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林子 作品

第四一四章开城

^2.八~墈^书¨蛧? ?首-发′~鸿?特*小′说′罔, _蕪~错+内!容′/天¨禧`暁+说+旺· ¢首-发~舟山岑港,清晨时分,城墙之外军旗招展,数千兵卒列阵城下,城头之上同样兵卒林立

城上城下兵卒尽皆身着明军军服,但此时两方皆是如临大敌

张家玉等人昨日下午决定吞并舟山营,今日一早张名振便已聚起四千兵卒,向着岑港开来

张名振等人行动虽是迅速,但舟山营留守参将黄大振却也极为警醒

张名振等人兵卒刚直岑港外围,黄大振便已收得消息,待得张名振等人赶至城下时,岑港早已四门紧闭

岑港原本只是岛上的一处渔港小镇并无城墙,黄斌卿被郑彩等人驱出舟山城后,这才令兵卒在岑港外建起城墙

岑港城墙高不过三米,其外更无版筑砖石,说是城墙不如说是土围子更准确些

这等土墙若是让粤省禁军来攻,只要运来重炮轰上几轮便能直接轰塌,但对张名振麾下的舟山兵卒来说,这道城墙仍然是难以逾越的天堑

不过鲁监国等舟山众臣此时也根本没想过攻城,张名振郑遵谦尽起大军也不过四千,而岑港中的的舟山营兵将却足有三千

张名振等人若要强行攻城,纵是最后胜了恐怕也要死伤惨重,两边本就这点人马,若还折损大半,那还吞并个什么劲

城外军阵中,张名振在十几名亲卫的护卫下,奔至城下高声喊道

“城中舟山营诸位弟兄,朝中昨日收得消息,黄斌卿将军为清虏援兵突袭,已于宁波城下殉国”

“军中不可久无主将,本将特奉鲁监国殿下之令,前来整编舟山营”

“诸位皆是朝廷忠义军将,只要开城整编,朝廷可保证绝不伤军中一人,诸位切勿迟疑”

城头之上,黄大振及游击朱玫等人闻言,却是瞬间一片哗然

舟山营为什么能这么警醒,因为黄斌卿在离岛时便已交代过,要小心岛上其他两部人马突袭

岛上三方此次虽是一同往攻清廷,但在黄斌卿眼中,岛上其他两部恐怕比清军还要更加危险

黄大振等舟山营军将见得张名振大举来袭,原本以为是这些人想要趁着黄斌卿未归,前来偷袭

但却没想到此时竟等来一个黄斌卿身死的消息,黄斌卿都死了,那他们还守什么岑港

黄大振见得身旁朱玫等军将皆是神色慌乱,只得勉强压住心中惊惶,喝止住惊乱的众将,黄大振对着城下大声开口

“张将军突然领大军前来,又言黄总兵已然殉国身死,仓促之间我等实是难辨真假”

“张将军何不先行领军退回,令我等外出查证,若消息为真,末将必领舟山营军将接受朝廷整编”

城头上的舟山营众将闻言,皆是纷纷点头,这确是个好法子

黄大振也是被逼无奈,此时消息真假难辨,他也只能先拖延时间

黄大振此时也并非妄言,若黄斌卿身死,那他当真可能会领着城中兵将向朝中请降

至于趁机吞并舟山营,成为另一个黄斌卿,黄大振却是从没想过此事

明末各军几乎皆是兵为将有,舟山营也不例外,整个舟山营都是依托黄斌卿个人威信建立起来的,舟山营军将能服黄斌卿,却绝不会服黄大振

黄大振别看此时乃是舟山营中参将,但他若想接过舟山营旗帜,朱玫等军将第一个就不会答应

不要说黄大振,哪怕是黄孝卿这个主将亲弟,恐怕也难以让军中众将俯首

城头上的舟山营军将此时也是统一了意见,虽然不太相信张名振会拿这等事情开玩笑,但这毕竟只是张名振一面之词,他们却是不可不防

张名振在城下又是劝了一阵,但城中的舟山军将已然打定主意先观望局势,无论张名振如何允诺,皆是不肯出城

舟山军阵之中,张家玉身着大红官袍,此时见得张名振奔回也是收回目光,看向身侧的鲁监国朱以海,开口说道

“城中军将惊疑,还请鲁王上前规劝,以安城中军将之心”

隆冬时节,岛上寒风呼啸,朱以海身上披着一身大红雪色狐裘,双手拢在袖中

朱以海听得张家玉所言,看着对面兵戈林立的城头,脸上却是神色犹豫

张家玉见得朱以海脸上神色,也是明白了朱以海顾虑,又是开口说道

“鲁王但且前行,下官皆已安排妥当,绝不敢令王爷有失”

