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春鸟 作品

第226章十六走关系

第226章十六走关系

256、十六走关系

胤祯拿着从弘晋那里搜刮来的画立刻跑到了宫里,让德妃先挑。

“你这孩子,宫里什么没有,比这画得好画多了去了。”德妃只觉得自己的儿子似乎有点傻,弘晋那边的画只是普通学生所画,因为颜色多,在民间还算稀罕,但在宫里实在不算稀罕东西。

别说宫里,就是贵族家里也不会挂这类匠气十足的画,他们挂的就算不是前朝珍品,也是当代大师所画。

“额娘,你别看这画工普通,做法却稀罕,是用石头印出来的呢。”胤祯继续显摆,“而且是天底下头一份,儿子虽然也没看上画工,但还是给您抢来了。”

德妃明白了胤祯的心意,挑了一副观音像收下,越看越觉得欢喜,仿佛那画像上菩萨的线条都带上了几分高古游丝描的韵味。

欣赏了一回,扭头笑呵呵对胤祯道:“那敢情好,这天底下头一份石头印出来的画,说不定许愿能传进菩萨耳朵里去。”

胤祯挠头:“儿子也是这么想的。”

“你的孝心额娘收到了,不过你一个当叔叔的怎么好大喇喇把侄子的东西据为己有?”德妃的视线从画像上挪开,菩萨那仿佛洞察一切心思的视线让她不好将接下来的话说出来,便卷起了画,才对儿子说道,“你皇阿玛挪出了乾清宫,住进了交泰殿,你可知道?”

胤祯浑不在意。

“嗐,这件事大家都知道了,只是没人敢说出来。我知道他们的心思,太子那边的人巴不得如此,占了好处当然要保持低调。另一边他们怕捅破了,万一皇阿玛坚持己见,那样等于增加太子威望,所以两边都瞒着呢。”

胤祯显摆道,上头的哥哥都当他还小,心肠直,不懂这些弯弯绕绕,其实他都懂,只是除了德妃谁也没说。只摆出一副啥都不知道的模样来,不过转头却抛出一个锅子问题来和太子拉近一些关系。

皇家人,就没有真傻子。

“你知道就好,额娘就怕你被有心人撺掇,一时没忍住被人当枪使。”德妃点头,“既是你知道,又抢了你侄子的好东西,还不赶紧去太子那认个错,提前把话给说开。”

她继续点拨十四,和弘晋拉近关系的最终目的还不是变相和太子拉近关系,此去认错是假,关键还是让太子知道十四的态度。两人以孩子为渠道,达成一定的共识。

“哎,我晓得了,这就过去。”胤祯笑着起身离开,走到半道,看见十六阿哥胤禄不好好读书倒是溜出来在通道上一会儿往前走,走上几步却又退回来,反复几回,让他不明所以,遂叫住:“十六,你在做什么?”

逃学被人抓住的胤禄陡然一惊,扭头,发现是十四,才松懈下来。

“是十四哥啊,你要去哪里?”胤禄也是个文武全才的人精子,并没有老老实实回答十四的话,而是反问胤祯的去向。

三步并做两步,走近,胤祯毫不客气地拍了一下胤禄有些扎手的脑袋,笑骂:“臭小子还学会给我耍花腔了,说说,你不上学在这里进进退退的要干什么?我都观察你好一会儿了,你这个家伙不太对头,很不对头。”

十六阿哥龇牙咧嘴揉了揉自己的脑袋,他十四哥下手真重,肯定红了。

“十四哥,你知道皇阿玛又要开设博学鸿儒科考试的事吧!”胤禄故意问道。

“知道。”十四点头,狐疑地看向胤禄,“怎么?你小子也想参加。”

随即,他摸了摸下巴,想到十六的成绩,似乎也不是不可以。十六这小子天生的读书种子,又是个大力士,如果说生在普通人家可能现在还在纠结是参加科举考试还是武举呢。

“嗯,我有几分意思,听说弘晋也会参加算学一科考试,我的数学也不差,也想去比一比。”胤禄的眼睛爆发出闪亮的光芒来,虽然他不拘文武乃至律乐都擅长,但是最喜爱的还是数学。

也正是靠着数学,他能在康熙的一众儿子中杀出头来,得到老头子的重视。

“嘶。”十四倒抽一口气,震惊地看向十六,“数学,你还没学够啊!”

