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色非龙 作品

第238章 转移矛盾

茶话会上,龚连山慷慨激昂。

他大力赞扬了改革开放,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政策。

同时也提到,现阶段的经济形势发展较快,很多政策和法律滞后,会出现暂时性的误判。

不过,这些都会过去,未来一定美好!

在他的鼓动下,大家对未来又升起了希望。

至于被物价局调查的事,他提都没提。

权当没有这事发生。

第二天,龚连山给《哈尔滨日报》广告部打去了电话。

万荣这几个月跟这些广告部的人处的比较熟。

因此,他找到了业务员。

“小张啊,咱们报社的记者你认识吗?”

“认识啊!”

“是这么回事,我想宣传一下企业,你能不能带着经济部的记者来一下,到我们单位走走,做个采访?”

“可以啊,不过我先问问他们有没有时间。”

其实,广告部业务员心里早就乐开了花。

改革开放以后,新闻单位或多或少的都开始了广告业务。

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弥补经费的不足。

至于各部记者到企业采访,写点纪实或者深度报道也逐渐增多了。

这里面要说没有点经济往来,也是不可能的。

记者和编辑也吃人间饭,需要钱的。

下午就回话了,明天经济部主任亲自来。

龚连山当然欢迎。

第二天一早,办公室这边在会议室里备好了水果茶点,还有一些礼物。

在八十年代初期,记者参与各单位采访活动,一般都会准备些当地特产。

可到了这会儿了,礼物中就多了红包了。

上午十点,一辆面包车就驶进了万荣哈尔滨公司的驻地。

很快赵丹就领着几人走进了会议室。

龚连山紧走几步,跟他们握手。

经济部主任赵元海是一个秃顶老头。

戴着一副老花镜,有些老学究的做派。

跟着他一起来的,是个胖子。

龚连山一开始以为是司机,结果不是。

人家是报社的实习记者,赵元海带的徒弟,齐书涛。

整个八十年代,正是改革开放的试探性阶段。

需要总结经验,为后面的发展指明道路。

这时候,无论是理论界还是新闻界都在摸索。

对于在哈尔滨货运市场掀起风浪的万荣公司,赵元海是好奇的。

他不明白万荣公司这么干是为了什么?

他们怎么保持盈利?

这些都是他感兴趣的。

而龚连山现在,恰恰是想借着媒体的力量,影响某些事情的进程。

要知道,在八九十年代,新闻媒体的力量有时候比啥单位都牛逼。

因为只要报纸上一登,不管是好的还是坏的,所有人都能看到。

有时候,省里或者中央都能看见。

要不当年北安的领导非要出席在哈尔滨的新闻发布会呢!

可见它的影响力有多大。

龚连山先招待了下两位记者。

讲了自己下海的创业经历。

他的经历还是很有传奇的。

从一名货车司机成为工商局下属公司的老总,而后又再次下海创业。

这样的故事本身就具有故事性。

说着说着话题就扯到了货运会员制上了。

“龚总,好好说说你的会员制,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机制,目的是什么?”

赵元海别看是主任,可对采访工作一丝不苟。

还在采访本上写写画画。

“会员制的本质是在选择客户,设置门槛。”

龚连山详细诉说了自己的想法。

“货运市场放开之后,个体户也加入了竞争。在这种情况下,再按照传统的方式开展业务就没有竞争优势了。”

他侃侃而谈,赵元海和齐书涛都边记边点头。

很多观念他们不懂,很多想法又觉得新奇。

这次采访本身对他们来说也是一次思想观念上的冲击。

“我国在现阶段部分物价还是国家控制,目的就是让各行各业缓慢的适应现在的市场经济,不至于大起大落。”

“比如有些商品价格就得做限价,比如涉及到国计民生的商品就要做出最高限价。”

“而有些商品还要做最低限价。”

“有些商品要逐渐的取消限价,这样才能更好的适应市场经济发展,比如货运价格。无论价格高低都是市场的选择。如果运价高了,市场自动就会去寻找运价低的,如果运价低了,运输单位也会根据市场做出相应的反应。”

“如果一直控制,是不利于市场健康发展的。”

“有些运输企业管理落后,成本很高,人浮于事,这样的单位市场自然就淘汰了。要么被别人合并,要么就破产,这都是市场的选择。”

龚连山洋洋洒洒谈了好几个钟头。

就像一个老师在给学生上课一般。

“好,说的太好了,我们就是需要不同的声音!”

采访结束,赵丹把礼物拎到车上。

龚连山一直望着他们消失在夜幕里。

车上,齐书涛开着车,赵元海翻看着纸袋。

里面有烟有酒,还有一个红包。

他伸手捏了捏,满意的把红包揣进了衣兜。

两天之后的《哈尔滨日报》上,在经济版出现了一篇深度报道。

《货运市场的改革任重道远——谈万荣公司对货运市场的探索》

这是赵元海写的报道。

第二天有出现了另一篇稍短的报道。

《从货运会员制看市场经济的发展》。

这是齐书涛和赵元海一起写的。

《哈尔滨日报》连续两天出现这样的文章,让很多人都察觉出了不同。

有些政治嗅觉敏感的人马上就知道,上面有风向了。

物价局一直催促交罚款的电话立马消失了。

至于没收会员费的事也没人提起了。

一个礼拜之后,物价局有人来,要收回处罚通知单。

龚连山却以“找不着了”为借口,拒绝归还。

不说万荣与哈尔滨物价局之间的较量。

单说跟万荣合作的上百家会员企业。

他们都是插上毛比猴都精的手。

物价局刚开出处罚单的第二天,他们很多人就知道了。

当然,传播这个消息的人,龚连山不用想也知道是谁。

这些企业心里已经打鼓了。

会费交了,优惠不让享受了,这亏吃的,不明不白啊!

他们心里不恨万荣,更不恨物价局。

他们多多少少知道这事是谁干的!

谁跟他们透露的消息就是谁呗!

洪茂的宋超不是个玩意儿!

我们好好的享受优惠,你给破坏了,你说你是个好东西吗?!

宋超也没想到,事情发展到现在,他预计的客户回流没有出现,反而这些大客户都不愿意搭理他。

这远远超出了他的预料。

你们这些人是咋了?

万荣违法啊!

你们还执迷不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