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 新朝内阁:老臣们哭晕
太极殿内,礼部尚书捧着竹简的手微微发抖——终于到了最刺激的环节:分封群臣。
百官们表面恭敬,内心疯狂盘算:陛下会沿用三公九卿的老套路?还是效仿三省六部的唐制?毕竟这两种玩法他们都熟,闭着眼都能混个一官半职。
然而龙椅上的李子麟微微一笑,抬手召出崆峒印:"朕今日立内阁,分执政阁与参政阁。"
话音刚落,金光化作一张巨大的组织结构图浮现在半空,上面赫然写着:
执政阁:管你们死活的实权部门(下设政治部、军机部)
参政阁:专门找茬的监督部门(诸子百家特供版)
附加条款:谁搞砸事谁滚蛋,陛下不背锅。
老臣们盯着那张图,突然觉得手里的笏板有点烫手。
政治部首领的人选让所有人倒吸一口冷气——石青璇。这位以箫声名动天下的才女,如今执掌天下政务,成了新朝第一位女宰相。
"陛下,这不合礼制啊!"一位礼部老臣颤巍巍出列。
李子麟掏掏耳朵:"爱卿是说,能写出《漕运十策》《均田制改革》的石大家,不如你会打算盘?"
老臣:"……老臣突然觉得腰疼。"
而军机部更绝——李世民挂着天策上将的名头,统领全国兵马,但军令出兵必须盖参政阁的大印。
下朝后,李靖捅了捅李世民的胳膊:"恭喜啊李将军,以后打仗缺粮草可别找我哭。"
李世民冷笑:"放心,参政阁那帮墨家弟子比你还抠门,一粒米都要算三遍账。"
如果说执政阁是老臣们的噩梦,那参政阁就是噩梦里的噩梦——这里聚集着一群专业砸场子的狠人:
神农部(农家弟子):"今年关中亩产不到三石?把司农寺的蛀虫拖去肥田!"
天工学社(墨家+公输家):"旧式水车效率太低,明天开始全换新图纸——什么?工部说造价高?那你来和我们掌门比划比划机关术?"
教育部(儒家+法家):"科举考西书五经?加考《算学》《格物》!什么?世家子弟不会?那正好腾位置给寒门。"
岐黄部(医家):"太医院治死人?以后大夫考核加试解剖——用死囚现场教学!"
三法司(法家+刑名家):"刑部审案有猫腻?来,尝尝我们新研发的'坦白从宽凳'"
最绝的是准入机制——想进参政阁?先通过三道关卡:
专业考试(农家考种地,墨家考机关术,医家考针灸扎稻草人)
实操演练(比如户部官员想进财政部?先让天工学社用算盘抽背《九章算术》)
李世民和石青璇的双重毒舌面试:"您觉得自己配拿这份俸禄吗?"
新政一出,太极殿外的茅房成了最热闹的地方——全是哭晕的老臣。
刘文静蹲在墙角画圈圈:"老夫熟读《周礼》三十年,现在告诉我要去和墨家弟子比做木工?"
窦氏门阀的家主更惨——他孙子想混进教育部,结果被考校《诗经》时,石青璇当场抚琴一曲:"《关雎》的'窈窕淑女'是什么调式?答错终身禁考。"
最惨的是兵部侍郎,他偷偷吐槽军机部规矩多,第二天就被天工学社的人堵门:"听说您嫌新式连弩操作复杂?来,我们教您用脚装箭——学不会就辞官哦。"
有人不死心,半夜摸到御书房:"陛下,这些新规是不是太严苛了……"
李子麟笑眯眯推过一叠文书:"爱卿看看,这是旧朝吏部考核记录——您去年举荐的侄子,贪污粮饷被砍头了是吧?按新规,举荐人要连坐。"
老臣扑通跪下:"臣突然觉得参政阁的考试特别合理!"
三个月后,新朝呈现诡异画风:
朝会上,法家弟子和儒家大儒为"死刑是否该保留"吵到互扔笏板,石青璇淡定记录:"今日辩论素材己收录《新政争议集》。"
军机部调兵要写十页可行性报告,李世民气得拔剑要砍墨家弟子,对方反手掏出机关盾:"将军,第九条预案写了——袭击技术官扣三年俸禄。"
最绝的是户部——自从被天工学社的算盘抽过手心,所有账本竟然一夜之间全对上了。
黄蓉嗑着瓜子总结:“什么权力制衡?陛下这是让狠人管狼人,自己在屋顶看烟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