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翔康 作品

第126章 来到阿坝寨

唐家人此时都捧着手机,关注着唐朝的行程。于此同时,唐朝乘坐的那辆汽车,在北斗导航指引下,驶上了盘山公路。他坐在后座上,沿途一路拍摄视频,还和开车的王叔叔交谈。那个王叔叔知道他此行的目的,想不到董事长孙子有这般勇气,竟然放弃高考来山区支教,使他感到非常钦佩。

汽车驶进了一个山坳,王叔叔高兴地说:“我们的目的地到了。”唐朝欣喜地朝前望,看见不远处有幢三层楼的建筑,楼前有一个操场,一面鲜艳的五星红旗在操场上空飘扬。瞬间他感到万分激动,心里暗暗喊:“阿坝寨小学,我来了!”

汽车在操场上停了下来,俩人跳下车后,赶紧把行李搬下来。这时从楼里出来三个人,唐朝一眼认出,走在头里的是刀校长,因为他和刀校长已加了微信,而且还视频过几回。他笑着喊:“刀校长,我来了!”刀校长也喊:“唐朝,欢迎你!”

刀校长同开车的王叔叔握手,说道:“您辛苦了,先去办公室喝茶,休息一会吧。”王叔叔说:“谢谢了,我还要回昆明,茶就不喝了,得抓紧时间。”刀校长说:“开了半天车,一定很累,去办公室喝杯茶,吃点东西再走。”王叔叔回答说:“车上吃的喝的都有,我马上要回昆明,不耽搁了。”

王叔叔执意要赶路,对刀校长说:“我完成了董事长交给我的任务,现在把唐朝交给您了。”然后对唐朝说:“我要赶路了,你快给爷爷报平安吧。”唐朝说:“谢谢王叔叔,今天让您受累了,回程路上注意安全,车速别太快。”王叔叔笑着说:“你放心吧,我是老司机了,不会出问题的。你慢慢适应这里的环境,一定要多保重。”

王叔叔同刀校长和另外两个老师握手道别,然后一踩油门,汽车驶出了操场。唐朝转过身,打量一眼空寂的的操场,还有无人进出的校舍,问刀校长说:“学生已经放学了?”刀校长回答说:“早已放学了,我们三个留下来等你。”接着说:“我给你介绍一下,这两位是李老师和王老师。”

两位老师同刀校长差不多年龄,都在四十来来岁模样,他们同唐朝握手,招呼说:“唐老师,欢迎来我们学校支教。”唐朝一下红了脸,说道:“我还是个学生,是来向您们学习的,请多多指教。”刀校长笑着说:“不必客气,以后大家互相学习。”然后问王老师说:“你联系的车子,怎么还没有到?”王老师回答说:“电话刚联系过,马上要到了。”

就在说话时,一辆小货车驶进操场,在他们跟前停了下来。刀校长向开车人招呼说:“有劳大哥了,眼下是最忙的时候,还要麻烦你。”那个人瞧一眼唐朝,笑着说:“大城市里的青年人,千里迢迢来支援学校,我帮这点忙,那算得了什么?”说话的时候,李老师和王老师把行李搬到了车上,刀校长对他俩说:“你们回去吧,临走前检查一下学校的门窗。”

李老师和王老师转身回校舍,刀校长对唐朝说:“我们上车吧。”俩人坐进了车里,开车人发动了汽车,唐朝问:“我们是去阿坝寨?”刀校长点头说:“你在学校期间,要和我同吃同住,这是你爷爷关照的。”唐朝点头说:“我明白。”说着在群里发信息,还发了一张学校的照片。

学校距离阿坝寨,有十几分钟车程,不一会儿,汽车缓缓驶进了寨子。唐朝一下睁大了眼珠,这就是祖父生活过六年的地方?祖父对他说的那个古老寨子,如今已大变样。寨子里的泥泞道路,已是平整的水泥路面,四周一幢幢民居,仍然是传统的干栏式建筑,可是见不到老旧的竹楼,取而代之的是钢筋水泥结构,铝合金玻璃门窗的新楼。更让他惊叹的是,每幢民居的庭园里,还栽种着各种花卉,家家门前花团锦簇。

