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3章 万众一心
1998年夏天。
发生在中国大地上的大洪水,震惊世界。
长江流域前后几次洪峰都超过历史水位。
沿岸城市处处告急。
江西九江的地理位置极为特殊。
它在长江边上,也在洞庭湖和鄱阳湖之间。
90年代,因为填湖建设,不管是洞庭湖还是鄱阳湖的水域面积都在不断减少,其防洪蓄洪的能力自然也就大为减弱。
而长江的九江段也因为泥沙堆积,变成了地上悬河,江堤明显高于九江城镇。
九江的防洪压力向来都非常巨大。
今年6月,因为连日暴雨,洞庭湖、鄱阳湖的水位都一直在上升,随时可能发生倒灌。
长江的情况则更为危急,上游接连出现几次洪峰。
在半个多月内九江段水位已经上升7米多,洪水的威胁近在眼前。
无数的解放军日夜巡逻,加固大堤,防止决口,保卫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1998年8月7日,危机悄悄的来临了。
中午时分,炮兵团反坦克连指导员带人巡逻,发现了危险的预兆:4号闸口以东200米处的一个泡泉冒出了浑水。
这个泡泉意味着大堤又有了决口的预兆!
他马上命令刚刚坐下休息战士们紧急集合,立刻上前堵漏,但封堵还未成功。
九江大堤的腰部又出现了管涌!
管涌是一个更加危险的信号,管涌的出现意味着大堤可能会随时垮塌,悬在九江头顶上的洪水随时可能奔涌而下。
6名解放军战士立刻跳入管涌开始封堵。
但在自然之力面前,终究不是人力可以抗衡的。
战士们刚跳进去,立刻就被激流冲离。
管涌一直在加剧,大坝也开始垮塌。
在这种情况下,指战员们顾不得生命危险,想尽一切办法来挽救!
此时,赶来支援的炮团,将自己的车辆装上了砂石。
一辆辆卡车被推入长江,试图用卡车来封堵管涌。
可是依然不够!
卡车很快就被江水冲走,滚入长江不见踪影。
战士们拼尽了全力,做了所有能做的。
有些指战员为了堵管涌,被江水冲走,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到了13:50,不幸还是发生了,九江大堤决口,洪水倾斜而下涌入九江城区,所到之处断垣残垣和一片汪洋。
42万老百姓陷入了巨大的危险之中!
在自然之力面前人类是多么无力。
可越是在这种时刻,中国人的坚韧和与大自然搏斗的勇气越高昂。
决不能认输,决不能放弃!
有什么比卡车更大、更重,能够挡住洪水的冲击?
是船!装满货物的大船!
九江很快做出决定,沉船!
九江最后的幸运,可能就是附近正好有一艘装了1600吨煤炭的大驳船。
船主二话不说,同意了征用。
16:45,沉船宣告成功。
有用!
沉船可以封堵管涌!
于是接下来,又有7艘船只被征用。
它们都被沉入长江,用于封堵缺口。
滚滚洪水被沉船挡在了九江城外。
但江水见缝就钻,从船只之间的缝隙里激射而出。
九江的危险并没有彻底解除!
接下来,还要在洪水中修筑一道弧形围堰,将洪水彻底封堵在九江城外。
此刻,解放军某部3个团长带头,九江军民紧跟其后,大家勠力同心,一同奋战了5天5夜,终于将围堰修筑完成。
1998年8月12日,是一个更加值得被铭记的日子。
因为这一天,九江大堤决口被成功封堵,九江保住了!
但这并不意味着洪灾的结束,还有更大的危机在等着中国人民。
-----------------
都说“万里长
江,险在荆江”。
长江到达荆江后,流速放缓,泥沙堆积,同样形成了悬河的景象。
在汛期,荆江水位能高于两岸地面数米乃至数十米,仿佛是一把悬在人们头上的利剑。
今年更是如此!
几次洪峰过境,荆江大堤险象环生。
江汉平原告急,武汉三镇告急!
武汉是长江重镇,是我国的特大城市,连接南北东西的九省通衢。
也是我国的特大工业城市。
但是,地势低洼、江河支流众多。
在长江中下游,武汉是唯一有抗洪任务的特大城市。
其境内长江、汉江大堤长达400多公里,防洪压力巨大。
连日的大雨让武汉外洪内涝,洪水高悬过顶。
1998年7月29日17时许,正在巡查大堤的巡防员发现了一处杯口大小的管涌。
他立刻意识到这是溃堤的前兆。
大坝一旦崩溃,危及的是700万wh市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一想到这个可怕的后果,68岁的巡防员立刻用双脚卡住漏洞,并大声通知对岸军民。
于是,1700多人连续奋战2个小时后,管涌被成功封堵,武汉免于没顶。
但保卫武汉的战役还没有过去,因为洪峰仍在不断袭来。
面对长江沿线处处险情,武汉特大城市面临巨大危机的时刻,中央也面临着巨大的抉择。
要不要启用分洪区,减轻长江压力?
“有备无患!”
是的,九江已经决口,武汉危在旦夕。
但凡犹豫,错过时机,可能就会让这个特大城市变成汪洋。
如果武汉被淹,那损失无法计算!
“马上让荆江分洪区进行转移!”
荆江分洪区1952年建成,曾在1954年启用过。
而这次又做好了牺牲的准备。
分洪区内51万人口需要在20小时内紧急转移。
一旦情况危急,决定分洪,分洪区将有大片土地被淹没。
以牺牲分洪区为代价,保卫武汉三镇。
8月7日7:00,水位开始急剧上涨,数小时内就上涨到了惊人的44.98米,距离45米的分洪水位只有2厘米。
是否分洪在一念之间!
这个选择摆在了中央的面前。
分洪,直接经济损失将超过150亿元。
不分洪,如果导致武汉三镇被淹,则会直接影响国家的现代化建设进程。
正当防总在荆州开会讨论是否分洪时,孟溪大垸发生溃堤。
洪水通过100多米的巨大缺口,淹没了13万群众的房屋。
这次决口不仅冲垮了群众的房屋,也冲垮了大部分与会专家、干部的信心。
分洪的观点逐渐占了上风。
8月7日、10日、14日,荆江大堤熬过了几次洪水。
8月16日,长江第6次洪峰又奔涌而来。
洪峰势头远超从前,这是荆江千年一遇的大冲击,长江水位超过保证水位,隔河岩水库蓄水位逼近204米的设计极限,40层楼高的大坝随时可能崩塌。
到底是硬抗下去,还是分洪?!
这个决心不好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