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点既墨 作品

第8章 刘泷参加县考,回敬老县令

李泽放下卷子:“你写得很好。”

“明天拜托了。”

刘泷:“请放心,我既然答应你,就一定会做到,只不过能不能考上童生还并不确定,毕竟每年的考试题目不一样。”

李泽:“你一定能考上童生的。”

在大周读书人分为六种考试,

县试:由知县主持,每年入冬举行连考5题,第一名称“县案首“

府试:由知府主持,腊月进行总共3场考试,第一名获“府案首“称号

院试:学政主持两考,时间不定期,录取者称为“生员“(即秀才),首名“院案首“

生员通过者获得秀才功名,可免除徭役、见官不跪,并取得后续考试资格。

当你考上秀才,才能参加乡试。

所以,别以为古代秀才是个很垃圾的名称,古代的秀才相当于现代的博士生。

考上秀才,便进入乡试

乡试(秋闱)

频率:三年一次(子、午、卯、酉年)

场所:各省贡院

录取:1至3通过率,中榜者称举人(首名解元),具备初阶任官资格。

会试(春闱)

时间:乡试次年三月

机构:礼部在京举办

录取:300名贡士(首名会元),平均录取率约24

殿试

举办:皇帝亲自主持

结果:不落榜但分三甲,一甲前三依次为状元、榜眼、探花(合称三鼎甲),赐进士及第;二甲赐进士出身;三甲赐同进士出身。

李泽不求刘泷能考上举人。

毕竟他自己也不过是个举人,举人非常难中,只有百分之3的名额。

从目前情况来看,刘泷童生是保住了。

生员如果有机会也可以中。

就是这秀才,他不敢保证,而且刘泷年纪这么小,是不容易中秀才的。

很多生员都五六十岁了,还没考上秀才呢。

能考上秀才的人,都是人才。

他李泽是不敢想的,只要这个刘泷能考上生员,那就是大功一件了。

“爹。”

门外走进来一个胖胖的奶龙,他叫李天霸,是李泽的独生子。

“逆子,你来干什么。”

“没事,你桌子上的糕点还吃不吃。”

李泽有些好奇:“你从来不碰这些,要这些吃的干嘛。”

“不告诉你。”

“放肆,快说。”

李天霸挠挠头:“咱们府上,来了一个很能吃的丫头。”

“看她吃饭可有意思了,我想拿这糕点喂她。”

很能吃的丫头?

李泽:“咳咳,那是你的家人。”

“以后万不可欺负她。”

“放心吧爹,我可喜欢看她吃饭了,就在刚才,饭桌上,那么多一碗米饭,加上菜,她两口就扒拉完了。”

刘泷:“阿兰没吃过好的,给你添麻烦了。”

“你是?”

李天霸突然想起来:“我知道了,你就是那个替考的吧。”

刘泷:“你长得很像某个人。”

李天霸:“你,听说过我的故事?”

“没有,就是听别人说你有些傻。”

李天霸:“别提了,一直有人这样说我,但是我不服啊。”

“于是我在街上买了本【如何不变成个傻子】这本书。”

刘泷:“后来呢?”

李泽:“后来,他打开那本书,发现里面是白纸,这个傻儿子。”

“多谢爹夸奖。。”

“谁夸你了。”

李天霸:“可惜,你可能考不上。”

刘泷:“为何?”

“因为,试卷是密封的,我爹塞不了钱,也没人敢收,所以你走不了后台。”

李泽拿起手中的书,就扔了过去:“乌鸦嘴。”

“你以为谁都像你。”

“给老子滚。”

李天霸白了他一眼:“爹,你就算找谁也没用,童生那么难考,怎么可能考得上。”

他还没有说完,便被李泽打了出去。

“呵呵,刘泷啊,你好好读书,临阵磨枪,不利也光。”

“就算考不上童生,也没关系,老夫养得起你们两个,明天我就带着小兰去看郎中去。”

刘泷作揖:“有劳了。”

两天后…

刘泷复习了两天,几乎把这些书都看遍了,童生的题目相对于简单,都是些基础题目。

这个世界的考试,要公平得多。

不管你是谁的孩子,只有靠才学才能考上,想走后门,考官连题目都不知道,只有公开题目的那一刻才能知道题目。

而且县试判题的有三队人。

第一队是县里的,第二队是其他县的的,第三队是府里的。

这三队人分别在三个房间审题。

县里的审阅后,交到另一个房间,然后再依次排序,最后圈中最终人选。

也就是童生。

听起来复杂,但只要你不写什么出格的,再加上字写得好,基本都能考上童生。

县学考试,不需要太复杂。

只需要有一个秀才推荐,或者五个人担保,就能去参加县试。

这些李泽都给他安排好了,不需要刘泷再去找人。

伴随着一阵铜锣响声…

刘泷背好书包,走进了县学的大门。

身后阿兰依依不舍地看着他。

“泷哥,你一定要好好考,我给你做了高粱馒头,还煮了糖鸡蛋…”

刘泷捏捏她的脸:“知道啦。”

“放心。”

“就算真的考不上童生,也养得起你。”

随后他带上笔墨砚台,干粮,水壶,经过简单搜身,进入了县试的院子。

五六十个人在大堂里面,开始准备考试。

每人一张桌子,总共考五场,基本上一天考完,上午三题,下午两题。

负责本次县考的是渭北县县令。

一个老县令,姓高,早年是进士出身,因为性格问题,一辈子不得重用,属于传统老迂腐人员,不喜欢花样百出的题目。

他出的前两道基本上就是忠君报国,如同教学书上的思想汇报,让人昏昏欲睡。但是到了最后一题。

却是一个这样的问题。

【天地君亲师,师缘何在五尊之中。】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天大地大皇帝大,父母大,那为什么老师也在五尊之中呢。

这道题,并不是多难。

但想回答得称心,就有些难度了。

因为这个高县令,今年59了。

马上退休了,他本身就是老师出身,所以对教育这一行,看得很重。

这道题,应该就是问学子,老师怎么在天地君亲师中啊。

如果你回答:“我特么怎么知道。”

或者:“因为老师就是制定这个的,就像赵钱孙李,因为制作百家姓的人姓钱。”

刘泷分析。

现在的主考官,是位老师,他现在最想得到的是认可。

刘泷猜出了老古董的想法,无非想听点好的。

刚好。

这句话更适合这位老迂腐。

他提笔写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