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6章
她看着李源在修炼之路上一路飞驰,
一次出手都引得众人惊叹,实力呈几何倍数增长,门派里上上下下都对他寄予厚望。
而自己,哪怕每日天不亮就起身修炼,在修炼场上挥洒无数汗水,可进步却微乎其微。
“他是如此耀眼,如此出众,”周静喃喃自语,声音小得几乎听不见,“我真的配得上他吗?”
这个问题在她心中盘旋已久,每一次想到,都像是有一只无形的手,紧紧揪住她的心,让她感到一阵窒息般的疼痛。
她想起两人曾经的相处,那些看似不经意的瞬间,如今都被她反复回味。
李源偶尔的一句关心,或者是一个不经意的微笑,都能让她在无数个深夜里辗转反侧。
可随着李源的名声越来越响亮,周静却觉得两人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这次远到让她感到绝望。
她心中明白,这份感情或许从一开始,就注定是一场奢望。
李源脸上带着一抹淡淡的的微笑,轻声安慰道:
“师姐,修行之路,各有机缘与造化,你我之间的差距已然显现,说实在的,你确实不太可能赶上我了。”
周静:“啊……”
“不过这也无需太过介怀,修仙问道,漫漫无期,你只需尽心尽力地修炼便好。
要知道,这世间繁华皆为过眼云烟,唯有长生,方能超脱这尘世的桎梏,探寻那至高无上的道。”
周静原本还强撑着一丝希望,
听闻此言,心中最后一点不服气也瞬间消散,取而代之的是深深的郁闷。
她微微低下头,嘴角泛起一丝苦涩的笑意,心中暗自感叹,人与人之间的差距,怎么就如此之大呢?
为了转移这让人压抑的情绪,周静赶忙谈起了宗门最近发生的事情。
“你可知道,掌教已经率领九峰弟子前去攻打血屠教了,如今宗门里只剩下部分弟子镇守。
自上次血屠魔教袭击一战结束后,内门的修炼气氛变得前所未有的浓厚,大家都真切地有了危机感,再也不敢有丝毫懈怠。”
在那场正邪大战之后,天河剑宗于修真界的威名,迅速扩散开来。
曾经,它只是正道诸多门派中,实力尚可的一支,
而经此一役,无论是一招斩杀魔教掌教陶居的英勇事迹,还是成功守护一方修仙者的壮举,都让其声名远扬。
一时间,在名气上,天河剑宗隐隐有了正道之首的架势。
然而,修真界向来实力为尊,门派的真实底蕴,绝非仅靠名声就能衡量,
至于其实力是否能真正担得起,这“正道之首”的名号,那可就不一定了。
广为流传的说法是,在这场大战中,一位神秘长老横空出世,力挽狂澜。
他以超凡的实力将魔教掌教打得节节败退。
战斗结束后,神秘长老之名,便在修真界不胫而走,
成为了无数修仙者口中,津津乐道的传奇人物,引得众人纷纷猜测其来历。
他们哪知道神秘长老,正是李源。
有此殊荣,实在是出乎他的意料。
他的实力在修行界绝对是一流,但是和顶尖高手差太远了。
因为他们不知道,陶居本来就是个伪雷劫境高手,再加上天河剑宗的造势,李源一招秒杀的威力,
甚至有人怀疑李源是阳神修为。
附体,鬼仙,雷劫,阳神。
阳神境界类似于武道境界的武圣。
李源对此,真是百口莫辩。
实际上,李源一心只想低调修行,不被世俗的纷扰所羁绊,潜心追求长生之道!