汽车在一幢楼前停了下来,刀校长说:“我们到家了。”然后跳下车,朝楼里大喊一声:“客人来啰!”紧接着从屋里出来一个六十多岁的老人,身后跟着一个三十多岁的妇女,还有两个孩子。唐朝立刻明白,老人曾经是自己祖父的学生,阿坝寨小学的第二任校长刀雄,他的老伴在前年过世了。那个妇女是刀校长的妻子,两个孩子是他们的一双儿女。

老人来到了唐朝面前,唐朝喊了声:“爷爷好。”老人激动地说:“快进屋吧。”刀校长和妻子搬下了唐朝的行李,这时驾驶室里的人跳下车,把车上的一袋玉米也往屋里搬。刀校长连忙阻拦,说道:“怎么好意思?我不能收下。”那个人说:“这是今天刚摘的,给你们尝个鲜,也让大城市来的客人尝尝。”

刀校长推辞不得,只得连声道谢,那个人向大家告辞后,随即开车走了。刀校长一家拿起行李,同唐朝一起进屋去,放下行李后,刀校长递给唐朝一条新毛巾,说道:“你满头大汗,不习惯这里的气候,我带你去洗洗。”说着领他走出屋子。

门前的庭园里种着许多花草,还有用来浇花的水龙头。唐朝来到水龙头前,感觉身上的体恤已被汗水湿透,索性学着刀校长的样,脱下身上的丅恤,在水池前酣畅地擦洗。

俩人擦洗过后,穿上丅恤进屋去,老人招呼唐朝说:“一路上辛苦了,坐下来喝茶吧。”唐朝这时打量一眼四周,感觉屋子里十分宽敞,地上铺着彩色瓷砖,除了一些桌椅之外,没有其它陈设,倒是非常简洁。

看得出老人对饮茶很讲究,屋子里摆放着竹制的茶案,茶案上有电茶炉,还有整套的茶具。唐朝在茶案前坐了下来,老人端起茶壶,给他斟了一杯茶,说道:“喝一杯我们的普洱茶,夏天喝这茶,解渴又解乏。”

唐朝喝了一口,连声说:“这茶太好了。”老人笑着说:“从前我们坐在火塘前喝茶,现在条件好了,也学城里人的样。”然后问:“唐老师身体好吗?”唐朝连忙说:“我爷爷身体很好,他要我代他向您问好。”老人抹一下眼睛说:“98年他来过寨子一次,转眼二十多年过去了,我想唐老师啊!”

唐朝顿时感动,随即拿出手机,同祖父连上视频,对着屏幕大声说:“爷爷,刀爷爷想您呢。”老人见到屏幕上的形象,激动地喊:“唐老师好!”唐伯诚笑着说:“刀雄啊,怎么还叫老师呢?倒让我汗颜了。近来身体好吗?家里一切都好吗?”

老人连声道好,然后说:“现在我每月领三千多元养老金,我兄弟更多,每个月有五千多元。”唐伯诚说:“这很好,你俩年轻时努力奋斗,现在应该享福了。”老人笑着说:“要不是有您这个恩师,哪有我们兄弟今天?”

唐伯诚客气地说:“是我应该谢你们,我在阿坝寨的六年里,你们的阿爸,还有你们全家,对我无微不至的关心和照顾。”接着又说:“今天我孙子来到你家,又要你们关心照顾了。”

老人连忙说:“这是哪里的话?唐朝来学校支教,我心里高兴啊,刚才我第一眼见到他,立刻想起当年您来寨子办学的情形。时隔五十年,您的孙子来到了阿坝寨小学,这是佳话啊!唐老师放心好了,如今山里各方面的条件都很好,不但通了路,还通5g网络,现在我们的生活,同城里人差不多。”

唐伯诚说:“这孩子从小在温室里长大,来到你们这儿,正好让他锻炼一下,您和刀校长严格要求他,该批评的一定要批评。老人回答说:“唐老师放心,这孩子我喜欢,来这儿锻炼一年,一定会有所收获。”两个老人聊得高兴,好一会才结束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