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收服杨志(下)
杨志警惕地眯起眼睛,借着暮色打量着眼前这群人和墨衣青年。/二/捌,墈′书-王· _首`发`
“你们莫不是与那卖枣的贼人是一伙的?”
杨志脑子还没回过神来,心中仍然惊疑不定,右手随即悄悄摸向身后的朴刀。
他注意到这些“镖师”这么晚了都迟迟未走,实在可疑。
沈羽勃然大怒,喝道:“我家大人拼了命帮你夺回生辰纲,倒成了贼寇?”
李三也愤愤不平地帮腔:“就是!若非我家大人出手,你这会早被贼人扒光了扔在山沟里!”
武植却只是微微一笑,抬手示意二人退下:“先让这位兄弟喘口气,他刚中过蒙汗药,脑子还不清醒。”
杨志闻言,稍稍定了定神,开始仔细环顾四周。
只见自己带来的十几个军汉横七竖八地躺在地上,鼾声如雷,显然还沉浸在蒙汗药的效力中。
他又把几个装着生辰纲的铁皮箱子仔细检查了一遍。
它们整整齐齐地码放在原地,上面的封条完好无损,连捆扎的麻绳都保持着原来的结法。
看来确实不像是被人动过的样子,但也不排除被人掉包的可能性。
杨志虽然看到生辰纲完好无损,但还是没有完全放下警惕心。
他这些年实在被人坑怕了。
先是押送花石纲在黄河翻船,后又被高俅羞辱,更在东京街头被泼皮牛二纠缠不休,现在这生辰纲又差点被抢了...
真是倒霉透顶!
这些经历让他对任何人都难以完全信任。
杨志紧盯着面前的青年,发现对方神色从容,目光清澈,没有丝毫闪躲。
再看向青年身后那个九尺大汉,只见他虎背熊腰,浑身气血旺盛,是个淬肉境的高手。
更引人注目的是,青年身后这二十余人都穿着统一的衙役服饰...
等等...
什么?
衙役服饰?
这些人在自己昏迷前明明穿着镖师服饰,此刻却换上了衙役的行头!
杨志突然意识到什么:“你们不是镖师?是官府的人?”
武植早就从水浒传中了解了杨志的性格。_狐?恋`闻/血, *已/发′布`最\辛~蟑!结~
此人虽然是个一根筋的武夫,思考问题时常转不过弯,但是武力水平在水浒世界都算是顶尖的一部分,潜力巨大,武植正是看中他这份耿直的性格和过人的武学天赋,才决定将他收服。
武植温声道:
“正式介绍一下,在下武植,前任阳谷县都头,这位是我弟弟武松。”
他指了指身后的九尺大汉继续道:
“如今我们正要前往东京皇城司任职黄级察子。这些衙役是随我押送一批货物的,我们正巧撞见这生辰纲被劫,至于你昏迷之后的具体经过...”
武植侧头示意身旁的沈羽,“剩下的事由你细细说与这兄弟听。”
“是!”沈羽抱拳应道,随即详细地向杨志讲述了事情经过。
他先是将那伙卖枣商贩和卖酒贩子联合做局、暗中下药的伎俩一一道来,接着又说到武植如何识破贼人诡计,带着衙役们及时出手相救,最后说到那伙贼人不敌武植接着驾风逃走。
杨志听完叙述,懊恼地抓着自己的头发:
“原来他们是这样下药的!我真是...”
他狠狠捶了下地面,心中悔恨自己的大意,又庆幸自己是遇到了贵人。
此刻。
杨志看着武植坦然的神情,再结合沈羽详实的叙述,他已经信了八九分了,随即便整了整衣衫,郑重地向武植一行人躬身行礼:
“在下杨志,现任大名府梁中书麾下管军提辖,此番奉命押送生辰纲进京。多亏两位武都头出手相救,这才保住了生辰纲,实在是救了杨某一命啊”
杨志这番话发自肺腑,充满了真情实感。
若这生辰纲真被劫走,自己不仅辜负了梁中书的知遇之恩,更会落得个革职问斩的下场!
杨志接着道:
“我杨志乃三代将门之后,五侯杨令公之孙。杨某活着不仅是为了自己,更肩负着先祖的荣光。
若因我失职辱没了杨家将门的名声,到了九泉之下,我有何面目去见列祖列宗?
武都头与诸位的大恩大德,杨某实在无以为报!”
说罢。*晓_说~C¨m^s. ,耕′薪′蕞¨哙`
眼前这位八尺大汉双膝一弯,就要行大礼参拜。
武植眼疾手快,一把扶住杨志的手臂:
“杨提辖何必如此!你我同为朝廷命官,这本就是分内之事。”他手上微微用力,硬是将杨志扶了起来。
武植见杨志情绪激动,便继续说道:
“杨提辖若对我们所言还有疑虑,等我们到了东京,此事必会上报皇城司彻查。到时候一切自有公断,真假立辨。”
杨志闻言,心中最后一丝疑虑也烟消云散。
他心中明白。
武植这样能入皇城司法眼之人绝非等闲之辈,他既敢如此说,必然是问心无愧。
“杨某对武都头的话深信不疑,之前我有眼不识泰山,还请恕罪!”
