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网瘾的牛 作品

第926章 授予役职

在正式决定迁都江户城之际,上杉清定可不打算将现任征夷大将军、武家栋梁足利义氏留在京都。

一方面,清定考虑到室町御所在官军攻入京都后与足利义辉交战的过程中被毁;另一方面,二条御所的防御能力不高,且摄津、和泉、河内、播磨等近畿诸国尚未被官军压制,山城一国依旧有可能再度成为战场。

为此,清定不得不将足利将军家新的本据定为镰仓御所,让足利义氏随皇室、公家一同下向关东。

现如今,以近卫前久、山科言继、久我晴通、德大寺公维、劝休寺晴丰、土御门有修、万里小路赖资、三条西实枝、薄诸光等朝廷之中的高位公卿皆是亲上杉家一方的,他们可就算有着深厚的京都情节,但看在上杉家赐予的摄关料所、公家领皆位于东国的份上,也就顾不上合理不合理,只能积极配合,绝无二话。

而足利义氏可没有任何拒绝的权力,他深知自己的能以小宗继承大宗皆是依靠上杉家的力量来达成的,否则连镰仓公方之位都不一定坐得稳。

所以,足利义氏为了报答上杉清定的恩情,就授予其副将军、虾夷管领、羽州管领、东海探题等役职,仍兼任关东管领、奥州管领、北陆探题、御相伴众、诸国守护(陆奥、陆中、陆前、津轻、羽前、羽后、岩代、磐城、越后、佐渡、越中、越前、能登、信浓、甲斐、下野、上野、常陆、下总、上总、安房、伊豆、骏河、飞驒、美浓、伊势、尾张、志摩、大和、近江、伊贺、若狭、山城、丹波、摄津、播磨、和泉、河内、淡路、于山、阿波、讃岐)等职,继续享有七样免许,成为足利将军家中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存在。

面对足利义氏的加官进爵,清定仅仅推辞了副将军一职。

要知道,上杉家最早与镰仓公方家之间的关系是极为深厚的。

早在初代室町殿足利尊氏在位时期,斯波家长、高师冬、上杉宪显等人皆担任关东执事(坂东执事、镰仓执事),与京都辅佐室町殿的执事相同,作为镰仓公方家的笔头家臣进行辅佐。之后的畠山国清亦是如此。

但在足利基氏(足利尊氏四男)成为初代镰仓公方后,却并没有因此而感到高兴,因为他在五岁之时就由其叔足利直义抚养,武家男童仪式(深削、着袴、学问始、弓始等一系列人生仪式)也结为足利直义进行举办。

等足利基氏九岁之时就被其父足利尊氏派往镰仓就任镰仓公方,接替先前镇守镰仓的兄长足利义诠。

与足利义诠率诸多东国武家风风光光、鲜衣怒马上洛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足利基氏身边仅有不到一百人的随从,甚至连亲足利将军家的公卿洞院公贤都在质疑足利尊氏这个将一个尚未元服的孩子派往镰仓坐镇决策是否合适。

当足利基氏抵达镰仓后照看他的人就从足利直义换成了亲足利直义一派的时任关东执事上杉宪显。

可以说,足利基氏整个童年几乎是仰望着足利直义的身影长大的,在关应扰乱发生后,对其心理造成了极大的冲击——亲生父亲和养父(叔父)刀兵相见,他甚至茫然的不知道该站在谁的一方。

关应二年(1351年)八月,足利直义逃出京都后,年仅十一岁的足利基氏可没有忘恩负义,反而是率军前往北关东,一面热情迎接足利直义,一面震慑关东八国之中的高师直一派。

对于足利基氏来说,主动率军前去迎接落魄的足利直义可不是什么背叛通敌,反而是与长期照顾自己的叔父再度开心重逢。

但好景不长,在足利基氏元服后的第二天,足利直义就于净妙寺下辖寺院延福寺逝世。

当时,足利直义被足利尊氏毒杀的流言蜚语几乎传遍了整个镰仓,若是此事当真,对于足利基氏来说几乎是无法接受,甚至留下了不可磨灭的记忆。

尽管有些儒生、公卿会将足利基氏与足利义诠兄弟二人之间的故事写成互相扶持、关系亲密,并维护了足利将军家的统治,但看到足利尊氏、高师直配置给足利基氏的一众亲信在其头上作威作福、嚣张跋扈,真的会对足利尊氏、足利义诠二人如此释怀?

