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如水 作品

分卷阅读210

年的模样,脑子里冒出来一个不可思议的猜测。

只是这猜想并无根由, 所以崔穆本身不是很确定。

他思考片刻,忽然想到方才那少年说,若是有事情可以去徐氏商会, 当即掉头快马赶去汝南县城。

徐氏商行在汝南城里有个分会, 崔穆来时还去那里买了东西。

到了汝南的徐氏分会,崔穆找到分会副会长, 有些着急地描述了自己的经历,并希望知道那人是谁。

副会长一听就晓得了,这人说得绝对是自家小公子,名动天下的幽州牧,但是他自然不可能告诉崔穆,毕竟谁知道崔穆打听这个做什么。

“原来如此,先生放心, 这事我们不会不管的,后续的医药费和疗养费我们这边会全包, 您看这样可以吗?”

“我不是来要钱的,”崔穆皱了皱眉, “我只是想知道那位公子的身份, 以及如何能再见到他。”

副会长混迹商界,说起话来滴水不漏, 任崔穆如何旁敲侧击,都打听不来什么有效信息, 唯一可以确定的是, 那少年在徐氏商行地位应该很高。

崔穆白跑一趟什么也没有问到, 不由心中无奈。

他站在徐氏商行的门口看向远处,思索接下来要如何。

这时一个小厮走过来,恭恭敬敬道,“先生,我家老爷请先生前往府上一叙。”

“你家老爷?”

“我家老爷姓谢。”

崔穆冷哼一声,“原来是那个晦气讨人嫌的,他也好意思请我过去?”

这话小厮哪里敢接,头愈发低了几分,“还望您赏脸一叙。”

“带路吧!”

崔穆还不至于为难一个小厮,反正今日他心情不佳,正巧去揍那谢岑出出气!

数日后,秦隽的队伍进入了武陵境内。

一入武陵,就有一士兵快马传讯,表示武陵太守有信至。

秦隽见怪不怪,如今天下各大势力,他绝对算是前排。

即使玄甲军和靖安军、神臂弩都没有暴露出来,可是飞羽营的名声却不小,尤其是各州诸侯都知道赵玄和他的关系,加上这五万凉州军,他明面上的兵力就可以排天下前三。

所以他一路南行回武陵,途径的州郡无不套近乎,一入荆州,荆州牧更是一连书信三封向他示好,意存拉拢。

秦隽让人收下信,没有要回复的意思。

当然那送信的士兵也不指望秦隽立即回信,信送到就走了。

又前行三十多里,越过大片的水田,总算到了翠微山下。

远远瞧见坐落于青山绿水间、世外桃源一般的山庄,秦隽眼前一亮,心情不自觉飞扬起来。

这是他生长了十几年、最熟悉的地方。

庄子外耕作的佃户们远远就瞧见一片银光冽冽,不由得使劲揉了揉眼睛。

而后有人瞧见了那银色河流前飞扬的旗帜,上面是一个气势十足的“秦”字。

佃户们还在惊疑不定,在外玩耍的小孩子们却一个个开始欢呼。

“秦!是秦!一定是阿隽回来了!”

“是阿隽哥哥回来了!”

“好诶!阿隽哥哥!”

佃户们面面相觑。

“小公子回来了?”

“不晓得……”

但是很快庄子里管家搀扶着燕老带着一群人出来了,个个面露激动,兴奋不已。

这下还有谁不明白,一定是小公子回来了!

队伍到庄子前,陆舟率先下马,掀起马车的帘子。

秦隽下车,环视着眼前一张张熟悉的面孔,忍不住露出一个笑容。

他步履轻快走向燕老,“师父!我回来了!”

燕老笑容慈祥,欣慰又喜悦地看着他,“阿隽,长大了!”

庄子上的人瞧着白袍银甲的两千亲兵和玄衣金甲的亲卫,眼神敬畏又艳羡。

小孩子们更是眼睛里都冒出了小星星,看着威风凛凛的高头大马和帅气骑兵,崇拜极了。

秦隽笑道,“都别在这里站着了,先进去吧!”

……

清河县的清谈会一连十日,各路名士出尽了风头。

崔信则常常在清谈会结束后办个小宴,请会上的年轻学子和名士去相聚,实则是宣扬自家主公多么有才华多么礼贤下士,希望借此良机拉拢走一些人才。

许多人见状心中有数,看来传言是真的,崔氏这一代的长房公子上了幽州的船。

可惜,崔希诚为人虽不着调,可是多奇谋,名声响,不少人都等着拉拢,倒是叫秦隽给捷足先登了。

就是不知道这事崔氏怎么看。

崔氏一门世族中的顶流,虽然算不得多么富庶强盛,但是族中人才荟萃,流传数百年而不衰。

更有清河书院拉起来无数学子,这都是千丝万缕的人脉!

要是崔氏站在了秦隽那边,那事情就有些大条了!

不过很快崔氏长房次子,也是崔信的亲弟弟崔旷,也站了出来。

崔旷虽然于崔信一母同胞,但是性格却截然相反,简单地说,他很要脸。

为自家主公招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