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1章坐而论道(中)
“第四十一章: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下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類。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夫唯道善贷且成。”
“有上等领悟力的人士,听了道的理论,会努力去实现它;中等领悟力的人士,听了道的理论,将信将疑,觉得有所心得,却又感觉难以把握;下等领悟力的人士,听了道的理论,不但不能理解,反而会哈哈的大声嘲笑,认为这纯粹就是疯言疯语,胡说八道。如果不能被那些普通人嘲笑的道理,就不能称其为道,证明道的深刻性,和超越常理的本质了。因此,古时候著书立说的人,说过这样的话:真正光明的道,却好似暗昧,因为它不张扬炫耀;追求前进提升的的道,却好似倒退,舍弃某些东西;看似平坦的道,实际却充满崎岖,崇高的德,好似峡谷,广大的德,好似不足,刚建的德,好似怠惰,质朴而纯真的德,却好似虚假的。最洁白的东西,反而含有污垢,最方正的东西,反而没有棱角,最大的器具,反而最后完成。最大的声响,反而听来无声无息,最大的形象,反而没有形状。道幽隐而没有名称,无名无声。但只有道,才能使万物善始善终。”
凌霄真人正在口吐莲花,越说越起劲,刚才还听的昏昏欲睡的孙飞扬,却突然插了一句,“哎~我说王叔,您老人家,被那些人看成傻瓜,当成神经病,是不是就是因为,您老人家遵从的,是老道刚才说的那个什么道啊?就因为您老人家的想法太超前了,那些人不能够理解,才造成这样的后果呀?”
王家有正对凌霄真人所讲的道理,听的如痴如醉,频频点头。
猛然间,被孙飞扬这么一打岔,让凌霄真人停了下来,王家有不由得瞪了孙飞扬一眼,没好气的说:“你有什么问题,能不能先让真人讲完了,再提问呀?你看看你这半路插一杠子,多耽误事儿啊?”
凌霄真人却毫不介意,手撵着颌下半尺多长的山羊胡,微微一笑,安抚着王家有说:“无妨,无妨,要想把道讲的明白一些,和人产生辩论,互相之间,进行一下探讨,还是很有必要的嘛。毕竟,这本《道德经》,出自两千多年以前,尽管其中讲的一些道理,对今天仍然有很大的帮助,但其中也有一些观点,与如今的现实,已经有些脱节了。所以,我们也没有必要,非得守着两千年前的老教条不放,也应该与时俱进,该听的听,该改的,也是要改的嘛。不然的话,怕是我也要被别人说成是老古董,该扫进历史的垃圾堆里去啦。”
孙飞扬骄傲的看了王家有一眼,心说:“你看,连老道都支持我课间提问了。说这么讲课与听课,更能提高课间气氛,不然的话,上边讲的是昏天黑地,下边听的是晕灯转向,就算老师口吐莲花,讲的天花乱坠,下边听课的,却听不明白,那不也是瞎子点灯__白费蜡吗?”
