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朱棣的震撼与复杂
朱高煦想了许久,总算是有了主意,当即叫来李定荣。
“王爷,有什么事吗?”
李定荣到来后行礼,直接进入主题。
如今他可是忙得很,昨天朱高煦才安排下来的事情,今天他就要开始做准备,事情可以说一大堆,他是真不想和朱高煦没事在这里闲聊。
尽管朱高煦是王,但涉及到正事,李定荣也不想去太过惯着自己的王。
“有事,而且是好事,大大的好事,不然怎么能在这个时候叫你来。”
朱高煦也不觉得尴尬,李定荣这么负责,他是乐于看见的。
看着好奇的李定荣,朱高煦随即继续开口。
“王后的生意,你应该都知道吧?你知道王后的生意赚了多少钱吗?”
“王后的生意臣知道,当初筹备时,臣就有参与。
至于赚了多少钱,臣不知,但臣知道王后的生意挺好的,而且该缴纳的税都是缴纳的。
不知王爷问这有什么用意?”
李定荣顿时有些懵圈了,这事朱高煦问他干什么?这不应该去问韦婉芸?
而且他不信这事韦婉芸没有跟朱高煦说,但又来问他是什么意思?
李定荣是真的想不明白了,对于韦婉芸做生意,他是赞成的。
本身如今在大汉就已经免赋了,朱高煦的内府收入其实是有限的,现在让韦婉芸做生意,在他看来可以弥补朱高煦内府的进项,这样就不会影响大汉国库,这是好事情。
而且韦婉芸的生意,他也看了,只针对有钱人,而且还带动了不少人就业,民间的百姓也有许多因此受益。
因为韦婉芸开出来的月钱,普遍高于市场,同时从百姓手中收购原料时,也都是略高于市场价的,就是为了让百姓也因此受益。
尤其是韦婉芸的生意还会缴纳商税,这可不是一笔小数目,朝廷也能因此赚钱。
这完完全全就是利国利民的好事,他是举双手支持的。
朱高煦看着疑惑又在沉思的李定荣,随即笑了。
“你也别瞎想了,我找你来是想告诉你,今后王后生意所赚取的净利润当中,我准备拿出百分之四十九的净收益出来给你们。
不仅是你,各部尚书、侍郎等人,都将会在每年的年终时,得到这么一笔钱。
叫你来就是将这份名单商量拟定出来,从今年就开始实行。”
“啊?王爷,这会不会不太好?要不还是算了吧?
这在历朝历代,都是没有先例的,而且这是王后做生意所赚取的钱,都是正常的合法收入,我们坐享其成,这不好。
还请王爷能够收回成命,臣等为官,并非是为了钱财,且臣等每月都有丰厚的月俸。
王爷定下的月俸,已经是大明的两番有余,这已经非常的多了,臣等又怎能去分皇后辛苦做生意所得到的钱,这万万不可。”
李定荣哪怕不知道朱高煦到底是想做什么,但没有丝毫犹豫就拒绝了。
这事怎么听,他都怎么都感到邪门,历朝历代还真没有出现过这样的事情。
韦婉芸虽然是王后,但跟皇后也没有什么区别,哪有皇后辛辛苦苦赚钱,然后他们这些当臣子的,坐享其成,每年分这么一大笔钱的?
