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4章 玩爽了再回家
这条线路是在昆明的西北方向。
路线上的主要景点在大理和丽江。
大理有古城,有崇圣寺三塔,有大理白族美食。
丽江有大研镇,有束河古镇,有玉龙雪山。
小镇古朴自然,玉龙雪山俊秀高远。
只是从索道上山需要租大衣和买氧气。
这一路上,导游可是用了好多的胶卷。
龚连山有这一项要求,他们要给龚家一行拍照。
相机和胶卷的费用龚连山出。
出了丽江,先去了泸沽湖。
晚上吃烤猪、烤鱼。
结果,当晚龚连山就拉肚子了。
第二天一早,全家人坐船去湖上看日出。
再往下走,就是去中甸(香格里拉)了。
一到这里,最大的感觉就是阳光特别的亮!
当地民居很多都是白房子。
漫山放牧着牛羊。
还有一个感觉,就是喘气费劲儿了。
是的。
到了这里,海拔升高了。
在中甸城里吃了顿饭,又去寺庙里上了香,第二天就返回丽江了。
不是龚连山不想在这儿玩,而是老爸的哮喘犯了。
到了丽江才好了。
他们又一路玩着回去。
回到昆明已经是半个月后了。
这趟旅行,大家都很累。
继续在昆明休息。
歇了一个礼拜,继续往南走。
目的地是西双版纳!
这里是云南最热的地方,也是唯一可以种植橡胶的地方。
云南植物王国说的就是这里。
这里主要的居民就是傣族。
他们的重要节日是泼水节。
现在时间不对。
这里给龚连山最大的感觉就是,天气太热,一动一身汗。
这里的建筑很有特色。
此外,他们的美食也与众不同。
是酸辣口。
傣味美食吃起来很爽。
大米也口感不错。
龚连山有意要买上几包回去,店家反而劝说不要买。
原因是,这里的米需要这里的水才能煮出现在的口感,去别的地方味道就不行了。
这件事龚连山将信将疑。
不过,他还是听劝,没有买米回来。
从西双版纳回来,众人都不想动了。
旅行计划暂时搁浅。
大家都很疲劳,先休息一段时间。
龚家的新家基础装修经过一个多月的努力,已经接近了尾声。
墙面已经贴上了墙纸。
地板也铺设完毕。
吊顶也完成了。
按照设计,小射灯也安装好了,就差客餐厅和卧室的吊灯。
厨房和卫生间的瓷砖已经贴好。
洗手盆、马桶也安装到位。
家里就差灯和家具家电了。
现在的家具只有成品家具,还没有订制家具,除非要木匠来打。
龚连山想起来,家里还有不少红松呢!
倒是可以运来打家具。
马上就要过年了,这些事年后再说吧。
大家一商量,今年的春节就在昆明过了。
家里没家具,也没法住,更不可能做年夜饭。
今年的年夜饭就预订在酒店吧!
沈金凤挨个打电话通知,凡是想回家过年的,就别回来了。
要不就来昆明过年。
沈金华倒是说来昆明找他们。
龚连河听说爸妈都不在家,也打消了回来的念头。
1999年2月15号,除夕。
在香宫大酒店宴会厅。
大包厢里。
电视里播放着春晚。
大圆桌围坐着龚家沈家人。
今年的年夜饭老人们都没有操持,他们还有些不习惯。
“哎呀
,这一大桌子,要是咱们弄得弄个好几天!”
“可不是嘛!”
“以后咱家就在酒店订吧,省事!”
龚连山得这么说,不然老人们心里会不得劲儿。
今年全家都轻松。
玩了这么长时间,大家的身心都很松弛。
吃喝了一半,龚连山问起沈金华婚礼的事。
“朝阳说五一。”
“行,五一挺好。”
沈金凤表示赞成。
“行,五一就五一吧,咱们都去京城吗?”
“嗯,我们最近在装修房子!”
熬到午夜钟声,众人吃了饺子,这才回房间。
没在家的好处就是不用想着给人拜年,也没人来打扰自己。
龚连山搂着媳妇儿一觉到天亮。
到了大年初七,一家人买票往哈尔滨飞。
龚连山两口子让下公司时间有点长,他俩也没办法放心。
老头老太太一回来,就窝在家里不出去了。
在昆明待习惯了,突然回到东北,一时半会不适应。
沈金凤一回来就去单位坐镇,处理集团的各种事务。
龚连山则忙乎把红松发往昆明。
让装修公司安排老木匠打家具。
孩子们回来有些意犹未尽。
龚连山当然不能让他们玩野了。
还有几天就要开学了,得写作业了。
这趟云南行,四个老人算是过足了瘾。
整整待了三个月!
“爸妈,等房子弄好了,你们想去就去,不一定非要冬天去!”
“哎呀,那感情好啊!”
他们都这岁数了,也就能享受享受这个了。
万荣集团去年年底就开始筹建重庆物流园。
翻过年来,已经打好了地基,准备开工大干了。
网络建设部刘虎申请,昆明货运部开建。
集团批准了这个申请。
三月一号,孩子开学了。
老大自己就去了。
两个小的也在老人的陪同下去了学校。
只有万桂粘着老爸,让龚连山送她。
“行,今天爸爸陪你去学校!”
正要出门,昆明打来了电话,木料已经接到了。
万桂已经7岁了。
前两天报的名,今天是第一天上学。
在孩子看来是件大事。
龚连山两口子放下手里的事,带着她去学校。
一年级老师站在校门口迎接。
见到她,老师摸摸她的头,“龚万桂同学,欢迎你来学校,一年一班!”
“谢谢老师!”
龚万桂很有礼貌的给老师鞠了一个躬。
龚连山和沈金凤都跟老师握了握手,说了些感谢的话。
老师当然认识他俩。
这两口子在哈尔滨可是名人。
“宝贝,再见,放学的时候,妈妈来接你!”
沈金凤对女儿说道。
“好的,妈妈。”
万桂很懂事。
跟爸妈挥挥手,转身进了学校。
直到万桂没了踪影,两人才转身走了。
在去公司的路上,沈金凤感叹的说道:“万桂都一年级了!”
“是啊,一年级了!”
龚连山顿了顿,“咱们去不拍一张婚纱照吧!”
“啊?为啥啊?”
“呵呵,当年条件差,咱们拍的也不好,现在趁着年轻,补一张,你说呢?”
沈金凤的眼睛一红,点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