恰在时节逢上君 作品

第87章 朱棣的态度,内阁入场!

朱高炽与朱高燧在得到朱高煦的想法后,两人心思各异,聊了没有多久,各自找理由离去。

朱高燧想要让朱高煦留下来,朱高炽只是过来看看朱高煦的态度,两人都得到了答案,也都不想继续留下来。

汉王府外,朱高煦看着两人离去的身影,缓缓笑了。

“你们都想让我留下来,可我不能留下来啊,等守孝结束,我可不想陪你们继续玩下去了。”

不再去想,朱高煦转身回到府内,直奔韦婉芸所在的房内。

看着韦婉芸依旧满脸的虚弱,想要起身,朱高煦赶紧来到床榻前,将韦婉芸扶起坐在床上。

“如何了?可好些?太医怎么说?”

“王爷放心,无碍的,太医说休息两日就好。

对了王爷,如今府内的下人,都是那位大嫂安排的,府内的物件,也全部都是从内廷调度过来的。

另外还送了一些补物过来,说是给我和王爷补补身子的。”

韦婉芸靠在朱高煦胸膛,虚弱的脸庞带着淡淡的笑容说着汉王府内的事情。

朱高煦搂着韦婉芸,右手抚摸着韦婉芸的秀发。

“没事就好,明日我就去娘的陵前守孝,此去一个月时间,府里的事情,你打理着。

府内的下人,里面不知有没有眼线,这段时间让带来的护卫监察好府内,人手尽量用自己的,但也不要太过于明显,无关紧要的,也无需遮掩。

这段时间,你开始安排我们后面定下的布置,之前的不用再管,等守孝结束,应是会用到。”

朱高煦没有任何意外,如今徐妙云离世,太子妃掌管后宫与内廷,要是这些不安排好,就该有风言风语了。

经历了刚才朱棣的教训,如今的朱高煦对这些事很是谨慎,尤其是关乎自己回去的安排。

之所以让韦婉芸来安排,是因为他守孝这段时间,会吸引外面那些人的目光,韦婉芸一介女子,暗中做这些事会更加的方便。

纵然韦婉芸是汉王妃,但那些人真正在意的,目光聚集的,依旧是他,而并非韦婉芸这个汉王妃。

韦婉芸闻言,抬起头看向朱高煦,目光有些惊讶。

“王爷,已经到了必须要动用这最后的布置了吗?那王爷之前在大汉安排的,还要不要实行?”

韦婉芸心头顿时担忧了起来,朱高煦的布置她都是清楚的,因为在大汉的时候两人就已经做好了准备,来到大明,这些事会由她来做,以尽量不让人察觉。

但现在还没有开始,怎么之前的布置就像是要抛弃了一般。

朱高煦心头一叹,最终还是将朱棣知道了这些的事情与韦婉芸说来,韦婉芸整个人都愣住了。

朱高煦其实并没有讲全,他不想让韦婉芸过多的担忧,但这事又不能不讲,他怕韦婉芸后面会失了方寸。

看着韦婉芸满眼的不可置信,整个人都有些失神,朱高煦无比的理解,实在是这事,谁又能想得到?

“你不要想太多,这对我们而言是个好消息,相信我,我都会处理好的。

之前那些布置就不要再去想了,我会将朱武带出去,将丘平留下来。

没有暴露的那支商队你要留意时间,到时候你亲自去一趟,以招下人的名义带点人入府,多找几个,不然会被锦衣卫发觉。

记住,什么事都不要慌,天塌下来了还有我在,你就和往常一般便是。”

“嗯,我知道了。”