他猜出来胤禄一个皇阿哥心动的原因,因为皇阿玛说了,第一能够获得大学士的称号,由不得人不心动。自古文无第一武无第二,可是在数学上,也很好区分出高下,会就是会,不会就是不会,如果大家都会就看谁解题方法更精妙。没有什么好争议的,更不会因此被人质疑走后门,投考官所好。

格外的公平公正。

这些胤祯都理解,可是让他去考数学还是不乐意的,太烧脑,光是地理学上涉及的数学内容已经让他头大了。也就是多亏打小康熙给他们打下得数学基础才让他不至于和李锴一样悲催,李锴自从开始学地理,辫子都细了一半,这回好容易逃脱升天,当场痛哭流涕感谢皇恩。

胤祯还是头一回见到人感谢皇恩如此真情实意,不掺杂一点的功利思想,可见数学把李锴给折磨坏了,恐怕别说是让他当总管内大臣,就是让他回家吃自己的他都一样感激皇恩。

胤禄疑惑地看向胤祯:“数学哪里能学够,只有数学,可以无穷无尽与之争斗。”

好吧,胤禄的世界他不懂,胤祯拉回话题继续问:“你是要去找皇阿玛,请求他允许你参加考试?”

也难怪他犹豫,逃学去找皇阿玛,不说事情能不能办成,挨一顿骂是肯定的。便给他出主意:“依我看,你还不如去找太子二哥管用。”

胤禄眼睛一亮,连连点头:“对,对,找太子二哥。”

胤礽是康熙的心尖尖大家都知道,只要他答应下来的事基本没有问题,而且,也不会像康熙一样因为逃学而臭骂他。再有,既然弘晋能参加,那么年龄和弘晋差不多的胤禄当然也能参加,哪怕是为了证明弘晋,太子也会办成此事。

紧接着,他看向胤祯:“十四哥也去找太子二哥?正好一块去。”

这条路是通往乾清宫的,到那里去,不是找康熙就是找太子,所以胤禄立刻判断胤祯应该是去找太子的。

“就你小子奸猾,一起去吧!”

两人到了东小殿,就听说老四来了,正在里面和太子谈话,顿时,胤祯的脸就拉了下来。进宫也不知道先去看额娘,倒是巴巴先跑到太子这巴结上了。

鬼精鬼精的胤禄猜出胤祯心t里的想法,悄悄往旁边挪了挪,心里叫苦,怎么又人他赶上四哥和十四哥在一起的时候,他们俩在一起,少有不起冲突的时候。

天生的八字不合,也真苦了德妃娘娘,生出了这么一对不合的儿子来。同样有一母所出兄长的胤禄很难理解胤祯的世界,正是一母所出,他们兄弟感情才比其他兄弟更亲密一些。

“殿下请两位爷进去。”东小殿不大,很快,宫人就过来传话。

进屋后,发现不止胤禛在,就连大忙人三阿哥胤祉也在,一个宫人正在给二人上茶,显见他们也才来不一会儿。

“见过二哥、三哥、四格。”胤禄乖巧地一一问好,胤祯则臭着一张脸,因此撞见胤禛,把他接下来的计划全都打乱了。

“都是自家兄弟不必客气,看坐。”胤礽笑道,太监忙摆好了椅子茶案。弘德殿还是太小,正堂不止用来待客,还做其他事,平时并不会摆放那么多桌椅,都是人多了,才摆出来。

胤禄因为是逃学,时间有限,还没坐下就赶紧说道:“我来是有一件事求太子二哥的,还请二哥成全。”

“哦?”胤礽好奇,自从康熙规定逢五请安之后,他和十六倒是熟悉了一些,知道对方年龄小却也极其成稳,便问,“怎么如此着急?”

后天正好逢五,不知道是什么事让十六连一天都不愿意多等,逃学跑了过来。

同样从康熙手下成功混到退学的胤礽当然知道十六的日常功课有多紧,别说还没成婚的十六,就是十四现在府里还住着老爷子给他的翰林,日常督促他学习上进。

在抓儿子学习上,康熙从来不会手软,只要没死就往死里学。结婚根本不是理由,所有皇子出宫了身边还要带着一两个翰林先生,同吃同住,但凡在府里休息就会有先生督促读书,睡懒觉是不存在的。也就是老九老十荒诞一些,为此他们的老师已经上折子告过不少状了。

可以说,他们皇子的生活状态基本是天天高三生活,想到看到的后世一些小说中形容难挨的高三生涯,胤礽只觉得无语。

哪里有那么夸张,他们每一天都这么过的不照样好好的,习惯了,就成自然了。

所以他们兄弟多多少少都会喜爱赏玩手把件,不拘是宝石还是瓷器,累了,拿在手里赏玩了一刻半刻就是最好的放松,主要是能让大脑暂时放空,运转频率降到最低好让大脑休息。这在那些有大把休闲时间的人看来十分不可思议,赏玩手把件能有多好玩,但这就是他们兄弟日常最好的休闲了。

