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查无此人
按着严惜原本的打算,她病好了她们就分道扬镳。+x,s,a+n?y*e?w?u`._c¢o\m*
她怎么还赖上她了?!
严惜也首愣愣地回望着她,玉婆婆不似心虚,她们两个对望了一会儿,严惜端起长条凳上的汤药给她:“你先吃药吧。”
己经到了腊八,老翁的娘子并不想她们在家中久留,清早起来,看玉婆婆己经醒了,就开口赶她们:“眼看着要过节了,你们总不好在我家过节,还是赶紧走吧。”
人家都这么明着赶人了,严惜她们两个也不能死皮赖脸地待下去。
向老翁家讨了一口饭吃。
玉婆婆让严惜去灶房拿一根烧过得木炭过来,她帮她将眉毛画粗了一些,脸上给她涂暗了一些,还有两边下颌骨处,她也给涂了涂。
严惜看不出她将自己涂成了什么样子,玉婆婆看着挺满意。
“听老翁说县城离这里很远,咱们请他们赶车送一程吧。”这玉婆婆不管怎样,比她懂得多许多,暂且带着她一起吧。
她想了一晚,两个人一起确实算是有个伴。
严惜说着摸出一小块碎银子打算给老翁家,玉婆婆拉着她的手,拔下了头上的银簪。
“乡下地方很少见到银子,你别给他们银子了。^x~k¢a~n?s*h?u¨w¢u/.·c^o`m^让他们送咱们一程,这个银簪子拿去谢他们吧。”
严惜愣了一下没有接玉婆婆的银簪,这银簪可比她的碎银子值钱。
玉婆婆笑了笑,“都要走了,咱们一起过去吧。”
她说着就走了出去,两人连个包裹都没有,看着都令人起疑。
玉婆婆向老翁跟她家娘子道了谢,伸手递上手中的银簪:“路上遇到歹人,包袱也跑丢了,身上如今就这么个值钱的东西,不嫌弃请收下吧。”
老翁的娘子想伸手接过,那老翁咳了一声,她便将手缩了回去。
“你家孙子己经给了个银戒指,不过是住一晚,也用不了这么多东西,请收回去吧。”
“老郎君心善,定然有好报。可否请老郎君安排个车子送我们去县城,车马费定不会少。”
老翁安排了他家儿子满意送她们两个去县城。
两人身上什么都没有只能说是从外地逃荒来的,路遇歹人将包袱丢了。
玉婆婆当了银簪子,换了些铜板,给了满意几个铜板的车费,让他回去了。
两人买了一些干粮,严惜坚持要去禾州,打听来打听去,人们都说,东凌渡口是不能去了,听说前两日那江上出了水匪打劫的事。?k!a^n+s!h`u~d·i/.·c¢o?m′
严惜猛然听到这个消息,心里一凉,那金路达果然没有找她,就那么按着原计划渡江了。
玉婆婆见严惜愣了一瞬,伸手拉了拉她的衣袖,喊了声:“小爷走吧。”
他们寻了去别的渡口的马车。这次还算顺利,不过用了三日便过了江。
玉婆婆身体大好了之后,处处照顾严惜。严惜虽然默认带着她一起,不过防备心还是没有放下。
又走了几日到了稻田县,县城里节日的气氛很浓,严惜跟玉婆婆下了马车之后,就去寻落脚的地方。
玉婆婆给严惜说,她若是太长时间没有回来,尽量不要麻烦他们。
严惜知道她想说的是人心难测,便听从她的在一个小客栈定了间丙等房,两个人凑合着住。
这玉婆婆很有自知之明,客栈床铺小,她便主动打地铺,整得严惜有些不好意思。
在客栈里歇息了一晚,用了一个饼子一碗粥后,严惜对玉婆婆说:“婆婆在客栈等着吧,我过去严家屯看看。”
“我跟你一起过去吧。两个人好过一个人。”玉婆婆说着就站了起来。
严惜也习惯了玉婆婆跟她形影不离,便带着她一起出了门。
她们在客栈里问了路,在城门外寻了辆去严家屯的牛车,严家屯里县城很远,在一个山脚下面。
她们坐两个多时辰的车才到,村子很小,严惜只能先找村长。
好在要过节了,人都在家里猫着,村里的孩童将她们引到村长家里。
见来了两个陌生人,村长跟村长娘子都一脸莫名。
严惜躬身行礼后表明来意。
村长更加的莫名,他们村子就这么大,全部都是姓严的,哪家有几口人,都有谁他如数家珍。
“严惜”这个名字他还真没有听说过。也没听说过谁家媳妇带着闺女出去过?
严惜说了她娘的样貌特征,村长没有印象,他还喊来了他娘子,村长娘子听了也说没有印象。
“小郎君,你说的这两个人,老朽能确定没有见过。若不然,你去隔壁下山村寻里长查一查,编造册籍是他的事。”
村长看着有五十多岁,即便对严惜没有印象,应该对她娘有印象才对。
村长让她去里长家查证,她的心己经凉了一半。
或许,她跟她娘的籍贯都是假的。
严惜带着玉婆婆失魂落魄
出了村长家,玉婆婆默默在她身边跟着,不多问一句话。
他们一路走到里长所住的村子,天色己经晚了。
里长可没有村长那么好说话,他不是个好相与的,听明白严惜的来意之后,他淡淡地回她:“既是严家屯的村长都不知道,那你要找的人便不在这里,你去县衙问问去吧。”
他很冷淡,也不怎么搭理严惜,说完就忙自己的事。
任严惜好话说尽,他都无动于衷,严惜很尴尬,带着玉婆婆走了。
天色己经完全黑了下来,严惜走在村中的小路上,只感觉孤寂和无助。
“小爷,天色晚了,咱们找户人家借住一晚再走吧。”玉婆婆抄着手,小心翼翼地问。
严惜抬头望望西周黑漆漆一片,这会儿回去也寻不到牛车。
看来只能找户人家借住。
村里的人都睡下了吧,屋里亮灯的人家几乎没有。
严惜跟玉婆婆边走边往人家院里打量。
哗啦~
一户人家虽然没有亮灯,可是有泼水的声音,玉婆婆忙过去打招呼:“打扰你了。”
黑灯瞎火的,泼水的婆子还是提着水盆走了过来,“你们哪里来的?”
“我们去找里长有些事,天晚了,夜路不好走,想寻个人家住一晚,老嫂子能否行个方便?”
那婆子见是一老妇人跟一个小哥儿,犹豫了一瞬给她们开了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