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9章 师门就是温暖的避风港
看到李莫愁竟然带了一个徒弟回来,小龙女甚是惊讶,同时也在想沫隐大师知道此情况后会是怎样的反应。
怀着兴奋与高兴,小龙女领着李莫愁、洪凌波师徒迅速往古墓里走去,并忍不住呼喊:
“师父,师姐回来了!”
听到动静的沫隐大师很快现身,身后还跟着孙婆婆。
“师父!”
李莫愁看到沫隐大师的瞬间,鼻尖一酸,泪眼朦胧,差点哭出声来。
沫隐大师同样感慨,师徒分别又已两年多了,不过,还是笑道:
“回来就好,你师弟呢?”
李莫愁擦了擦眼睛,恭敬地给沫隐大师行礼,这才回答:
“师弟还在后头,很快就会回来的。”
说着,又赶忙对沫隐大师介绍洪凌波:
“师父,这是徒儿收的弟子洪凌波。”
又对洪凌波说:“凌波,快拜见师祖!”
洪凌波早有准备,她话音刚落,就恭恭敬敬地给沫隐大师行礼:
“徒孙洪凌波,拜见师祖!”
沫隐大师既惊讶又有些欣慰,过了一会儿,才笑着摆手道:
“好,好啊,没想到,莫愁你也有徒弟了,很好,这是一个极好的开端,这表明你将为师的话铭记于心了!”
说着,让孙婆婆去库房取来一件礼物交给洪凌波,是一柄古墓派珍藏的长剑。
这让李莫愁和洪凌波师徒二人都感到荣幸,一同向沫隐大师道谢,又听李莫愁说道:
“师父,徒儿收凌波为徒时,只是简单拜了师,今日既回师门,徒儿想让她正式入门,望师父应允。”
沫隐大师满脸欣慰之色:
“这是应当的,为师自然同意,孙婆婆,去准备一下。”
孙婆婆当即领命去操办了。
等待期间,李莫愁主动向沫隐大师讲述起这两年的一些经历,一旁的小龙女也听得十分认真。
“大师,已准备妥当。”
直到孙婆婆回来禀报,才停止讲述。
沫隐大师便领着她们一同来到供奉林朝英的石室中。
洪凌波严格依照古墓派入门规矩,完成了一些仪式后,正式加入古墓派,成为古墓派第三代首位弟子。
众人都为此感到开心愉悦,更是因为今日李莫愁归来。
待洪凌波的入门仪式结束,李莫愁便和沫隐大师、小龙女更为详尽地说起这两年的事情。
听到李莫愁和苏钧遭遇算计,小龙女颇为紧张,待听李莫愁说识破了算计,她这才松了一口气。
这一说,就说到了夜晚,只听沫隐大师摆手道:
“莫愁,你今日才回来,就说到这儿吧,时辰不早了,早些歇息吧。”
李莫愁听后,和小龙女一起向她辞别,各自回石室休息了。
“师姐,这么说,苏师兄现在还在潇湘?”
二人即将分开时,小龙女忍不住确认问道。
李莫愁看着她笑道:“想必师妹你也已听到消息了,苏师弟已经在潇湘称王,自封钧王。”
小龙女对此并无太多感觉,成长于古墓的她,对于什么名头自然不太在意,也更不清楚这些名头意味着什么。
不过,她也知道,这是苏钧取得了很高的成就,一时眼眸发亮,重重点头:
“嗯,我也听说了。”
李莫愁知晓她在意的是什么,便接着笑道:
“放心吧,他说过,待处理好一些事务,定会回古墓,师妹你只管再等等便是。”
小龙女听了,俏脸泛起一抹红霞,轻轻‘嗯’了一声后,便先行离开了。
李莫愁目送她走进石室,站在原地发怔许久,这才进入自己的石室,准备歇息。
“莫愁。”
就在这时,听到沫隐大师的呼唤。
李莫愁扭头一看,发现沫隐大师来到了自己身旁,忙回应:
“师父,您怎么来了?”
说着,搀扶着沫隐大师在石室中坐下。
沫隐大师示意她先将石室大门关上,李莫愁会意,当即照办。
待关好门后,来到沫隐大师面前,轻声询问:
“师父,您有何话要对徒儿讲?”
沫隐大师仔细端详着她,轻叹:
“并非为师有话要对你说,应是你有诸多话要对为师讲吧?”
这话一出,李莫愁瞬间动容,泪水涌出,轻轻抽泣起来。
沫隐大师起身,伸手抱了抱她:
“你是为师看着长大的,你心里想什么,为师最为清楚。”
“你和钧儿一同下山,却未一同归来,且白天为师刚见到你时,可见你满怀委屈,为师便知,你们之间定然出现了问题。”
“不论是什么问题,只要你说出来,为师定会尽力为你们调解,我也坚信,钧儿绝不会负你!”
这番话不说还好,一听沫隐大师说出,李莫愁的情绪更是难以自控,靠在沫隐大师身上放声痛哭起来,本想说话,却也只能听到‘师父’二字。
沫隐大师见状,颇为心疼,紧紧抱着她,轻声安抚着。
过了好一会儿,沫隐大师见她情绪宣泄得差不多了,一边替她擦拭眼泪,一边轻声询问:
“好了,说说究竟是怎么回事?我不信,钧儿会做出对不起你的事。”
对于李莫愁来说,沫隐大师亦师亦母,自己在外头受了任何委屈,都能向沫隐大师倾诉。
六年前,她被陆展元背叛时如此,如今亦是如此。
只听李莫愁委屈地说道:
“师父…是师弟他,找了其他女人,还让我接受……他甚至还找了一个刚丧夫的寡妇!”
沫隐大师听得眼皮跳动,脸色微微一变,过了好一会儿,才叹道:
“为师早料到会如此,只是没想到来得这般快。”
李莫愁听得惊讶,看着她一时无语。
沫隐大师注视她片刻后,松开了她,往前走了几步,背对着李莫愁,缓缓说道:
“莫愁,为师给你讲个故事吧……”
“大约在三十多年前,我还只是小姐身边的一个丫鬟,像大户人家的丫鬟,一般年纪大些,要么配给家生子,要么嫁到乡下去。”
“那时,我尚无武功,也未想得那般长远,只想着日后能嫁个好人便好。”
“有一次,我与林家的一个年轻护院相识,他叫苏忠,我一眼便看中了他。”
“后来,我也知道了他不少情况,他为人忠厚老实,却也颇为机灵,还有武功在身,深受老爷小姐的器重,我便想着,若能嫁给他倒也不错。”
“可未曾想,小姐竟然突然要教我们这些丫鬟武功,再后来…便跟着小姐来到了这古墓中,苏忠则帮着小姐在外面采购一些日常用品。”
“我们每隔一段时间总能相见,可为了不被小姐察觉,我们谁也未曾表露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