可那场战斗实在太过震撼,他虽刻意隐藏身份,但种种迹象还是让宗内的有心人,将他与那神秘长老联系在了一起。
周静得知此事后,更是满心都是好奇,在李源的洞府中待了足足三个时辰。
不停地询问着战斗的细节,李源虽有些无奈,但也只能耐心解答。
直到夜幕降临,周静才意犹未尽地离去。
周静离开后,李源布置好聚灵阵。
随着阵纹闪耀光芒,聚灵阵缓缓启动,浓郁的灵气如同被手牵引着,源源不断地汇聚到洞府之中。
眨眼间,洞府内的灵气浓度开始明显提升,
呼吸间,都能感受到丝丝凉意,顺着鼻腔沁入肺腑,
周身的经脉也似乎在这浓郁灵气的滋养下,变得更加坚韧通畅。
李源静静地感受着这一切,心中暗自思忖:“看来宗门地位也很关键,能影响我的修行速度。
身为天河剑宗的长老,拥有诸多特权与资源,这聚灵阵便是其一。
想当初,我若能在宗门中进一步提升地位,想必还能获得更多有助于修行的机缘,如此一来,距离我的长生大道便能更近一步。”
“只是现在,我的待遇恐怕比掌教还好!”
……
一个月转瞬即逝,这段时间里,修真界各方势力都在密切关注着,血屠魔教与正道门派之间,这场旷日持久的纷争。
血屠魔教,曾经在修真界也是一股令人闻风丧胆的势力,行事狠辣,手段残忍。
然而,在正道门派的联手反击之下,他们的处境愈发艰难。
一场场激战过后,血屠魔教的教徒死伤惨重,就连他们的老巢也被正道高手们攻破,无奈之下,只能被迫逃离。
即便被打得如此狼狈,血屠魔教却也真够有韧性的。
他们不甘心就这样失败,躲在偏远的隐匿之地,仍在暗中谋划着复仇计划。
他们四处联络残余势力,试图东山再起,一次次派出探子,窥探正道门派的虚实,妄图寻找反击的机会。
但正道门派怎会给他们喘息之机?
在得知血屠魔教仍不死心后,各大门派再次加强了戒备,并且加大了对魔教残余势力的围剿力度。
每一次血屠魔教稍有动作,便会被正道高手们迅速察觉,并予以沉重打击。
随着时间的推移,血屠魔教的势力越来越弱,
资源也逐渐匮乏,内部更是人心惶惶,矛盾不断。
终于,在正道门派持续不断的施压下,血屠魔教终于放弃了挣扎。
这般看来,血屠魔教被灭教,已是板上钉钉之事。
从今以后,修真界再无血屠魔教这一势力的身影。
“李长老,您这会儿有空吗?”
一道清朗的声音,从洞府外悠悠传来。
李源正闭目盘坐在蒲团上,周身灵气如潺潺溪流般环绕,
听到声音,微微睁眼,心中暗自思忖:这声音听着耳熟!
略一分辨,便知晓是白九行。
白九行身为天河剑宗掌教,平日里事务繁忙,此番前来,定是有要事相商。
李源当即站起身,抬手轻轻一挥,一股柔和的灵力涌出,那厚重的洞府石门缓缓打开。
只见白九行身着一袭月白色长袍,衣袂飘飘,面带春风,正站在洞府外。
“白掌教,许久不见,快请进。”
李源脸上挂着淡淡的微笑,做了个请的手势。
白九行大步迈入洞府,脸上满是藏不住的喜悦。
最近天河剑宗在修真界可谓是出尽了风头,接连几场胜仗,打得血屠魔教落花流水。
作为掌教的他,自然是最有面子,整个人都意气风发。
他一边走,一边打量着这座先天洞府。
白九行忍不住笑道:“李长老,您的修为如今已这般高深,这座洞府对您来说,恐怕是小了些。
我看主峰灵气浓郁,地势开阔,不如您移步去主峰修炼?那里的修炼环境,可比此处强上许多。”
李源轻轻摇了摇头,态度温和,却又透着坚定:
“白掌教的好意我心领了。只是我在此处修炼已久,早已习惯,实在不愿再挪窝了。”
说话间,李源心中一动,他敏锐地察觉到,洞外有其他人的气息。
那些气息十分微弱,带着几分稚嫩与青涩,细细感知,修为很弱,
似乎是刚开始修仙道的模样。
李源心中不禁疑惑,白九行此番前来,还带了新人,究竟所为何事?
