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06
谢家。”傅子笙心无旁骛, 与之并驾骑驱。
她在与纪子尧见过面讲清去处后,当夜就骑马赶赴江南。
只闻纪子尧说, 东洲常驻军部队不久就会到泉州。
她与灵芝若是回来的快些,或许还能见到传闻中骁勇善战、屡次立下汗毛功劳的东洲镇军大将军曹羽。
想到此处, 易纤云生死未卜,傅子笙又只得紧了紧心神, 赶赴江南。
连绵的夏雨, 宛如天上喜怒无常的雨娘娘正不知疲倦地将水用盆一瓢瓢的泼洒下来, 时而风急雨重,时而轻断鸿毛。
傅子笙与灵芝到了督军暂住的江南驿馆,却只见人去楼空,门口放着的阻拦河水的泥沙袋子也烂了口子,在泥水中沉沉浮浮。
傅子笙掉转马头,观天色黑沉,她道:“走,去河岸看看。”
三百里河岸犹如一道匍匐在远山与广原中的长龙, 风咆哮着将河水席卷到半空, 巨大的白色浪花吞噬着天边的微光,隐没在挣扎嚎啕的雨幕中。
傅子笙寻了一处高岸, 站在树上眺望远处, 只见不少屋脊显露在深水中,暗色的河水与漂泊的横木, 彼此交融。
“没想到水患这么严重。”灵芝受眼前之景影响,重重一叹。
“此处人烟稀少,受灾的人应当已经转移到了地势更高处,我们寻山而去,或许会有出路。”傅子笙提议道。
“好。”灵芝加快脚步跟上了傅子笙。
两人遁入山林,循着高山走了一天,终于看到了举着火把出来搜救受灾村民的官府中人。
双方照面后一解释,人群中出来一位身穿绿色官服的官员,她的胳膊断了,由白布吊挂在脖颈上,脸也受了轻伤刮痕,紧迫恭敬地给傅子笙行礼。
“少卿大人,下官是此次奉命监管赈灾银两的户部侍郎,易大人为救属下,不慎跌落河水之中,下官已派人前去搭救。”
“少卿大人舟车劳顿,不妨到营帐中等候消息。”
户部侍郎战战兢兢地看着傅子笙。
“易郎将落水有几日?”
“回大人,已有五日了。”
傅子笙心里放不下易纤云,当下又拿了蓑衣与斗笠,出了遮雨帐,与灵芝出去找人。
“你带着你的人去救漂泊在水上的村民,我带上两个人去下流找易郎将,等起风近傍晚时分还未找到,就先回此处,我们再议。”
傅子笙言简意赅。
户部的侍郎是位机灵人,擦了一把脸上的雨水,忙追出来送她出去,当即点了两个官役,“你,还有你,跟着晏少卿。”
“还请少卿大人务必要找到易大人。”
“否则下官就是豁出这条命去,也偿还不了易大人的救命之恩。”
傅子笙瞥了一眼她深深弯下去的脊背,点点头,随后一言不发地往河岸下流走去。
她们的搜救行动受到暴雨的阻挠,又是在狂风怒号的河岸进行,如此一来,找人、寻人的行动就又慢了些。
一连两日,她们每每翻开一具被河水冲刷上岸的尸身,傅子笙的心里都会重重地往下沉一分。
她怕看到易纤云面无血色的躺在那些人当中,亦是怕她气息全无。
如今,没有消息竟是最好的结果。
在傅子笙不眠不休找人捞尸的第三日,一连下了半个月的雨蓦然停了,一清早,热烈的太阳就跳了出来,河岸上风平浪静,飘荡着绿叶与断木。
傅子笙眼下青黑,眼中血丝密布,但经过太阳照射,整日潮湿阴霾的衣衫,似乎也有了点发干的迹象。
每个人身上都渐渐涌出片片的白雾烟气儿,水汽蒸腾,众人挺起了僵硬弯曲了几日的背,伸了拦腰,总算有了点能喘气活过来的舒快。
与这明朗天气映照的,是有人传来的一则好消息。
“少卿大人,人找到了!”
傅子笙抓住了来人的手腕,头顿时一昏,她举步慢点,踉跄了几下,重重的摇了摇头,驱赶晕眩。
“在哪里?还活着吗?”
那人被她吓了一跳,赶忙扶住她,“活着,活着,大人您慢点。易大人吉人自有天相,坠河后在下游一处断堤卡住了身子。”
“易大人腿上受了伤无法用力爬上岸,只得用臂力抓住河口树根,在河上飘了两日。正逢有逃难的灾民路过,将她拉了上去。”
“易大人现在正在下游河口农户家里养伤呢。少卿大人可要去看看?”
傅子笙一听,腿也不酸了,背也不僵了,她挥手而行,道:“你将找到人的消息告知户部侍郎,我去看看纤云。”
这么说着,傅子笙越走越快,将众人落下了。
等她顶着一身半干的衣物,全身上下散发着蒸腾的白气冲进农户的家门时,就见床上半躺着一只脚已下了榻的易纤云。
易纤云脸色干瘦,白得透粉,看是饿得极了,一只脚踩在湿泞的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