足利基氏元服以后,他的方方面面都能看到足利直义的影子。

其中,足利基氏的画押就是仿照足利直义的画押,且终身使用,从未改变。此后的镰仓、古河公方除了足利持氏以外,大体继承了足利直义画押风格。

在信仰方面,足利基氏与足利直义一样信仰禅宗。

足利直义生前曾与临济宗高僧梦窗疏石往来密切,还留下了《梦中问答集》。足利基氏则是与梦窗疏石的弟子义堂周信成为了忘年交,甚至还让其为已故的足利直义献上汉诗三篇,更将儿子足利氏满托付给他,请他来担任师匠,可见对其信赖。

梦窗疏石的出身可不简单,为臣籍降下,是宇多天皇的九世孙,俗姓源,字梦窓。在其九岁时,就投平盐山寺空阿之室,学内外典籍。于正应五年(1292年)正式出家,从戒坛院凝然受戒,并廵游诸国,修学显密二教。后悟佛法本非义学,乃参禅于鎌仓诸寺,师事一山一宁、高峰显日等高僧,受显日印可。为追悼后醍醐天皇,创建天龙寺,成为天龙寺的开山住持。

为了促进与大明的贸易,梦窗疏石更是主动参与进勘合贸易,并派遣天龙寺船前往大明进行贸易。

梦窗疏石还非常擅长造园,所造庭园静寂闲雅,富于禅风,尤以西芳寺、天龙寺、永保寺(美浓)、吸江寺(高知)、瑞泉寺(鎌仓)、惠林寺(甲斐)等最享盛名。

不仅如此,梦窗疏石还被朝廷敕赐七大国师尊号,称“七朝帝师”(生前敕赐‘梦窓’、‘正觉’、‘心宗’等国师号,后世并追赠‘普济’、‘玄猷’、‘佛统’,‘大圆’等国师号),其法系后来形成梦窗派,又称嵯峨门派,并缔造五山文学之最盛时期。又其法系并非单纯之禅风,尚带有密教色彩。

义堂周信虽然为梦窗疏石的著名嗣法弟子之一,但起初为天台宗僧人。后应第三代室町殿足利义满之请,居于京都建仁寺、南禅寺。

足利义满也曾通过义堂周信过问足利基氏的往事,但义堂周信则回答称足利直义告诫过足利基氏,田乐这样的娱乐活动会成为政道的妨碍,足利基氏一生都遵循这个教诲,一次都没有观赏过田乐。

一个缺乏关心的父亲,一个几乎未曾谋面的哥哥,再加上一个谆谆教诲又兵败身亡的叔父,到了亲政年龄的足利基氏会做出如何选择也是可想而知了。

足利基氏等到时任关东执事畠山国清响应足利义诠讨伐南朝的号召,率关东武家上洛之际,就大肆征召原足利直义一方的诸将,其中就有原越后、上野两国守护的上杉宪显。

上杉宪显在追随足利直义举兵后,越后、上野两国的守护职就被足利尊氏褫夺,授予了讨伐足利直义有功的宇都宫氏纲。

尽管足利基氏此举是越权任命,但足利义诠还是默许了此事。毕竟足利义诠可不愿意在大举发兵讨伐南朝之际东国发生动荡。

只是,足利基氏的这一任命可没有通知宇都宫氏纲。

宇都宫氏纲在不明不白的情况下突然被褫夺了役职,自然不能一声不吭,直接命其正在担任越后、上野两国守护代的家中重臣芳贺高名发兵攻打上杉宪显。

然而,足利基氏并没有收回这一决策,反而是又任命上杉宪显为关东管领。他的这一任命依旧获得了足利义诠的认可。

无论如何,上杉家都是足利将军家的外戚。足利义诠也不可能让外人来把持镰仓府的大权。

值得注意的是,足利基氏可没有像足利尊氏、足利义诠那样授予上杉宪显为关东执事,反而是授予其关东管领之职。

管领,即执掌政务之意。称呼的改变自然意味着被赋予了更大的权力。

足利基氏的主动放权,比足利将军家的管领诞生还要早。

而上杉宪显也没有辜负足利基氏的信赖,为足利基氏、足利氏满父子二人兢兢业业的奉公,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

