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摇摆的九阿哥
第166章摇摆的九阿哥
166、摇摆的九阿哥
胤礽被幽禁在乾清宫里反而一点都不着急,他后半生的主要任务就是码字写文,出不出门都是一样的,况且,乾清宫条件算是最好的地方,绝对不会出现在上辈子那样被苛待的情况。
没有外人打扰,每日悠哉游哉码字,康熙再专权总不至于不让他握笔写字,很快,他就将李光地的部分修改完毕。去掉了暧昧不清的环节,书里的李光地变成一个爱护提拔后背的老者。
“总算安心了。”在知道李光地爱慕张廷玉纯属老九瞎编后,胤礽心里一直有点忐忑,自己把一个老人家写成那个模样,别给人气坏了。要知道,混到李光地的地位可是相当在意身后名的,自己的一篇小说等于毁掉了人家的身后名。罪过罪过,好在他还有重写恕罪的机会。
胤礽哪里想到,即便他重写了,后世翻出来原版时绝大多数人也更认可他写的第一版。
流言什么的,当然博人眼球的比较容易传播,传播的广,相信的人也就变多,慢慢变成了真相。
更何况,还有一个拆台的老九,被康熙赶回家的胤禟明知道要改,还是没有让书铺停止印刷原版。在他太子二哥没有交付新版小说之前,他是不会停下的,停下就意味着和钱过不去。不过虽然印刷没停,出售却先停了下来,一来是做给皇阿玛看的;二来热销的书断档能够激发销量,又要更换版本,这一版本日后偷偷卖肯定能卖出一个高价。
论奸商程度,胤禟他从来不次于那些积年老商。
只是商场还算得意,生活中就充满了忐忑,他现在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办是好。就算脸皮够厚,再二再三改换阵营也让人诟病,找来老十商量了半天也没得出一个结论来。
“要我说,先不要急着站队好了。”最后胤俄挠了一下脑门,憨笑着,“八哥能不能成事咱们也看不出来,皇阿玛是不是真的厌恶了二哥咱们也无法判定,在二哥身上,皇阿玛反复无常也常见。而且,二哥他不就是坚持要写小说吗?说不定过几天人家又和好了,你冒然改换阵营,八哥好说,海善说不定要使绊子,再得罪二哥日子可没法过了。”
其实胤俄一直难以理解他九哥为什么要那么积极参与夺嫡,虽然九哥现在还没有爵位,首封也不会高,但是宜妃娘娘是四妃之一,只要他能安安生生,新帝登基时肯定少不了要大封他们这类贵宠之子。好比皇玛法,不就因为博穆博果尔生母娜木钟乃贵宠,特意于顺治十二年加封其为襄亲王,而后更是在太皇太后做主下亲上加亲,去了其亲侄女博尔济吉特氏。
所以,他觉得自己和九哥属于躺赢那一波,t不用像十二、十三那样自己奋斗。
可惜他九哥听不进去劝,危机意识十分重又好颜面,一直在瞎折腾。要他说,一动不如一静,形势未明,不如观望。
胤禟倒是听进去了一些,然而没过几分钟回想起康熙那一句不能将天下交到太子二哥手里的话又紧张起来:“这回不一样,皇阿玛金口玉言连那句话都说出来了,想必是真的了。我们投诚得尽早,晚了可就没那份功了,只是……只是我……”
说着,胤禟脸红起来,想到拼音,不好意思起来。
“二哥对我还算仗义,人家一失势就改弦更张似乎不太好。”
换成胤俄惊异起来,瞪大眼珠子,指着胤禟,半晌才说:“你居然会觉得不好意思,哈哈哈,也太稀罕了,没想到九哥你居然有一天会要脸面?”