韦婉芸静静的听着朱高煦的嘱咐,将头深深的埋在朱高煦怀中。

许久,朱高煦又将兑换出来的丹药拿出一份,这是他在汉京之时就刮了几份出来,以免紧急的时候需要。

即便韦婉芸只是虚弱,但朱高煦心中就是不放心,直接兑在水里让韦婉芸喝下去。

到了夜间,纵然疲惫,或许知道接下来的艰难,两人都显得很是肆意。

天明,朱高煦谁也没有去见,带着朱武与二十余护卫,径直出城。

朱高煦守孝的消息,很快传到各方耳里。

皇宫内,朱棣看着消息,心头无比的欣慰,无论朱高煦内心是怎么想的,但就朱高煦的做法,他相信朱高煦的孝。

明知回到大明再返回会很艰难,明知见不到徐妙云最后一面,但毅然决然选择了回来。

回来之后任何动作都没有,直接去往灵殿,又没有休息,不见任何人,直接去守孝,这些举动,在朱棣眼中都代表了朱高煦内心的想法。

对于一个人,朱棣向来只看重行动,什么心迹,说出来的话,未必就是真的,心里想的,他也无法揣测,唯有行动,才是证明一个人心中想法的核心因素。

“去,从尚膳监调几个人,给汉王做吃的。”

“传朕口谕,让太子妃再给汉王妃准备一些赏赐,让她亲自去挑选。”

“传朕口谕,命太子起拟圣旨,汉王孝心可嘉,理应通传天下。”

“是!”

朱棣三道口谕,全部都是在为朱高煦着想一般。

东宫,朱高炽在听到朱棣的口谕后,眉头一皱,心中已经在猜测起了朱棣这么做的用意。

按照正常而言,朱棣应该是要留下朱高煦才是的啊,安南已经打下来了,朱高煦的势力因为外出,也瓦解了,再留下来,朱棣就可以放心的用了,无论让朱高煦干什么,朱高煦都没得选。

留下朱高煦,大明得到了安南全部之地,且又有朱高煦打下的基础,一年过后还能为大明创造赋税,朱高煦也会彻底成为朱棣的工具,完全不用防备的工具。

而且云南之地也被朱棣收回来,朝廷逐渐实控,沐氏的影响力正在逐渐降低,该达到的目的,都能达到了。

在朱高炽眼中,朱高煦留下来,其实对朱棣才是最为有利的,难道朱棣真的担心他们兄弟阋墙,而要放朱高煦回去?

电光火石之间,尽管朱高炽面色不显异常,但心中已经想了很多,他现在是真的有些分不清到底是什么态度了。

以他对朱棣的了解,朱棣不是一个感情用事的人才是,怎么会看不到朱高煦留下来产生的利益呢?

随即朱高炽也不再去想,当即叫来内阁的杨士奇等人。

“你们下去拟旨,主要宣扬汉王的孝心,此圣旨是要通传天下的,你们可要好好写,这是皇上的口谕,你们只管执行。”

朱高炽没有说其他,说完之后都没有再去看杨士奇等人。

杨士奇、黄淮等人闻言心中尽皆惊讶,片刻黄淮主动出声。

“殿下,皇上这是要准备放汉王回去吗?”

“我不知道,不要问我,我也是前脚才收到锦衣卫传来的皇帝口谕。”

朱高炽现在就是典型的一问三不知,反正别问他,让杨士奇、黄淮这些人自己猜,反正他什么也不知道,也没有去想那些。

杨士奇、黄淮等人闻言,顿时一愣,随即心头沉重。

“殿下,汉王在大汉国有军十多万,且建立的大汉国,只是大明的藩属国,与海外小国无异。

如今汉王刚出去就有如此大军,假以时日,到时汉王若是手握数十万军,且汉王又在大汉实行摊丁入亩所谓的新政,足以说明汉王治国之能,大明旁边出现一个不弱之国,对大明江山社稷,是祸非福啊。”

“黄淮,注意你在说什么,汉王乃是大明的汉王,大汉自然也是大明疆域,只是汉王的藩地王国,你不要在这里危言耸听。

此事你们速速下去办,孤还要呈交给皇帝,不可迟了。”