只不过,在此之后的关东管领就与镰仓、古河公方没有这样的信任关系,甚至为了争夺关东八国的霸权不惜刀兵相见。

别看足利义氏只有十七岁,且比上杉清定小了十四岁,但他对镰仓公方家的往事还是知晓一些的。

足利义氏也想重现初代镰仓公方足利基氏与初代关东管领上杉宪显那样,获得上杉清定的鼎力支持。为此,他不惜进行大规模放权,还打算亲自参加上杉家少主越后太郎丸的元服之礼。

而眼下,新都城江户城尚未竣工,就算上杉家旗下诸多大名、国人领主们为了讨好清定,主动献出了不少木料、石料、钱粮,但建设终究比破坏的工作量大太多了。若是正亲町天皇、觉恕法亲王、近卫前久、山科言继、久我晴通、德大寺公维、劝休寺晴丰、土御门有修、万里小路赖资、三条西实枝、薄诸光等一行人按照正常的速度抵达江户城外,首先映入眼帘的必然是一个大工地。

故而,清定在经过再三权衡,以及出于对皇室、公家的安全考虑,就打算让他们转道北陆道,待春暖花开后前往越后府中御所暂住,等待江户城的普请完成。

毕竟,越后府中御所先前是越后上杉家的本据,就连上杉清定、足利义氏也将其作为一段时间的本据。不论是基础设施,还是周边防卫都是非常完善的。

对于京都之中以及周边的町民、商人、匠人、农民等各个阶层之人,清定则没有将他们一并迁移的想法。毕竟,那样做的话需要耗费太多的人力、物力。

而且,上杉家又不是彻底放弃对近畿诸国的经略,犯不着将京都内外的百姓尽数迁移。

即便如此,京都周边的帝王之气也所剩无几,只留下大量的残砖碎瓦。

虽说清定将同族重臣八条定繁任命为山城守护代兼京都所司代、爱宕郡郡司、葛野郡郡司、宇治郡郡司、纪伊郡郡司等职,负责守备山城一国,但为了便于处理政务、判决纠纷等,他总不能在经济凋敝、残砖碎瓦的原室町御所或三好家、京兆细川家宅邸之中办公吧?

若想在短时间内重建京都,并让其恢复足够的防御能力,连上杉家都没有那个实力,更别说才继承八条近江守家家名的八条定繁了。

于是,八条定繁只能退而求其次,选择相对保存较为完好的二条御所作为自己的官衙、宅邸,并对其进行加固、增筑。

当然,为了避免僭越,八条定繁就主动上奏主君上杉清定,将二条御所更名为二条城。

至于原管领细川晴元,清定可不打算让其长期坐镇山城或丹波。

即便三好政胜、香西元成、井上正季等原京兆细川家重臣们在协助神余亲纲、一色义幸等将静谧若狭一国表现活跃,但京兆细川家在丹波一国的影响力仍然不可小觑。

宇津家、川胜家等丹波有力国人领主们皆是原京兆细川家的旗下国人领主。

所以,清定就建议足利义氏将细川晴元升任副将军之职,以此来让他一并迁往镰仓进行安置,以免其趁着官军主力退出丹波、山城、若狭、近江等国之际暗中勾结原伪朝一方武家,妄图恢复京兆细川家在近畿诸国的霸权。

值得一提的是,足利将军家自从取代北条家成为武家栋梁、天下共主后,所任命的执事或管领如同走马灯一般。要么是像高师直那样在关应扰乱中被杀,要么像仁木赖章那样主动辞职,要么像细川清氏、斯波义将、细川赖之等人那样被罢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