胤俄笑得直不起腰,捂着肚子自己乐了半天,才收住了笑。
“九哥,你真的是我认识的那个九哥吗?”两人从小在一起玩,他居然头一回知道自家九哥要脸面。瞧瞧他以前干的事,要不是他们关系实在好都没有眼去看。先是到处宣扬宜妃吃了菩萨赐的红饼而生下他,连宜母妃那段时间都不好意思出门,就怕别人问。紧接着,跑到八哥那死皮赖脸硬是上了船,继而,二哥那有好处,又不要脸面跑那偷书去了。
这样的九哥,居然觉得不好意思了,太好笑了。
胤禟被笑得破不自在,却也知道他笑的原因,强行给自己解释:“你想多了,现在拼音还没研究完,不是能和二哥翻脸的时候。你知道拼音对我有多重要的。”
话是这么说,心里怎么想的只有他自己知道。以前他和胤礽没有太多接触,虽然是兄弟,但一个是君,一个是臣,九岁的年龄差也让他们没什么共同话题。对他二哥的印象总体和大家差不多,高高在上,看不起他们这些妾生子,夺走了皇阿玛一大半的关爱,越发趁得他们可怜。
直到这回接触下来,发现对方很好接触,一旦被认定为自己人也十分照顾,也很有担当,哪怕在皇阿玛盛怒的状态都不会推自己这个弟弟去当挡箭牌。哪怕,那样才是最正确的选择。
“如果二哥能忍住脾气,不和皇阿玛吵架就好了。”胤禟忍不住说道,接触越多,越让他认定了一点,二哥登上那个位置他们兄弟的下场肯定比其他兄弟要好。即便是脾气最好的八哥也比不上,八哥待兄弟不错,但二哥脾气比不上八哥,但是待兄弟不薄那种。
一个不错,一个不薄,想当然更愿意选择后者。
听了胤禟的话,胤俄猜出他心中的想法,也知道他的矛盾之处。他九哥心心念念要捞个从龙之功多年,思维模式不是那么好改的。遂想了半天说:“你要是着急,可以先摆出一副知情人的模样紧闭门户,然后等八哥上门问时再表示害怕,隐秘地透露一点就是了。千万不要主动说,现在皇阿玛可是将二哥幽禁在乾清宫里,谁家幽禁人幽禁在那里,要是皇阿玛反悔了大可以说一句身体不好暂且让他疗养。”
别看胤俄看起来又憨又没大脑,平时都是听他九哥的话,但真到关键时刻还是靠他出谋划策,智力和心眼是两码子事。老十心眼子不常用,但也不算少,至少比普通人略高一些。至于老九胤禟,看着全是窟窿,实际上摆在明面上的心眼子也就是摆着好看,一点用处都没有。
“你说的对,就这样,皇阿玛也会认为我省心。”胤禟这才后知后觉,当时只有他们三人在场,如果自己一回来就将此事透露出去其他人后果如何不好说,但他绝对首当其冲要被皇阿玛责骂。说不定,就要成了那个出气筒,因为太子二哥的忤逆,皇阿玛现在可正在暴怒中,偏偏又舍不得真的处罚二哥,自己撞上去就是出气筒。
回想起那时的场景,胤禟额上冒出一层层的冷汗,当时他吓得贴着墙出来的,生怕引来皇阿玛的视线,转移炮火朝自己开炮。
怎么就那么不长记性,既然忘记了皇阿玛的可怕。
“我不能说出去,除非皇阿玛让我说出去。”胤禟被自己的想象给吓住了,现在可不是转换阵营的事,而是如何不被牵连其中。千万不能引起皇阿玛的注意,老十说的不错,他现在要闭门不出,将一切是是非非隔绝在府外。
胤俄见他九哥突然被吓成这幅模样,摇了摇头,没有多说什么。其实这才是最好的选择,至于二哥被幽禁的事,就是没有老九只要有心也能发现端倪。他可不信八哥在宫里就没有一点儿布局,能够拉起那样声势的八哥真要行动起来可不是善茬,友爱和善好说话只是表象而已。
“不如你在我家一起研究拼音好了,一起避开此事。”
胤禟不忘自己的好兄弟,想着两人一起,就是别人来问都能互相打个圆场,不过胤俄却拒绝了。
“滚蛋,我忙着娶福晋呢,可没空和你一起浪费时间。”之前他就通过法喀舅母定下了常海之女,皇阿玛也同意指婚了,定好过年时娶亲。现在的他又要忙着置办聘礼,又要忙着照顾失去生母的嫡子弘暄,怎么可能天天和九哥混迹一处。他可不放心把弘暄单独留在府里,他的爱妾郭络罗氏因为一连夭折三个儿子已经有点不太对头,时常会把弘暄认错当成死去的三儿。好几回,弘暄都被她吓着了。
娶福晋是人生大事,胤禟摸了摸鼻子,不再挽留。
当天,胤禟就紧闭大门不再待客,反而让海善等人疑惑起来,打听到他从宫里一回来就叫来老十商议了半天,用脚后跟想也知道肯定是宫里发生了什么事。看样子,必然和废太子有关,不然就是天大的事也不会让只顾挣钱做生意的老九害怕到紧闭大门。
