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 探望老同学
孙子回家去后,唐伯诚总觉得心里有些空荡荡。这天在临睡前,他收到李瑞英发来的微信,说她下星期准备回美国,临走前想同他再见一次面。另外还想去探望以前的老同学秦瑶,现在她在养老院生活,问他是否抽得出空?陪她一起去养老院探望。
他想起来了,秦瑶是中学里的同班同学,模样长得也很漂亮,在班上同李瑞英最要好。前些年与老同学聚会时,有几个同学说她在三十多年前去了香港,至于怎么会去香港的?他们都不愿意多说。
李瑞英下个星期要回美国,他也想同她话别,另外自己有好长时间没去养老院走访,正好是个机会。于是问了养老院的地址,约好明天上午在养老院门口碰头。
第二天早上,他叫了辆出租车,途中路过一家超市,请司机在路边停一下,进店里买了几样营养品,然后回到车上。等出租车到达养老院时,看见李瑞英已站在大门口。
李瑞英手捧一束鲜花,拎着一只礼品袋子迎上前,他连忙说:“让你等我,真不好意思。”李瑞英笑着说:“你没有迟到,我只是早到了一会。”然后说:“我和秦瑶已长久不见,那年我办赴美签证时,她正在办赴港签证,比我早几个月离开上海。她回上海独居已有十多年了,因为健康原因,前几年住进了养老院。”
他惊讶地瞪大了眼,李瑞英又说:“她已知道我俩今天来养老院,见面后千万别问她以前的经历,那是她心头的创疤。”他点了点头,俩人走进底楼大堂,去服务台询问了受访者的房间号,然后一起走进电梯。
他到过许多养老院,这家养老院还是头一次来,从走进大堂到走出电梯,第一个感觉,这里的硬件设施还不错。俩人找到了要找的房间,站在门口伸头朝里望,看见里面有四张床位,三个老太太蜷缩在床上,另一个坐在椅子上。看见门外出现两个造访者,坐在椅子上的老人,颤颤巍巍站立起来,李瑞英大步上前,连忙双手扶住她。
两个昔时的同学好友,面对面打量着对方,一个叫声:“秦瑶啊。”另一个叫声:“瑞英啊。”唐伯诚走上前来,李瑞英问:“秦瑶,还认得出他吗?”她笑着回答说:“我认出来了,当年班上的大才子,风流倜傥的唐伯虎,如今也是满头白发了。”然后说:“伯诚啊,我没有忘记你。”
唐伯诚说:“我也记得你,以前你能歌善舞,是学校宣传小分队的成员。”说着把手里的礼品袋放到床头柜上。秦瑶忙说:“你俩来看我,我已经很感动了,还要送鲜花和礼品,倒让我不好意思。”然后又说:“这里连坐的地方也没有,我们去能坐下的地方说话。”她伸手去拿放在床头边的拐杖。
李瑞英忙说:“你别动了,我们坐在床沿上也能说话。”秦瑶说:“这屋子里的气味,你们肯定受不了。我们去娱乐室吧,那儿要好一些。”唐伯诚和李瑞英果然闻到了,屋子里有一种难闻的气味,虽然开着窗子,但是难闻的气味挥之不去。秦瑶已撑起了拐杖,李瑞英于是搀扶住她,三个人走出了屋子。
他们来到一间屋子,里面有几张麻将桌,四个人正在打麻将,还有几个人在观看。靠墙边有一圈沙发,三个人在沙发上坐了下来,唐伯诚说:“这儿的条件还不错。”秦瑶说:“一个月要缴八千多元。”唐伯诚问:“收费这么高?”秦瑶回答说:“床位费要三千六百元,外加伙食费、护理费,其它林林总总的费用。”
唐伯诚问:“那么护理员的服务怎样?”秦瑶叹气说:“那要看小费给多少?如果给得少了,有时候忘记给了,马上给你看颜色。”唐伯诚立刻皱起了双眉,说道:“这不像话。”
李瑞英问秦瑶说:“最近身体怎么样?”她回答说:“我已是半死人一个,苟延残喘罢了。”唐伯诚忙说:“看你的气色不错,应该无大碍。”她连连摇头,说道:“不行了,说不定那天就醒不来。”接着说道:“这里是我人生的最后一站,与我同房间的三个人,两个老年痴呆,一个半身瘫痪。这几年看到好几个人在床上咽气,还有送到医院去抢救,但是没有再回来。”她说话时语气很平静,没有任何伤感,似乎已坦然接受。
李瑞英听得心酸,安慰说:“你好好的,别说这话。”唐伯诚也安慰说:“虽然我们已是耆寿之年,但是按照现在的平均寿命,我们还有得活,好好享受晚年生活才是。”接着又说:“以前的老同学建了微信群,有二十多个同学在群里,大家聚会时常提起你。你想进群的话,现在就拉你进去,每天和老同学聊聊天,不但可以减少寂寞,而且心情会好不少。”
秦瑶连连摇手,说道:“多谢你了,我不想进群,宁愿做无人知道的衰草。这是我的宿命,我没有寂寞,也没有忧伤。”唐伯诚愣了一下,从前她是情格开朗的人,想不到变化如此之大。
李瑞英这时说:“秦瑶啊,你要乐观一些,不要沉湎于往事中。”然后问:“你儿子常来探望吗?”她回答说:“每到缴费的时间,他会来看我,顺便送些东西来。幸亏我还有一处房产,要不然的话,未必会来管我。”
唐伯诚心里发酸,但是不了解她的情况,也不便多问,只得说:“现在的年轻人都很忙,我们只能多一些理解,多往好的方面去想。”秦瑶点了下头,问他说:“现在你是和子女住一起?”唐伯诚说:“我们分开住。”她又问:“每月有多少养老金?”唐伯诚回答:“有一万多。”她惊羡地说:“太好了,这么多钱用不完呢。”显然她对唐伯诚的情况一无所知。
秦瑶接着问:“瑞英啊,这次回美国后,什么时候再来上海?”李瑞英回答说:“争取明年再来,如果来的话,我们全家一起来。”她听了说:“这太好了。”然后说:“你们都比我好,我是自作孽,如今像个孤魂野鬼。”她终于控制不住,瞬间流下两行泪水,李瑞英忙不迭地劝慰,拿纸巾给她擦拭眼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