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如水 作品

分卷阅读211

呐喊拉拢人才这种事他是万万做不出来的,但是他却非常矜持、非常隐晦地表示,他如今效命于扬州牧柳越。

紧接着崔信的三弟崔咏也表示,他如今在兖州牧齐珉麾下做事。

当然了,这二位公子虽未多言,可是他们公然表态这一行为,本就是一种招揽了,崔氏的影响力可不是吹的。

众人见状,神色微妙地看向了崔老,却发现崔老正在和一个寒门学子相谈甚欢,脸上始终挂着淡淡的笑容,似乎对此没有任何看法。

他们明白,崔老不打算表态了,但是,这不表态就是一种表态:

崔氏是崔氏,不会参与这些事情,家族子弟想要做什么,那都是自己的选择,不代表整个崔氏。

反正,只要网撒得够广,无论最后谁赢了,崔氏都能笑到最后。

毕竟,流水的皇帝,铁打的世家不是吗?

不过想到崔氏三位公子选择的人,许多人不由心中有些狐疑,他们觉得有些匪夷所思。

有人悄悄问身侧的同乡,“文清,荆州与益州的两位大人出身宗室,身份尊贵而礼贤下士,麾下能人众多,冀州的窦大人之富庶天下皆知,崔氏这几个公子偏偏选了低调过头的几位,这是否有些离奇了?”

同乡摇头,“你这目光未免短浅,益州那位性情……平和,实在少了些魄力;冀州那位拥万贯家财而贪小利,好谗言喜享乐,烈火烹油实在难以长久;荆州那位确实有雄主之相,但是他毕竟年事已高,那几位公子……不提也罢,若是后继无人,岂不白干十数年?”

“这,旁的也就算了,荆州的事……你这想得也太久远了吧!”

“久远?你我家门不显,离家千里求学,走到这一步有多不容易?本就需比别人思虑更多,看得远才能走得远!”

话落,两人微微沉默。

最后同乡道,“总之,此番事了,我便南下兖州,去投兖州牧齐大人,你若有心,可与我同去。”

那人咬咬牙,“也好,文清你自幼聪慧,我相信你的选择肯定没有错。”

其余人也都在暗中思索,能入这清谈会,都是有些本事的,他们与相熟之人凑在一起,讨论自己的看法。

清河书院的数位学子对坐饮酒,听到崔氏的两位公子接连表态,忍不住有些诧异。

“虽然不少人都是存了心思的,可是崔氏几位公子如此坦诚,率先发言,倒是让人意外。”

“意外?我看确实意料之中!”

有人看向对面说话的青年士子,“文兄有何见解?”

这青年士子身侧围了数人,隐隐有众星拱月之势,他正是这一代书院里最优秀的几人之一。

文修能哈哈一笑,“这能如何,谁让崔氏这一代出了个不着调的长公子,把效力幽州之事搞得天下皆知,崔氏若是再不做点什么,就要被打上幽州的记号了。”

“这……文兄所言有理!”

“不过说起来,不愧是崔氏,大争之世可真是一点都不含糊,我观他们三人的选择,可没一个是省油的灯!”

几人有些不解,“文兄此话怎讲?”

文修能一口饮尽杯中酒,眉宇间尽显张狂之气。

“首先便是那秦隽,赫赫有名的少年英才,悄无声息拿下凉州,又顺水推舟去渔阳,不过一年就拿下幽州,这人能简单?虽说幽、凉都是偏远之地,可是在他治下,如今竟然逐渐有繁华之相,手中军力足以列入当世前三之列,绝不可以小觑!”

周围人若有所思,“吴兄说得有理啊!”

“想来也是,崔希诚可不是个好相与的,他选的人绝不会差。”

文修能继续道,“扬州柳逸扬亦是年轻人杰,出身九江世族,背后站着一整个荆扬派系,势力绝对不可小觑!而且其麾下的扬州水师在整个大周独树一帜,这综合实力能在大周排前列!”

“兖州齐玉臻没落世族出身,却能坐拥兖州富庶之地,力压济北、任城和东平三大郡国,其能力可见一斑,兖州人口众多,只要他想,随时可拉起一支大军,虽然此人平日极尽低调,但是决不可忽视啊!”

随着文修能的发言,周围渐渐有不少人围拢过来,听着他的分析皆是若有所思。

众星拱月之下,文修能越发自信。

他最终总结道,“总之,无论以后是个什么光景,这三位都前途无量,所以说,崔氏几位公子好眼光!”

无人反驳,因为细细一想,似乎真是这样。

崔氏子好眼光,崔氏好谋算!

许多人看文修能的眼神也复杂了起来。

这士子虽有些张狂,但观其指点江山论英雄的模样,倒真是有些本事。

另一边的几个人也同样抱团饮酒,不过明显衣着打扮要讲究地多,一瞧就是世族子弟。

见到那边的情况,河间一世家子道,“那人是谁,倒是有些意思!”

汉中名士吴兆瞟了一眼,神色桀骜,“切,哗众取宠罢了!”

“不错,他出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