要知道,哪怕当初出售小说得罪了隆科多也没见他紧闭过大门。
可是宫里一片祥和,完全查不出来发生了什么事,海善只好敲响了九阿哥的府门,出乎他意料的是,胤禟居然以闭关研究拼音拒绝了他。
“拼音?那是什么?”海善一头雾水。
“小人不知道什么是拼音,不过我家爷说拼音对大清文教至关重要,正好到了要紧的地方,得闭关苦研,这段时间不管是谁一律不见。我家爷还说得罪之处待他出关后再亲自上门赔礼。”
因为直接被拦在门房一关上,海善好歹也是堂堂贝勒,自然不好强闯,只能满腹心事回了自己府中。胤禟看似什么都没说,但其实却透露出了最要紧的消息。
“肯定出事了,有大事!”想到这,他坐不住赶紧跑到了八阿哥府上,“八爷,宫里出大事了,或是和废太子有关。”
一上来,不等胤禩出声便急切道:“老九他从宫里一回来就吓得闭门不出,连我都不敢见了。”
胤禩淡笑:“或是有什么要紧的事。”
他既然决定退出夺嫡就意味着不会反复,一旦下定决心除非有大刺激就绝对不会更改是他的处事原则,自然不会因为海善的一句话再次下场。
“八爷,这可是好机会啊!”海善见状急切道,然而,面对微笑的胤禩他始终有一种皇上不急太监急的感觉。八爷他是真的要退出了,海善劝说了半天也不见打动他半丝,心灰了一大半。
“如此,我先行告退。”最后,海善只能告辞出了八阿哥府,长长叹了一口气。群龙无首啊!错过这村可就再也没有这店了,这回说什么都要将废太子钉死在储位之外。
只有胤礽彻底没有机会,他们八爷才有机会。
昔日赵匡胤能够陈桥兵变黄袍加身,他未必不能来这么一出,一路走一路琢磨着,眼前突然印上一张笑嘻嘻地大脸。是十四阿哥胤祯,他的眼睛不由一亮,自己打听不到乾清宫里到底发生了什么,但十四阿哥说不定可以。
于是换上了一张笑脸:“是十四爷呀!怎么许久没到我家里来坐坐?”
胤祯顿时受宠若惊,旋即,脸上露出赧然之色,之前说好要让海善他们看看自己的厉害之处,一直到今日,他都没有机会一展身手,自然不好意思登门。
挠了挠头:“一直在家练球,想着等到时赢球t了再去你家。”
他年龄小,虽然入朝听政,但提议说话轮不到他,目前还处于只长耳朵不长嘴的阶段。他毛躁,却也不是傻子,入朝听政前更是有德妃耳提面命——没有地位的人是没有资格说废话的。
他知道自己不管是身份还是阅历甚至勉强提出的意见都不足以让人重视,与其说一堆废话给大家造成一种平庸没见识的既有印象,还不如保持沉默,快速吸收,待有一朝一鸣惊人。
海善闻言,不太赞同道:“就是练球也得想想我们才是,哪里有把人抛到一边丝毫不关心的道理。”
年岁可不是白长的,一句话就能随便将十四代入坑中,是以,十四虽然觉得海善的话哪里说的不太对,但似乎听出他话中隐含的归附之意,只能笑着赔礼,跟着去了海善府上。
“你可知宫里发生了一件要紧的大事,或许和储位有关。”海善一上来就给十四投了一记地雷,惊得他合不拢嘴。
“宫里……大事……储位?”他怎么不知道,难道他是假的皇阿哥,什么事就瞒着他?
海善见状,摇着头继续说:“也难怪你不知道,我也是猜出来的,似乎乾清宫那位又和皇上发生了什么事,储位岌岌可危,这可是大好时机。”
十四愣住,他是真的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
“不过也得先打听清楚才行,事关那位,不可冒然出手。”说完,他一脸期待盯住胤祯,十四阿哥一个小年轻当然没有实力打听乾清宫里发生的事,就算他亲自跑去乾清宫,皇上不想让他知道只需让他在门外请个安就能打发走。他看重的是十四阿哥背后的德妃。
以包衣之身坐稳四妃并不稀罕,宜妃也是包衣出生,不过德妃却有一项其他妃子都没有殊荣,就是单独晋升到嫔位。能让后宫一律集体晋升的皇上特立独行,德妃在皇上心里占据的地位必然不低,哪怕宜妃当初无子封嫔都比不过。
通过德妃打听到乾清宫里发生的事,然后再利用十四阿哥造势,最后时刻,他们一众人将八阿哥捧到那个位置,海善在看到十四时就有了初步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