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如水 作品

分卷阅读200

段日子他们过的真的很不顺心。

因为先前在幽州那边吃了些小亏,孙吉被钟睦给劝住了, 决定先把朝堂给肃清,独握朝廷大权之后, 挟天子以令诸侯, 要收拾其他人易如反掌。

这句“挟天子以令诸侯”让孙吉很狠心动了,他当即决定要大发慈悲先不和秦隽计较。

这段日子以来孙吉一派和老臣一派斗得天昏地暗, 几乎是见面就撕,若不是理智尚存, 孙吉都想直接带兵把这些老臣们全都给杀了。

而在这种双方火拼的关键时期, 幽州和冀州那边联起手来开始对付他们了。

而且是那种, 不直接喊打喊杀,也不插手他们双方斗争,但是就要暗搓搓地针对,无论孙吉他们做什么都会被横插一脚。

而孙吉这边一旦被影响了,就会被老臣们抓住时机狠狠撕下一块肉。

孙吉诸事不顺,便越发地暴躁易怒,府中下人稍有不慎就会被迁怒,这几日从太尉府后门每日能抬出数具尸体。

太尉府上下的仆从们一个个战战兢兢,大气都不敢出,连出入府内的门客、下官们也都深色紧张。

钟睦就是这种情况下走入客厅的,他理了理衣衫,神色淡然,噙着笑走了进去。

下人们纷纷慨叹,钟先生果真沉稳淡然,此时此刻也只有他能劝动太尉大人了。

果不其然,钟睦走进去和孙吉不知道谈了什么,他走的时候,孙吉居然不再发脾气,而是冷静下来让仆人给他上午膳了。

仆人们松了口气。

虽然孙吉说不上有多么心平气和,但起码他不再发癫了,能坐下来吃饭了。

数日后,洛阳快马向各州传讯,请各位州牧大人今年齐入洛阳。

今年过了年便是昭和二十年,皇帝欲改元,希望能大宴群臣,一同参加岁首的祭祀大典。

而消息传到幽州的时候,已经是十余日后,秦隽只觉得匪夷所思。

贾诚等人知道了也都很惊讶,想不通洛阳那边在搞什么幺蛾子。

要知道,朝廷起码有十余年没有召集过各州州牧了,平日里防着生怕引狼入室,怎地今年反而邀请所有人齐聚洛阳。

真是古怪。

沈却:“那主公意下如何?”

秦隽把诏书随手往旁边一丢,“去呗。”

“虽然很古怪,* 但我预感大部分人都会去,那我也没有必要特立独行。”

“再者,我还没和其余各州的前辈们见过呢,这也是个难得的机会呢。”

几个谋士闻言,若有所思。

秦隽笑眯眯做了决定,“好,大家都准备准备吧,十二月初,我要重游洛阳咯。”

而今正是九月末的时候,也是钱旻那小家伙带领的农耕部最繁忙的时间。

百姓们家家户户皆是忙于秋收、秋种。

而因为秦隽春季时全州劝课农桑,所以今年秋日的幽州,收获前所未有的丰富。

在钱旻等农官全州巡回讲座的不懈努力下,百姓们小心翼翼地打理着自家的土地,无论是稻米还是大豆,或者是其余的粮食作物,全都长势喜人。

右北平屯田也小有成就,士兵们训练之余屯田耕作,收获的粮食足以养活幽州现有兵力过冬。

全州上下都在忙着秋收,秦隽带着亲卫们走在乡间四处乱逛,瞧见一堆堆丰收的大豆时,眼睛开始微微发直。

啊,好想吃豆腐啊。

秦隽果断转头,“翌航,咱们庄子上是不是也种了些大豆来着?”

陆舟微微一回忆,点了点头。

秦隽眼眸一弯,“走走走,打道回府,我要回庄子上做豆腐!”

于是庄子外的佃户们忙着秋收的时候,一眨眼瞧见刚刚才带着亲卫们浩浩荡荡离去的州牧大人,突然又带着人浩浩荡荡回来了。

佃户们:“?”

州牧大人是忘记带什么东西了吗?

秦隽回到庄子上,就问起庄子上有没有晒好的豆子。

管事如实道,“自然是有的,庄子上数日前就开始收割晾晒豆子,晒好的都收入仓库了。”

秦隽挥挥手,“先拿出来一部分。”

但是等侍从们扛了一袋到秦隽院子里时,秦隽倒是有些犯愁了。

“倒是忘了,这豆子需得泡过才可。”

他一边无奈地让人寻了两个大缸给盛满水,一边让人把豆子均匀泡进了水缸里。

弄完之后,秦隽看了看时间,瞧着是傍晚的时候,快要戌时了。

“庄子上可有谁起得比较早,约莫寅时到卯时之间的时候。”

管事有些纳闷,“大人,除却少数值夜的,府上人基本都是卯时就起了。”

陆公子甚至寅时就起床耍刀了。

秦隽:“……”

虽说卯时也凌晨五点了,夏秋季节天都亮了,但是他着实起不来。

既然如此,秦隽也没什么好挑的了,他随手点了一个瞧着机灵的小丫头。

“明日你起了就来此地看着,时不时瞧一瞧这豆子,待泡到豆子膨大两倍,豆皮和豆肉分开,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