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6章 荣誉头衔
太极殿上,李子麟笑眯眯地看着满朝文武,手里捧着一卷金灿灿的圣旨。礼部尚书清了清嗓子,高声宣读:"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封窦建德为夏国公,杜伏威为楚国公,李世民为秦国公,寇仲、徐子陵为护国大将军..."
话音未落,殿内顿时响起一片抽气声。被点到名的几位功臣脸上都露出了惊喜之色,特别是窦建德,激动得胡子都在颤抖。要知道,国公可是正一品的爵位,护国大将军更是从一品武职,这待遇简首不要太丰厚!
"臣等叩谢陛下隆恩!"几位新晋国公、大将军齐刷刷跪地谢恩,声音洪亮得差点把殿顶的琉璃瓦震下来。
然而等他们回到队列后,杜伏威突然捅了捅窦建德的胳膊:"老窦,你说咱们这国公...具体要干啥来着?"
窦建德捋着胡子想了想:"大概就是...领工资的时候比别人多拿点?"
站在一旁的李世民闻言差点笑出声。作为在场唯一一个既有实权又有虚衔的幸运儿,他可是很清楚这些头衔的猫腻——军机部长才是他的实职,秦国公就是个添头。
下朝后,几位新贵聚在宫门外,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场面一度十分尴尬。
最后还是寇仲先开口:"那个...护国大将军要做什么?有人知道吗?"
徐子陵无奈地耸耸肩:"可能是...护国?"
"废话!"寇仲翻了个白眼,"我是问具体职责!"
这时,一个礼部的小吏战战兢兢地凑过来:"几位大人,这是您们的印信和俸禄册...那个...具体职责要等陛下另行安排..."
几人面面相觑。敢情这就是个空头支票啊!
与此同时,御书房内。
"陛下这招真是高明。"黄蓉一边嗑瓜子一边笑道,"既安抚了功臣,又没放权,还省了不少麻烦。"
李子麟得意地挑了挑眉:"这叫荣誉激励法。给他们个响亮的头衔,再发点俸禄,保证一个个乐得找不着北。"
婠婠从果盘里顺了个苹果,咔嚓咬了一口:"那他们要是闹着要实权怎么办?"
"简单,"李子麟喝了口茶,"让他们去参政阁考试,考过了再说。"
正在批奏折的石青璇闻言抬头,幽幽地补了一句:"今年的通过率是百分之三。"
"噗——"黄蓉一口瓜子喷了出来。
第二天早朝,几位新贵果然坐不住了。
窦建德第一个出列:"陛下,臣这个夏国公..."
"爱卿不必多礼。"李子麟和颜悦色地打断他,"国公乃一品爵位,见朕不必行礼。"
"不是,臣是想问..."
"对了,"李子麟突然想起什么,"夏国公年俸八千石,己经让户部拨下去了。爱卿可还满意?"
窦建德张了张嘴,最后只能憋出一句:"...谢陛下。"
杜伏威见状,机智地换了个角度:"陛下,臣等既受封爵,理应为国分忧..."
"说得好!"李子麟一拍龙椅,"正巧岐黄部要编纂《本草纲目》,楚国公可愿协助?"
"啊?臣对医术..."
"那就去天工学社帮忙研发新式农具!"
杜伏威:"......"
寇仲和徐子陵对视一眼,决定采取迂回战术:"陛下,护国大将军理应统领禁军..."
"准了!"李子麟大手一挥,"明日就去训练新兵吧!"
"训练新兵?"寇仲傻眼,"不是统领吗?"
"先训练,后统领。"李子麟笑得人畜无害,"对了,记得按新式操典来,这是石爱卿亲自编写的。"
石青璇适时地递上一本三寸厚的《新兵训练手册》。
看着几位功臣灰溜溜退下的背影,站在殿角的李靖小声对李世民说:"你弟...真狠啊。"
李世民淡定地整了整衣袖:"习惯就好。"
接下来的日子,几位新贵过上了充实而"快乐"的生活。
窦建德被发配去修水利,天天跟墨家弟子研究怎么用机关术提高灌溉效率。这位曾经的枭雄现在张口闭口都是"齿轮传动比",活像个技术宅。
杜伏威更惨,被扔进了岐黄部学医。据说第一次解剖课就吐得昏天黑地,现在看到猪肉都会下意识分析肌肉纹理。
至于寇仲和徐子陵?他们正在校场上跟新兵一起跑圈。按石青璇制定的训练标准,连马都累趴下三匹了。
最绝的是,李子麟还贴心地给他们安排了"绩效考核"——窦建德的水车设计不达标?扣俸禄!杜伏威的针灸考试不及格?扣俸禄!寇仲的训练进度落后?扣俸禄!
黄蓉把这个制度称为"胡萝卜加大棒",婠婠则更首白地称之为"遛狗式管理"。
一个月后,几位功臣终于受不了了,集体跑到御书房请辞。
"陛下!"窦建德声泪俱下,"臣年老体衰,实在干不动了..."
"爱卿何出此言?"李子麟一脸关切,"是俸禄不够?朕再加两千石!"
"不是钱
的问题..."
"那就是工作太轻松?正好天工学社新来了批西域机关图..."
"陛下!"杜伏威扑通跪下,"臣宁愿去边关吃沙子!"
李子麟摸着下巴想了想:"边关啊...正好医学院要在那边设分院..."
几位功臣顿时面如死灰。
最后还是李世民看不下去了,出面打了个圆场:"陛下,不如让他们去地方上历练?"
李子麟这才勉为其难地松口:"也罢,既然秦王说情...这样吧,先去参政阁考个试,通过了就外放。"
几人如蒙大赦,千恩万谢地退下了。
等人走光后,黄蓉终于忍不住笑倒在榻上:"陛下,您这招太损了!"
李子麟无辜地眨眨眼:"朕这是人尽其才。你看,窦建德现在都会画工程图了,杜伏威能治风寒感冒,寇仲他们训练的新兵一个能打三个...多好!"
婠婠突然想到什么:"那要是他们真通过考试了呢?"
"放心,"石青璇头也不抬地批着奏折,"今年的考题是我出的。"
众人:"......"
果然,三天后的考试结果出来——全军覆没。
窦建德看着自己59分的成绩单,老泪纵横:"老夫宁愿回去研究水车..."
就这样,在李子麟的"精心栽培"下,几位功臣都成了多才多艺的复合型人才。而朝野上下也终于明白了一个道理:陛下的糖衣炮弹,里面裹着的都是黄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