朱高炽丝毫没有接茬,反而神情严肃的说教起了黄淮。

无论朱高煦怎么样,哪怕黄淮说的也是事实,但这些话,不能明着说出口,他也不能赞成,因为他与朱高煦是一家人。

不管这个一家人是否和睦,在这是事实,尤其是如今在不知道朱棣的态度情况下,朱高炽绝对不会认。

黄淮等人听着朱高炽开始赶人,也没有再说,当即退了出去。

其实黄淮也知道那些话不能明着说出口,到了他这个位置,心中是清楚的,但他们依附在朱高炽之下,有些朱高炽不能说的话,只能由他们说出来。

这些话,其实压根就不是说给朱高炽的,而是说给朱棣听的,因为每个人都很清楚,这里发生的事,必然会传到朱棣的耳里。

如今朱棣的动作俨然在朝着他们不想看到的局面发展,该上眼药的,虽然不能明着上,但变着法也得上上眼药,让朱棣的疑心,发作起来。

之前要变着花样的贬诋朱高煦,现在是能吹朱高煦的变着话语吹,只有这样,才能让朱棣自己多想。

当杨士奇、黄淮几人忙完一天的事务,褪去官服,几人先后不同时间,不约而同的来到一间酒楼内。

杨士奇、杨溥、黄淮纷纷齐聚一堂,然而这时,却是有一个让杨士奇几人都意外的人出现了。

“解缙?你怎会来此?”

“哈哈,杨大学士问得好,我怎会来此,我是为汉王之事所来。

朝廷下发了圣旨,我也看见了,皇上这意思,看来是想放汉王回去,你们却是在这里聚集在一起,是要商讨如何将汉王留下来吗?”

解缙满脸的苦大仇深,他现在对杨士奇这些极为厌恶。

原本杨士奇的位置,是他的啊,他或许还会更好,但因为反对朱棣出兵安南,一切都没了。

但即便没有了这些,他也好歹还在主持永乐大典的编撰,可后来朱高煦闹着要离开大明,他给朱高炽出建议,这些人不仅不帮,反而还来斥责他,尤其是杨士奇。

这些都让解缙记在了心中,解缙一心想要找回场子。

等朱高煦真的离京了,他去找朱高炽炫耀自己的功劳,美滋滋的等着封赏,结果朱棣一道圣旨下来,他主持编撰永乐大典的职位也没了,变成了一个副手。

解缙彻底有些绝望,去找朱高炽要说法,结果朱高炽却是让他安心,让他等待。

解缙等不了,现在杨士奇这些人聚在一起,他直接就跟着来了,因为平时他想见这些人,都已经很难见到了,现在他要肆意的发泄。

尤其是传出来的一些风言风语,他知道这是这几个人做的,现在他就是要将这些人的想法给搅黄。

朱棣那里他暂时不去想,他现在要重新展现自己,让朱高炽重视自己。

解缙确实有才华,也很狂,但有一句话,他是非常清楚的,那就是学成文武艺,货卖帝王家。

这句话本是出自前元杂剧《庞涓夜走马陵道》,解缙对书籍的涉猎很广,还是知道的,也是认可的。

可以说解缙的才华,在这个时期就是行走的文化百科全书,杨士奇几个人加起来,对各类文学的涉猎、精通,都不如解缙。

杨士奇几人听着解缙这话,肺都快要气炸了,心头更是对解缙无比的失望。

他们都很想不通,这样的人,怎么跑到朱高炽的东宫阵营了?

去朱高煦的汉王府多好啊,别的不会,净给自己人增加难度,制造事端,有什么用啊?

而且要对付这样的人,这几个人都有不少法子直接将解缙打入深渊,但偏偏如今他们都是东宫的人,不能内斗。

杨士奇几人脸上都没有丝毫表现出不满,反而却是笑了。

“说笑了,我们忙碌了一天,只是来这里喝喝茶,听听曲。

我等从不在私下议论国事,此事太子知晓,皇上同样知晓。

你若是对我等有意见,可以去找太子,递交折子给皇上,你也放心,只要你递折子上来,内阁从不卡任何折子,全部都会送呈皇上龙案之前。

现在还请不要打扰我们难得的休闲,待会我们还得继续处理国事,可不像您这般闲暇。”

杨士奇一脸的笑容,整个人显得无比的和煦,仿佛完全没有在意解缙刚才说的话一般,说话和和气气的。

而解缙听到这里,直接整张脸都黑了下来,脸色非常的难看。

“你们身居高位,不思正业,我定会禀明圣听!”

解缙说完,气呼呼的走了。

直到解缙离开,杨士奇几人的脸色顿时变得难看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