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色非龙 作品

第101章金凤食杂店

龚连山说自己干这是气话。

他哪有时间去干个体户啊!

可他为了推动老丈人出山,不得已先行动起来。

先跑去工商所租赁了三间门市房。

把工商所的人都吓了一跳。

要知道一间门市房六十平方,三间就是一百八。

一年的租金就是1080块!

这在八三年可是天价了。

工商所的人都跟他打趣,让他悠着点!

见龚连山坚持要租,他们是摇着头签订租赁合同的。

同时他办了一个食杂店执照。

“金凤食杂店?”

看着执照上的名字,沈金凤一阵迷糊。

“我可不去干啊!我还上班呢!”

“不用你干,这是给你爸准备的!”

“一号门市房是食杂店,二号开饭店?”

“这三间门市房位置太好,咱们先占着,至于后面干啥再说。”

龚连山嘴上这么说,可心里早有主意了。

二号门市开饭店不一定够大,可以和三号打通。

反正自己手里有资金,先租下来。

实在不行还能当二房东转租呢!

一天之后,龚连山拉着大金牙出现在门市房跟前。

他打开房门走了进去。

“爸,开办食杂店的手续办好了,你就忙活忙活吧?!”

“你呀你呀!连山,你咋学会了先斩后奏了呢!”

大金牙无奈中带着些许的欣喜。

人就是这么矛盾。

改革开放初期的创业者,大多没有什么积极主动性。

很多人都是形势所迫。

像大金牙这样的,手里有钱,还有退休工资,他做生意赚钱可能不是主要目的,打发时间恐怕才是主要的。

见姑爷硬要赶鸭子上架,前期的准备也完成了,他再推脱也有些不好意思。

就连闺女也说,“爸,连山说,开食杂店要是本钱不够,我们也能凑。”

“那倒不用,把合同拿来我看看。”

大金牙看了合同叹了口气,说道:“那行吧,这个店我开了!”

营业执照上的名字是沈金凤,他也不在意,就用这个执照吧。

老头骑着自行车回家拿钱。

虽然是姑爷张罗的,可这租房的钱得自己出。

见老丈人终于同意开店,龚连山就乐了。

得把老头的潜力开发出来,过两年车队改制,自己才能筹集到更多的钱!

马上就要春耕了,这几天汽车队都在往返北安,主要是运输化肥。

大金牙也是雷厉风行。

很快就带着老伴来了场部。

龚连山通过邵国军的关系,找到了机关后勤的水电工。

由他们出来干点私活儿。

把一号门市房改造一下。

门市房面宽六米,进深十米,是一个大通间。

在最里面隔出一间房来,用火墙作间壁墙。

里面再搭个小火炕。

目的就是晚上这里能睡人。

在八三年的农场,开店没人值夜不行,还不够偷的呢!

沈金凤和范丽萍张罗着门市房改造。

龚连山去找了给他打家具的师傅,让他也来干点私活儿,打几排货架。

一个礼拜之后,门市房也拾捣利索了。

沈金凤从家里推来了几小车木头,把炉子点上,散散湿气。

货架在隔壁门市房里已经做好了,还刷好了白油漆。

大金牙跟着姑爷跑去了北安。

得进货了!

头天晚上,在龚连山家,几人你一言我一语的献计献策,说着经营品种。

食杂店食杂店,就是卖点烟酒糖茶,油盐酱醋这些东西。

大金牙根据大家的意见,列了一个单子。

第二天,他就跟着姑爷去了北安。

有了营业执照,就能在北安的糖烟酒公

司进货了。

大金牙按照单子,采购了一大堆。

可就是没有香烟。

一打听才知道,以前在烟酒公司的烟草批发业务分离出去了。

成立了北安烟草公司。

这会儿还没有烟草专卖局,也没有烟草专卖许可证。

就是只要你有营业执照,谁都能卖香烟。

不仅百货商店可以卖,供销社可以卖,连小饭店都能销售。

像大金牙,手里有个体户的营业执照也能卖。

虽然烟草公司有33个品种在售,可甲等香烟数量有限,不对外批发,只针对特定单位销售。

这部分卷烟由商业局掌握,烟草公司凭特需证供应。

大金牙和龚连山在能采购的香烟里挑选了几个品种。

比如哈厂产的精品大前门,4.64元每条。

哈厂的经济烟,0.78元每条。

哈厂的迎春,3.18元每条。

哈厂的兴凯湖,1.45元每条。

大金牙不敢批发太多,每个品种10条。

再加上在糖烟酒公司采购的货。

总价值八百块左右。

有车就是方便,当天就拉回来了。

这些货暂时卸在了隔壁的二号门市房里。

吃了晚饭,一家人就忙活开了。

把货架摆好,开始上货。

这两天沈金凤和范丽萍除了张罗装修,还往供销社跑。

主要是记录人家的价格。

沈金凤在自家的标价签上写着价。

大金牙说道:“咱家的价格少五分到一毛。”

“爸,还是你厉害!”

龚连山的马屁不要钱。

大金牙乐呵呵的把香烟摆上货架。

“做生意这玩意,我觉得没啥诀窍,就两个字,便宜!”

“对了,得找人写个招牌啊!”

还把这事给忘了。

大金牙咂咂嘴,说道:“你能找到人吗?”

“我找找吴主任。”

龚连山第二天就去了机关。

吴主任正在忙呢,见龚连山来了,他问道:“小龚有事啊?”

“主任,咱机关谁能写招牌啊?”

“招牌?啥招牌?”

“我岳父在市场开了个食杂店,需要一个招牌。”

“哦,这个我就能写。正好我这儿还有些剩油漆。”

俩人约定好了时间,龚连山又问好了材料,他去准备了。

原本店铺招牌是可以用木板这类的材料。

可木料不防水,这马上就要进入夏季了,很麻烦。

老吴给的建议是用铁皮。

他们机关的宣传栏都是铁皮焊接的,刷上油漆,无论是写标语还是画宣传画都能坚持好几年不变色。

龚连山当然从善如流。

吴主任中午下班就赶了过来。

他量了门头的尺寸,就带着龚连山去供销社买铁皮。

等他俩拎着镀锌铁皮返回门市房的时候,已经有两个工人在等着了。

这是吴主任找来的电焊工。

人家脚下还堆着几根角铁。

一阵嗡嗡的切割和滋滋啦啦的电焊,简易门头就焊好了。

吴主任开始了挥毫泼墨。

铁皮和框架都刷成了白色。

他用排笔在铁皮上写下了几个红色美术字,“金凤食杂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