戎枷 作品

分卷阅读207

一只手往床头柜上热乎的麦粥碗拿。

她一见傅子笙沉着脸撞开门的样子,登时吓了一跳,手里的粥碗颠簸,洒在袖口上。

“哎呦晏栖,你这是奔丧呢,还是成佛了?这一身烟气,我看别人见到我也不像你这样啊……嗯?你怎么这个表情?”

易纤云舔着袖口粥汁的动作一怔。

手腕便被傅子笙一言不发的擒住了。

她在替她把脉。

易纤云心肝一颤。

看到傅子笙的黑脸,瑟缩一瞬,然后又恢复如常,继续说胡话道:“喂喂,我还没死呢,见到好朋友,你怎么是这个神情?”

傅子笙放下她的手,知道她没事后心里松了一口气。

她往床边一坐,踢开易纤云落在榻外的一只脚,把她手里烫得她手心通红的热粥接过来,用汤勺舀了一勺,吹了吹上面的热气,递到易纤云的嘴边。

易纤云十分不识应她这般患得患失后一言不发的样子,往后躲了躲,干笑两声道:“我是腿伤了,手可还好好的。不用喂,不用喂。”

“你不是在鲁南还有事吗?陛下让你查的案子解决了?”

傅子笙低头搅拌着粥,将其弄凉,闻言点点头。

“那也不行啊你突然跑到这里来,如果陛下怪罪怎么办?你现在也看到了我没事,快些回去吧。殿下肯定会担心你的。”

“河堤又坏了几处,不过还好赈灾的粮食和银子已经放到江南太守府库里了。等清点完受灾的情形,就能派粮了。”

易纤云兴致勃勃的说着。

一根汤勺放在她嘴边,她张嘴含住,将粥在酸得发苦的嘴里啖了啖,咽了下去。

傅子笙如法炮制,将粥喂完。

等放碗的轻碰声响起,易纤云这才从唠叨中回神,腹中已然饱了。

傅子笙给她掖了掖被子,然后转身离开。

易纤云察觉异样,伸手拉住她,“难道是出了什么事?不然以你的冷静,也不会跑来要死要活的哭着替我捞尸。”

傅子笙手臂一僵,幽幽地转过头,声音低低地道:“没……没有哭。”

傅子笙飞快说道:“你落水后,大雨倾厦,堤岸全垮了。灾民涌出了江南,往泉州扈州去。”

“今早泉州太守纪子尧给我传了消息,圣上派了官兵镇压,下了死命令要把灾民阻隔在江洲以南,以免祸及北域都城。”

“什么?”易纤云惊疑,用力锤了下床榻,“圣上糊涂啊!这与放任灾民死活有什么区别?岂不是寒了鲁南三州百姓的心吗!”

傅子笙沉默半晌。

她按住易纤云抓住她的手,镇定道:“你待在此处养伤,如今雨季暂歇,时近初秋,只要控制好伤情,就不会再有天灾。”

“我要回天稷城,你若有需要我的地方,书信与我就是。”

“好。那你快去吧。”易纤云推了傅子笙一把,急得跛着一只脚从床上下来,将她推出了门,“我能有什么事,我在水上飘了五六天不也活的好好的。”

“倒是你,这副死了亲娘的样子,看着就晦气。”

易纤云摆摆手,往门内走去。

傅子笙看着她的动作,不禁笑了下,低头一叹,“好。”

“你珍重,我走了。”

知君仙骨无寒暑。

千载相逢犹旦暮。1

但愿水患风波能经过这一次雨季,渐渐好转起来。

易纤云是有福运在身上的,傅子笙在见到她的那一刻,担忧了几日的心终于放下。

故将别语恼佳人,要看梨花枝上雨。1

傅子笙和灵芝回到天稷城时,这边的雨也停了,城内虽然寂静寥落,却有着一种说不出来的人人自危的警戒感。

前几日随处可见的灾民,已消失无踪,就连上街的百姓也几近于无。

每家每户门前,每每数三十步就站着一位手握重兵身着战甲的士兵,每条街队首的士官,手里握着一面画着虎头的暗红色旗帜。

城门口,听到她回来的消息,纪子尧撑着病体和郡丞来迎她进城。

傅子笙看着城内肃穆的场景,问她道:“纪大人,城中发生了何事?”

纪子尧面色似有忌惮,声音也不如之前的轻松,谨慎道:“你走之后,女皇陛下派了东洲常驻虎跃军来镇压叛乱的灾民,昨日和前日都死了人,曹羽大将军已接管此地。”

纪子尧看了看周围,又放低了声音,对傅子笙道:“你在京城做官有所不知,这曹羽,虽说是二品镇军大将军,但为人饮血嗜杀、残暴无比,每每出征都会做出屠城的举动,因得她的脾性和暴戾的举动,反倒得了陛下的赏识。”

“待会儿你见了她,可千万要沉住性子。她只是来镇压乱民的,和我们并没有冲突。”

傅子笙点点头,对这暴戾将军产生了好奇。

众人路过菜市场时,便看见几辆囚车停在刑场边缘,由虎跃军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