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春景 作品

第 48 章 穿越中世纪048

路易莎立刻见了马克西姆。

马克西姆并非是布鲁多宫廷的人,如果没事,不大可能来见路易莎——想想最近交给马克西姆的任务,路易莎首先想到的就是玻璃除气泡的事儿办成了!

事实也如她所料,马克西姆喜气洋洋而来,还带来了最新生产出来的样品,一块经过切割的玻璃板。这块玻璃板呈方形,边长大约三四十厘米的样子,是马克西姆用麻布包裹了后带进特鲁瓦宫的。

路易莎将玻璃板摊放在桌上,一点一点查看玻璃内部的情况。要说这块玻璃板里一点儿气泡都没有,那是不可能的,但属于是乍一看注意不到那些气泡的程度。如果是这个水平的玻璃板,用来做银镜完全足够了。唯一的问题是,良品率是多少?

哪怕是之前,不计成本的投入下,大量的玻璃板出品中,也能挑出差不多品质的玻璃板呢!

如果良品率依旧低的令人心碎,那就没意义了倒不是成本问题,嗯,或者说成本只是小问题,毕竟价格开的足够高,还是能赚钱的。

更大的问题是,路易莎即使是要把银镜做成奢侈品,也不是那种字面意义上‘价值连城’的。那种才出货多少?也就比一锤子买卖强的有限。在她的计划中,得源源不断有银镜交易达成才行,那样才称得上是‘财源’嘛。

另外,也只有这样,才能带动一座城市的繁荣历史上威尼斯的兴盛当然不只是因为一个水银玻璃镜,但威尼斯那样的大城市在此时也不多见。如特鲁瓦城这样的中型城市,本来就不差,一个玻璃镜业,也够它完成一次飞跃了。

“怎么做得这么干净漂亮的玻璃的?良品率怎么样?”路易莎看过后高兴地问道。

她其实有一些猜测,至少不会是之前的良品率,不然马克西姆也没必要来‘报喜’了。

马克西姆在一旁早有准备,立刻回答:“是新来的玻璃匠马尔科立功了!他真是调制玻璃液的一把好手,在他了解我们原本如何配制原料后,立刻提出了两个改变。一个是□□的用量调整,我们过去总以为□□的用量应该是越多越好,他让少用一些。”

路易莎因为关心窗玻璃和玻璃镜的原因,也完整了解了一番玻璃生产。所以知道□□是砒石的一种——天然存在的砒石有红砒和□□,□□比较纯,基本可以看做是‘砒.霜’。

砒.霜如果足够纯净,用化学式表达就是□□。换个说法要用□□,其有效成分就是□□。

路易莎其实不知道□□和砒.霜是□□,她只知道□□用在玻璃生产中,应该是做澄清剂用的。

所以说啊,穿越文里‘沙子+石灰石=玻璃’的总结,实在是太精简了!不只是没提沙子的种类(用沙子是为了二氧化硅,真不是所有沙子都可以的),还只字未提烧玻璃要在原料中加入澄清剂、助熔剂等。

没有这些,也不是烧不成,只是会‘事倍功半’。费时费力费钱,得到的玻璃却质量很差!

路易莎心里估计,大家平常用□□做澄清剂之一,肯定朴素觉得,放的越多越好(只要不超太多)。

事实上,大家没发现□□要不多不少,才能避免澄清气体过饱和而太多,无法在有限时间内排出,由此温度下降、玻璃成型后,留在玻璃内的情况(路易莎也不知道这点)。还是因为□□其实不便宜,正常情况下都省着用,产出的玻璃更多会因为澄清剂不足而导致细小气泡太多。

至于用太多了导致气泡太多,大家真没条件发现。

另外,

也有玻璃内气泡多少,其实受多种因素影响,‘混沌体系’里单一因素的起效情况,没那么容易观察清楚的原因。

“然后是原材料的处理,为了得到更干净的原材料,我们总会将回炉的碎玻璃清洗,白沙也是。马尔科认为我们太着急了,清洗原材料是对的,可不等原材料干燥就进行烧制,这肯定会导致气泡增加。(笔趣阁小。说)_[(.co)(com)”