瞧,老四才端起茶杯已经无意识地开始摩挲赏玩起来了。

“弟弟也想和弘晋侄子一样以数学参加博学鸿儒科考试。”胤禄眼巴巴看着胤礽,期待对方一口答应下来。他的特长很多,不拘文武,都很擅长。

但是生不逢时,武艺这块又受限年龄和机会,根本出不了头,只能寄希望于文采一块,然而,养在深宫中的他文采不算差,却也不敢自傲到跟天下有才之人相比。

思来想去,数学是个偏门,康熙又甚是喜欢数学,以它来入仕正好,也省得像上头的哥哥一样要当许久的光头阿哥。他额娘是汉女,哥哥十五阿哥身体又不好,深得皇阿玛喜爱的弟弟十八又死了,几人全指着他出人头地。索性,他对数学也有几分喜爱之情。

“哦?”胤礽不由放下茶盏,严肃起来,“这么说来十六弟对自己颇有几分信心,不知可敢让我来考考你?推荐你不难,就怕你学识不精。”

数学,虽然胤礽一点都不喜欢,但是却也知道它的重要性,说是科学之基也不为过。

大清精通算学之人不少,但是进一步精通数学的人几乎可以说掰着手指头都能数出来,其中一个还在金銮宝殿上坐着,根本无法把数学应用到实际上。

“那有什么不敢的。”胤禄信心百倍,“二哥尽管出题吧!”

胤礽没有另外出题,而是把自己刚重生回来时得到的那份考卷又另系统复印了一张,装模作样进内室取了出来:“给你三刻时间,你要是能做出来,并且在90分以上我就举荐你。”

博学鸿儒科考试需要人举荐,但是同时也申明小官杂吏也能举荐,力求野不遗贤。当然,现实中没有小官杂吏去举荐人才。

胤禄摩拳擦掌,接过卷子一看,就愣住了:“二哥,这个卷子我做过,以前弘晋拿给我看过。”

他和弘晋年龄相差不大,又都喜爱数学,平时也有所交流,那份卷子出来没多久弘晋就拿给他看过了。

“呃,既然这样,我再换一个,你们且等一等。”胤礽忙让系统又找了一份数学卷子,打印出来,拿出来塞给了十六,“这份你绝对没有做过。”

就是弘晋都没有的,不信胤禄之前做过。

“没有。”胤禄老老实实回答,到外间的桌案前开始做题,而胤祯则拿着之前那张作废的卷子眼睛瞪得老大,“二哥,这个也是石印的吗?”

卷子字体细小,诸多数学符号要是雕刻起来必须得大匠才能雕刻得如此细腻,所以胤祯推断应该是石印。

胤礽没有否认,毕竟他现在还拿不出更先进的印刷技术,不过一旁的老三胤祉听到石印二字,耳朵已经竖了起来,问:“什么是石印?”

胤祯这才想起来意,从怀里拿出一张画来:“今儿个去弘晋侄子那去,发现一个好东西,印刷字画竟然不用雕工,只需要在一个石板写上、画上,然后印一下就成了。”

然后他又是不好意思,又是带着欠意地对胤礽说道:“我也是见到新鲜东西着实欢喜坏了,这才,一个不小心把侄儿那印出来要拿去卖的东西都给拿来了。”

呃。

胤礽无语地看向胤祯,一个不小心把弘晋印刷的东西都卷光了,他怎么觉得是故意的呢。可是十四专门跑过来说,自己还真不好意思计较,却又心疼起儿子,便一面说无妨,一面将视线落到老四身上。

自己不好教训十四,不还有老四吗?

察觉到身上的视线,胤禛放下了茶盏,拧着眉头:“越活越回去了,当叔叔的跑去占侄儿的便宜,也好意思拿出来说。你要是真知道错了,就拿着银子把这些东西买回来,算是给弘晋的生意捧捧场。”

“你要是缺银子,我那还有一些。”胤禛继续说道。

不过胤祯却不领情,扭过脸:“哼,用不着你假好心,你的银子留给十三花去吧!”

话中带着一股酸气,他四哥给十三银子的事能瞒住别人可瞒不住他,顿时把他气得不轻,他还是亲弟弟呢,都没得老四的银子,还有额娘,也没得过老四的银子,反而给了十三。

气氛立时僵持起来,就在这时,只听胤祉说道:“十四,你再详细说说石印是怎么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