要是一点汤汤水水,他都不会拒绝,这也是朱高煦与韦婉芸收心的法子,他是支持的。
但这不是一点点啊,他虽然不知道韦婉芸的生意到底多赚钱,但他大概也能猜到一些。
就这样,朱高煦还拿出差不多一半的收益来分给他们,这太大了,而且后续可能会造成的什么影响,他此刻都来不及去深思,只得先拒绝。
朱高煦看着李定荣这谨慎又凝重的样子,顿时笑了。
“哈哈,你还怕起来了,有什么好怕的,而且之前没有的先例,不代表如今就没有。
你也不用担心这份收益会对我和王后造成什么影响,更何况也不一直是给你们的。
你们虽有月俸,但这份月俸还是有着些许微薄。
我考虑到为了不让人为了钱而走上歧途,特意这样定下的。
不过也不是你们一直都有,而是你们在任上时才有。
拿你来说吧,只要你还在朝堂,也没有因为去做犯法之事,你只要还在符合领取的位置上,那么每年年底都能领到这笔钱。
而且钱的多少,是根据官位,以及这一年期间做出的贡献、连续领取的年限等有关。
也就是说,官位越高,且对大汉做出了大的贡献,并且能够一直都有获得没有间断,得到的就会越多。”
朱高煦一脸的笑容,这个法子,他可是想了很久的,既然要给激励,这些人,他也不会放过。
他也没有想过,通过这种方式就让朝中没有贪官了,那是不可能的。
但这个法子他可以让真正清廉的人,得到更多、更好的保障。
毕竟朝中那么多的人,没有人能够分得清哪个坏,哪个好。
而且有着这份奖励机制,会让
同时提供了这份保障,也会让朝堂的大员少出现大贪,毕竟拿这个分红没有任何风险,但要是去外面贪,那个风险可就不一般了。
因为这笔分红的数目,可是不小。
尤其是贡献,也是逼着这些人尽心尽责的为大汉做事,只要好好的去做事了,做出了贡献,多给一些,他是舍得的。
还有一个重要的点是,这样一来,韦婉芸手中的这桩生意,将会一直保持下去,这些人,可是巴不得韦婉芸的生意越做越大。
而最大的收益者,只会是每一任的王以及王后,只要手中有钱,也能去做一些自己的事情,甚至多代以后,局势不好的情况下,靠着这个翻盘也不是不可能的。
随即朱高煦继续道:“这几个月的时间,王后的这桩生意,净利润已经达到八十万两,如今可是只有三个店铺。
而到了年底,你猜猜到时会有多少?尤其是当店铺增加,逐渐对诸国的订单增加,那时又会有多少利润?
按照那个利润,按照差不多一半的份额分下来,这笔数目,可是不少。”
李定荣闻言,却是眼前一亮,朱高煦如今说清之后,他也觉得挺不错。
虽然这是听着挺不错的法子,但试一试,总归是好事。
毕竟是一个新的法子,最后究竟如何,还得试过之后才能知道。
“王爷,臣认同,只是此事王爷还需要和王后说清才是,王后付出了不少才让生意有如今之样。”
“啧,我说李定荣,你现在管得有些宽了啊,大汉都是我的,我说的,她敢不听?”
朱高煦感觉自己的威严受到了挑战,李定荣这是什么意思?以为后宫内廷,他朱高煦就不能管了是吧?
看着李定荣脸上挂着的淡淡笑容,以及那莫名的眼神,朱高煦感觉自己被冒犯到了。
大明,皇宫内,朱棣正看着从大汉传过来的消息。
此刻的朱棣满脸的凝重,因为这些消息,全部都超出了他的意料。
大汉的疆域,原来已经不仅仅只是那些地方了,打了周边多个小国,然后又攻下了满刺加与苏门答刺。
尤其更为重要的是,朱高煦的大汉,竟然有着那么强大的火器,这才是让朱棣格外凝重的根本。
“来人!去叫太子过来!”
“是,皇上。”
朱棣一个人起身,静静的思考着。
这次大汉传回来的消息,可以说是真的将他震撼到了。
他是怎么也没有想到,朱高煦在这么短短的时间内,竟然已经悄然成长到了如今这番模样。
朱高煦才出去几年啊?这都是怎么做到的?
连灭数国,朱高煦哪来的这么多钱,竟然可以接连出兵,但又能保持财政没有崩溃,这到底是怎么做的啊?
他不过就北征一次,大明的国库又被他打空了一次,不得不退兵回来,继续开始休养生息。
想想大汉,先灭占城,又灭南掌,紧接着吴哥王朝、满刺加与苏门答腊,出兵的规模虽然比不上他北征,但也不小了。
尤其是大汉之内,根据锦衣卫探查后传回来的消息,粮食居然比之前还要充裕,简直邪门。
这还就算了,如今朱高煦所展现出来的实力,让他都心惊。
按郑和传回来的消息看,郑和的舰队若是在海上遇到大汉海军,大明最为精锐的水师,居然完全打不过朱高煦大汉的海军。
朱高煦才立国大汉几年啊,就强到了这个程度?