就见凌霄真人呵呵笑着说:“不瞒王施主,对于您的经历,贫道过去也曾经有所耳闻,毕竟您也是咱们沙海市的名人了嘛,再加上,我和无为回来的路上,无为又跟我详细的讲述了一遍,您被送进精神病院的事情,我感觉,王施主,您走的路是对的,那些人之所以把您看成神经病,的确说明了您的超前,与那些人的平庸。”
“在《易经》里面,用无极和太极解释了天地本源。无极图通常就是一个简单的圆圈,圆圈的中间,是空白的,它代表的是一种空无,混沌的初始状态,但又蕴涵着无尽的可能性。太极图,是一个圆圈里面,形成了一阴一阳两个鱼形的图案,这两条鱼,相互环抱,形成一个圆圈整体,黑色部分代表阴,白色部分代表阳,两部分之间,形成了一个s形的曲线,象征着阴阳的相互转化和动态平衡,在阴鱼和阳鱼的中心,各自还有一个白色和黑色的圆点,表示阴中有阳,阳中有阴。这太极就是从无极生发出来的,表示我们在《道德经》里面提到过的,有生于无。无极是世界的本源,太极是万物的表现和规律,在宇宙当中的所有事物,都像太极当中的阴阳鱼一样,相互对立、相互依存,又相互转化,体现了一种阴阳的平衡与和谐。”
“从太极阴阳鱼的形态,我们可以很容易的看到,阴阳之间,不但只有对立,统一,相互依存,还有相互转化,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阳极生阴,阴极生阳。”
“计然七策里也说了:一,以物相贸易,腐败而食之货勿留,无敢居贵。就是说,在货物贸易的时候,那些容易腐败变质的食物,就不能长时间的存放,等着涨价再卖,而是要抓紧时间卖出去,促进货物与货币的周转。二,论其有余不足,则知贵贱。就是说,通过观察货物在市场上的存量多少,就可以大概猜测出来,货物是应该待价而沽,还是廉价卖出去。三:贵上极则反贱,贱下极则反贵。就是说,不管是什么货物,只要是它的价格涨到极高点,都必定会转头往下,开始变的便宜;而贱价到极点,也会转头向上,开始变得越来越贵。这是世间万物的自然规律,不是个人的意志能够转变的。四,贱买贵卖,加速周转。就是说做贸易,就是要做到低价买,高价卖。五,贵出如粪土,贱取如珠玉。就是说,一种货物,在价格贵到极点的时候,要像对待粪土一样的,毫不吝惜的,把它及时的抛售出去,在商品价格非常便宜,低贱到极点,甚至人人嫌弃的时候,要懂得像珠宝一样的,大胆的把它买进过来,等到价格上涨了,再进行售卖。六,财币欲其行如流水。就是说,做生意,就是要让钱币,像河水一样的流动起来,流水不腐,户枢不蠹,钱币只有流动起来,才能够真正体现出来它的价值。假如把它堆积起来,像守财奴一样的守着它,恨不得一分钱也不能让别人拿走,其实,这些财富,已经失去了它应有的价值,生不息带来,死不带走,与垃圾没有什么区别。七,旱则资舟,水则资车。就是说,做生意,就是要有与普通人不一样的眼光,在天干的时候,要想到发大水的时候用到,所以要提前,趁着低价,预先购置舟船。在雨水充沛,车辆闲置的时候,应该趁着低价买进,等到天气再次变旱的时候,能够有车可用。在春秋时期的越国大夫范蠡,帮助国君勾践战败吴国夫差之后,主动辞官回家,运用这计然七策经商,三次散尽家财,又三次变的富可敌国。人称商圣,又称陶朱公,又是中国五大财神之一,掌管东南路的文财神。就是我国运用道家理论,经商致富的典范。”
“可是,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很多普通人,都往往容易受到市场情绪的影响,在价格上涨的时候,就盲目的跟风追涨,在价格下跌的时候,又赶紧恐慌的进行抛售。最后,只落得一个追风逐浪,却又收获了了的过客,甚至成为了被资本游戏收割的韭菜。”
“只有那些能够克服人性中的贪婪与恐惧,并掌握深厚的商业知识,和敏锐的市场洞察力,以及坚定的决策能力的人,才能在这大浪淘沙的商业风云里,博出自己的一方天地。”
“你们看,这些真正的经商之道,都是与人性相反的,却又是不谋而合的贴近道的。我们道家常常把道比作水,水利万物而不争,那财富又何尝不是呢?我们学历史,总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财富也是这个道理。它能成就一个人,也能毁掉一个人,水流动起来,才不会造成灾祸,财富若是不再流动了,而是聚集到少数人的手里,造成旱的旱死,涝的涝死,同样也会造成巨大的灾难。所以,有识之士,总是尽力避免出现财富过于集中,贫富差距过大的现象,以免激起民变,甚至是祸乱的发生。”
这时的无为,在旁边也忍不住插话了,“师父,您过去讲《道德经》,不是总说道家的思想是无为吗?您刚才怎么又说,有识之士,要尽力避免财富过于的集中到少数人的手里呢?这不是前后矛盾吗?这些人,能够把财富集中到自己的手里,说明这些人,都是能力不凡,超出常人的人呀,像这样的人,有了大量的财富,不是更便于他,集中力量办大事吗?”
