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7章 老乞丐
李丰年离京已有数日,在北境战火彻底燃起来前,京城还算安稳,只是这些日子有不少北地富户迁往秋梁,其中尤以乾州最多。
他们带来了大量金银家财,一个个出手阔绰,反倒将京城及周边的生意给带红火起来了。
富户在秋梁周边置办田产房产,要缴纳不少的税金,短期内对朝廷不失为一件好事,但就长远来说,仍是不及留在乾州做生意。
大战在即,人人自危,朝廷暂时没有多余精力处置他们。
若是事情安然解决,无需朝廷吩咐,这些趋利避害的富户自会迁回乾州。
倘若战事失利,届时损失的就不仅仅是一座乾州了。
在这种紧张氛围中,京城一处小院显得颇为安逸。
院中一共二十几个孩子,平日读书练武,闲暇时还会到附近做工。
像是其中一个小光头,在外面跟着一位师父学打铁,吃住在铁匠铺,也不要工钱。
半个月下来,体格肉眼可见壮实不少。
只是半大小子吃垮老子,就算青菜就窝头,小光头吃的也比别人多。
到月底一算账,还不如发他工钱呢。
其他孩子一段时间下来,也或多或少掌握了不同的本事。
有木匠,泥瓦匠,唱曲的,说书的……
虽然养活自己还为时过早,但赚钱补贴家用绰绰有余。
杨承燕不求他们有大出息,只希望孩子们以后能自给自足,不必再做沿街乞讨的叫花。
四皇子赵透闲来无事会回来看一眼,帮着做些力所能及的事。
他现在贵为皇子,但流浪十几年的质朴轻易抹不去。
前几天刚和狗蛋把过冬的柴火给劈了,累得腰酸背痛,心里却比在皇宫锦衣玉食舒服多了。
这一日,赵透照旧光顾小院,送来了不少肉蛋。
狗蛋经常跟他开玩笑,有了他这个皇子做靠山,小乞丐们的日子比寻常百姓家孩子还要滋润。
在这里待了一上午,吃过午饭的赵透坐上马车。
就在要离开时,外面突然响起一个略带惊喜的声音:
“小二子,可算让我找着你了!”
赵透心里不由狂跳一下。
自打离开潜州后,好久没人这么称呼自己了。
承燕跟狗蛋知道规矩,肯定不会在大街上喊自己这要命的名字。
赵透脸色变得有些难看,沉声吩咐道:
“赶快走。”
岂料外面那苍老声音依旧不依不饶,音调提高几分道:
“你个小瘪犊子,发达了就不认师父了?”
赵透心念急转,隐约猜到了是谁。
他掀开车帘,发现一个头发花白的邋遢乞丐正被金吾卫拦在外面。
老家伙不死心,抻着脖子拿一双贼溜溜的眼睛往这边打量。
发现赵透在看他后,一张老脸立刻挤出一堆褶子。
赵透不敢再给他开口的机会,叫停了马车,下车朝对方走去。
见到年轻人,老乞丐笑得更欢了,露出一口黄板牙道:
“小二子,果然是你。听说你小子发达了,这是做了什么官,这么大排场?”
老人说着,朝对方锦缎袍子看去,待看清袍子上的蟒纹,脸色一怔,脱口而出道:
“蟒袍?”
紧接着上下打量一遍年轻人,说出一句让对方几乎吐血的话:
“你小子进宫当太监了?”
若不是看老家伙年纪大,赵透非但给他一耳刮子。
赵透无奈抖搂一下衣服道:
“看清了,红的,这是皇子袍。”
“嗨,我怎么会不知道皇子袍啥颜色?
你小子打小在乞丐窝里长大,身上的跳蚤都是我给你抓的。
你要是能当皇子,我还是皇帝嘞。”
老乞丐嘴上没个把门的,就差把年轻人的身世全给抖搂出来。
虽然没人注意这边,但赵透还是不放心,把他往不远处的小院里拉。
老家伙见状反而不乐意了,一把甩开对方的手,嚷嚷道:
“跟你进去可以,不过我还带着几个孩子呢,你得想办法收留他们。”
赵透生怕他动静闹得太大,惹人怀疑,只得答应道:
“虱子多了不咬,一块带进来吧。”
老乞丐一张老脸浮现出满意笑容,朝一旁小巷招招手道:
“孩儿们,今晚有饭吃了。”
随着他话音传出,巷子里冒出一个小脑袋,是个七八岁的小乞丐,紧接着第二个、第三个……
起初赵透还没当回事,直至走出十来个,他才有些慌了。
倒不是自己养不起,而是杨承燕的小院实在塞不下了。
当初他们从潜州离开时,带来了十几个小叫花。
后来万佛寺一案告破,又多出十几个身世可怜的小女孩。
赵透不忍心她们到外面受苦,一并给收留了。
如今的小院满满当当小三十人,杨承燕也累得神色憔悴,实在没办法接纳更多了。
老乞丐却是不管这些,口中嘟嘟囔囔,继续数落着年轻人:
“你小子,走也不说一声,枉我教你读书写字,连那床破棉被都留给了你。”
“当时事出紧急,再说了,这些年都没见你影子,我还以为你死外面了呢。”
“呸,老叫花我命长着嘞,金瞎子说我能活到八十。”
“那你今年多少岁?”
“四十八。”
“嗯?”
赵透疑惑转头看向对方,语气有些不相信:
“你都快老成一块破抹布了,你跟我说才四十八?”
老乞丐也不生气,捋捋杂乱胡子道:
“你小子是在京城待久了,达官显贵见惯了,咱这种整天忍饥挨饿的,能跟他们比?
你小子要不是走了狗屎运,做了太监大总管,到我这个年纪兴许还不如我呢。”
老家伙似乎认定他进宫做了太监。
赵透懒得解释,将十几个小乞丐放进院子,顺嘴道:
“你是怎么找到我的?”
“这还要多亏了一个小胖子,我回到潜州,哪都找不到你,打听过后才知道,你小子开罪了牟家,跑到京城来了。
听来过京城的张员外讲,你小子似乎是发达了,坐着高头大马,穿着绫罗绸缎。
那气场,简直生人勿近,他都没敢认。
当时临近过年,到处都在下雪,我没敢挪窝。
收了十几个小叫花,让他们讨钱养活我,我自个跑到青楼去碰运气。
没想到竟在青楼碰到个出手阔绰的小胖子,不仅请我过夜招妓,还给了我几十两银子,让我买马车来京城找你。”
说到这,老乞丐脸上再度露出标志性的笑容,砸吧砸吧嘴道:
“还真别说,青楼里的姑娘就是比胡同里的水灵,那身段,那长相……”
“说正事!”赵透冷着脸打断。
老叫花嘿嘿一笑:
“我来京城转悠了几天,实在找不见你,就想起那小胖子提过一嘴,遇到困难去慈庄小院找一个姓杨的姑娘,没想到刚到门口,就碰见你小子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