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96
虽然他和谢璟都清楚,按照目前的这个形势,数年内他即便有想法也不会先对柳越那边动兵,而更远的未来谁都说不清,也就是说可能很多年内他都是无法光明正大去汝南的。
那么他终究是要偷偷去一趟的。
至于那些风险与利弊,秦隽回忆起自己的娘亲,那个病弱又温柔的女子,对方产后那样虚弱,还愿意为了保护自己这个孩子跟突然变脸的夫君撕破脸,对他以命相护,落得个芳华早逝的后果。
她难道就不知道权衡利弊吗?
小心谨慎固然是好,但若事事权衡利弊畏手畏脚,连自己的生身母亲都可以被权衡掉,纵然爬到至高之处,又有什么意义呢?
秦隽笑了笑,“好,徐州这边事情了解,我要回幽处理些事情,如今南边局势还不稳,待过个数月时机稳定了,我便乔装打扮去一趟汝南。”
看得出来谢璟很高兴,“好,到时候哥哥在汝南等你。”
178 第 178 章
◎造纸厂预备开业,藏书阁进程过半◎
说是要回幽州, 实际上并没有那么快,至少,秦隽还需要把徐州这边的事情收个尾。
不过徐州世族被摁下之后, 这边其实也没有什么特别棘手的了,最多不过是书院和藏书阁还在建造之中,预计是约莫会在年关之前彻底完工, 但其中有不少琐事需要上心, 崔信和孔听他们还得忙上几个月。
这几天秦隽的书房那叫一个人满为患,因为秦隽要去幽州了, 所以下属们都赶着将自己这边需要秦隽点头批准的项目给翻了出来找秦隽过目。
趁着主公还没走,把事情给处理了,总比之后主公去了幽州之后再传信来得高效。
毕竟十月一过就入冬了,大家伙为了在家里猫冬,都可着劲地想要把事情在入冬前弄完。
中午的时候崔信、孔听就和罗叙一起过来了,不出意外是书院和造纸坊的事情。
虽说藏书阁和书院还在修建,但是造纸厂已经步上正轨了。
这里说的造纸厂自然不是世族自家的私有造纸工坊, 也不是秦隽自己的私人工坊。
世族毕竟是拿的秦隽的方子,得从头开始招工建坊, 准备材料,还要将方子吃透, 一步晚步步晚, 现在约莫还在筹备呢。
秦隽自己的私人工坊就是最开始的第一家工坊,规模不大, 主要以搞研发为主,研究各类纸的品种, 研究之余小分量生产出来的纸都是较高端的那种, 仅供秦隽一人, 并不对外盈利。
罗叙在负责的是秦隽麾下的官方造纸工厂。
官方造纸厂目前在幽、青、徐三州之内一共开了十四家,平均每郡一个,规模都挺大,为三州百姓提供了大量的工作岗位。
而如今建立初期,这些造纸厂目前暂定的生产目标只有三种。
一是日常的书写纸,主要分为两类。
一类价格中等,纸面平滑,薄厚适中,算不得顶顶好,但比起徐氏商会里的精选纸价格低了百倍,已经相当不错,无论是编成书册还是自用都足够了。
还有一类则价格极低,材料就是有什么用什么,质量只能说过得去,关键是量大便宜好生产,工厂的定价也就是真正意义上的成本价,对准的人群是家境贫寒的学子。
二是特制的黄纸,这种黄纸需要将纸张放入黄柏汁中浸泡晾干,可以防止虫蛀,增长纸张寿命,用于办公和抄写书籍,秦隽治下的公廨目前就统一使用的这种黄纸作为办公用纸,藏书阁以后会渐渐将书籍抄录为纸质版,届时也会用这种纸。
三则是草纸,价格也比较便宜。
日后等大众适应了用纸做为书写载体,造纸厂可以慢慢地扩大业务范围。
而这几个月造纸厂就按部就班不停地生产,经过长久的筹备后各地厂子里都有足够的库存,造纸厂终于可以对外营业了。
罗叙便是来汇报此事。
“主公,目前造纸坊的存货已经初步可以供应到各郡分店,您看是择日开业还是等藏书阁那边竣工之后同步开放?”
秦隽略微想了想,觉得没必要等藏书阁一起。
“不必,直接开业就行。”
造纸厂的重要性不低于藏书阁,直接开张就行。
崔信听他们就一些详细的项目在那里商议,一直等罗叙汇报完,秦隽也对所有事情做了相关的指令,他才忍不住感叹。
“主公,就算您要推行文教,这纸的价格也太低了,感觉赚不了钱啊,厂子不会倒闭吧?”
有了徐氏商行那种昂贵的纸做对比,崔信即便明知厂里的纸质量低很多,但想想价格仍然有种震撼感,这跟不要钱有什么区别?
罗叙在一旁解释,“是赚不了什么,但是也不至于倒闭。”
按照秦隽目前给出的定价标准,官方造纸厂就只能稳住一个不赚不赔,盈利只能给工人们发发工资,剩不了一点,几乎就跟做慈善一样了。
一直沉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