杨志抱拳郑重道。
“从今往后,我这条命就是武都头给的。待押送完生辰纲,武都头但有差遣,杨某万死不辞!”
武植摆摆手:
“杨提辖言重了,自家兄弟说这些话作甚?”
他转头吩咐道:
“沈羽,去取些干粮和水来。杨提辖昏迷多时,想必腹中饥饿。”
“是!”
沈羽领命而去,很快便取来一个装水葫芦还有干粮。
杨志此时已彻底放下戒心,接过干粮便大口吃起来。
......
一夜过去。
东方既白。
武植、武松与杨志围坐在熄灭的篝火旁。
三人就这样边喝酒边吃肉,畅谈了一个晚上,也让彼此都了解了对方的过往。
武松听完杨志的遭遇,重重地拍了拍他的肩膀,眼中满是惺惺相惜之意:
“杨兄弟,当真是相见恨晚!若我要是与你早些相识,定要与你痛饮三百回合!”
杨志也是感慨万千,嚼着肉干道:
“武家兄弟在阳谷县的作为,当真令人神往!斩狼妖、平叛乱,这等快意恩仇之事,杨某光是听着就热血沸腾!”
说到这里,他不禁苦笑一声:
“真是惭愧,杨某这一生,除了早年侥幸中了武举,之后便处处碰壁...”
武植温声道:“杨提辖不必妄自菲薄。”
他心中暗叹,杨志这一路走来确实坎坷。
但既然自己来到这个世界,就绝不会再让这样的事情再发生。
武松更是豪气干云地说道:
“杨兄弟何必说这些丧气话,以你的本事,早晚会有出头之日!
对了...等你押送完生辰纲,不如加入我们皇城司如何?跟着我大哥做事,包你快意”
杨志苦笑着摇摇头:“皇城司哪是那么好进的?况且我现在还在大名府当差...”
“此事不难。”
武植接过话头,
“如今北境战事又起,兵部正在广招人才。皇城司也在扩充人手,以杨兄弟的身手,必能通过考核。”
杨志本就是性情豪爽之人,闻言一拍大腿:
“既然武兄弟都这么说了,那我杨志就去试一试!我这条命往后就是武兄弟的了!更何况武兄弟这般豪爽性子,正合我意,跟着你做事,痛快!”
武植听得无奈道:“能不能别说这种话了。”
他武植听一个八尺大汉说这种话,都感觉有点肉麻了。
矫情!
杨志闻言哈哈大笑:“好好好,不说了不说了!”
就在这时。
他余光瞥见不远处那些被麻翻的军汉和老都管陆续醒来,正茫然地东张西望。
“他们醒了,我去叫他们准备赶路。”
武植道:
“说话温和些。你一个淬肉境武者,动辄打骂这些普通军汉,力气再大一点可是要出人命的。还有谁身上有伤的,到我这儿来拿药。顺便叫他们都过来吃点东西。”
杨志讪讪地挠了挠头:
“武都头教训的是。您这般仁厚,确实不是我这样的粗人能比的。”
他想起路上自己对军汉们的苛责打骂,也不禁有些惭愧。
杨志走到军汉们跟前,将整件事情经过简单说明之后道:“多亏这位武都头出手相助,才保住了生辰纲。”
老都管闻言,连忙带着一众军汉来到武植面前,深深作揖道:
“多谢都头救命之恩!”
武植摆了摆手。
随即便招呼众人用早饭。
待军汉和衙役们都吃饱喝足后,武植对杨志说道:
“杨兄弟,你们押送这么多生辰纲赶路也不方便。这里离东京不过两三日的路程,不如将东西放在我们马车上,与我们同行如何?”
杨志连忙道:“这怎么好意思再麻烦?”
“无妨,反正都是顺路。再说这些箱子放在我们马车上也更安全些。”
杨志再三推辞不过,只得感激地应下:“那就多谢兄弟了!”
一旁。
老都管将这一切看在眼里,心中暗暗惊叹武植的为人。
他在官场混迹多年,见过形形色色的人物。
却少有像武植这般的人物。
这世上武功高强者有之,能言善辩者有之,宅心仁厚者亦有之。
能将这三者集于一身的,却是凤毛麟角。
而武植就是其中之一!
众人将生辰纲的箱子搬上后面几辆
马车。
队伍便重新启程,向着东京城的方向进发。
就这样昼夜兼程地赶了两天路。
直到第三天清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