吃的,晚膳的肘子还有呢。”
宋稚绾晚膳时吃了太多肘子,饭后连用了两碗酸梅汤才压下那股油腻劲儿。
似是没想到此时此刻这人还有心思逗她。
宋稚绾气呼呼地走上前,将他往门外推去:“不吃啦不吃啦!太子哥哥快去吧,否则乌薄迟等急了,都要直接举刀杀进来了。”
小两口笑笑闹闹的。
连带着身边手下也觉得心情放松不少。
苍二也将宋稚绾的双刃揣在腰间,低声跟苍一嘀咕着:“突然感觉一打十也不是那么紧张了。”
殿下和太子妃都不怕。
他怕个甚!
莫说一打十,一打二十他也要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