“既然如此,那我就不管了。李源长老在修行或是其他方面,但凡有任何需求,都不必客气,尽管直接开口。
我已经跟宗门里所有长老都打过招呼了,在咱们天河剑宗,您的事那就是整个宗门的事。”
白九行满脸笑意,言辞间尽显热忱与豪爽,话语里满是对李源的重视。
李源闻言,脸上浮现出一抹温和的笑容,诚恳说道:
“多谢掌教好意,能得掌教如此关照,我很高兴,在天河剑宗这段日子,承蒙各位厚爱,我已然心满意足。”
虽说以李源如今的修为,早已超越天河剑宗的所有人,实力深不可测,但他的神色间没有丝毫的傲慢与自大。
他心里清楚,人外有人,天外有天,这修真界广袤无垠,隐藏着无数未知的强大存在。
况且,他在天河剑宗过得惬意自在,这里的修炼环境与氛围都很契合他,他还想继续在这里潜心修行,稳步提升自己。
“对了,李长老,我突然想到一件事。”
白九行像是想起什么,眼中闪过一丝光亮,兴致勃勃地问道,“您想不想收个徒弟?
也不用您耗费太多精力,平日里闲暇时随便指点一下就行。这孩子的资质那可是万中无一的卓越,根骨奇佳,悟性极高。
我瞧着他是个好苗子,将来一旦成长起来,必然能在修真界大放异彩,到时候肯定会对您感恩戴德,孝敬有加。”
白九行一边说着,一边用期待的眼神看着李源,似乎对这个提议充满了信心,坚信李源会对这个资质卓越的弟子感兴趣。
李源沉默。
白九行扭头看向洞口,提高音量,温和地喊道:“成江,进来吧。”
随着这声呼唤,一个年轻人迈着略显拘谨的步伐,走进洞府。
来者正是成江,他看起来十几岁出头,身形挺拔,五官立体,
虽说不算那种让人一眼惊艳的俊美长相,但眉眼间透着质朴与坚毅,十分耐看。
只是他身上散发着一股很强烈的痞气,那股野性与这修仙问道的文雅氛围格格不入。
就连身上穿着的道袍,穿在他身上都显得有些不伦不类,衣角皱皱巴巴,像是还没习惯这束缚。
成江走进洞府后,一眼便看到了端坐在主位上的李源,他的眼中闪过一丝敬畏与紧张。
没有丝毫犹豫,他快步走到李源面前,双膝一弯,“扑通”一声跪下,
整个身体微微前倾,头低得几乎要贴到地面,姿态十分谦卑。
李源看着突然跪在面前的成江,第一反应便是想拒绝收徒。
他习惯了独来独往的修行生活,收徒意味着要承担更多的责任与精力投入,他并不确定自己是否愿意卷入这份羁绊之中。
然而,就在拒绝的话语即将脱口而出时,李源脑海中突然闪过一个念头。
培养一个弟子或许也不错,
这修真之路漫漫,谁也不知道未来会遭遇什么。
等这弟子日后成长起来,说不定能成为自己的得力帮手,在关键时刻并肩作战。
而且,以自己的经验和见识,教导一个弟子也并非难事。
想到这里,李源微微眯起眼睛,目光在成江身上打量了一番,沉吟片刻后缓缓开口:
“收徒可以,不过我有个条件。
这孩子既然入我门下,宗门的功法得任他挑选,
我只负责传授修行经验与心得,让他少走弯路。
毕竟修行一途,功法契合自身十分关键。”
李源说完,看向白九行,等待他的答复。
白九行脸上笑意盈盈,听闻李源的条件后,毫不犹豫地应承道:
“功法这方面您放心,绝对没问题。不过这成江以前并非咱们宗门的弟子,入门时日尚短,
按照规矩,我可以送他内门的功法,让他打好根基。
但若是想要修习本门绝学,那便需要他日后,在宗门中多立功勋,积累足够的贡献才行。
这既是对他的考验,也是为了维护宗门绝学传承的严谨性,您说是吧?”
白九行一边耐心解释着,一边轻轻点了点头,在寻求李源的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