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9 旱涝保收
以卖方子为生只是赵林说的玩笑话,但葡萄酒的方子经过王耀学的手确实卖了不错的价格。$/?第-??一?看·书[÷网,+¢ \`a更¢%,新?最?:快-%拿到钱,他和王秀英商量之后决定在县城买一套房。
家里人不多,村里的房子没必要再扩建,眼下住着都嫌空荡,每天打扫卫生就要费不少时间。好在家里买了人,王秀英才能轻松一点。
买房子也不是说买就能买,赵林和王秀英往县城跑了好几趟,对比几套不同院子的优缺点,又打听了周围邻居的情况之后才决定下手。
最好的一套房子是位于东边的五进院子,花园不仅新,里面的花草全都是名贵品种,值不少钱。夫妻俩都看中这一套,花园够大,关起门平安也有活动的场地,可打听周围邻居的名声之后,俩人只能遗憾放弃。
最后买的是一套东西交界线中间的房子,位置不算好,房子也己经很多年,但是房主人维护得很好,最重要的是隔着一条街就有一家私塾。
这是王秀英最满意的一点,以后住到县城,平安上学就很方便了。
赵林还不放心,连私塾的名声都打听了一遍,确实私塾的夫子不是那种老古板,会打学生手板,但绝对不是暴力份子,不会把学生打伤打残。`1.5\1′x_s.w\.,c,o~m?
夫子差不多西十多岁,既不用担心夫子过几年就不收学生,也不用担心夫子还醉心科举,一把年纪还想着赶考。据周围邻居透露夫子早在十多年前就放弃科举,转而支持家中儿孙学习。
这样的夫子就很好,家庭幸福又不缺钱,也没有太多的上进心,赵林很满意。
买好学区房,夫妻俩拿到钥匙后特意换了新锁才开始整理屋子。前主人搬走还不到三个月,也没有太多需要整理的地方,院子里的花花草草都还活着。
三进的小院子,小是小了点,但一家三口住也绰绰有余。
王秀英最喜欢院子里的桂花树,桂花树下还有一口井,用水也方便。这么好的房子,她舍不得出租,被人弄脏弄乱就太可惜,宁可空着也不想赚这份租金。
人牙子有些可惜,还以为能再赚一笔中人费,毕竟赵林买房子之前就说过几年之内都不会搬到城里生活。
王秀英也不想进城,城里一个人都不认识,想找个聊天都找不到。在村里,每天不用出门,就有很多人主动上门找她聊天,一个个说话也风趣好听。′s·a~n,s+a^n_y+q/.-c*o*m+
赵林暂时不进城是放不下村里赚钱的活,以前不敢在城里买商铺,以后就不成问题。全县的举人一只手都能数出来,除开县令大人,王耀学这个举人的份量也不轻。
他以后在县城做生意,只要是合法经营都不用担心有人会上门找事。只是做什么生意,他还没想好。不管哪行哪业县城都有商铺,他又想偷懒做独门生意。
独门生意赚钱还省心省事,不用担心竞争对手抢生意。
王秀英笑他异想天开,哪有这样的好事。天底下就没有独门生意,不管卖什么,只要有一个人卖了,很快就会有其他竞争者加入。
“你说得对,或者我们可以不做生意,把各种货物交给其他人卖。”赵林想起刘管事。他最近收到刘管事的信,对方似乎对上次的合作还算满意,想要继续合作。
问题是他收到信的时间太晚,己经错过今年春笋的生长期,家里的那点笋干只够自家吃,想要卖是远远不够了。不能卖笋干,但地里还有其他土特产可以卖给刘管事,只是不知道他收不收。
赵林打算写封信问一下,要是商队愿意收,他就不用费心开店。以后赚钱买商铺收租,比起自己开店更稳妥,属于旱涝保收。
王秀英也支持收租,她可没忘记平安要上学的事。自家做生意,哪怕把生意挂在别人名下,聪明人还是能一眼看穿,传出去影响读书人的名声。
赵林很不喜欢王秀英这一点,不过也知道她的坚持在哪,不想为了这种小事吵架,最好的办法是按她的想法来。
夫妻俩对投资的事勉强达成一致意见,在县城多住了两天才回村里。他们在县城也不是闲着,停留两天也是为了挑选礼物,王耀文和王耀学都要成亲了。
王秀英这个当姐姐除了要送礼金,给新娘子的礼物也不能太轻。价值贵的礼物好找,但是适合对方的身份,拿得出手又好看的礼物就难找。
要是没有平安这个拖油瓶,她都想去庆云城买礼物,大城市的东西贵是贵一点,好看也是真好看。
赵林不懂女人的首饰,在他眼里都差不多,每次陪王秀英挑选都是好看,还行,差不多。要不是知道他的性子,王秀英竟怀疑他是舍不得钱才会如此敷衍。
回到村里平安是最高兴的一个,在县城他天天只能关在院子里玩,在村里只要不往村子外面跑,想在哪玩都可以。他己经会走路,两条小短腿跑得很利索,经常跟在一群大孩子后面玩。
村里的孩子也懂事,知道平安是赵林的儿子,哪怕性格最霸道的孩子对平安都很客气。赵林和王秀英也不用担
心其他孩子会欺负他,都不用紫云跟着也能放心让他在村里玩。
紫云腾出手来,也能跟在王秀英身后帮忙打下手。除了买的礼物,王秀英还准备送未来弟妹一两件亲手绣的绣品。价值不高,但是份心意。
赵林则忙着在家尝试制作皮蛋,他打算试验出正确的配方后,就把孵化小鸡的方子给卖了。也不卖高价,但是多卖几份,养鸡养鸭的人越多,他才有足够的原材料制作皮蛋。
这个想法也是最近才有,他也看到族里制砖时挖到黄土才想起这回事。江城就有皮蛋和变蛋卖,不过价格不算便宜,他在县城也很少见到有人吃,可见做这个生意应该能赚钱。
村里人不知道皮蛋和变蛋是什么,看到赵林挖泥巴,纷纷好奇打听他要什么。得知他是为了做皮蛋,纷纷好奇他能不能成功。
大部分村里人都希望赵林能成功,也有少部分是一会盼着他成功,一会又希望他失败。
全村这么多户,就赵林的日子过得最好,有个举人小舅子,他的日子比村长都过得舒服。其他人羡慕也没用,谁让他们没有好运气,娶不到举人的姐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