马克西姆这一说,路易莎就明白了——有些事别人没指出的时候看不出来,但一旦指出,作为一个什么都知道一点儿的现代人,还是多少能想到些什么的。

路易莎猜测,一些气泡可能是水蒸气气泡。原材料中的水分在烧制玻璃的高温中,一般都会被蒸发掉。但肯定不能第一波就蒸发干净,而一旦等到玻璃溶体出现,再想蒸发就很难了。好一点的情况,和澄清气体汇合,大部分都能蒸腾排出。

差一点,还可能高温下以离子态游离。别看化学方程式显示,玻璃烧制过程中没有这个,但以路易莎这辈子亲手做实验的经验来说,很多变化只是条件苛刻,不是主要反应而已。但在高温之下,或多或少都能发生一点儿。

那不影响大局,但就是能让一次反应不那么完美。

“.我们重新试了一次,果然气泡减少了不少。”马克西姆的语气中充满了敬佩。

他自己本身也是玻璃匠出身,更能看出自己和马尔科的差距。原材料要干燥不说,这还可能是尼斯玻璃匠传承的经验。可□□的添加,别看说起来很简单,实际澄清剂到底多少是多,多少是少,是能轻易说清楚的吗?

此时很多原材料都谈不到后世那么‘纯净’,生产条件也难保每次都‘标准’。所以生产过程中,很多真就是看工匠的经验,根据情况做一些微调!

马尔科一来,随便就做了判断。其实不用看最终结果好坏,单看这一点就是很厉害的表现了——真要是没那个能力,哪敢那么迅速干脆地做判断?这样的信心,都是无数次成功堆出来的。

“这就得到了这样的玻璃?”路易莎指了指摊放着的正方形玻璃板,问道。

马克西姆回答说:“不,路易莎郡主,这样得到的玻璃已经好很多了,但要这样完美是不可能的。还是马尔科,由他亲自动手操作,负责搅拌玻璃液。他一定是经验比所有人都丰富,总之由他来做,气泡就是会更少。”

虽然普遍认为搅拌玻璃液可以帮助气泡析出,但实际上过多搅拌、震动,也会导致气泡更多生成。所以具体操作,全在工匠的经验。同一个作坊,经验丰富、技术高妙的工匠可以高概率产出合格产品,别人则就是另一回事了。

“看起来,玻璃工坊可改进的地方还有很多。”路易莎的语气倒不是生气的意思,就是字面意义。

马克西姆顿了一下,虽然知道路易莎不是生气要责怪谁,还是立刻说道:“是这样,但工坊也有做的很好的地方,马尔科先生也称赞过。譬如我们窑炉里用的煤炭,他说品质很好,煤烟特别少,这是有利于气泡减少的。”

煤烟等夹裹在玻璃液中,就会分解形成细小却大量的气泡。

当然,就算大家不知道煤烟和气泡的联系,也能‘朴素’地、自然而然地想到,品质高的燃料对提升玻璃品质有好处。但还是那句话,到底有多大好处,在一个混沌体系里,是说不大清楚的。而工坊要考虑成本,就不一定能用上最好的煤炭了。

“还有料窝,大概是因为我们不怎么做吹制玻璃器,主产玻璃板。往往一次就将不少玻璃液倾倒

至压延机投料口,这恰好是有利于减少气泡的——吹管反复在一个料窝蘸取玻璃液,也会导致气泡增多。”

⊙三春景的作品《中世纪女领主》最新章节由?

之前玻璃工坊大量制造玻璃板,专用来供应高端窗玻璃市场。这其实‘误导’了马尔科,让他一时之间没想到平面玻璃镜的事儿。但现在,路易莎对已经如此平整的玻璃板不满意,令他一下想到了玻璃镜。

制作窗玻璃不是不可以这样精益求精,但真的没必要。成本增加了不少,作为窗玻璃的观感却没有多少提升而且成本如此高的窗玻璃,能卖的人真的有限。除非路易莎这个玻璃工坊老板是自用,完全不在意成本的,不然实在不必追求这个。

而以现在专门开辟一条生产线制作的劲头,可不像是单单自用。

“嗯”路易莎不置可否:“您很聪明,看起来也很了解玻璃镜。”

这些最好的玻璃板今后会用来做什么,特鲁瓦玻璃镜一旦面世,是无法保密的。所以路易莎也没有这时候故弄玄虚。

面对路易莎,似乎让马尔科很不自在,他垂下眼睛低着头,动了动手脚后才说道:“是的,我是说女士,我是从尼斯来的。我们那儿的玻璃匠,一旦要求制作优质的平面玻璃,几乎都是制镜工坊的订单。”

“不过,也有的制镜工坊有自己的玻璃窑炉,不用向外下订单.”

