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色非龙 作品

第228章 走出去

夫妻俩商量了两天,统一了认识。

既然已经走到了这步,建了公司的壳子,那就干脆认真点儿,不能再像以前干个体户似的,相应的部门该建就建。

只有内部机制健全了,才敢放心大胆的往前走啊!

北安宾馆四楼长包房被万荣包下了五套房,还剩下五套。

另有四套被其他老板包下了。

龚连山干脆让媳妇儿把剩下房都租下。

扩大公司的规模。

一时间,万荣货运总部就有了10个办公室。

于是,在财务部的基础上,再建设一个审计部。

又筹备成立了货运规划部,专门考察市场,规划网点建设。

为了更好的协调各网点货运业务,成立总调度室。

专门为大型货运业务调集运力,合理分配运输线路。

货运业务部,是为了承接大型集团性货运业务而设立的业务部门。

跟各地的货运分部不同。

货运分部只要承接的为零散业务,与货运业务部之间就是散客与团体业务的区别。

这样一搞,现有的办公室都显得拥挤了。

总部的员工一下子就有了五六十人。

龚连山还好,沈金凤就觉得压力太大了。

每个月工资就要几千块!

她也不得不端着心态,认真起来。

不仅积极督促货运规划部走出去,出省考察,尽快落实吉林和辽宁的网点布局。

看到公司蓬勃发展,老武也焕发了第二春。

找到沈金凤,提出要再次购进车辆,扩大车队的规模。

同时提出,这批新车的驻在地最好设在哈尔滨。

这也是为了提高货运的经济性。

现有车队驻在地是北安,这支车队主要负责黑省北部的货运业务。

而哈尔滨的车队主要业务是跨省业务。

从哈尔滨到长春或者沈阳。

这样就能尽量的减少空驶,降低成本。

龚连山觉得可行。

他之所以大力发展汽运,主要是国内铁路运力不足的结果。

尤其是现在铁路网还不完善,全国都在大力搞经济建设,货运需要太大。

铁路无法满足,只能靠汽运来补充。

这也是龚连山大力发展汽运的重大契机。

去哈尔滨购车,龚连山和老武一起去的。

不仅在汽车公司定了车,还跟刘淑霞一起拜访了哈飞暖菜市场的苏总。

得知龚连山要在哈尔滨扩大货运规模,还要组建车队,他很高兴。

“龚总啊,就在货场附近有一块地,是我们当初留下的,准备扩建市场用的。现在来看,一时半会儿也不可能再建了。要不,给你用?”

“哈哈,我每次来都能得到你的帮助,谢谢啊!”

“老朋友了,互通有无嘛!”

众人一起去现场看了地。

这还是一块已经平整了的建设用地。

围着围墙。

只有一个看门的老头守着。

一进大门,里面荒草丛生,还有几个土坑,积着雨水。

“这块地有20亩,你用暂时够了。”

苏总一脸笑容。

这里距离刘淑霞的货运分部有两公里,中间有道路相连。

老武看了很满意。

“整理一下,停车行。”

见老武满意,龚连山也就点头了。

“苏总,这地能租几年?”

“先租5年吧,以后再说。”

“10年,不然我不好弄。”

“哈哈,龚总还是那么谨慎啊!”

两人说说笑笑就把这事定下了。

1万块一年,一次性先付五年租金。

其实,这个租金已经是溢价很多的价格了。

现在哈尔滨规定的商业用房月租金没有超过2.5元的。

当然,这是政府的限价。

实际操作中,早就突破了月租金5块。

作为闲置土地,临时租用,1万元已经是天价了。

对苏总来说,把闲着场地租出去,租金还这么高,这也是他的工作成绩。

龚连山之所以没有太压价,是因为他知道,这个价格不贵,再过几年根本就不可能。

先把合同签了,又打电话给沈金凤,让她来一趟。

沈金凤见到这么大的场地,当然满意。

于是付钱定下。

找邢涛带着工程队,先把土地进行平整,然后买了上千方的河沙铺垫场地。

又在靠大门位置建设房屋。

这里就是哈尔滨分部的新驻地,连带着食堂宿舍都建了起来。

哈尔滨招聘司机的工作也展开了。

省汽车公司一个月后把东风挂车送来了。

龚连山和老武订了50台套。

这次省汽车公司还帮着落了牌照。

哈尔滨分部的营业执照也更换了。

换成了二公司哈尔滨分公司。

沈金凤亲自跟刘淑霞谈话。

“淑霞,现在哈尔滨成立了分公司,你有什么想法吗?”

“我?呵呵,我现在挺好的,还干以前的工作呗。”

见刘淑霞没有勇挑重担的意思,沈金凤引导道:“你就没想着带着分公司干出一番事业?”

“沈总,我不行。”

刘淑霞到底是没有野心的人,她犹犹豫豫的说道:“我还想回家呢,我对象让我回去。”

一听这话,沈金凤心里凉半截。

真是扶不起来的阿斗啊。

龚连山这段时间都没回北安,一直操心工程的事。

晚上沈金凤跟他一说,龚连山也好半天没说话。

人才啊!

有些人创业时跟着你走,走着走着跟不上就走丢了。

这跟人生一个道理。

没人能陪你一辈子。

“这种事勉强不来!”

龚连山说道:“要不问问小胖吧,毕竟他跟别人不一样。”

小胖接到龚连山的电话,很高兴。

“连山,你可有时间没联系我了,找我有事啊?”

“我忙你是知道的。”

龚连山先诉了下苦。

然后问道:“你们两口子咋样啊?在黑河过的好不?”

“好啊!我们攒了点钱,想在这买房了。”

“咋的?你们不回来了?”

“咱哪儿不一样啊!黑河挺好。”

“小胖啊,既然你都说了,在哪儿都一样,要不你来哈尔滨呢?”

“啥?哈尔滨?干啥去?”

“你把房子买在哈尔滨呗,你们两口子都过来。”

“不,你啥意思啊?”

“……”

龚连山组织了下语言,说道:“你来帮我,哈尔滨分公司你帮我撑起来,咋样?”

“那,那黑河咋办?”

“黑河好说,我让别人接手。”

“真的假的?”

“这还有假,要不你马上过来?”

小胖沉默了一阵,说道:“我,我得跟丽娟商量一下啊!”

“行吧,我等你回信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