孙飞扬也点头赞同的说:“就是。你看那钱,到了我手里,待不了几天,就会全都让我花出去了。反倒那钱在我王叔的手里,他能够帮我钱生钱,让钱变的越来越多。我现在都觉得,那钱放在我王叔的手里,比在我手里还放心呢,把钱交到有能力的人手里,这不是更能创造出更多的财富来吗?总比让我控制不住自己,把钱送给那些女网红好吧?”
凌霄真人听了,不住的摇头,“此言差矣,若是人人都像王施主这样,拿着钱,去创造财富,真正的为更多人谋取幸福,当然是一种理想的状态。可是,能够这样做到的,又有几个人呀?你们看如今的社会,却是很多人,变着花样,把别人的财富,集中到他个人的手里,变成他个人的私人财产,供他个人,和他家里人挥霍无度,甚至转移财产,把中国人民创造的财富,转移到国外,变成外国的财富,去替那些资本主义国家的老百姓提供高福利,让中国老百姓,白白的辛苦劳动了几十年,却仍然一穷二白,甚至很多人欠下了一辈子都还不完的债务,返回头来,还理直气壮的说,中国人福利不好。你都把中国人的创造的财富,送到外国,给外国人发福利去了,中国的老百姓,哪里还有那么多钱发福利啊?更有许多的贪官,利用职务之便,把国家和人民的钱财,变成他自己的财富,而他自己还不敢花,偷偷的买好几栋楼房,专门用来藏匿那些来源不明的财产,这不是取祸致乱之道吗?人之道,取不足以奉有余,天之道,损有余以补不足。那些有识之士,防止财富过于集中到那些人的手里,避免中国人创造的财富,做了别人的嫁衣,这是在行天道,去人道,顺应天理,怎么能算矛盾呢?”
无为疑惑的看着凌霄真人,认真的说:“师父,我感觉这次,您从看守所回来,有些变了,变得与以前不一样了呀。”
凌霄真人深吸了一口气,半晌,才长叹了一声,“哎~为师我过去,也一直以为,无为才是处世之道,治世之道。而过去,咱们师徒二人,隐居在这清平峰道一观,与世无争,还时常无偿的救助周围的百姓,为师以为,咱们过去,可以说,已经是接近于道了。可这又能怎么样呢?假如世道变了,人心变了,哪里还能有什么净土?我在看守所的这段时间,也深深的进行了反思,可怎么反思,为师我也觉得咱们没有错,而是这个社会病了。人病了,需要医生开药诊治。社会病了,它同样也需要有人替它用药诊治呀。”
“那~师父,您的意思,是要有所作为了?”无为试探的问。
凌霄真人紧皱着双眉,摇着头说:“哎~为师我,如今终于明白,当年的鲁迅,为什么要弃医从文了?学医,就算能够救治再多的人,那也只能是救得了他们的身体,却救不了他们的灵魂。只有通过笔杆子,改造他们的思想,改变人们的灵魂,才能使这个日渐沦丧的社会道德,重新归于正确的轨道。不然的话,如果任由这个世界,继续自由发展下去的话,人类恐怕真的要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了。毕竟过去,就算发生什么世界大战,那也都是动用一些枪炮坦克,伤亡的人数,还算是有限的。可是,如今,光只是现在,各国已经存有的原子弹,就已经够让这个世界上,所有的生命,毁灭好几轮的了。如果地球上连人都没有了,那道还有什么意义?当年的商圣范蠡曾经说过:得时无怠,时不再来;天予不取,反为之灾。他认为机会来临的时候,千万不能懈怠,因为机会一旦错过,就永远不会再次重来了。如果上天赐予的机会,不懂得及时抓住的话,反而会给自己带来灾祸。所以,在这个世界,日趋紧张,第三次世界大战,随时可能爆发的时刻,为了黎民百姓,为了天下苍生,为师决定,不能再只图自己的安逸,继续隐居在这深山野岭里了,而必须要出山做一些事情,以遏制住这越来越坏的社会风气,阻止这越来越恶化的紧张局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