大汉的海船,如今居然也在大明之上,稳定性比大明的更好,速度与灵活性,居然也在大明的海船之上。
尤其是大汉所展现出来的大杀器,三千米以上射程的大炮,射击精度还高,威力更是大。
大明的将军炮和大汉的火炮比起来,简直就像是玩具,完全没有可比性,各方面全部被碾压。
除了火炮,大汉还弄出来了射程上百米的火枪,甲胄在这样的火枪面前,完全就是一个摆设。
朱棣是真的被这些消息给震撼到了,上百米射程的火枪,大明的火铳才多大射程?不过几十米!
而且大汉火枪与火铳的外观也完全不同,可以做到适当的瞄准射击。
除此之外,锦衣卫传来的情报里还说明,大汉大军的甲胄,似乎也与明军的不一样,更加坚韧。
朱棣现在都有些怀疑人生,他想不通,为什么朱高煦这一出去,就发生了这么大的改变。
此刻他都很是怀疑,是不是这些消息出错了,是在骗他的。
但锦衣卫与郑和分别传回来的,加上传递这样的假情报,从上到下都是诛九族的罪,谁敢骗他?
这让朱棣不得不信,却又难以接受。
朱高煦刚离开大明时,整出了那么些稀奇古怪的玩意,偏偏是大明所没有的。
这回来一趟大明,又回去之后,结果大汉的疆域突然变得这么大了,又冒出了这么些火枪火炮,海船技术也领先大明。
想着这些,朱棣现在都有些后悔了,早知道这样,他就不放朱高煦出去了。
哪怕放朱高煦出去,也不将张辅与李远的事情说出来了。
他本以为还能够掌控朱高煦,如今发现,朱高煦似乎已经脱离他的掌控了。
准确来说不是似乎了,而是已经脱离掌控了。
打下了几国,朱高煦必然要扩军,然后大军又会装备那样的火枪火炮,这个实力,已经不低了。
“老二,你隐藏得可真是深藏不露啊,你有这个本事,当初为什么不在大明展现出来呢?
难道说你之前都是骗我的,你还是没有放下自己的野心是吧?”
朱棣现在满心的猜疑,除了这点,他想不到其他的理由了。
他所想的,就是朱高煦只是在大明时将野心掩藏了起来,就是为了出去后增强实力,将如今这些打造出来后与大明抗衡,甚至找机会发起靖难。
除了这个原因,他想不通还有什么原因可以让朱高煦这样隐瞒。
要说朱高煦突然会的,他不信。
这么些新奇的火枪火炮,大明完全都没有的,朱高煦在短短的时间内就打造了出来,这是突然学会的?
要是朱高煦真的突然会这些,他都不信朱高煦还是那个朱高煦,这是仙!
想到这里,朱棣突然又倍感疑惑。
“老二,你之前可是从来没有学过这些啊,难道这世上真的有不用学就能会的吗?
还是说你学当初我隐瞒建文造兵器一样,你也在暗中一个人悄悄的学,然后却瞒住天下人?”
朱棣这一刻,心有些乱了。
若是朱高煦真的是这样,再加上如今又有这个实力,那是不是说明,朱高煦随时都有可能对大明出兵了?
就在朱棣思绪复杂时,朱高炽匆匆走了进来。
“爹,我来了。”
“老大,你来了,先看看这些,看完之后再谈。”
朱高炽听着朱棣有些嘶哑又冷漠的声音,心头一惊,当即拿起看了起来。
当看到关于大汉的种种消息时,朱高炽双眼睁大,嘴巴都逐渐张开,直到看完,想要说什么,却是发现自己都不知道该说什么,只有无比的凝重。
他是真的被大汉给震惊到了,他从未想过,朱高煦竟然隐藏得这么深。
然而如今,他该怎么给朱棣说自己的想法?
说好,明显不可能,说不好,朱棣会不会以为他容不下弟弟?
朱高炽整个人都麻了。
自从朱高燧也离开大明出去建立自己的大赵国后,朱棣对他的猜疑,是越来越深了。
他也不知道为什么,朱高炽觉得自己很冤,他明明什么都没有做啊。
现在他都不敢随便开口,以免引来朱棣随意的猜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