张家玉对着朱以海低语几句,朱以海闻言这才神色微松

朱以海解下身上的狐裘交给身侧的张岱,显出内里的明黄蟒袍,这才在十余名军士的护卫下步行上前

朱以海站在城墙前,看了一眼地上划好白线,又是悄然向后退了几步

这一道白线乃是事先做好的标记,白线距离城墙的距离正好两百米,弓箭也好火铳也罢,这些常规武备射程最多也就二百米左右

只要站在这道白线以外,城中的冷箭火铳便无法伤到

此处

当然了,若是城中之人搬出火炮自然能轰击至此,但城中之军基本不可能会做这样的事情,在这舟山岛上,谁敢拿火炮来轰杀鲁监国

鲁监国在白线前站定,而后便朗声开口

“岑港诸军,孤乃鲁监国朱以海,此次朝中大军尽出攻破宁波,实乃孤立足舟山以来第一大捷”

“肃虏伯不幸陷于贼手虽是可叹,但清虏知得宁波被破,必将兴兵报复,此时聚兵御虏方是第一要务”

“孤此来正为整合岛上之军以御清虏,城中诸将皆我大明肱骨,请诸位以国家为念,速速开城整兵,今日有孤在此,绝无人敢害我大明军将”

城头上的舟山营诸将,看着城下身着明黄蟒袍的身影,脸上神色惊愕,皆是被突然出现的鲁监国打了个措手不及

黄斌卿一直坚称自己乃是隆武之臣,但黄斌卿自可打自己的算盘,营中的诸将却早就将自己当成了鲁监国朝臣

鲁监国在江南之地声名远播,一度被江南百姓视为贤王正统,鲁监国入岛数年,又已建制立号,他们不是鲁监国朝臣还能是谁

城上一众舟山军将正自手足无措,但此时后方军阵中,却又是行来一个身着大红官袍的男子

张家玉走到阵前,也是直接对着城上大喝

“城中舟山营诸将,本官乃是桂监国所命南直隶巡抚张家玉”

“桂鲁两藩虽各自立号,但实乃一体,清虏方是我汉家百姓大敌,清虏随时可能兴兵而来,此时当速速整兵备虏”

“本官可代粤省朝廷允诺,城中诸将只要出营整编,城中众军将皆保留军职官衔,朝廷绝不伤军中一兵一卒”

张家玉之所以用桂藩的名号,是因为这些城中军将,可能根本就不知道桂藩已经称帝的消息

此时对他们说朝廷,城中诸将反而可能会以为张家玉乃是鲁监国朝臣

城上的舟山营众将听得张家玉身份,更是一片哗然,如今天下就两个朝廷,一个鲁藩一个桂藩,如今两个朝廷竟都到了城下,要他们接受整编

鲁监国亲至城下,桂监国朝中大臣也到了岛上,朝廷此次整编显然不是开玩笑的,若他们此时还是强自违令,那岂不就是自绝于大明朝廷

朱玫等人皆是神色慌乱,看向前方的黄大振,但诸将不知如何应对,黄大振又能好到哪去

城头上寒风凌冽,但黄大振额头上此时竟是冒出一层热汗,黄大振看着城下蟒服绯袍的二人,只得硬着头皮开口说道

“末将参见监国殿下,参见巡抚大人,非是我等不肯开城整编,肃虏伯出征前有过严令,末将不过营中一介参将,未得肃虏伯军令实是不敢开城,请……”

黄大振话语还未说完,便被城下的喝声打断,张家玉看着城上人影,直接厉声喝道

“胡言乱语,黄大振你等不要忘了,你等舟山营诸将各个身居参游,乃是朝廷的兵将”

“黄总兵如今已为清军所杀,黄大振你现在拒不听令,是想裹挟舟山营反叛朝廷吗”

“末将绝无此意,绝……”

黄大振脸色一变,背后立时冷汗涔涔连忙开口,但没等他说完,下方的张家玉便再次喝道

“清虏随时可能攻岛,本官没空与你等浪费时间”

“朝廷给你等一刻钟,一刻钟后若还不开城,朝廷大军立时攻城,到时候你等城中诸将便皆为朝廷罪人!”