虽然马尔科说的这些,并不相关尼斯玻璃镜的生产细节,对路易莎来说没什么用处。但路易莎并未打断他,而是任由他一直说下去。直到马尔科那迟钝木讷,几乎不存在的‘情商’终于发挥了一点儿作用,让他意识到自己对一位高贵的女士说了很多废话,他这才停了下来。

马尔科确实不关心‘玻璃’以外,其他几乎任何事。但他终究是生活在世俗世界的人类,所以不能说一点儿常识都没有。当他后知后觉,想到了路易莎的高贵身份,立刻就紧张了起来——这和之前的不自在不同,之前只能说是他的性格原因。

任何一个陌生人直接那么说,他都会不自在。

马尔科能想到,如果不是各种巧合,他一辈子都不可能见到这样一位高贵的女士,并和她面对面交谈.这里没有别的意思,单纯就是这个时代平民面对贵族的小心翼翼、仰视和畏惧。

路易莎等马尔科不说话了,才微笑着说:“您说的事儿很有趣,我从没去过尼斯,对那里没什么了解.啊,我们是不是还有一件事没办?对您的奖赏,您可是帮大忙了,应该好好奖赏您才是!”

“不”马尔科下意识说了‘不’,意识到自己否定了一位未来的女伯爵,他又赶紧弥补解释道:“我是说,我是说我已经拿到奖赏了,是工坊给的马克西姆先生是个很好的工坊主管,应给的奖赏给的很及时。”

“对啊,那是工坊应该给的。对您这样技艺精湛,又解决了工坊大难题的匠师,工坊不给奖赏才是错的。那样吝啬的工坊也没什么前途,谁会乐于给那样的工坊做贡献?反正做好做坏都一个样。”路易莎理所当然地说。

这是很简单的管理智慧,在此时也不能说是秘密。只不过,因为贵族对平民的鄙夷,还有刻板印象里对女人头脑的轻视。由路易莎这个女性贵族,而不是由一个老到的商人说出来,就显得有点儿违和了。

路易莎还继续说道:“您解决了我一个大难题,而不只是工坊的难题,所以我得给您奖赏。别推辞,凡是为我办事的人,如果做得好,都是有奖赏的您可不能让我在下属面前失信。”

当然,做的不好也有惩罚就不必提了,马尔科毕竟不是围绕在路易莎身边的那些人。非要说的话,他属于技术人才。对于技术人才,除非是主观恶意,不然路易莎是不可能人家做不成事,就要惩罚的。

思索了一小会儿,路易莎点点头:“我要怎么奖赏您?如果是财物,工坊已经给您了。而照马克西姆先生的说法,您并不是一个对钱财有太多欲望的人。嗯,听说您的妻子已经去世,需要我给您介绍一位能干的女士做妻子吗?”

“不,这还不够。”路易莎自己先否定了,介绍结婚对象这种事,在路易莎上辈子那会儿不一定讨喜。但在此时,给一个男性介绍合适的结婚对象,绝对是好事。尤其是一个妻子去世,又有孩子的男人,没有妻子的话,他们大多会把日子过得一团乱!

“您的长子,似乎无意继承你的事业?”路易莎的确重视马尔科,这些也特意从马克西姆那里了解了一番。其实马尔科的长子已经14岁了,真要有心‘子承父业’,早就该跟在马尔科身边做学徒了。

“那孩子”马尔科嘟囔着道:“我不知道那孩子在想什么,他似乎是想做个染匠。哦,他外祖父就是个染匠,我们在尼斯时,就住在一个织染从业者社区,那或许极大影响到了他。”

“这没什么。”路易莎温和地说:“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兴趣和天赋,我是说,如果您愿意的话,我可以资助培养您的长子。布鲁多境内,普罗万就是有名的织染业中心,我可以安排他去那儿学习,给最好的染匠大师做学徒。学艺期间,一切费用由我来出。”

作者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