张家玉说完便与鲁监国一起向着后方退去,两人后撤不久,城外兵卒忽然齐齐呼喊起来

“开城整编,共御清虏”

“开城整编,共御清虏……”

震天的呼喊声忽然响彻内外,城头上的舟山营众将看着鲁监国等人离去的背影,愈发慌乱起来

一刻钟倏忽而过,城中的舟山营兵卒没有开城,城外的明军也并未攻城

二十名身着红色棉甲的兵卒从军阵中行出,抬着飞梯赶向城下,领头的兵卒到得城下,便高声开口

“我等乃鲁监国麾下亲卫,特奉旨入营开城”

领头兵卒说完,也不管城中众将反应,一众兵卒竟直接便在城下脱去甲胄,很快便只剩一身朱红军服

兵卒卸去甲胄后便开始架起飞梯,领头兵卒手捧明黄谕旨,直接踏上飞梯一步步向着城上攀来

城头上的舟山营众将见得兵卒攀上飞梯,也是顿时骚动起来,但直到一众兵卒攀上城墙,城头众将却始终毫无反应

黄大振也好朱玫也好,岑港城头近千名舟山营兵将就这样站在城上,默默看着二十名身着单衣的明军一步步攀上城头

张家玉看着远处缓缓放下的城门,脸上也是神色一松,他知道这三千舟山营水师终是被平稳收归朝廷

张家玉等人在岑港忙着接收兵将时,定海城下的郑彩等人,也终于收到了舟山传来的消息

郑彩大帐,帐中只有三人,郑彩杨耿各自坐于左右,郑联则是坐在郑彩下方

郑联捏着信纸,猛然站起,脸上神色惊愕,忍不住开

口说道

“黄斌卿死了,这怎么可能!”

郑联抬头看向上方,却见的郑彩杨耿两人皆是坐在上方一言不发,脸上神色极为阴沉

信上让郑联震惊的不止是黄斌卿战死之事,张家玉在信中竟然告知朝廷已收编岛上的舟山营余部,更离谱的是张家玉竟让他们想办法将黄孝卿也带回岛上,交给朝廷整编

郑联见得郑彩两人神色,也是知道此事虽是突然,但应该非是诡计

正如先前所言,粤省朝廷早就有了随时接收舟山的实力,张家玉完全不必用这样的手段将舟山岛搅得大乱

郑联又是看了一遍手上信纸,见得上方两人皆是久久不语,眼中却是目光微闪,开口说道

“既是这黄斌卿已死,岛上也收了岑港兵将,我等何不也趁势收了这黄孝卿的兵将”

郑彩瞥了下方的郑联一眼,却是没有说话,而是看向对面的杨耿,开口说道

“杨兄以为如何”

杨耿闻言,却是并未说话,杨耿凝眉沉思良久,这才开口说道

“不值当”

杨耿看了一眼下方又欲开口的郑联,却没等他说话,目光便转向郑彩,开口说道

“郑兄若是有意尽可将那两千兵收下,这些兵老夫便不要了”

“鞑子援兵既已至宁波,那可能很快就要攻至此处,定海却是不能再呆了”

“此时当务之急还是撤军,老夫这便回去整军,今日下午老夫便领军返回舟山,郑兄若要对那黄孝卿动手还需尽快”

杨耿说完,也不待郑彩说话,便直接起身向着堂外走去,此时他们军中囤积着大量资财,将这些钱财带回岛上才是正事

杨耿离去以后,堂中便只剩郑彩二人,郑联见得郑彩久久不语,忍不住开口说道

“大哥,那黄孝卿不知黄斌卿消息,此时定然无备,只要解决了此人,那两千兵将便只能跟着咱们了”

郑彩眉头紧皱,却是没有回应,过的半晌,郑彩却是忽然摇了摇头,轻声说道

“不值当”

舟山信中虽然说是鲁监国要整编舟山营,但无论郑彩还是杨耿都很清楚,此时要整编这舟山营的必然是张家玉

张家玉要他们将黄孝卿押回舟山整编,此时若是他们直接吞了这部人马,必然就要与粤省朝廷交恶

黄斌卿麾下舟山营八千,若是这营人马完好,那再怎么得罪粤省朝廷,郑彩也会毫不犹豫的将这些人马吞下

但此时黄斌卿麾下的三千人已在宁波被清军击溃,岛上岑港三千人又已被张家玉收走,这两处皆失,黄孝卿麾下的两千兵马便已有些鸡肋

这也杨耿为什么直接表明不要的原因,为了这点人马便与粤省朝廷交恶,实在是不值当

郑彩做下决定,也是不再犹豫,直接沉声说道

“去将黄孝卿找来,不要乱说话,就说我有要事找他商议”

郑联见得郑彩放弃收编舟山营人马,原本正欲再劝,但见得郑彩脸上的严厉之色,也只得放弃

郑联应了一句,而后便转身退出帐外,径直向着黄孝卿营中行去